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矿中兴钢构有限公司怎么样?
山东枣矿中兴钢构有限公司是2017-08-30在山东省枣庄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跃进西路27号。
山东枣矿中兴钢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0400MA3FGFPY1J,企业法人张广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枣矿中兴钢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钢管束)研发、设计、钢梁柱、钢筋桁架楼承板、CCA板的生产、组装、安装销售及技术咨询;市政工程设施设计、施工;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机电安装工程设计、施工;钢结构工程、材料及钢配件质量检测;普通货物运输(不含化学危险品);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工程车辆租赁;机械设备租赁;机电设备、管道设备、制冷设备、供暖设备、建筑材料、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装饰材料、电线电缆、五金配件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枣矿中兴钢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yeada轮胎即驿达轮胎,其实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轮胎品牌。
2、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由山东能源权属企业,枣矿集团公司国有控股,是集半钢子午线轮胎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公司厂区占地面积638亩,总建筑面积258000平方米,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上下31个省市,设立挂牌店93家,配套华晨、众泰、江铃、北汽等十多个汽车厂、新能源厂,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公司现有HP、UHP、C型轻卡、SUV(HT/AT/MT)、雪地胎、漂移胎、缺气保用轮胎、耐刺扎轮胎、防静电轮胎、出租车专用轮胎、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等23大系列、近1000个规格产品。秉承着鲁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安全、舒适、绿色、节能的绿优质轮胎产品,潜心打造消费者认可的民族轮胎品牌。
山东省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坐落于山东枣庄市峄城开发区,由山东能源所有权公司,枣矿集团公司国有控股,是集半钢子午线轮胎产品研发、制造、市场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化知名企业。公司工业区占地638亩,建筑面积258000平米,公司市场销售无线网络覆盖举国上下31个省市,开设挂牌上市店93家,配套设施华晨、众泰汽车、江铃汽车、北汽汽车等十多个汽车制造厂、新能源技术厂,产品销往欧洲地区、南美洲等全世界100好几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目前HP、UHP、C型轻卡货车、SUV(HT/AT/MT)、雪地胎、飘移胎、缺气质保轮胎、耐刺扎轮胎、抗静电轮胎、的士专用型轮胎、 新能源车 专用型轮胎等23大系列产品、近1000个规格型号产品。秉持着鲁班七号求实创新的匠人精神,专注于为新老客户带来安全性、舒服、翠绿色、环保节能的绿高品质轮胎产品,全身心打造出顾客认同的中华民族轮胎知名品牌。
FARROAD是远路轮胎
FARROAD轮胎属于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经济开发区。公司由山东能源(世界500强)权属企业枣矿集团公司国有控股,是 集半钢子午线轮胎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扩展资料:
2018年综合实力跃进全球轮胎75强
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018年山东省百家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
55-65系列(17-18in轮)轿车子午线轮胎
荣获2015年10月丰源轮胎公司获“十大创新发展奖”
荣获C-GTRA 2016年第二批汽车绿色轮胎等级认证
荣获高新技术企业
荣获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荣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诚信示范企业
荣获全国轮胎行业质量领军企业
荣获全国轮胎行业质量领先品牌
