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有色金属 > 正文

铜陵有色金属产值多少

威武的草丛
整齐的嚓茶
2022-12-22 13:13:45

铜陵有色在世界五百强里在国内排名是多少?

最佳答案
老实的小甜瓜
优秀的过客
2025-09-12 23:58:0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500强,安徽年产值第一大企业,是安徽第一大国企。

2019年9月,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2019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第39位。

铜陵有色还排不到世界五百强。

最新回答
寒冷的嚓茶
阔达的台灯
2025-09-12 23:58:05

铜陵有色是省属企业,公司效益因铜价上涨非常好,但普通员工的工资极低,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在大学生,工资不会太高,只能够你一人的基本生活,不会有什么结余,因为铜陵的物价在安徽省最高,市中心二手房已到5000元左右一平米.来了要有思想准备.另外,离市区30公里,应该是凤矿,也就是说不在铜陵市,而在铜陵县(铜陵市太小了)。来了,你就知道了.

野性的往事
无心的帆布鞋
2025-09-12 23:58:05
铜陵市是全国最小的地级市,市区人口不足40万

因铜资源而升级为市,现为我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因是资源型城市加之人口少所以人均gdp比较高

但普通市民的收入一般,但消费偏高,其消费水平比合肥、南京丝毫不低

很小的一座城市,在枞阳县没划入铜陵之前铜陵是全国第二小的地级市(全国第一小的地级市是海南省三沙市);在铜陵你打出租车20块钱能穿越市区;治安还不错,很少能发生恶心危害公共安全事件;铜陵经济水平还是比较发达,物价普遍偏高铜陵市,别名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市, 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网站全文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铜陵入选并纳入其中。

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铜陵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解放初期,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1955年开始推广双季稻,此后逐渐形成一肥两稻,一油两稻,一油,麦,一稻和稻经,经济作物,轮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作物耕作制。

1957年,粮食播种面积3.2114万亩,单产140公斤,总产4510吨;油料播种面积2110亩,单产36公斤,总产76吨;棉花播种面积451亩,单产37.7公斤,总产17吨;农业人均口粮325公斤。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农业生产连续3年大减产。

1960年,粮食总产3302吨,棉花总产0.9吨,比1957年分别下降28.95%、47.06%。1961年,市郊农村推行"责任田",1962年改为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1965年,粮食总产达5243吨,油料总产达143吨,棉花总产达84吨,创建市以来的最好水平。1966年至1977年,农业生产连续徘徊。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且重视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扩种高产作物和经济作物。

1985年,市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3940万亩,其中粮食面积2.0409万亩,油料4310亩,棉花558亩;粮食产量4982吨,油料142吨,棉花19吨,农业人均口粮184.5公斤。

1985年,全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0.7%。其中:种植业产值34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61%;林业产值31万元,占4.77%;牧业产值150万元,占23.08%;渔业产值31万元,占4.77%。

201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9.3亿元,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9.75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1.69亿元,增长8.3%;牧业产值3.53亿元,增长9.4%;渔业产值3.19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4亿元,增长8.5%。

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922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817公顷,下降0.7%;棉花播种面积为3739公顷,下降20.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8269公顷,下降15.0%;蔬菜播种面积4324公顷,增长1.4%。

2012年粮食产量15.3万吨,增长5.6%;油料产量1.89万吨,下降13.4%;棉花产量0.54万吨,下降20.4%;蔬菜产量10.54万吨,增长2.9%。

2012年肉类总产量1.67万吨,增长3.6%;禽蛋总产量0.83万吨,增长33.8%;全年水产品产量2.22万吨,增长5.1%。

折叠工业

铜陵工业源于矿业,以产铜著称,商代早中期即开矿炼铜铸器,东汉以来设有炼铜场,唐、宋、元、明、清均设置炼铜的官办机构。鸦片战争后,各列强国侵入中国,英、日等国先后来这里侵占铜矿主权。日本侵略者多年进行掠夺性开采,矿产资源倍遭破坏。

建国初,由于铜官山铜矿历史悠久,矿产资源丰富,国家首批确定、最早安排建设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基地。1950年,华东工业部派遣12人建矿先遣队来铜恢复矿山建设,揭开了铜陵经济建设新的一章。

