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fcb是什么意思
FCB(FAST CUT BACK)是机组快速甩负荷至带厂用电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岛运行。FCB控制的基本功能是:当机组在正常工况下运行时,若由于发电机解裂,机组的FCB功能将自动投运,快速甩负荷并带厂用电稳定运行。在机组甩荷过程中,能保证机组运行参数的变化在安全范围内,而且不引起停机停炉保护动作,不危及设备安全,以便有可能较快的重新并网发电。
fcb博达大桥;文件控制块;搭配美学;快速甩负荷;韩尚美。
However, FCB also brought a lot of technical problems.
但倒装焊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CB Function of Coordinating Control System.
协调控制系统FCB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Test and Research on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FCB Function of Power Generation Unit.
改善火电厂单元机组FCB功能可靠性的试验研究。
The performance strategy of Internet advertising based on FCB models.
基于FCB模式的网络广告表现策略研究。
刚才讲的是电气甩负荷,那么当汽机主汽门关闭或者某个调门突然关闭,这是汽机 甩负荷,这是发电机仍然挂在网上,机组转速会维持在3000转,只是发电量降低了而已。‘’
所谓的 FCB指的是在电网出现突发性故障时,具备FCB功能的机组可以快速减负荷并立刻转为带厂用电“孤岛运行”,成为故障电网中的“星星之火”,随时可以恢复对外送电,这样就会大大缩短电网的恢复时间。
具备FCB功能的机组还降低了机组自身汽轮发电机故障时锅炉的停运率,能够实现停机不停炉,只要锅炉不停就容易比较快地恢复送电,这就大幅度提高了机组的可用率和经济。
而RB指的是机组的主要辅机突然故障时,快速减负荷。具体例子如锅炉的 某台引风机故障,原先两台运行的,突然一台故障,那么RB可以实现自动降低负荷以保证主机安全运行。
火电厂的主控系统中的DAS(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连续采集和处理机组工艺模拟量信号和设备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实时监视,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
■ 数据采集: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实时数据采集、扫描、处理。
■ 信息显示:包括工艺系统的模拟图和设备状态显示、实时数据显示、棒图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 事件记录和报表制作/ 打印:包括SOE 顺序事件记录、工艺数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与查询等。
■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 设备故障诊断
※模拟量调节系统-MCS系统:
■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
● 送风控制,引风控制
● 主汽温度控制
● 给水控制
●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
● 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
■ 高加水位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 轴封压力控制
■ 凝汽器水位控制
■ 消防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控制
■ 快减压力调节,快减温度调节
■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BMS系统:
BMS(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 并能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包括BCS(燃烧器控制系统)和FSSS(炉膛安全系统)。