荣获全国质量诚信标杆典型企业
荣获全国质量诚信优秀企业
荣获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
荣获全国质量先进领先企业
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
荣获国家认可实验室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ATF1694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OHSAS18001)
参考资料来源:远路轮胎-首页
参考资料来源:丰源轮胎-公司简介
枣庄下辖五个区一市,市区所在地应该算是一般地级市中最奇葩的一个,我们看下枣庄城市各个区的位置。
枣庄奇葩的城区位置
政府原驻地以前在市中区,现在称为老城区,现在驻地在薛城区的南石镇,又叫新城区。新城区以西和薛城区相连,以东隔20多公里的乡镇和老城区相连。最北面是山亭区,山区为主,最南面是台儿庄和徐州挨着,峄城区还好,离老城区比较近。所以枣庄的各个区并没有别的城市一样城建区相连,非常分散,和县区差不多。
这里我们主要看下枣庄的新城区
新城区所在地
原本枣庄主城区在市中区,后来可能因为京沪铁路,京沪高铁都在薛城区(后来建成),所以政府驻地转移到了薛城区。现在所说的破局基本上是说要怎么把新城区和老城区区联动起来,一起发展。目前来看只有不断的像东发展,但是中间确实太大了,相连起来有点难了,还得从长计议。
1.扶持一个中间一个镇的特色产业,对民营企业进行免税等措施。
2.给企业大优惠入驻。但是枣庄周围有徐州、临沂、济宁等强市存在在招商引资上可能困难重重,所以能扶持本地特色的乡镇企业最好。
3.临沂批发市场较多,能不能从市场中找到一个项目在枣庄形成一个制造产地,在前往临沂销售。
未来还需要枣庄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上有魄力,有担当,枣庄人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关注城市发展,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枣庄新城像是一个癌细胞,吸收了五区一市的养分,占用了各区市的用地指标,最终变成一个只有公务员和房价的鬼城,步子扯大了,规划不联系实际,等到真建成规模的时候,枣庄早被其他地级市远远甩在后面
首先容我找介绍一下枣庄新城
枣庄新城属于高新区,是枣庄当地通俗叫法,枣庄高新区全名:枣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就是现在枣庄市市政府的驻地主城区。201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市级经济管辖权限。下辖兴仁、兴城、张范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5万。
1、近年来高新区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性城市步伐,积极融入新城。整体布局总体规划筹建像周边拓展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2019年更是着急力推行一河一路规划建设,以蟠龙河综合整治和世纪大道建设为带动,推进新城区北跨、南拓、东融、西进。现在已有很大的变化。
2、如何破局,我个人认为以现有的发展来看新城发现的算是不错了,毕竟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4线城市,而且这400分布不同区域,
1 市中区 53.2
2 薛城区 50.9
3 峄城区 39.3
4 台儿庄区 31.4
5 山亭区 51
6 滕州市 169
3、发展重心,对于新城的发展策划和规划犹如行走的两条腿,却一不可。我个人感觉应该把新城打造具有特色独特的
一个区的发展方向,顺应现代化高端产业的发展,引入政策、资源、机遇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主导产业,加基础建设,配套产业。要先有主业去带动形成产业发展格局。主要是新城的定位。之前定位大学城不过最终没有如愿。
其实老城区应该向西发展建设,为什么偏偏向北发展,新城区薛城应该向东发展,可薛城向南发展,没有路还建设隧道,不知道这样什么时候能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成一片,如果都相向发展建设,早就成规模了,以张范为中心,老城新城都向张范发展建设,一定很快就能接起来,
现在的新城建设快20年了,变化也就那个样,慢的跟乌龟差不多。枣庄出来的能人那么多,一抓一大把。全国各地的人脉圈子那么大,胡乱给政府出个点子吧,看看就好,纯当胡闹。
还是采用传统招商引资的方式。谁带动回来的客商或者企业回新城投资建厂,没有能力搞大的,就重点扶持中小企业,根据年纳税额予以提成,年纳税1000万。中间人提成100万,2000万提成200万以此类推。纳税额过亿的再适当提高比例,并予以“枣庄最牛市民”“枣庄经济之星”“枣庄发展贡献者”等荣誉称号,市委书记予以颁奖并作陪吃饭。各政府企业部门予以相应的支持态度。
别的不说,就用这最传统的方式,搞不出几个过亿,上十亿的厂子? 既奖励了牵线人,又拉动了GDP,还带动了就业岗位,新城区产业集中,紧接着人口密度,车流量等等直线上升,领导就位期间还获得了政绩,一石多鸟!
办法总比困难多,人不能让尿憋死呀!
