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俗的解释国家电网目前一直在提的“电能替代”
“电能替代”是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
核心是转变能源和电力发展方式,关键是加快建设特高压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统筹。
本质是能源发展方式的问题和长期积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暴露的结果,改善大气环境、解决雾霾问题。
方式是电锅炉、水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蓄能互联热泵系统等电驱动方式替代燃煤、燃油、燃气采暖,新能源电力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利用峰谷电价政策进行“移峰填谷”相变蓄冷/储热平衡电网负荷,增大电力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减少农村土灶台,多使用电气灶具等等,凡是能用电能,就使用电能替代传统或常规的供能方式。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为改善大气环境状况,实施电能替代是大势所趋,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科睿展示紧跟国家电网相关政策,开发了电能替代可视化系统,可进行互动体验。
在实施上,电能替代主要从生产、运输、消费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在生产上,注重用电来源环保化;在运输上,强调清洁;在消费上,优化电能消费。
电能生产:所谓电能生产是电力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火力发电;水利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动力发电等。
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
(1)电力生产过程是连续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这五个生产环节在同一瞬间完成,而且发电、供电、用电之间,必须时刻保持基本平衡。(2)电力作为广泛利用的二次能源,它与其他能源不一样,一般不能大规模储存。(3)电力供应千家万户,其用电时间和用电量虽然有一定规律,但很难准确预测。为了满足电力用户的电能需求,发电设备需要有相应的备用容量,以适应各种用户用电因素的变化。(4)在一个电力系统内,发电、供电和用电设备在电磁上相互连接,相互耦合。因此,任何一点发生故障或任何一个设备出现问题,都会瞬间影响和波及全系统,如果处理不及时和控制措施不适当,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事故扩大,在严重情况下会使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特别重要。(5)为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和可靠地向用户供电,电力生产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和统一调度制度。所有发供用电设备在制造时,均有规定的额定容量和短时过负荷的能力,使用时必须按照厂家规定的容量使用,确保设备安全。系统内各个电厂、变电站和供电所必须接受统一调度,执行调度员的命令在正常情况下,随时保持电力供需平衡在故障出现时,按照调度员的命令,迅速处理事故,使事故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以减少事故损失。
电能生产的特点:
第一,电能的生产、供应、使用几乎是瞬间同时完成的;第二,它不易储存,没有中间环节;第三,电能使用总量是随时都在变化的;第四,发电厂、电力用户通过电力线路和变电站互相连接成电网进行生产和使用,电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五,电能的质量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交流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终端产品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电网本身的安全和电力用户用电的可靠性。
电能生产的缺点:
缺点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电线老化会发生火灾,还有,电压过大可能会引起断路
总结:
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技术比较成熟!与之配套的设备齐全!
这其实不是个假设,是2060年人们可能面临的现实生活!
近日,在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辛保安表示,2020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为 27% ,预计2030年、2060年将分别提升到 39% 和 70% 。
这组引起与会代表广泛热议的数据,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
终端能源消费 是什么?
终端能源消费(final energy consumption)是 终端用能设备入口 得到的能源。终端能源消费量等于一次能源消费量减去能源加工、转化和储运这三个中间环节的损失和能源工业所用能源后的能源量。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终端用电占比)是衡量电气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升。 2000年到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侧电气化率提升了10.6个百分点,达到25.1%,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是,2019年我国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仍然较大,达到了33.6%,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生活水平高不高,
看终端用电比能知道。
研究表明,电气化水平
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终端电气设备具有可控性强、
智能化程度高、
易于接入数字化平台等特点。
因此,消费侧电气化还有利于推动
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到底如何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呢?
来看国家电网的 探索 :
电能替代:
绿色故事愈加生动
电能替代是指在终端消费侧以电能代替煤、 油、 气等能源消费。
2013年,国家电网印发电能替代实施方案,2015年编制印发电能替代“十三五”规划,在 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生活消费 五大领域推进实施,推动了我国电气化水平的提升。
工业: 最常见的就是电锅炉改造!
