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懂!光伏组件回收超全科普
组件回收是光伏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也被视为整个光伏绿色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利用, 退役和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 成为越来越突出问题,同时也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新商机。如今,这一新兴产业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夕。
一、组件回收——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存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光伏新能源作为各国实现气候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装机容量更是快速增长。
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183GW,同比增长30%以上。据BNEF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34GW。我国作为光伏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200GW,预计2030年新增装机水平将达到105GW~128GW。
未来光伏发电的装机规模,无疑将由“GW时代”跨越至“TW时代”。
但与此同时,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却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废旧光伏组件的回收问题。
据国际能源机构一组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全球光伏组件回收将达800万吨左右,迎来回收大潮。2050年,全球则会有将近8000万吨的光伏组件进入回收阶段。
其中, 中国将在2030年面临需要回收达150万吨的光伏组件,在2050年将达到约2000万吨,是埃菲尔铁塔重量的2000倍。
如此大量的废旧光伏组件如果处理不当,给环境、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无疑将不可小觑。
但如果处理得当,则不仅可以助力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缓解资源短缺,还能够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更多就业价值,同时真正实现光伏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件回收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存,但当前组件回收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组件回收目前面临的难点有哪些?
1、非法遗弃和非法倾倒
安装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往往会随着建筑物的拆除而废弃。在土地上搭建的地面电站则可能随着土地租赁到期被拆掉,如果业主无法支付或准备回收处理的费用,那么废弃的组件很可能会被放置在原处,或者被非法倾倒在其他土地上。
2、有害物质泄漏和扩散的潜在威胁
实际上,大多数废弃光伏电池板件的归宿是被当做废品卖到废品回收站。
我们知道,根据电池板的类型,太阳能电池板含有铅、硒和镉等有害物质。当电池板被卖到废品回收站后,很少有人知道其中有这么多有害物质,也就很少会进行适当的废弃处理。
3、处理场所短缺
以日本为例,自2012年日本引入FIT(可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开始,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明显扩大且扩大速度持续提升。按照光伏组件25年的生命周期来计算,预计会在2040年左右进入密集报废期,每年约产生80万吨的废弃光伏电池板。如果把这些电池板铺开, 面积相当于182个天安门广场, 高峰期可能导致回收处理场所的暂时短缺。
4、技术难点
目前已有的成熟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包括 物理分离、有机溶剂溶解法、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