如果提成都能拿一千万起步的话
任泽平能去恒大? 早就回来为枣庄做业绩了
新城的发展如何破局,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近几年新城的发展有目共睹,新城的大城市格局己初步显现,下一步只是一个如何发展,如何形成规模的问题。
提起枣庄,很多外地人都不知道哪里是枣庄,就连枣庄本地人对枣庄地域的称谓也很困惑。身处新城之地,不少老城人从市中出发说是去薛城,薛城人从新城出发来市中说是去枣庄。只所以形成这种地域困惑,主要还是市民对中心城区或者是核心区域没有一个城市归属感。东、西二城的距离对我们这样的一个三、四线城市来说,距离还是远了些。如果硬要和人家一线城市相比,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对自己身居的小城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按照先前市府的规划,东、西两城相向发展最终熔和为一个一体的大城市框架格局。但是城市的发展规划有时确实让市民看不懂。很多市民认为大学城应规划在东、西两城之间,缩短东西二城距离,使新城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后,更像大城市样。让市民感觉到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荣誉感、自豪感。另外来说,建大学城对提高枣庄城市格局和品味,确实意义重大。但是大学城的建设,要统筹规划,不要这里建一块,那里建一块。目前枣庄东、西城有三处大学园校区,分别为市中枣庄学院大学校区、新城祁连山路枣矿医院北枣庄职业学院(枣庄技术学院)校区、枣庄经济学校校区还有就是现在正在规划建设的高铁站东南大学城。本来枣庄的大学就少,如果再分散规划务必会对枣庄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受到一定影响。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枣庄城市的发展定位在东西两城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假如真是这样,东城的资源也未必都要搬迁到西城,毕竞二城还要共同发展,溶和一体,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不值得提倡。
城市的发展壮大,一靠自身的活力,二靠人才的竞争力,三靠城市的发展后劲。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引才力度,多招大型国企、央企来枣庄安家落户在东西两城之间,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枣庄这座焕发青春的崭新城市,将象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鲁南大地!
另起锅灶,再建一座更新的城
有二十年了吧,投资几千亿元打造的枣庄新城,至今半死不活,没有发展起来,估计是风水不好。
枣庄应该舍弃新城,再找个风水宝地,重新建造一所更新的城市作为枣庄市中心。
重点分析选址问题。
峄城、市中、薛城三区都曾经先后作为枣庄市中心,事实证明,这三个区都不适合枣庄发展。
当然,未来城市中心也不能建在滕州,绝不能助长"滕独"一枝独大。枣庄应该一体化匀衡发展,各区市应"均贫富",即不能把山亭经济发展上去,也要想方设法把滕州经济搞下来,让滕州和山亭人均收入拉平。
目前,台儿庄已有古城,发展势头还不错。可以考虑,把枣庄未来中心建在山亭。
当然,可以先在山亭投资几千亿试试。如果二十年还发展不起来,可以考虑去台儿庄再建一座三表新的城市中心。
估计去台儿庄建新城,阻力会很大。徐州肯定担心枣庄未来中心挤垮徐州,成为大淮海省省府所在地。
新城向徐州发展,争取徐州地铁修到枣庄,高端产业布局。
薛城向西发展捎带微山,建设交通枢纽。最好能建设一条跨微山湖的公铁两用桥直达郑州。
台儿庄重点发展 旅游 业。成立 旅游 文化公司,利用已有经验,盘活全市 旅游 资源。
峄城和市中区利用枣矿集团底子,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建立产业孵化中心。另外把三角花园枣庄老街,以及中兴集团整理整理,弄个艺术区也不错。
山亭区农业观光 旅游 。
滕州车床,精细装备制造。
不知是我悲观还是怎么着。我觉得新城短时间内很难发展。
从新城的诞生开始,人们都一直争论,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争论了十几年,看看周边临沂、济宁和菏泽等周边城市都在大踏步发展,而枣庄虽然新城初具规模,但是对整个城市发展来说,被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新城通过十几年的发展,路网和各行政单位及学校医院都基本上配齐了,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商品房。一个商品房堆砌出来的城市,怎么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要看高楼大厦,还要看实体经济怎么样,人们的收入怎么样,人们在新城的生活怎么样,人群的素质怎么样,创业和企业的活力怎么样。这些我都看不到。
城市的发展,不仅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经济的发展,也是思维发展的反应,也是人才资源的反应。单单一两个企业是撑不起一个城市的大格局,相反,众多的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可以形成大的洪流,形成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人才出去了,不会来,回来了无用武之地,都是些问题。