■ 锅炉点火前和MFT 后的炉膛吹扫
■ 油系统和油层的启停控制
■ 制粉系统和煤层的启停控制
■ 炉膛火焰监测
■ 辅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循环泵等)启、停和联锁保护
■ 主燃料跳闸(MFT)
■ 油燃料跳闸(OFT)
■ 机组快速甩负荷(FCB)
■ 辅机故障减负荷(RB)
■ 机组运行监视和自动报警
※顺序控制系统—SCS:
■ 制粉系统顺控
■ 锅炉二次风门顺控
■ 锅炉定排顺控
■ 射水泵顺控
■ 给水程控
■ 励磁开关
■ 整流装置开关
■ 发电机灭磁开关
■ 发电机感应调压器
■ 备用励磁机手动调节励磁
■ 发电机组断路器同期回路
■ 其他设备起停顺控
※电液调节系统—DEH:
该系统完成对汽机的转速调节、功率调节和机炉协调控制。包括:转速和功率控制;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运行参数监视;超速保护;手动控制等功能。
■ 转速和负荷的自动控制
■ 汽轮机自启动(ATC)
■ 主汽压力控制(TPC)
■ 自动减负荷(RB)
■ 超速保护(OPC)
■ 阀门测试
二、火电厂公用辅助系统:
火电厂公用辅助系统是火电厂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组成环节,它包括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灰/ 除渣系统、锅炉的吹灰/定排和电除尘系统等。随着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诸如脱硫系统等也开始在中国日益引起火电厂的重视。下面就火电厂公用辅助系统分类加以阐述:
■ 输煤系统
煤是火力发电厂的一次能源,火电厂内的输煤系统主要完成卸煤、贮存、分配、筛选、破碎等工作,同时进行燃料计量、计算出正品和煤耗、取样分析和去除杂物等。主要控制对象有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碎煤机、除铁器、取样装置、犁煤器、滚轴筛、电子皮带秤等设备。
输煤系统存在控制设备多、工艺流程复杂、现场环境恶劣(粉尘、潮湿、振动、噪音、电磁干扰严重)、系统设备分散、分布面宽、距离远等特点。一般在煤控室设模拟屏或CRT/TFT,同时采用工业电视监视现场运行情况,而且要求与电厂管理信息系统连结。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 分炉、分时计量,煤场入场、出场计量
■ 煤源给煤、上煤、配煤程控
● 煤位、设备电流等模拟量动态显示
● 历史数据采集、事故记录、趋势图显示
● 运行报表自动生成,实时、定时打印
■ 故障诊断
■ 工业电视跟踪、报警
■ 与厂级MIS联网
■ 化学水处理系统
1、锅炉补给水处理
其主要目的是将天然水在进入汽水系统之前除去水中的杂质,一般流程为:
天然水→ 混凝沉淀→ 过滤→ 离子交换→ 补给水。主要的控制过程如下:
混凝沉淀:除去水中的小颗粒悬浮物和胶质体物质,有化学混凝和电混凝两种方式。
过滤处理:除去混凝处理后的水中残留的少量悬浮物,常采用石英砂或无烟煤或直接过滤。
化学除盐:脱除清水含盐(金属离子和酸根),使之成为可供锅炉使用的无盐水。包括阳离子交换,去CO2,阴离子交换,混合离子交换等。
主要控制:滤池、澄清池、加药设备、过滤器、阳床、阴床、混床、水箱、泵、风机、酸碱储存和计量设备等。
2、凝结水处理
凝结水处理系统包括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和体外再生系统。一般由高速混床、阳树脂再生罐、阴树脂再生罐、再循环泵、树脂存储罐、混脂罐、酸碱设备、冲洗水泵、风机等组成。凝结水处理系统中的设备大都是周期性工作的,要求定时进行还原和再生
■ 除灰/ 除渣/ 电除尘系统
燃煤电厂产生的大量灰、渣,除少量灰分排入大气外, 余者都以灰、渣形式由除灰系统送至灰场。除灰系统分机械除灰(适于小电厂的链条炉), 气力除灰和水力除灰三种,又可分为灰、渣混除和灰、渣分除两种。
除灰系统包括除尘器下的灰斗、输送风机、液态化风机、灰库及灰库附属设备、输送设备、管道、泵、阀门等。
除渣系统包括底渣、碎渣机、捞渣机、公用水设备(高,低压水泵)、缓冲池、蓄水池等。
■ 吹灰/ 定排系统
锅炉吹灰器主要用来定期吹扫锅炉各部分受热面上的积灰,当其不工作时退出炉外,大型锅炉一般配备多台吹灰器,采用PLC可实现依据锅炉具体运行经验、燃烧煤种和锅炉状况编制和调整各个吹灰器的操作时间和顺序。
大型锅炉的定期排污系统阀门多,手动操作费力费事, 采用程序控制后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目前已广泛采用。