①物理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是指将组件经破碎、金属剥离、湿法冶金分离等步骤来回收金属。实验表明此方法仅可获得17.4%金属回收率。
②有机溶剂溶解法
有机溶剂溶解法是指选择几种有机溶剂浸泡去除背板的晶硅电池片,用有机溶剂溶解封装材料EVA,使玻璃与电池片分离,此方法可以获取整块完整的电池片。
③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法
热处理与化学方法相结合法是指把去除背板的电池板放在管式炉或者马弗炉中,将封装材料EVA去除干净,得到纯净的电池片,再使用化学方法把电池片表面的减反射层、银浆和铝去除,得到纯净的硅片。
以上方法中,无机酸和有机酸溶解只针对EVA的去除和分离,未考虑到边框的拆除和硅晶片再利用,且剩下的废液也难处理;而物理分离法也不够完善,未能分离各单一的组分。同时,对含氟背板的回收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我国光伏退役回收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带头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吕芳表示:“过去90%的光伏组件背板是含氟背板,不能烧、埋,否则会带来不可逆的环境污染,对人体也有重大危害。”
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方法仍有待探索。
5、高成本
无锡尚德总裁何双权曾发文指出,目前很大一部分组件建于偏僻的西北地区或位于屋顶之上,增加了运输成本,同时需要购置专门的回收设备与相关材料,加上技术尚不成熟,投资消耗较大,回收物质的纯度却不高,以及尚未形成大规模的操作形式,因此 光伏组件回收成本仍高。
高成本仍是光伏组件回收市场难以回避的一个“门槛”。
三、光伏组件回收正呈产业化趋势
尽管光伏组件回收还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但光伏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正为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不断添火。
过去数年,韩国、日本和来自欧盟的一些国家在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化问题上一直积极布局。
欧盟于2014年正式将光伏组件纳入“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还通过“PV CYCLE”和“CERES CYCLE”回收组织负责处理废旧光伏组件。2017年,又进一步颁布了针对光伏组件回收的欧盟标准,并建设了化学法示范线和物理法/化学法综合示范线。
2018年, 法国建立了世界首个光伏组件回收工厂 ,对光伏组件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超95%;
2021年,澳大利亚正式批准Clive Fleming成立澳洲首家光伏组件回收工厂Claiming PV,尚德、阿特斯、英利、韩华等公司参与技术支持;
在国内,光伏组件回收发展起步于“十二五”规划,依托于科技部“863”课题计划,经历了长达10年的实验室研究,在技术上可与国外并驾齐驱。
2019年4月,国家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成套技术和装备项目”开始实施,英利集团、晶科能源等13家光伏企业联手中国科学院等众多科研院所,针对光伏组件的回收技术、关键装备研制、回收处理示范线、回收标准体系和监管机制,积极展开探索。
同时,自2017年起,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还率先自主开展光伏组件环保处理、回收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截止2021年12月底, 黄河公司已建成我国首条组件回收中试线 ,闭环形成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支架、光伏电站规划设计及建设、运行维护、检测评价及组件回收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
三、亟待更多力量的加入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吕芳表示:“未来,光伏组件回收将成为光伏产业链的新产业增长点,必然会有人进入,不管是资本方还是工业界等都会进入。”而当前国内光伏组件回收技术正是需要“百花齐放”。