1950~1952年,中央重工业部首批拨出建设资金730.7万元,用于完成铜官山矿日采选矿石400吨生产系统的改造,1952年6月投产。国家还拨出资金349万元,建设扫把沟2000千瓦机组发电厂,1952年4月运行发电。1952年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4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计,,生产铜料298吨,开始奠定有色工业的基础。

1953~1957年,铜陵有色工业很快发展起来。1953年5月,年产2000吨粗铜的第一冶炼厂正式生产出铜,1968年10月扫把沟发电厂又增设两台新机组,总装机容量扩大到4550千瓦。1950~1957年,有色工业完成总投资7614万元,到"一五"期末,初步建成日采选矿石3600吨、年冶炼粗铜1万吨规模的联合生产企业。1957年是有色工业生产高峰年,粗铜、铜料双破万吨关,占全国总产量47.4%,铜陵市首次实现工业总产值过亿元,成为安徽省重要工业城市之一。铜陵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3亿元,年均增长为69.66%,实现上缴利税4486万元,累计生产粗铜26412吨,铜料26702吨,硫精砂340300吨,此间,是铜陵工业发展最好时期之一。有色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兴工矿城市的诞生。1956年建市后,围绕矿山生产、生活的需要,地方轻手工业如市食品厂、酒厂、砖瓦厂、机修厂、被服社、木器社等16家企业先后开办,1957年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493万元。"一五"期末,除有色工业具备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条件外,其余厂社多数是厂房狭小,设备简陋,近乎手工作坊式生产。

1958~1962年开始到1978年的21年间,1978年与195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由9681万元,增加到32217万元,增长3.33倍;职工人数由7649人增加到46309人,增长5.07倍;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由6522万元增加到48950万元,增长6.5倍,但是整体工业发展速度滞缓,经济效益较低,落后于全省各地。21年间平均发展速度,铜陵为7.4%,全省平均为9.6%,低于全省平均2.2%。1978年工业实现的经济目标,铜陵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产值53.16元,比全省平均103.33元低50.17元;百元资金提供利税10.34元,比全省平均20.59元低10.25元;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51.19元,比全省平均31.13元高出20.06元。

1985年,全市,含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60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48个、集体所有制企业212个,,职工总人数13804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94095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92257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86377万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0658万元,含县,,主要工业产品达63种,优质产品39种,,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6962万元。

1985年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95.8%,比1978年增长1.48倍,比1957年增长7倍以上。1985年职工总人数比1980年增长1.33倍,比1978年增长1.82倍,比1957年增长12.3倍。1985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比1978年增长76.46%,比1957年增长12.3倍。

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622.4亿元,增长7.4%;实现工业增加值408.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2%。工业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7%,拉动GDP增长7.7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0%;集体企业下降6.9%;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7.8%。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1.9%;轻工业增长10.9%。从主导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其中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下降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8.7%。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2.1亿元,增长34.3%。

重要的紫菜
灵巧的毛豆
2025-09-12 23:58:05
6亿左右。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根据天眼查可得知,2022年该企业所得税为6亿左右。企业注册资本1052653.3308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42178.67万人民币,并已于2021年完成了定向增发。

感动的牛排
缥缈的季节
2025-09-12 23:58:05

1.铜矿

我国铜矿资源紧缺,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铜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国内铜矿床规模小、共伴生矿多、品位较低,加强铜矿综合利用是国内铜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采难度明显提高,回采率变化不大。我国铜矿资源的禀赋不佳,开发利用难度日益增大,采出品位下降,资源贫化。2012年,露采采出品位为0.52%,与2009年基本持平;回采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8%左右;贫化率在20%左右波动(图1-40)。

图1-40 2006—2012年我国露天铜矿开采情况

资源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地采是我国铜矿资源采出的主要方式,矿物赋存品位的降低及地质构造的复杂化导致地采回采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回采率降幅远低于采出品位的降幅。2006—2012年,我国铜矿采出品位下降0.2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23%,而回采率降幅仅为8%(图1-41)。