三、火电厂集成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可靠性的不断提高,使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在工业及民用控制领域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亦随之诞生。 DCS系统集计算机技术、测量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 CRT/ TFT 图像显示技术为一体,在结构上将管理监控、实时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中,每台计算机均采用高性能的专业工业控制计算机, 必要时采用冗余技术,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利用计算机组态和图形化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整个系统 功能的模块化组态,以适应不同工业过程的控制要求和算法,便于实现系统的调试和投运。DCS系统又可以记载过程数据并通过网络将数据自动传输到生产管理计算机系统实现计算机集成化的管理和控制。
现代火电厂是大约有数千个开关量、数百个模拟量测点和数十个PID 调节回路的控制对象。 也就是说是需要一个以开关量为主,模拟量为辅并伴有调节回路的控制系统。由于电力生产的连续性高, 现代电力生产企业要求设备运转率达到90% 以上,对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也在火电厂中被广泛推广应用。生产子系统也被纳入全厂MIS 网络的一个部分,相互间进行通讯及信息交换。
DCS系统一般由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通讯/控制网、现场过程控制单元和控制软件组成
四、DCS系统在火电厂主控系统中的应用:
※DAS部分:
模入处理:对模拟输入信号进行数据质量检验、单位标变、数字滤波、 线性修正和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并可设置两个上限和两个下限报警;对流量信号和水位信号进行温度、压力校正及线性处理。
开入处理:对开关量输入信号进行开入跳变记录并同时存盘,以备事故分析查阅。具有经济指标计算与性能分析计算功能;历史数据存储、机组数据可存储1个月。实现一次风粉浓度在线检测,二次风速测量。
打印功能:提供定时制表、报警打印、开关量跳变打印、事故追忆打印、屏幕拷贝等各种打印功能。
※MCS部分:
模拟量部分主要包括:协调控制系统、给水自动调节系统、过热汽温自动调节系统、再热汽温自动调节系统、送风量自动调节系统(含氧量控制)、引风自动调节系统、凝结器水位调节系统、轴封汽压调节系统、高加水位调节系统等。各调节系统的运行操作均在操作员站上完成,自动调节系统的参数整定在工程师站上或在授权的操作员站上完成。
※SCS部分:
热工部分:汽轮机主保护、高加水位保护、抽汽逆止门保护、安全门保护、燃油速断保护、25% 甩负荷保护、汽包水位保护、给水泵保护;给水程控、射水程控、制粉程控、定排程控;给水泵再循环门联锁、高排疏水灌联锁、排补油联锁、补水联锁、热工辅助联锁等。
电气部分:给水泵联锁、循环水泵联锁、凝结水泵联锁、射水泵联锁、内冷水泵联锁、氢冷水泵联锁、中继水泵联锁、低加疏水泵联锁、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空侧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氢侧交直流润滑油泵联锁、轴抽风机联锁、给粉机电源联锁、锅炉大联锁、给水泵辅助油泵联锁等。
※FSSS部分:
该部分主要功能有:火燃监测、炉膛正压、负压保护逻辑、炉内无火MFT 停炉逻辑和停炉后吹扫逻辑。
※DEH
防火墙,又称防护墙、火墙,upb中b是什么意思,FCB是FireControlBlock的缩写。所以,B是Block。
防火墙,又称防护墙、火墙,是由吉尔·舍伍德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的网络安全系统。其功能主要包括及时发现并处理计算机网络运行时潜在的安全风险、数据传输等问题。
rb和fcb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动作原因和动作结果上,rb动作原因在于锅炉主要辅机部分发生故障,fcb动作原因是电力系统或汽轮机、发电机方面发生故障;二者如果动作成功,rb后单元机组仍在并网降负荷运行,fcb后单元机组必然已解列(视故障原因不同汽轮发电机有3种可能的情况,即:
①汽轮发电机带厂用电孤岛运行;
②发电机跳闸但汽轮机维持转速3000rpm;
③汽轮机跳闸,汽轮发电机停止运行,锅炉维持最小负荷旁路运行)。