期待未来随着更多力量的加入,如何低成本地实现光伏废弃组件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一系列问题,都能够得到逐一破解,真正实现光伏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实现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注意事项
一旦组件暴露在光源下,可能产生致命的直流电压,因此,应避免接触带电元件,在进行
任何连接或断开连接的操作之前,注意隔离带电电路。
只有经过授权和受过培训的人员才可以接触组件或太阳能系统,或对其进行操作。操作人
员必须牢记佩戴能承受工作电压高于1000V DC的绝缘手套和工作靴,(对于TSM-PE05A.**,
PE14A.**系列组件,绝缘手套需要能承受工作电压高于1500V DC)
当进行导电连接操作时,请摘除所有金属首饰,使用妥善的绝缘工具,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
用品以降低电击的风险。
不要站立或踩踏组件上方。
不要损坏或划伤组件的前后表面
勿用玻璃破碎或背板撕裂的组件。破碎的组件不能被修复,接触组件表面或边框的任何区
域都会导致触电。
不要拆卸组件或去处组件的任何部分。
防止污物堵塞插头,不要使用被污染的插头进行接插连接。
请勿在组件潮湿或在大风天气时安装或处理组件。
确保连接器的绝缘体间没有间隙,任何间隙都可能产生电弧,从而导致火灾和/或触电的
危险。
考虑余下组件或组件串,确保每个组件及组件串的极性没有接反。
请勿在这些太阳能组件上人为地聚集阳光。
天合光能的组件已经过认证,可进行电压在1000Vdc以下的应用等级A级安装作业
(TSM-PE05A.**, PE14A.**系列组件,低于1500V DC)。任何时候均不得超过该最大电压。
在低于25℃的工作温度下,如果组件电压升高超出数据表规定的值,则在设计光伏系统时
应将这一情况考虑在内。
不要使用水来扑灭电源处的火势。
不要在组件上行走。
不要断开负载中的组件,以避免电弧和电击。如果需要,可在组件表面盖一层不透明材料。
对于IEC标准下的组件,在正常情况下,太阳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流和/或电压可能高于标
准测试条件下报告的值。相应地,在确定导体的额定电流、熔断器规格和连接光伏组件输
出端控制器的规格时,此组件上标注的Isc和Voc 值应乘以一个1.25的因数。
1蜗牛纹
1.蜗牛纹的出现是一个综合的过程,EVA胶膜中的助剂、电池片表面银浆构成、电池片的隐裂以及体系中水份的催化等因素都会对蜗牛纹的形成起促进作用,而蜗牛纹现象的出现也不是必然,而是有它偶然的引发因素。EVA胶膜配方中包含交联剂,抗氧剂,偶联剂等助剂,其中交联剂一般采用过氧化物来引发EVA树脂的交联,由于过氧化物属于活性较高的引发剂,如果在经过层压后交联剂还有较多残留的话,将会对蜗牛纹的产生有引发和加速作用。
胶膜使用助剂都有纯度的指标,一般来说纯度要求要在99.5%以上。助剂中的杂质主要是合成中的副产物以及合成中的助剂残留,以小分子状态存在,沸点较高,无法通过层压抽真空的方法从体系中排除,所以助剂如果纯度不高,那么这些杂质也将会影响EVA胶膜的稳定性,可能会造成蜗牛纹的出现。
组件影响:
1.纹路一般都伴随着电池片的隐裂出现。
2.电池片表面被氧化。
3.影响了组件外观。
预防措施:
胶膜使用符合纯度指标的助剂。
2.安装过程中对组件的轻拿轻放有足够认识。
2EVA脱层
1.交联度不合格.(如层压机温度低,层压时间短等)造成。
、玻璃、背板等原材料表面有异物造成。
原材料成分(例如乙烯和醋酸乙烯)不均导致不能在正常温度下溶解造成脱层。
4.助焊剂用量过多,在外界长时间遇到高温出现延主栅线脱层。
组件影响:
1.脱层面积较小时影响组件大功率失效。当脱层面积较大时直接导致组件失效报废。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层压机温度、时间等重要参数并定期按照要求做交联度实验,并将交联度控制在85%±5%内。
2.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改善及原材检验。
3.加强制程过程中成品外观检验。
4.严格控制助焊剂用量,尽量不超过主栅线两侧0.3mm。
3硅胶不良导致分层&电池片交叉隐裂纹
1.交联度不合格,如层压机温度低,层压时间短等造成。
、玻璃、背板等原材料表面有异物造成。
3.边框打胶有缝隙,雨水进入缝隙内后组件长时间工作中发热导致组件边缘脱层4.电池片或组件受外力造成隐裂。
组件影响:
1.分层会导致组件内部进水使组件内部短路造成组件报废。
2.交叉隐裂会造成纹碎片使电池失效,组件功率衰减直接影响组件性能。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层压机温度、时间等重要参数并定期按照要求做交联度实验。
