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蛟龙号的能源是什么意思

默默的小馒头
贪玩的棒棒糖
2022-12-22 12:45:35

关于蛟龙号资料 蛟龙号的介绍

最佳答案
俏皮的白猫
高挑的雪碧
2025-09-12 07:17:29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2010年5月至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

2、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潜。

最新回答
糊涂的夕阳
合适的芝麻
2025-09-12 07:17:29

一、技术优势

1、在世界上同类型中具有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

2、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这为该潜水器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配备多种高性能,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二、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被誉为“蛟龙”号的三大技术突破:

1、可稳稳“定住”,如同开车一样,驾驶员的脚总放在油门上,难免产生疲劳感。“蛟龙”号驾驶员是幸运的,它具备自动航行功能,驾驶员设定好方向后,可以放心进行观察和科研。

2、悬停定位,一旦在海底发现目标,“蛟龙号”不需要像大部分国外深潜器那样坐底作业,而是由驾驶员行驶到相应位置, “定住”位置,与目标保持固定的距离,方便机械手进行操作。

3、深海通信靠“声”,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为保持与母船保持联系,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采用声纳通信。

扩展资料:

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级,2002年建造,已完成热液取样、生物采集、海底布放等多项深海科考项目。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成功创造了载人深潜新的历史记录,首次突破7000米,最深达到7020米海底。这意味着蛟龙号已经成为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

俄罗斯是当前世界上拥有载人潜水器最多的国家,比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两艘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级,带有十二套检测深海环境参数和海底地貌设备,它们最大的特点是能源比较充足,可以在水下停留17小时至20小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搞怪的水杯
强健的学姐
2025-09-12 07:17:29

出品:中国科普博览 SELF格致论道讲坛

导语:海洋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钴结壳、可燃冰等资源,储量是是陆地的成百上千倍。蛟龙号克服重重环境和技术困难进行深海探索,除了为海洋资源开发探路,还承担着许多像海洋生命、地质演化等科学研究使命。我国科学家独立研制的“水下QQ”蛟龙号水声通信系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然而在材料和一些关键技术上还依赖国外。在SELF讲坛上,蛟龙号副总师朱敏说道,继下潜7062米刷新世界纪录后,目前我国正在研制4500米的潜水器,将实现全身国产,并于明年进行下潜任务,让我们一起迎接中国创造被验证的那一刻。

---嘉宾介绍---

朱敏

蛟龙号副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海洋声学技术中心主任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打破了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的世界纪录——下潜到了7062米。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世界上载人下潜深度最大的是美国的Trieste号,1960年下潜到了10911米,但它不具备运动和作业能力。

国际上同类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包括美国的“阿尔文”号(1946年,最大下潜深度4500米)、法国的“鹦鹉螺”号(1985年,6000米)、俄罗斯的“和平”号(1987年,深度6000米)和日本的“深海6500”(1989年,深度6500米)。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朱敏就是负责它声学系统的副总设计师。

水下QQ  蛟龙的通信法宝

朱敏介绍,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潜水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和国外相比除了蛟龙下潜深度是最深之外,蛟龙还有比较领先的技术:有非常先进的水声通信的功能,蛟龙号下到七千米深的这样远的距离,科学家不可能从水面拉一根线下去跟下面去通信,而无线电被海水一挡实际上也都通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完全靠水声通信,把要传的信息变成声音在水里面传,传到水面之后再把它变换回来变成信息,它可以把潜水器里面的很多的传感器的数据都传到水面去,水面和水下可以通过文字交流,通过语音交流还可以发照片,所以科学家当时给它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水下QQ”。

能源探测 探索海底宝库

蛟龙号建造完成后的主要目标其一是资源,另一个是科学;千百年来对于人类来讲,深海都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领域,海底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如锰结核。

热液硫化物

富钴结壳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

像可燃冰里面所储藏的甲烷气体,如果换算下来的话,是陆地上的所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加起来的总量的两倍。这些资源对于人类未来的一百年或者更长远的发展来讲,是个非常重要的后备资源。