图1-41 2006—2012年我国地下铜矿开采情况

资源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入选品位下降明显,选矿回收率缓慢下降。随着矿石品位下降,选矿回收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近几年综合利用工作的加强,加之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推广,部分弥补了资源品质下降的缺陷。2012年,我国铜矿入选品位为0.57%,比2006年下降0.06个点,降幅9.5%;与此同时,选矿回收率下降2.8个百分点,降幅仅为3.2%;尾矿品位变化不大,也基本保持在0.08%左右(图1-42)。

图1-42 2006—2012年我国铜矿资源选矿利用情况

资源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废石累计堆存超过33亿吨,2012年新增废石利用率不足4%。我国铜矿废石综合利用率低,潜力大。目前,全国铜矿废石累计堆存量已超过33亿吨。2012年新增排放废石2.18亿吨,当年利用率仅为3.7%,可谓“存量不小,仍在增加,潜力较大”。其中江西省铜矿废石存放量最多,占全国总量的45%(图1-43)。

图1-43 201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铜矿废石累计存放量占比

资料来源:全国矿山调研抽样统计数据。

铜尾矿排放缓慢增长,回收利用潜力巨大。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数据显示,2007—2011年间,铜尾矿排放总量为13.55亿吨,且呈逐年增加态势。2011年,我国铜尾矿排放量为3.07亿吨,基本与2010年持平(图1-44)。目前铜尾矿排放占全国尾矿排放总量的19%,铜尾矿中含有多种元素,回收利用潜力巨大。

图1-44 2007—2011年我国铜尾矿排放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2)》。

专栏1-8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综合利用案例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选矿过程中排放的3500多万吨尾矿,形成多座尾矿库,长期以来对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此该矿采用磁选、化学浸出和再磨浮选技术进行选别,综合回收其中有价金属,选别后的二次尾砂进行井下空区和露天采坑充填;对于过量尾砂,则制成建材;对不再开采矿山,全部实现全尾充填。通过尾砂再利用,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利用,消除了矿山采空区和尾矿库的安全隐患,矿区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到目前为止,已恢复2000亩的土地,并可进行重新利用。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冶炼厂每年约产生铜冶炼渣98万吨,熔炼渣含铜0.82%,过去采用传统“水淬”工艺无法提取其中的有价元素,产生的铜冶炼渣堆存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破坏影响。铜冶炼炉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应用“缓冷”工艺技术,利用不同元素在不同温度下产生结晶的特性,进而通过选矿方法,对熔炼渣中70%的铜资源加以回收,年产含铜20%的铜精矿2.8万吨、铜金属量0.56万吨。该项目已取得成功应用,还将再上一条年处理150万吨炉渣再选系列,再选后的废渣还可作为水泥添加剂和钢铁工业的辅材使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还消除了固体废渣,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2011年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达到峰值,2012年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铜矿山工业总产值348.94亿元,综合利用产值29.10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8.3%。2006—2012年,我国铜矿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其中2011年达到峰值分别达到41.67亿元和11.44%,2009年跌至低谷为11.43亿元和5.4%,2011年我国铜矿综合利用水平较高,2012年稍有下降,但总的来看要高于2010年以前(图1-45)。

图1-45 2006—2012年我国铜矿企业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

2.铝土矿

铝是我国消耗量最大的有色金属,但是我国在铝土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资源量少、质量差、保障程度低、综合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所以铝土矿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得到重视。

回采率总体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国铝土矿开发以露采为主。2010年,露采采出品位57.49%,比2009年下降1个百分点;露采回采率95%,近年变化不大,处于较高水平;贫化率为1.43%,比2009年上升0.57个百分点(图1-46)。由于铝土矿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目前世界上铝生产工业普遍使用拜耳法工艺,使得铝土矿加工与其他有色金属矿产加工利用工艺存在较大不同,因此铝土矿一般不包含选矿环节。

图1-46 2006—2010年我国铝土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废石综合利用率偏低,赤泥资源利用前景广阔。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铝土矿废石堆153个,历史累计存放1.62亿吨。2012年,全国铝土矿开采产生废石871万吨,利用率为28.4%。