2.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改善及原材检验。
3.加强制程过程中成品外观检验。
4.总装打胶严格要求操作手法,硅胶需要完全密封。
5.抬放组件时避免受外力碰撞。
4组件烧坏
1.汇流条与焊带接触面积较小或虚焊出现电阻加大发热造成组件烧毁。
组件影响:
1.短时间内对组件无影响,组件在外界发电系统上长时间工作会被烧坏最终导致报废。
预防措施:
1.在汇流条焊接和组件修复工序需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焊接,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焊接面积过小。
2.焊接完成后需要目视一下是否焊接ok。
3.严格控制焊接烙铁问题在管控范围内(375±15)和焊接时间2-3s。
5组件接线盒起火
1.引线在卡槽内没有被卡紧出现打火起火。
2.引线和接线盒焊点焊接面积过小出现电阻过大造成着火。
3.引线过长接触接线盒塑胶件长时间受热会造成起火。
组件影响:
1.起火直接造成组件报废,严重可能一起火灾。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sop作业将引出线完全插入卡槽内。
2.引出线和接线盒焊点焊接面积至少大于20平方毫米。
3.严格控制引出线长度符合图纸要求,按照sop作业.避免引出线接触接线盒塑胶件。
6电池裂片
1.焊接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裂片。
2.人员抬放时手法不正确造成组件裂片。
3.层压机故障出现组件类片。
组件影响:
1.裂片部分失效影响组件功率衰减。
2.单片电池片功率衰减或完全失效影响组件功率衰减。
预防措施:
1.汇流条焊接和返工区域严格按照sop手法进行操作。
2.人员抬放组件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手法进行抬放组件。
3.确保层压机定期的保养.每做过设备的配件更换都要严格做好首件确认ok后在生产。
测试严格把关检验,禁止不良漏失。
7电池助焊剂用量过多
1.焊接机调整助焊剂喷射量过大造成。
2.人员在返修时涂抹助焊剂过多导致。
组件影响:
1.影响组件主栅线位置EVA脱层。
2.组件在发电系统上长时间后出现闪电纹黑斑,影响组件功率衰减使组件寿命减少或造成报废。
预防措施:
1.调整焊接机助焊剂喷射量.定时检查。
2.返修区域在更换电池片时请使用指定的助焊笔,禁止用大头毛刷涂抹助焊剂。
8虚焊、过焊
1.焊接温度过多或助焊剂涂抹过少或速度过快会导致虚焊。
2.焊接温度过高或焊接时间过长会导致过焊现象。
组件影响:
1.虚焊在短时间出现焊带与电池片脱层,影响组件功率衰减或失效。
2.过焊导致电池片内部电极被损坏,直接影响组件功率衰减降低组件寿命或造成报废。
预防措施:
1.确保焊接机温度、助焊剂喷射量和焊接时间的参数设定.并要定期检查。
2.返修区域要确保烙铁的温度、焊接时间和使用正确的助焊笔涂抹助焊剂。
3.加强EL检验力度,避免不良漏失下一工序。
9焊带偏移或焊接后翘曲破片
1.焊接机定位出现异常会造成焊带偏移现象。
2.电池片原材主栅线偏移会造成焊接后焊带与主栅线偏移。
3.温度过高焊带弯曲硬度过大导致焊接完后电池片弯曲。
组件影响:
1.偏移会导致焊带与电池面积接触减少,出现脱层或影响功率衰减。
2.过焊导致电池片内部电极被损坏,直接影响组件功率衰减降低组件寿命或造成报废。
3.焊接后弯曲造成电池片碎片。
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焊接机的定位系统。
2.加强电池片和焊带原材料的来料检验。
10组件钢化玻璃爆和接线盒导线断裂
1.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受到严重外力碰撞造成玻璃爆破。
2.玻璃原材有杂质出现原材自爆.。
3.导线没有按照规定位置放置导致导线背压坏。
组件影响:
1.玻璃爆破组件直接报废。
2.导线损坏导致组件功率失效或出现漏电连电危险事故。
预防措施:
1.组件在抬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受外力碰撞。
2.加强玻璃原材检验测试。
3.导线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盘放.避免零散在组件上。
11气泡产生
1.层压机抽真空温度时间过短,温度设定过低或过高会出现气泡。
2.内部不干净有异物会出现气泡。
3.上手绝缘小条尺寸过大或过小会导致气泡。
组件影响:
1.组件气泡会影响脱层.严重会导致报废。
预防措施:
1.层压机抽真空时间温度参数设定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设定。.