其二就是科学,例如,大家以前都认为生物的生存都需要有阳光、有空气,在深海中大家一般都认为是一个生命的荒漠,没有多少生命了,但深海探测的发现实际上完全颠覆了这个概念,很多深海生物不依靠阳光而是靠海底下冒出来热水来生存,据此很多科学家在想象在木星土星的卫星的冰冻海洋下面是不是也可以有生命的存在。

矿区资源 蛟龙为后代攒家当

蛟龙号和国外相比除了下潜深度最深之外,有三个比较领先的技术。一、在能源方面它比国外的要更强大,二、有比较先进的自动控制能力,它可以减少驾驶员操纵的难度;三、水声通信功能。在2012年完成七千米海试之后, 蛟龙号承担起实验性应用任务,它去的海区有中国南海、马里亚纳海沟、东太,西太和西南印度洋。为什么要去这些地方?以东太为例,这个地方位于夏威夷以南,2001年中国大洋协会在这个地方争取到了一块7.5万平方公里的一块锰结核矿区,2015年中国五矿集团又申请到了一块7.3万平方公里的矿区,这些矿区加起来有15万平方公里(超过4个台湾岛的面积),也就是说那么大一个区域底下的矿石都是归咱们中国的,这都是海洋行业的人为咱们国家做的贡献!也就是说现在蛟龙号正在做的这个工作就是给咱们国家争取更多的矿区,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攒家当的一个工作。

实现国产 还远吗?

当潜水器下潜到几千米那么大深度以后,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难——压力。那么7000米的这个深度对应的压力是多少呢?7000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咱们国家的96式坦克大概45吨重,相当于150辆96式坦克摞一块压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你可以想象蛟龙身上承受着多大的压力!这在材料、设计、制造加工等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难度。

虽然蛟龙号刷新了多项技术和深度记录,但是在材料等关键技术上还依赖国外。蛟龙号所用的浮力材料,当时国内的能力是制造不出来的,于是就要去国外买,在价格和质量上就会受别人欺负。

不过不要灰心,科学家正在大步追赶,由我国研制的新型载人潜水器预计明年就会走进大家的视野,这一台潜水器的国产化率要达到85%以上,让我们一同期待我国载人深潜事业能够谱写出新的辉煌的篇章!

内容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SELF格致论道讲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视频也将陆续在中国科普博览上推出,敬请关注。更多合作与SELF工作组self@cnic.cn联系。

精明的保温杯
酷炫的大米
2025-09-12 07:17:29
蛟龙号外壳是在俄罗斯定制的,钛合金(我国的钛合金加工仍然不行);机械臂是在美国定做的;浮体是英国做的。“蛟龙”号上大约有40%的部件是委托国外加工或研制的。

——其实就在国内组装~_~

由于中国缺乏钛合金构件加工成型的技术和经验,蛟龙号的乘员舱是根据中国的设计方案,委托俄罗斯制造。具体的制造工艺被称为瓜瓣焊接,这种焊接工艺对于大规格钛合金厚板轧制能力、冲压能力的要求较低,但对焊接的要求较高。

下面是一些报道:

““蛟龙号”的超韧性船体使用的是钛合金。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船体设计师、高级工程师赵俊海说,船体由俄罗斯制造,并从那里进口而来。……当船体从俄罗斯运来后,X光扫描仪的扫描结果令人惊讶。据报道,内地任何扫描仪都无法穿透这种材料。中国人完全不了解俄罗斯人使用的技术。……”

怕孤单的冥王星
烂漫的钢笔
2025-09-12 07:17:29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意味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

动听的长颈鹿
甜蜜的衬衫
2025-09-12 07:17:29
蛟龙号”采用常用的“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在下潜过程中,压载铁使潜水器具备负浮力,按照一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操作抛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处於零浮力悬停状态,保持在这个深度上实现作业,包括航行、拍照、取样等;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2块压铁,使潜水器具备正浮力,按照一定的速度上浮,到达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