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有哪些职业道德要求?
工程管理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道德及职业道德
《辞海》对道德的定义为:“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规范;主观方面指人的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二)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建设工程管理活动的人们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也是一定的社会对工程管理工作者和工程管理活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运用于工程管理职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工程管理者需要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
1.工程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影响,工程有重大的使命。只有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获得成功的工程。
2.只有工程管理者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赢得社会对工程管理者的充分信任,才能放手委托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工程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才能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3.工程管理者为工程提供的是咨询、管理方面的服务,而工程都是一次性的、常新的,他的工作很难用数量来定义,工作绩效很难评价和衡量。在很大程度上靠他的职业道德、自觉性和积极性工作。
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原则
工程师努力通过以下方式维持和提升工程师职业的诚信,名誉和尊严:
1. 用他们的知识与技能去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2. 正直无私,为公众,雇主和顾客提供忠诚的服务;
3. 致力于提高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声望,并且
4. 为他们各自专业所属的职业和技术团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基本规范
1. 工程师要把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摆在他们的职业责任中最优先的位置。
2. 工程师只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专业服务。
3. 工程师发表的公开声明应真实、客观。
4. 工程师应成为各自的雇主或客户专业方面忠实的代理人或被委托人,并应避免任何利益冲突。
5. 工程师应依靠他们的卓越服务树立起专业声誉,而不应为此与他人进行不正当竞争。
6. 工程师只加入行业内有声望的团体或组织。
7. 工程师应在整个职业生涯当中持续提高专业水平。并尽力给辖下的工程师以职业发展的机会。
工人从事具体职业生活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在工人职业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工人职业道德是在长期工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工人阶级是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职业道德的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不仅是工业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是国家的主人。因此,工作职业道德,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具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内容是: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热爱集体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热爱劳动、各尽所能、发扬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遵守劳动纪律。维护生产秩序,服从生产指挥,爱护生产设备,坚持文明生产关心集体,关心同志,尊师爱徒,团结互爱;积极参加企业民主管理,讲求工作实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工人职业道德,实质上就是工人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工人职业道德比一般共产主义道德更具体,有较大的适用性,更易于实践。工人职业道德的水平如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整个社会风气影响很大。
道德或品德是企业或员工成功的最强大动力之一。一个企业如果苟且偷生或者欺行霸市,可能有一朝一时的获利;一个员工如果投机取巧、假公济私,可能也有暂且的经济利益。但是,真正丧失的却是道德或品德——这成功最伟大的力量源泉,马丁路德指出:—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却决于它的公共没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到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1.工程师对社会的责任:守法奉献:恪遵法令规章、保障公共安全、增进民众福祉。
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街、珍惜天然资源、保存文化资产。
2.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敬业守分:发挥专业知能、严守职业本分、做好工程实务。
创新精进:吸收科技新知、致力求精求进、提升产品品质。
3.工程师对业雇主的责任:真诚服务:竭尽才能智慧、提供最佳服务、达成工作目标。
互信互利:建立相互信任、营造双赢共识、创造工程佳绩。
4.工程师对同僚的责任:分工合作:贯彻专长分工、注重协调合作,增进作业效率。
承先启后:矢志自励互勉、传承技术经验、培养后进人才。
附:对土木工程师而言,其工程伦理的重心在于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土木工程活动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以及土木工程师在土木工程活动中应当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问题。土木工程伦理有四项道德规范:一是责任规范,包括决策者的责任、设计人员的责任、工程承包者的责任、每个人都应有的责任;二是公平规范,即利益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三是安全规范,包括工程设计安全和生态安全;四是风险规范,即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把生态伦理的思想贯穿到工程建设中去。
工程伦理是土木工程师的生命,甚至比工程专业知识还要重要。土木工程师的行为和其他人的行为一样,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土木工程师作为土木工程蓝本的设计者、实施者,首先就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行为素质。
由于土木工程师的工作直接影响到接触使用的人以及所处的环境,层面广泛,土木工程伦理牵涉复杂,其伦理行为包括手段和目的的“利己”与“害己”或者“利他”与“害他”的选择。对土木工程而言,所谓“利己”就是有利于土木工程共同体的生存发展,所谓“利他”就是有利于土木工程以外的自然、国家政权、经济或者文化以及或它们关联的人类的发展。对土木工程师而言,所谓“利己”就是有利于其自身及其建设项目、工作领域的生存和发展,所谓“利他”有利于土木工程师自身之外的科技领域、科技共同体以及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发展。
无论从手段还是目的来看,土木工程师都应该坚持“利己”和“利他”的和谐统一。一个土木工程师在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工程伦理的五项理想原则。
1.利益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利益主义原则要求土木工程首先是为人类谋福利的,把人类的利益作为评价和选择土木工程活动的准则。而这里的利益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利益,而是全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人道主义原则要求土木工程要尊重、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至少不危及和损害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安全。当利益主义与人道主义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的选择是坚持不伤害原则:对明显的危及人道的土木工程活动不参与,对隐含的伦理问题提出警示。
2.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人本主义要求土木工程首先以人为中心进行,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人类生存的目的主要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然主义原则要求土木工程把自然界的生物和人类等同对待,把人类的“善”、“尊重”和“公正”等基本伦理原则扩大到生物界,主张重新确定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当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必须坚持适度和谐原则:在保证人类生存的前提下,土木工程师必须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对遭受破坏的生物进行及时的保护。
3.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土木工程活动是没有国界的,但土木工程师是有国籍的。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一国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爱国主义原则要求土木工程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国际主义原则要求土木工程活动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当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一致时,土木工程师能够坦然从事土木工程活动。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必须做出选择: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尤其是发达国家不能以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强国不能以牺牲弱国的利益为代价。
4.个人主义和社群主义的统一。土木工程伦理要正确反映和体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一方面要承认个体的意义与价值,充分尊重个体的利益和权利,特别是个体生命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必须肯定集体的意义与价值,坚决维护集体的利益和权利。要因时因地地估量各种具体情况,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尽量使二者能够兼顾。土木工程伦理强调和坚持的是为最大多数人服务的原则,既包括在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一致时的多数人,也包括当两者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少数服从多数的那些多数人。
5.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统一。现实主义者认为土木工程活动应该以人类目前的现状出发,首先是解决现实问题,未来主义要求土木工程活动要照顾到未来。现实主义者把人类目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未来主义者则强调这一代人应当关注下一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当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发生冲突时,土木工程师应该要坚持及时后补救原则:以现实的人类生存为第一要义,同时对破坏未来的种种后果提出预先的警示,并及时提供采取补救措施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