2.焊接和层叠工序要注意工序5s清洁。,
3.绝缘小条裁切尺寸严格要求进行裁切和检查。
12热斑和脱层
1.光伏组件热斑是指组件在阳光照射下,由于部分电池片受到遮挡无法工作,使得被遮盖的部分升温远远大于未被遮盖部分,致使温度过高出现烧坏的暗斑。
2.光伏组件热斑的形成主要由两个内在因素构成,即内阻和电池片自身暗电流。热斑耐久试验是为确定太阳电池组件承受热斑加热效应能力的检测试验。通过合理的时间和过程对太阳电池组件进行检测,用以表明太阳电池能够在规定的条件下长期使用。热斑检测可采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检测,红外线热像仪可利用热成像技术,以可见热图显示被测目标温度及其分布。
3.脱层层压温度、时间等参数不符合标准造成。
组件影响:
1.热斑导致组件功率衰减失效或者直接导致组件烧毁报废。
2.脱层导致组件功率衰减或失效影响组件寿命使组件报废。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返修SOP要求操作,并注意返修后检查注意5s。
2.焊接处烙铁温度焊焊机时间的控制要符合标准。,
3.定时检查层压机参数是否符合工艺要,同时要按时做交联度实验确保交联度符合要求85%±5%。
13EVA脱层
1.交联度不合格.(如层压机温度低,层压时间短等)造成。
、玻璃、背板等原材料表面有异物造成。
原材料成分(例如乙烯和醋酸乙烯)不均导致不能在正常温度下溶解造成脱层。
组件影响:
1.脱层会导致组件内部进水使组件内部短路造成组件失效至报废。
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层压机温度、时间等重要参数并定期按照要求做交联度实验。确保交联度符合要求85%±5%。
2.加强原材料供应商的改善及原材检验。
3.加强制程过程中成品外观检验。
14低效
1.低档次电池片混放到高档次组件内(原材混料/或制程中混料)。
组件影响:
1.影响组件整体功率变低,组件功率在短时间内衰减幅度较大。
2.低效片区域会产生热班会烧毁组件。
预防措施:
1.产线在投放电池片时不同档次电池片做好区分,避免混用,返修区域的电池片档次也要做好标识,避免误用。
测试人员要严格检验,避免低效片漏失。
15硅胶气泡和缝隙
1.硅胶气泡和缝隙主要是硅胶原材内有气泡或气枪气压不稳造成。
2.缝隙主要原因是员工手法打胶不标准造成。
组件影响:
1.有缝隙的地方会有雨水进入,雨水进入后组件工作时发热会造成分层现象。
预防措施:
1.请原材料厂商改善,IQC检验加强检验。
2.人员打胶手法要规范。
3.打完胶后人员做自己动作,清洗人员严格检验。
16漏打胶
1.人员作业不认真,造成漏打胶。
2.产线组件放置不规范,人员拉错产品流入下一工序。
组件影响:
1.未打胶会进入雨水或湿气造成连电组件起火现象。
预防措施:
1.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增强自检意识。
2.产线严格按照产品三定原则摆放,避免误用。
3.清洗组件和包装处严格检验,避免不良漏失。
17引线虚焊
1.人员作业手法不规范或不认真,造成漏焊。
2.烙铁温度过低、过高或焊接时间过短造成虚焊。
组件影响:
1.组件功率过低。
2.连接不良出现电阻加大,打火造成组件烧毁。
预防措施:
1.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执行SOP操作,规范作用手法。
2.按时点检烙铁温度,规范焊接时间。
18接线盒硅胶不固化
1.硅胶配比不符合工艺要求造成硅胶不固化。
2.出胶孔A或B胶孔堵住未出胶造成不固化。
组件影响:
1.硅胶不固化胶会从线盒缝隙边缘流出,盒内引线会暴露在空气中遇雨水或湿气会造成连电使组件起火现象。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规定每小时确认硅胶表干动作。
2.定时确认硅胶配比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清洗工序要严格把关确保硅胶100%固化ok。
19EVA小条变黄
小条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变异造成。
受助焊剂、酒精等污染造成变异。
3.与不同厂商EVA搭配使用发生化学反应。
组件影响:
1.外观不良客户不接受。
2.可能会造成脱层现象。
预防措施:
开封后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在12h内用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2.注意料件放置区域的5s清洁,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受污染。
3.避免与非同厂家家的EVA搭配使用。
20组件色差
1.组件色差为原材料加工时镀膜不均匀造成。
2.焊接机在投放电池片未按照颜色区分投放造成。
3.返修区域未做颜色区分确认造成混片色差。