供电员工检查安徽利辛县张村镇天地源浴池电锅炉运行状况。
建筑: 有了电能替代,
楼宇耗能大大降低!
上海首个 体育 馆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交通: 水陆齐备,充电方便!
供电员工检查西安电动 汽车 充电站充电桩。
供电员工在长江沿线港口安装岸电设施。
农业: 电烘干、电炒茶、
电排灌应有尽有!
供电员工在浙江丽水高川源食用菌合作社检查烘干设备。
生活消费 :“煤改电”让冬天清洁又温暖!
供电员工走访山东烟台长岛连城村电采暖用户。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 38万余个 、替代电量 9452亿 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 5.29亿 吨,在消费侧减排二氧化碳 9.42亿 吨。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电能替代潜力将达到 6000亿 千瓦时以上,将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5个百分点。
能效服务:
想要用能低碳环保又省钱,找他们!
能效服务主要通过对用户用能数据进行监测与分析 及现场用能设备的诊断, 为客户提出用能优化建议与实施方案。
能效服务包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
能效公共服务
能效公共服务基于客户的用电数据, 通过大数据分析, 生成电能能效账单, 为客户提供基础性、 普遍性的能效分析服务。
登录“网上国网”就可以看到账单了哦!
低压客户电能能效账单界面:基于居民客户用电数据,提出用电优化建议, 指导客户科学用电, 降低用电成本。
高压客户电能能效账单以企业客户(10kV及以上高压) 用电数据为基础,提出优化建议, 提升企业用电经济性。
能效市场化服务
能效市场化服务则基于客户电、 气、 热、 水等多元用能数据, 通过针对性的深入分析, 以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 专业化的能效服务。
比如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智能微电网综合能源项目,这所大学用电有多牛不用说了吧!
所有楼顶铺满光伏板,57米高的风力发电机将海风转化为绿色电,地下室里有三种新型储能电池24小时运行。
拥有全国最智慧的路灯,集照明、通信、监控、充电桩、安防等多功能于一身。
实验室门口,通过人脸识别,可以准确判断进入实验室的人数;室内温度、窗帘开合自动控制,实时调节。
每年提供绿色电力 275万 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 4500 吨,比正常校园能耗降低约 25% 。
截至目前, 国家电网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 能效提升、多能一体化供应等领域开展项目 3万 余项。
需求响应:
让电网能互动、更高效
为了确保日尖峰负荷的用电,需要新增电源和电网设施,投资大、耗时久!而且就满足那么一小段峰值用电,利用率大打折扣,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实现削峰的目的呢?电力需求响应应运而生。
需求响应是指电力用户根据供电方的负荷调整要求, 以及价格激励的信号, 做出的负荷调整的响应。
具体如何参与?
当你收到了这条邀约短信,可以在“网上国网”APP首页-更多-能效服务-需求响应里签订需求响应协议。提前一天答复邀约,在响应日,按照约定的响应时段、申报响应负荷,完成负荷调节就可以啦!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经营范围内 14个省( 涉及15个省公司) 出台了需求响应激励政策, 建立了 3320万 千瓦,可调节负荷资源库,约占最大负荷的 3.56% ;累计开展削峰填谷 146 次, 合计削减尖峰负荷3518万千瓦, 提升低谷负荷 2630万 千瓦,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超 5亿 千瓦时。
电能替代、能效服务、需求侧响应,
这些重要的终端电气化 探索 ,
背后靠什么支撑?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是坚实的“后盾”。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计量、采集用户用电数据的系统。目前,国家电网用电采集系统远程采集电能表规模超过 5.4亿 只,实现了 467万 高压用户、 526万 配电台区、 5.2亿 低压用户电能数据的远程自动采集,拓展实现了 673万 家庭用户水表、燃气表、热力表的协同远程采集。
“网上国网”
“网上国网”是国家电网提供公共服务的线上互联网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办电、交费、抢修、查询等供电服务,并免费提供能效账单等衍生服务。通过手机APP为客户提供 7 24 小时在线服务,围绕住宅、电动 汽车 、店铺、企事业、新能源 5 大业务场景,“网上国网”在线运营线上办电、交费、查询等 125 个业务功能,满足客户多元用能需求,打造公共事业领域线上服务标杆。
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是开展客户侧能效服务的信息化平台,主要为政府、用能客户、能源服务商等客户提供能效提升、电能替代、需求响应等服务。目前,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已在各地陆续上线,今年将实现27家省公司平台的全面上线。
未来,国家电网将继续推动重点领域电气化,推动先进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创新突破电气化商业模式,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支撑电气化高质量发展。终端用能电气化提速,绿色低碳新生活指日可待!