一、给水前置泵的作用:
(1)为提高除氧器在滑压运行时的经济性,同时又确保给水泵的运行安全,与给水泵串联运行;
(2)由于前置泵的工作转速较低,所需的泵进口倒灌高度(即汽蚀裕量)较小,从而降低了除氧器的安装高度,节省了主场房的建设费用;
(3)给水经前置泵升压后,其出水压头高于给水泵所需的有限汽蚀裕量和在小流量下的附加汽化压头,有效地防止给水泵的汽蚀。
二、前置泵
1、进、出水管均铸造在下泵体上,进、出口采用法兰联接,水平进、出,泵的检修可不移动泵体,也可不拆除进、出水管,水力流道为双涡壳型,泵体材料为ZG25,泵体下部装有导向键,使泵体沿导向键自由膨胀,泵体上盖装有排汽阀。
2、前置泵特征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我们看到的下面的图是一幅发电厂锅炉风烟系统启动趋势记录,显示的是送风机的启动过程,画面线条看似单调,背后热工自动控制系统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这是一套具有“一键启停”水准的锅炉风烟程序控制系统,由智能化的模拟量调节和顺序控制构成,运用了超驰控制、 “三态式”模拟量调节、本安型开关、智能选择器联锁、“自举纠偏”等现代的先进控制技术,由APS(Automatic Procedure Start-up/Shut-down)导引锅炉风烟系统一键启停,全面支持锅炉启动、停止、正常运行、RB甚至FCB工况,控制无忧。
曲线注释:
① A送风机合闸
② 打开A送风机出口挡板
③ A送风机启动后开动叶
④ B送风机合闸
⑤ 打开B送风机出口挡板
⑥ B送风机启动后开动叶
⑦ 锅炉总风量25%ECR送风调节器由Stand-By转AUTO
⑧ 送风自动超驰调节
⑨ A、B送风机动叶开度一致,锅炉总风量30%
⑩ 锅炉总风量
一、 送引风机启动概述
在锅炉风烟系统启动前,作为APS启动的充要条件,引风、送风调节回路工作方式已经在自动伺服(Stand-By),锅炉总风量为零,与送风调节器的给定值存在最大偏差。
1. 首先启动锅炉A侧风烟系统。A引风机先于A送风机启动,引风机启动后,引风调节从自动伺服状态转为自动调节方式。
2. 启动A送风机①,打开A送风机出口挡板②,动叶开度初始为0%,也就是锅炉总风量等于零,送风调节最低给定为锅炉总风量的30.4%,则送风调节器入口偏差信号不为零。送风机合闸24秒后,自动纠偏指令发至送风调节纠偏定值切换器,开启A送风机动叶③。
3. 送风机动叶目标开度为75%,按25%/min的速率持续开启增加锅炉风量。
4. 同时,锅炉风烟系统顺序控制继续按步序启动B侧引风机、投B侧引风调节自动,再启动B送风机④,打开B送风机出口挡板⑤,发出自动纠偏指令打开B送风机的动叶⑥,目标开度和变化速率与A送风机相同。
5. 此时,两台送风机在同时增加风量,送风调节器输出跟踪B送风机动叶开度,当监测到总风量小于送风给定值5%时,高低限报警监视器发出“AIR FLOW DIV=0”的信号,立刻断开送风调节器跟踪开关,送风调节器工作方式从Stand-By自举为AUTO⑦,入口偏差接入送风调节器进行PI运算,送风调节回路将自动形成闭环负反馈控制。
6. 不过,由于A送风机先于B送风机启动,在送风调节自动开始时刻, A送风机动叶已开至49%,大于30%风量下送风机调节器的输出,B送风机动叶的开度则为13%,小于30%风量下送风机调节器的输出,送风自动调节无扰纠偏控制还将继续完成平衡A、B两侧送风机的风量⑧。
7. 送风自动在Stand-By方式下,A和B送风机开度分别反馈到自动/跟踪切换器,送风自动从Stand-By转为AUTO方式0.5秒后,自动/跟踪切换器接收送风调节器发来的输出信号, A送风调节的自动/跟踪切换器输出降低,送风机动叶开度由原来49%按10%/min的速率趋向送风调节器的输出,B送风调节的自动/跟踪切换器输出升高,送风机动叶开度从13%按10%/min的速率趋向送风调节器的输出,最终两侧输出平衡相等⑨。在此过程中,送风调节器也消除了刚刚从Stand-By切至AUTO时5%的偏差,把总风量从25%提高的30%⑩,A、B送风机的开度相等,调节在23%。至此,在开关量顺序控制和模拟量调节自举纠偏功能协同控制下,完成了锅炉风烟系统全程自动启动。
可能看到文章开头的内容,让人觉得突兀,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先记住这个确实存在的过程,既有顺序控制又有模拟量调节,开关量和模拟量交互作用,实现了风烟系统的“一键启停”,更多细节后续逐步展开。
二、 锅炉风烟系统工艺系统与设备
锅炉为单炉膛、四角喷燃、微负压运行、Π式结构、烟道双侧布置、平衡通风,双吸离心式一次风机,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和引风机,容克式三分仓旋转空气预热器。锅炉风烟系统合计37台设备。详见图2。
三、 锅炉风烟系统的控制
1. 开关量控制