专栏1-9 我国赤泥的综合利用

赤泥是铝土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因含有大量氧化铁而呈红色,故被称为赤泥。一般而言,每生产1吨氧化铝会产出1~1.8吨赤泥。据此估计,2012年我国生产氧化铝3770万吨,当年赤泥产量为3770万~6786万吨,目前,中国赤泥累计存量已超过了亿吨,如此大量赤泥的堆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综合利用赤泥方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山东铝业公司、平果铝业公司、郑州铝厂等都有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中国铝业公司成功开发了从铝酸钠溶液中经济地回收镓的技术,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原生镓生产商。钪也是赤泥中最有回收潜力的稀散元素之一。目前发现的独立钪矿物资源很少,而我国铝土矿中氧化钪的含量约有40~200克/吨,主要富集在赤泥中。中国铝业公司在研究氧化铝生产的新方法中,也实现了钪的富集,其含量可达到0.1%,为提取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在产业化应用上还不经济。

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2011年达到峰值,2012年有所回落。2012年,我国铝土矿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33亿元,综合利用产值4.15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12.6%。2006—2012年,我国铝土矿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变化幅度较大。其中2011年达到峰值,分别为的5.63亿元和28.6%;2012年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同比分别下降26.3%和56.1%(图1-47)。

图1-47 2006—2012年我国铝土矿企业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

3.铅矿

我国是最大的铅生产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铅消费量势必会进一步增加,但近年来铅矿开发对环境的危害日益突出,对铅矿生产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铅矿开发的综合利用工作尤为重要。

资源贫化明显,采矿回采率变化不大。我国铅矿采出品位降幅较大,资源贫化明显。2006—2012年,地采采出品位下降0.27个百分点,贫化率下降1.07个百分点。同期,铅矿地采回采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2%。2012年,地采回采率为91.28%,比2011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图1-48)。从2009年起,露采铅矿贫化率上升近6.9个百分点,回采率下降约1.2个百分点。2012年,露采回采率为94.69%,同比下降0.3%(图1-49)。

图1-48 2006—2012年我国地下铅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图1-49 2006—2012年我国露天铅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入选品位降低,选矿回收率稳定在85%左右。2012年,我国铅矿入选品位是2.79%,比2006年下降了0.45个百分点,降幅为13.9%。由于加大对铅矿综合利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其选矿回收率有所提高。2012年全国铅矿选矿回收率为85.15%,比2011年下降0.27个百分点。近年,铅矿选矿回收率基本稳定保持在85%左右的较高水平(图1-50)。

图1-50 2006—2012年我国铅矿资源选矿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废石堆是铅污染的主要来源,需加强综合利用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铅矿废石堆857个,全国累计存放2.83亿吨。2012年开采产生废石3188万吨,利用率为14.8%。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危害非常大。矿山开采是铅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需加强矿山废石堆的管理,并提高废石利用率。

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2011年最高,2012年略有下降。我国铅矿综合利用水平较高。2012年,我国铅矿山工业总产值98.39亿元,综合利用产值16.55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16.8%,分别较2011年降低1.2%、9.6%和10.4%。2006—2011年,我国铅矿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持续上升,6年间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累计增幅分别是724%和395%;2012年同比小幅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图1-51)。

图1-51 2006—2012年我国铅矿企业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

4.锌矿

我国锌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利用技术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我国也是锌消耗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因此提高综合利用水平能有效提高锌资源的保障能力。

采出品位小幅下降,开采回采率变化不大。2012年,我国锌矿采出品位为5.08%,比2006年下降了0.59个百分点。近年,我国锌矿地采和露采回采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2%和95%左右。2012年,地采开采回采率为91.3%,比2011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露采回采率为94.69%,比2011年降低0.31%(图1-52,图1-53)。

图1-52 2006—2012年我国地下锌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图1-53 2006—2012年我国露天锌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入选品位降低,选矿回收率保持稳定。2012年,我国锌矿入选品位5.22%,比2006年下降0.45个百分点;尾矿品位0.47%,比2006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尾矿品位逐年降低但仍有下降空间。近年,全国锌矿选矿回收率基本稳定在88%左右。2012年,全国锌矿选矿回收率为88.40%,比2011年降低0.3个百分点(图1-54)。