枣庄的面积太小了,比周边的几个地市也要小的很多。除了 旅游 之外,还能不能发展一些特色的产业,形成产业链?能不能下大力气鼓励创新创造创业,减少一些形式主义?这些都是问题。
目前枣庄市的领导们也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向徐州淮海经济圈靠近,这是一个办法。但是要落实,要夯实合作的成果,不要流于形式。要不断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大力发展初级中级和高等的教育。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大力发展经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促进 社会 精神文明的进步。新城的发展,包括枣庄的发展,要让留下的人有饭吃,有房子住,子女有良好的教育,人们有干劲有奔头,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使 社会 充满活力,建设美丽家园。
大学城建在新老城之间,基本就一体了,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老走纠结的弯路呢。
1、枣庄矿业集团已经更名为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能源集团 下属的控股子公司,因此是正处级别编制;
2、所以枣庄矿业集团总经理是正处级别(相当于枣庄市教育局局长、枣庄市台儿庄区区长、薛城区区长、普通县长级别)。
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
枣庄、济宁、日照、临沂、菏泽5个区域中心城市,通过优化产业配置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高集聚扩散效应,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到“十一五”末,临沂、枣庄中心城区人口分别达到145万人和85万人,
日照、济宁、菏泽分别达到80万人、70万人和50万人。
鲁南五市临沂枣庄是中心.淮海经济区20个市枣庄人均产值是第一名.
山东省政府批复了枣庄市城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枣薛一体,构筑大枣庄的格局,依托薛城向东建设新城区,逐步实施行政中心西移。已编制了10平方公里的城市分区规划,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
总体布局
西城区:西城区位于店韩路、郯薛路、枣曹路和潘龙河围合区域。规划重点是加强枣庄新城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在枣庄新城集中建设以市级行政办公、商务会展、文化娱乐、体育等为主导功能的城市中心,与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居住区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化新城区;积极吸引高新技术、高效能、无污染的新兴工业向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规划西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平方公里。
东城区:东城区位于东环路以西,明泉路以东,市中区南部区界与北部山体之间。规划重点是疏解老城、优化用地结构、改造提升环境、强化商业服务功能,同时结合枣庄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工业。规划东城区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9平方公里。
峄城组团:峄城组团位于东环路以西,孙庄、韩楼村以东,峄城北部区界与枣岚高速公路之间。规划重点是完善组团功能布局,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规划峄城组团人口规模控制在1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
张范组团:张范组团位于光明大道两侧,以现状张范镇驻地为基础,发展一类工业和部分生活居住。规划重点是加强光明大道两侧的发展建设。规划张范组团人口规模控制在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平方公里。
中心城,
至2020年,人口将增至120万人左右。西城区,到2020年,人口将增至70万人。
枣庄的交通优势非常显著,京沪铁路、京福高速、206国道、104国道和京沪高速铁路纵贯南北,并在枣庄新城区设客运、货运站,
枣曹公路、光明大道、郯薛路、京杭大运河、薛枣铁路和枣临高速公路(京福、京沪高速公路连接线)枣临铁路横穿东西。
其潜在的经济优势突出,位于京沪城市发展轴上,是鲁苏联系的重要门户,处于京沪、陇海、鲁南三个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可借助区域联合,兼收并蓄,实现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