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挂牌价和成交价区别在哪
挂牌价和成交价的区别是最终成交价格不同。挂牌价是指出售方登记挂在网上出售的价格,就是卖主委托出售登记的一个价格,而这个价格是可以和买主协商的价格,成交价是指市场上最终和买主成交的价格,通过成交数据统计分析等得出的一般价格。
影响无烟煤价格的因素有:
1.煤炭生产能力
2.运输成本
3.消费状况
4.国家政策
5.国际市场煤炭价格 6.上下游产品的供应情况
2021年度白糖主连震荡上行,全年涨幅达1007元/吨(+19.52%),共出现三个波段。
第一波行情整体呈现震荡走势,该波段刚好处于春节前后,前有节前备货支撑和结转糖压力,后有集中开榨压力和许可证未明确支撑。
第二波行情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今年大部分上涨行情出现于该阶段,该阶段与外盘出现共振,外盘更强势带动内盘走强,直至出现内外倒挂。
第三波行情整体呈现震荡走势,该阶段因外盘不断触及上方20美分/磅压力之后区间震荡,内盘跟随区间震荡。
二、现货行情:震荡上涨
全年涨幅达810元/吨(+15.58%),涨幅略低于期货的+19.52%。现货报价与期货同步,在全年中共出现三个波段。
第二章 国际市场
一、巴西:或成为行情主要矛盾点
根据UNICA最新数据,巴西中南部产量或达3200万吨,同比下降618万吨(-15.72%)。
巴西方面,新年度及2022/23榨季需关注大选对雷亚尔方面的影响;天气灾害是否能将减产预期落在实处,确实减少全球贸易流;原油价格以及巴西汽油政策对乙醇价格的连带影响,导致糖醇比值的波动;巴西疫情控制情况等等。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巴西情况会是新年度国际行情的主要矛盾。
二、印度:供需平衡
印度产销数据整体而言变动不大,稍略宽松。
我们认为,印度出口或将持续,但出口量较上年(720万吨)有所减少。
三、全球:贸易流平衡
从USDA数据来看,全球期末库存数据进一步下调。
整体而言,从近一两个月的报告来看,主流机构基本认为全球糖市存在缺口。
2021年度,中国超越印尼,成为全球最大买家。
根据USDA预估,全球主要两个买家于2022年进口量或减少125万吨。
根据USDA预估,主要三个出口国的出口贸易流基本较上一年度平衡,略微减少35万吨。和进口贸易流基本匹配。
第三章 国内市场
一、产量:略有减产
我们认为,产量数据基本上已经是市场的明牌(虽未收榨),不太会成为供需上的主要矛盾。
二、进口:原则保持总量平衡
1、配额内外进口
2022年进口方面,从刚刚结束的12月21日原糖加工委员会工作会议传达精神来看,2022年度进口原则保持总量平衡。
根据历年进口量,我们发现2021年6月份之后进口量与历年同期相比,出现较大增长。根据市场信息,今年许可证
根据东方财富网资料显示保供煤一般都是低于市场价15%左右。
煤炭保供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方式,释放煤炭产能,稳定煤炭采购价格,防止煤炭因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突发事件等不可预见因素造成供应紧缺。
哪些省域顺利达成赶超目标?