锅炉风烟系统设计有顺序控制、联锁自动、联锁保护和手动操作,控制分组见图3。
1) 顺序控制
系统级控制,直接纳入顺序控制的设备有31台,包括6套单元控制,① A送风机单元;② B送风机单元;③ A引风机单元;④ B引风机单元;⑤ A空气预热器单元;⑥ B空气预热器单元。还包括A/B空气预热器二次风出口挡板和A/B空气预热器烟气入口挡板等4台设备。
2) 智能选择器联锁自动
有8对一用一备的设备共计16台,① A1/A2送风机控制油泵、② A1/A2引风机冷却风机、③ B1/B2送风机控制油泵、④ A1/A2引风机控制油泵、⑤ B1/B2引风机冷却风机、⑥ B1/B2引风机控制油泵、⑦ A1/A2空预器润滑油泵、⑧ B1/B2空预器润滑油泵。这些联锁的最大特点是设备在静止状态,也就是设备或系统启动之前,联锁即可投入“自动”,由DCS逻辑全程控制,机组任何运行工况下都不需要人工操作。
3) 还有14台设备由自动联动控制。
2. 模拟量调节
锅炉风烟系统启动以顺序控制为主线,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烟系统启动成功与否取决于模拟量自动调节而非顺序控制。从机组设备运转开始,模拟量调节就参与其中,自动调节回路“手动/自动”的投切、调节器“手动”投“自动”之前调节器入口偏差的纠正,一切都要由DCS智能化的逻辑自动完成。在机组启、停乃至正常运行过程中,模拟量自动调节始终贯穿全程,调控锅炉风烟系统参数,是自动启动、运行的重要支撑。模拟量自动调节必须具备全工况、全过程和全自动的控制水平,锅炉风烟系统才能真正实现“一键启停”。锅炉风烟系统模拟量自动调节主要由锅炉送风调节和引风调节回路组成,引风调节回路维持锅炉炉膛负压,送风调节控制入炉助燃风量。
四、 引风自动调节工作原理
引风自动调节回路的工作方式采用“三态式”设计,控制功能符合APS系统对模拟量自动调节的要求。引风自动采用单级PI调节,一拖二方式控制A、B引风调节输出回路的M/A操作站,A、B两个引风自动调节回路共用一个引风PID调节器。
1. 引风自动信号流程
引风自动调节的输入偏差Δ=锅炉炉膛负压(FURNACE DRAFT)-炉膛负压给定(IDF SET)。锅炉炉膛负压信号与炉膛负压给定信号的偏差顺序经过一个函数发生器和两个乘法器,作为引风PID调节器的输入信号。函数发生器把偏差值放大10倍,输出斜率=Y/X=10,并把偏差值限定为线性输出。
函数输出作为第一个乘法器的乘数,被乘数来自另一个函数,这个函数输入来自经过热量修正后的锅炉总煤量,用于消除锅炉燃烧变化对引风调节产生的内部扰动。引风机自动投运台数的增益对偏差做进一步修正,两台引风机都投自动(A-IDF AUTO &B-IDF AUTO),比例系数为1,只有一台引风机投自动,比例系数选择2,用于维持引风PID调节回路自动调节品质,不因风机数量不同而改变引风调节的输出特性。引风机PID调节器后有一加法器,引入动态超前信号,由来自A、B送风调节输出指令反馈之和经函数(FX)转换后与引风自动调节器入口偏差的微分信号(D)相加得出。送风调节回路输出在引风调节回路动态超前信号中起到主导作用,引风调节可以看成与送风自动形成随动控制。
引风调节器(PIQ)应用了比例、积分运算,没有使用PID调节器内部的微分功能,而是采用了一个独立的微分器(D)与引风调节器(PIQ)并联,微分作用与调节器比例、积分输出相加,这样设计能够单独调整微分超前信号强度,而且微分和比例、积分参数整定互不影响,利于引风调节现场试验整定。
2. 引风自动伺服与调节
1) 自动伺服(Stand-By)
A引风机自动调节回路在伺服(A-IDF AUTO ST-BY),要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
(1) A引风自动调节回路输出控制正常(A-IDF DRV NOR);
(2) 炉膛负压变送器工作正常(FURNACE DRAFT NOR);
(3) A引风自动M/A站自动按键(A-IDF CD ATUO PB)已触发;
(4) A引风自动M/A站手动按键(A-IDF CD MANUAL PB)未触发。
1) 自动调节(AUTO)
A引风机自动调节回路已投自动工作方式,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
(1) A引风机自动调节回路已在伺服方式(A-IDF AUTO ST-BY);
(2) A引风机合闸(A-IDF ON)已超过40秒;
(3) 无“A引风机动叶关闭到0%”(not,IDF-1 IN V/V CLS COM)的指令;
(4) 既无“B启A停,A引风机动叶关闭到0%”(A-IDF DMP INT CLOSE)的指令,也无“A、B全停两台引风机动叶全都开至100%保持130秒”(BOTH IDF DMP INT OPN)的指令。
注:B引风机的ST-BY、AUTO和MAN工作原理与A引风机相同,可参照A引风机的相关逻辑。
五、 送风自动调节工作原理