餐饮业为了保障菜品的快速成熟,都会采用煤气罐进行燃料,但煤气罐存在着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的情况。一旦泄漏也会产生危险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将这类设备改为电力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情况,并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目前国内对于人身生命安全的重视,以及餐饮行业的标准制定。燃气设备在使用过程当中有着较多的严格情况和危险,而使用电气设备比如说电磁炉、电磁灶等设备更加有利于餐饮业的食品质量和健康发展。也能够减少可能突发的危险事故。
瓶改电项目更加清洁且安全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煤气罐的使用会排放大量的废气,且它的能源应用效率较低,在未来是应该进行改进的一种能源使用方式。而通过将其改装为电力设备,诸如电磁灶、电磁炉等进行使用,更加清洁和高效。人们在使用厨房设备炒菜时,也会安全和放心。也不需要像煤气罐那样繁琐的检查和日常保养。
瓶改电项目有助于餐饮业减少日常的资金支出。
同时煤气的使用资金和每次的开销也是餐饮业一项巨大的支出,通过使用电气设备的推广和普及,可以对餐饮业未来进行特殊的用电政策。不仅可以帮助餐饮业提高自己的资金收入,也可以使他们在厨房用具的维护和保养上降低压力,将心思更加注重在食品的制作和质量保证上。
瓶改电项目可以降低煤气罐燃烧的风险,提升安全指数。
煤气罐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一旦没有出现完好的关闭以及管道破裂的情况时,就有可能因为煤气泄漏而发生爆炸事故。给餐饮业的未来发展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隐患。但电气设备就没有这类问题,且更加的安全和方便。
日前国家电网负责人表示,农网工程投资规模大、新增电量少、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网投入产出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应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工程。
报道称,两会的代表表示,在国家层面组织实施乡村电气化工程,以农村电网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动农村从"有电用"向"用好电"转变、农村供电服务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建设安全可靠、坚固耐用、适应性强的现代农村电网,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推进村村通动力电,保障农业农村用电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原则,科学规划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发挥电网的能源枢纽作用,构建清洁高效的农村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消除农村能源发展高污染、低能效等突出问题。
此外电能替代领域十分广泛,在工业、商业、交通、建筑、采暖、居民生活、农村灌溉等各个行业、多个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替代潜力,以电代油方面,交通运输是重要替代领域,空港陆地、港口岸上、农田机井等领域替代潜力也很大。
希望乡村电气化工程可以早日全面实现!
首先从生态的角度上来说,要保证食物链的完整性,如果经常伤害小鸟,小鸟就无法生存,甚至灭绝,如果小鸟灭绝了,食物链的下游,例如七星瓢虫,毛毛虫,蟑螂,蚂蚱,蝗虫等,小鸟的食物,就会泛滥,发了之后他们就会祸害植物,可能甚至导致某些植物的灭绝,在看食物链的上游,小鸟的天敌们,就会失去这类食物,然后他们就会饿死,地球的生态就会遭到破坏,就像蝴蝶效应
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小鸟那么可爱,有了他自然就多姿多彩,为什么要伤害小鸟呢?
再从另一角度上来说,小鸟可以吃掉害虫,而害虫会祸害庄稼,伤害小鸟就失去了庄稼的保护伞,这样就会影响粮食的收成,会导致很多人没有饭吃
再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还有很多人喜欢小鸟呢,比如鹦鹉,八哥,喜鹊,它们多可爱呀
所以我们人类需要保护小鸟,而不是伤害小鸟,这也是保护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