湖北反超福建。2021年,湖北GDP一举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0012.94亿元,重回主赛道。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湖北GDP增速为-5.0%,被福建反超。2021年年初,湖北定下10%以上的新年增速目标,而全年GDP增速最终达到12.9%,暂居全国第一。凭借远超预期的表现,湖北2021年GDP反超福建,顺利回到全国第七,并在超过福建的同时,同步拉近了与四川、河南的距离。
重庆赶超辽宁。2021年,重庆GDP为27894.02亿元,辽宁GDP为27584.10亿元。2020年,重庆GDP为25002.79亿元,辽宁GDP为25115.00亿元,两省市GDP仅相差112.17亿元,而重庆GDP增速要明显高于辽宁,在2021年实现赶超也在预料之中。不过,广州2021年GDP为28231.97亿元,继续占据全国城市第四,重庆城市争位战再次“憾负”。
山西、内蒙古超过贵州。2021年,因受煤炭等价格上涨,山西、内蒙古经济运行也越快越好,而疫情影响,贵州旅游业再受“重挫”。一涨一跌之间,GDP排名自然随之改变。由于上述三省经济实力相当,屡次上演“三省杀”。2019年,三省GDP排名为内蒙古、山西、贵州;2020年,则是贵州、山西、内蒙古;2021年,变为山西、内蒙古、贵州。仅仅三年时间,“三省杀”小组第一名就换了三次,可见变动之频繁、竞争之激烈。
新疆超过天津。2021年,新疆GDP达到1.6万亿元,虽不是特别亮眼,但凭借着1.6万亿元GDP,这个地处西北边陲的省份,已经悄然超越昔日京津沪并称的三巨头之一——天津
现在黑龙江45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在330-340左右(坑口价,不带发票),5000大卡的在420-430左右,5500大卡的在500左右,6000大卡的在580元左右。
至于黑龙江煤炭价格未来一年的价格走势,
常烟煤发热量每降100大卡价格下降20元
二、影响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成本推动 需求拉动 政策调控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稀缺性的影响,又有成本累积上升的压力,也有政策调控和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不足、成本上升、需求旺盛、政策调控。
供给方面:去年以来山西一些地区发生了矿难事故,地方政府为确保安全生产采取了严格措施,要求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炭生产企业全部停产整顿,12月5日洪洞矿难发生后,全省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整顿力度,致使一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开工不足,据调查有的煤矿全年开工不足五个月,使煤炭供产量下降应较为紧张。南方地区发生暴雪灾害后,为保南方地区电煤需求,一些煤矿相续开工,但大部分煤矿仍在停产整顿。据调查,今年4月份某县正常生产的煤矿不足煤矿总数的20%。目前山西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较为突出,特别是主焦煤、洗精煤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供给不足是煤炭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本方面:去年以来山西相续出台了一些规范煤炭生产的政策措施,加之人员工资增加、运费燃油提价等使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提高。为确保安全生产,煤矿办矿标准提高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如一些地区要求煤矿巷道支撑必须采用工字钢,一组工字钢成本在一千多元,据某煤炭企业反映,该煤矿平均每0.6米要用一组,巷道长3000多米,比原来用坑木成本大幅提高;电力开关、鼓风机等相关设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采掘方式变化(如采用打眼放炮方式改用掘进机)、生活环境要求提高、绿色生命线建设(向井下输送氧气、流食的设备)等要求标准的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燃油、司机人工费提高等,这些都增加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
需求方面:山西的炼焦业、钢铁业和电力业都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煤炭消费大户,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一些炼焦企业不得不采取焖炉保温或降低焦炭生产标准的方法来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电煤供应方面,一、二月份,各大煤矿全力保障南方电煤供应,使得省内电煤供应趋紧,三月份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省内各大电厂为补充库存,加大了电煤采购数量,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电煤产量增速远低于发电量增速,进一步加剧了对电煤的需求。对煤炭资源的强势需求,助推了煤炭价格在释放成本的同时加速提升。
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煤炭行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煤炭生产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煤炭企业除传统成本项目外,又增加了资源税、环境费等。自2007年3月份开始在山西试点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全省统一的适用煤种征收标准为:动力煤5—15元/吨、无烟煤10—20元/吨、焦煤15—20元/吨。具体的年度征收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确定。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矿井核定产能规模90万吨以上(含90万吨),调节系数是1;45—90万吨(含45万吨),调节系数是1.5;45万吨以下,调节系数是2.0。另外,收购没有缴纳基金原煤的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一律确定为2.0。2007年11月20日,省政府对外公布最新制定的《山西省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今后都需要缴纳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标准为每吨原煤10元,按月提取。同日,《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今后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需从成本中提取转产发展基金,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5元。2007年12月12日《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60万吨/年以下矿井必须按照“一井一面”组织生产,多面生产的,以其中一个回采工作面重新进行能力核定,并关闭多余的回采工作面。这些相关政策的实施都加大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而煤炭企业为释放生产成本,又将这些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煤炭销售价格,转移到用煤大户炼焦、钢铁和电力行业,又由于下游行业对焦炭、钢铁、电力的强劲需求,导致焦炭、钢铁行业将成本释放到下游行业(电价由于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不能由企业自行涨价,但目前电力企业利润空间已十分狭窄,部分企业已在亏损运营)。