送风自动调节回路按照“三态式自举纠偏无扰投自动”的功能设计。回路由一个PID调节器和A、B两个送风机M/A站组成一拖二的单级送风自动调节系统。自举纠偏无扰投自动的回路设计在PID调节器和M/A站之间,送风调节自动实施无扰纠偏时,调节回路工作方式在Stand-By状态下,回路纠偏采用超驰控制,当调节器入口偏差被调节到小于规定值时,三态式控制逻辑自动地把送风调节回路从Stand-By状态自举到AUTO方式。PID调节器跟踪开关Ts被控制逻辑断开后,调节器的输入由跟踪值Tr转为送风调节器入口偏差,送风PID调节器开始闭环自动调节。
不过,虽然调节器入口的偏差接近等于零,纠偏过程并未最后结束。这是因为调节器入口偏差是锅炉总风量与调节回路给定风量的代数和,而总风量主要由A、B两台送风机风量相加得出,由于A、B两侧送风机先后顺序启动,纠偏过程是开环控制,所以A、B送风机的风量并不相同,而且两者风量相差较大,这种A、B送风机风量不平衡的运行工况,送风自动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在送风调节回路闭环调节的初始阶段,还要进行一次A、B送风机风量的自动平衡纠偏,控制先启动的送风机按一定速率向调节器输出值关小动叶,后启动的送风机按同样速率向调节器输出值开大动叶,最后实现两台送风机的风量基本相等,而送风调节器闭环控制维持总风量等于给定风量。
1. 送风自动回路结构
送风自动调节回路为单级自动PID调节器,自动调节回路的偏差由送风给定信号(FDF SV)和总风量信号(TOTAL AIR FLOW)的代数和得出,偏差信号先后经过两个乘法器修正,然后输入PID调节器。
2. 送风自动给定
送风自动调节给定值(FDF SV),源于锅炉的燃料量,按照风煤配比把燃料量转换成给定风量,当燃烧控制方式在自动时,选择锅炉目标燃料量进行转换,燃烧控制非自动工作方式时,选用入炉煤总燃料量进行转换。进入送风调节器作为给定值之前还要加入风量超前加速信号(BIR AIR),并且要经过氧量校正才能成为送风自动调节给定值(FDF SV)。在FDF SV形成过程中,锅炉最低风量被限定为总风量的30.4%。锅炉总风量(TOTAL AIR FLOW)=A送风机出口风量(FDF-A DISCHARGE FLOW)+B送风机出口风量(FDF-B DISCHARGE FLOW)。
3. 偏差监测(AIR FLOW DIV=0)
送风自动调节偏差(AIR FLOW DIV)=送风给定值(FDF SV)-锅炉总风量(TOTAL AIR FLOW)
1) 送风自动调节偏差(AIR FLOW DIV)至调节器入口,中间设计有两个乘法器对偏差信号进行修正。
2) 第一个乘法器根据送风调节自动投入的回路数来修正“传递系数”,当两个送风调节回路同时自动工作方式并列运行时,传递系数=1.0,只有一个送风调节回路自动运行时,传递系数=1.5。
3) 第二个乘法器修正执行器开度的非线性。修正系数由A、B送风调节“自动”(A/B-FDF AUTO)对应选择来自A、B送风机动叶开度反馈(FDF A/B CD RB)与送风调节偏置(FDF BIAS)的代数和,通过函数变换后与调节器偏差再次相乘。
4) 利用高/低限监报警视器对送风自动调节偏差进行监测,当总风量接近送风自动调节给定值偏差且小于5%,即发出信号:风量偏差等于零(AIR FLOW DIV=0),触发自动无扰纠偏逻辑动作。
4. A送风自动伺服与调节
1) A送风自动伺服(A-FDF Stand-By)
同时满足以下6个条件:
(1) 模拟量系统自动调节不在手动方式(not MCS MANUAL MODE);
(2) A送风自动调节输出控制正常(A-FDF DRV NOR);
(3) 总风量信号正常(TOTAL AIR FLOW S.NOR);
(4) 总燃料(煤+油)信号正常(TFF SIGNAL NORMAL);
(5) A送风自动M/A站自动按键(A-FDF DRIVE AUTO PB)已触发;
(6) A送风自动M/A站手动按键(A-FDF DRIVE MANUAL PB)未触发。
2) A送风自动调节(A-FDF AUTO)
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
(1) 既无“关闭A送风机动叶” (not,A-FDF DMP INT CLOSE)指令也无“全开两台送风机口动叶”指令(not,BOTH FDF INT OPEN);
(2) A送风自动在伺服;(A-FDF AUTO ST-BY)
(3) 引风调节A或B已投“自动”;((A-IDF AUTO)or(B-IDF AUTO))
(4) A送风机合闸已超过25秒;(A-FDF ON,T=25.0)
(5) 既无“A送风机动叶开度X%”指令(not,A-FDF VAN X% CMD)也无“关闭A送风机动叶”指令(not,A-FDF IN V/V CL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