图1-54 2006—2012年我国锌矿资源选矿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废石利用率偏低,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锌矿废石累计存放7646万吨。2012年,产生废石5083万吨,利用率为5.4%,锌矿山存在废石堆较分散、难以有效管理等问题,加强锌矿矿山废石堆管理及废石综合利用工作需要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

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我国锌矿企业工业总产值与综合利用产值分别为181.38亿元和25.64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为14.1%,分别较2011年降低8.3%、降低7.38%和增长0.96%。2006—2012年间,我国锌矿综合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综合利用产值和综合利用产值率处较低水平(图1-55)。

图1-55 2006—2012年我国锌矿企业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

5.钨矿

钨金属是重要的军工和高科技材料。我国是世界上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3。但我国钨矿储量具有富矿少、品位低、多金属共伴生等特点,品位大于0.5%的仅占总量的2%左右,因此想要充分挖掘利用我国钨矿资源优势,需要加强综合利用技术攻关。

采出品位下降明显,但回采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地下开采是钨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方式。2006—2012年,我国钨矿地采采出品位降低0.08个百分点,降幅达21.1%;贫化率上升2.48个百分点,增幅为6.7%。近年,我国钨矿地采回采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波动不大。2012年,全国钨矿地采开采回采率为91.36%,基本与2011年持平(图1-56)。

图1-56 2006—2012年我国地下钨矿开采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入选品位略有下降,选矿回收率上升明显。2012年,全国钨矿入选品位0.28%,比2006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尾矿品位0.03%,比2006年下降0.04个百分点;选矿回收率74.76%,比2006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高位(图1-57)。

图1-57 2006—2012年我国钨矿资源选矿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废石综合利用率55%,好于其他有色矿山。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钨矿废石堆258个,累计存放1.48亿吨,当年全国钨矿开采产生废石1031万吨,利用率为55%。

综合利用产值不高,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钨矿矿山工业总产值与综合利用产值分别为75.02亿元和3.99亿元,综合利用产值率5.32%,分别较2011年增长5.55%,降低14.35%和18.86%,综合利用水平相对其他矿种较低且下降幅度较大。分析2006—2012年我国锌矿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的变化规律,除2010年外,我国钨矿综合利用产值和产值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58)。

图1-58 2006—2012年我国钨矿企业综合利用产值及产值率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

美丽的柠檬
落后的老鼠
2025-09-12 23:58:05
这是因为他是属于夕阳产业的原因。近年来,由于一些供过于求,或者行业饱和去产能的等原因,股价都会没有起色。比如,煤炭业,或者钢铁企业等行业。而铜陵有色也是属于行业内不太景气的产业。所以可炒作的题材很小。是以股价一直很低。

那么铜陵有色有投资的意义吗?

首先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铜陵有色的铜冶炼产能在国内是位居前列的,但是需要外购很多铜矿,因此公司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国际化布局,开始在国外收购铜矿。

并且市场对铜陵有色的铜矿注入有一定的预期。而且目前属于大股东旗下资产米拉多铜矿,根据铜陵有色的年报显示,在2019年,公司生产精炼铜达到140.06万吨,占据国内总产量的14.32%生产铜精矿含铜达到5.52万吨,占据国内总产量的3.39%。CRI除了米拉多铜矿以外,还有EXSA和MMSA等优秀子公司,“EXSA”中的 Panantza 和 San Carlos 矿权的推断的资源储量甚至达到了 654 万吨铜金属。并且MMSA 所持有矿权位于厄瓜多尔东南部省份的矿权区域面积约为6,872公顷,共拥有4个矿权,各类资源级别及所属资源量还未探明。

所以总的来看:1、如果从公司的基本面来看,铜陵有色从基本面来看还是具备不错的股票投资价值的,一方面原因是公司业绩Q3维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并且铜价在全球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以及货币宽松大环境下短期内不易走丢,因此业绩增长的趋势有望继续发展2、另一方面,公司具备分拆上市的预期,而一旦成功,估值有望重塑,能够迎来一次新的价值发现3、最后,从技术上看,目前股价表现也还不错,后市有望延续上行的趋势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股在2.8--3的区间之内有典型的套牢盘压力,短期很难直接突破,因此一旦逢压滞涨则需要考虑高抛减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