三、煤炭价格下步走势:高位坚挺 持续上涨 涨幅回落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对煤炭企业来说较为有利,但煤炭企业盈利暴涨的情况并不十分明显。一是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对冲了一部分利润;二是由于煤矿生产标准提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建设,以符合标准要求,而这些投资又不能完全计入当期成本,使企业生产的后续成本压力增大;三是由于审批、安检、限产等种种因素制约,煤炭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即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由于受到产量的限制,煤炭企业实际收益低于煤价增幅,价格因素导致的利润增加低于预期。
今后几个月,随着煤炭生产的逐步恢复,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但供给不足的情况仍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价格将保持高价位坚挺。但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整体涨幅已经过大,继续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同时持续走高的煤价对煤炭消费和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煤炭供求的活跃程度或将走低。据调查,目前炼焦原料煤已成为焦炭生产的刚性成本和决定焦炭价格的关键因素,同样电力行业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成本积累的压力显著增大,而这些生产累积的成本又无法通过产品提价得到释放,电力行业已出现亏损运营。由于目前煤炭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在煤炭强势需求的拉动下,近期内煤炭价格仍将会持续走高位,煤炭价格涨幅亦将的高位基础上呈现持续上扬运行态势。下半年,随着煤炭生产的恢复,供求关系将趋于缓和,在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已完成了一定的转移和下游行业持续压力作用下,煤炭价格将会在高位盘整,同时随着煤炭价格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煤炭价格涨幅或将趋于平缓。
2023年中长期合同有变!涉及总量、价格、矿电企业和贸易商
今日动力煤
2022-11-19 11:52河北
关注
1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再次研究部署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的签约工作。这次的安排部署,较之前的印发的《关于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工作方案的通知》更加严格、更加优化、更加严肃、更加有针对性了一些。特别是煤价方面,要严格执行“303号”文件和各省出台的限价要求。
主要变化有:
电煤的中长期合同要与电力的中长期合同挂钩、电煤的中长期合同总量要与顶峰发电贡献挂钩、电煤的中长期合同总量要与三改联动挂钩。
1、签约总量: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量由之前大体26亿吨的体量增加到了29亿吨的规模,又多出来了3亿吨电煤。
2、公示供需量。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将对供需量进行公示,以便实时监控和对接方便;
3、明确贸易煤代理商。国家优选了7家贸易商,可针对中小煤矿和中小电厂做代理。这些贸易商也是先前发布的《第一批电煤重点保供企业名单》中的那些企业。(名单附后)
政策支持方面:
除了既有的那些政策外,这次增加了一些新的优惠政策,包括:
1.优先支持保供煤矿企业核准项目核增产能;
2.优先对保供煤矿的产能置换指标进行缓减免;
3.如遇政策调整,可以优先保留产能产量指标。
附件1:
第一批电煤重点保供贸易企业名单(共7家)
1.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经营分公司
2.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
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
4.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5.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6.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7.广东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附件2:
“303”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
当煤炭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时,将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等规定,按程序及时启动价格干预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当煤炭价格出现过度下跌时,综合采取适当措施,引导煤炭价格合理回升。
从多年市场运行情况看,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
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为:
山西地区(5500)370~570元/吨,
陕西地区(5500)320~520元/吨,
蒙西地区(5500)260~460元/吨,
蒙东地区(3500)200~300元/吨。
本通知自2022年5月1日起执行。
进口煤炭价格不适用本通知规定。”
附件3:
各地明确的价格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