组件影响:
1.影响组件整体外观.造成投诉。
预防措施:
1.反馈给原材料改善.并对来料做严格检验卡管。
2.焊接机在投料时严格要求做颜色区分投放避免混片。
3.返修区域做好电池片颜色等级的标识,返工时和返工后做自己动作,避免用错片子造成色差。
21功率衰减分类及检测方法
1. 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是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组件输出功率逐渐下降的现象。光伏组件的功率衰减现象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于破坏性因素导致的组件功率衰减;第二类,组件初始的光致衰减;第三类,组件的老化衰减。第二类、第三类是
组件影响:
1.组件输出功率逐渐下降。
预防措施:
1.加强光伏组件卸车、倒运、安装质量控制
2.光伏组件功率衰减测试可通过光伏组件I-V特性曲线测试仪完成。
22网状隐裂
1、隐裂是指电池片中出现细小裂纹,电池片的隐裂会加速电池片功率衰减,影响组件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电池片的隐裂会在机械载荷下扩大,有可能导致开路性破坏,隐裂还可能会导致热斑效应。
2、隐裂的产生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造成的,组件受力不均匀,或在运输、倒运过程中剧烈的抖动都有可能造成电池片的隐裂。光伏组件在出厂前会进行EL成像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为EL检测仪。该仪器利用晶体硅的电致发光原理,利用高分辨率的CCD相机拍摄组件的近红外图像,获取并判定组件的缺陷。EL检测仪能够检测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无隐裂、碎片、虚焊、断栅及不同转换效率单片电池异常现象。
组件影响:
1.网状隐裂会影响组件功率衰减。
2.网状隐裂长时间出现碎片,出现热斑等直接影响组件性能。
预防措施:
1.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电池片过于受到外力碰撞。
2.在焊接过程中电池片要提前保温(手焊)烙铁温度要符合要求。
清洗的方案一般有:
1、人工清洗
2、机器人清洗
3、大型清洗机器喷枪清洗
光伏电站被灰尘光顾,影响的不仅仅是发电量,还有光伏电站的寿命。虽然都知道灰尘肯定影响发电量,但大部分业主面对屋顶的光伏组件上面的灰尘无能为力,往往听之任之,等待一场雨雪的冲涮。但如果及时清理组件上的灰尘,足可以提高电站的收益。
光伏电站较多使用硅基太阳电池组件,组件对温度十分敏感,灰尘在组件表面的积累,增大了光伏组件的传热热阻,成为光伏组件上的隔热层,影响散热。
清理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
1、先用软布或鸡毛掸子清理组件表面浮尘,
2、而后用水小心清洗组件表面,
3、最后用软布把表面的浮水吸干。
一是要注意光伏电站的除尘时机
除尘的时候,应尽量避开光伏电站最佳工作时间,在高温和强烈光照下,光伏电站有高电压、大电流,稍有不慎会给清扫人员带来电击伤害以及可能对组件的破坏,建议选择清晨、傍晚的时候进行组件清洁工作,因为这段时间光伏电站工作效率低、发电量小,减小清扫的风险。另外,在这段时间除尘可以避免清扫人员带来的组件阴影遮挡。建议清洁光伏组件玻璃表面时用柔软的刷子,干净温和的水,清洁时使用的力度要小,以避免损坏玻璃表面,有镀膜玻璃的组件要注意避免损坏玻璃层。
二、注意各设备各方面的安全维护
1、要注意光伏设备的安全。光伏电站由众多支架、拉线和螺丝来支撑和固定,在清洗组件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打破电站的支撑平衡,碰伤了支架镀锌层导致生锈。顺便检查逆变器、控制箱等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各个接线是否牢固、线路绝缘性能是否正常,有无破损现象,特别要检查逆变器的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2、要重点注意组件的安全。在排除漏电的隐患下,先要用软布进行清擦再进行清洗,最后擦干浮在组件表面的水珠,确保清理过程的组件安全。
3、要注意人身安全。清洁时候更需要注意踏空或下滑擦伤与摔伤的风险,注意:电站是自家的,这事情别人不为您负责哟,就全靠自己注意安全了!
三、清理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性
我国北方雾霾严重,道路交通发达,车辆多导致户用光伏电站上面的灰尘无时不在,通常情况下是每周除尘一次,遇到暴雪天气或沙尘天气等,则要随之变化,增加清洗频率。
资讯来源:碳银网 碳盈协同
光伏电池板是发电用,光伏组件太阳能控制器,光伏方阵,太阳能板控制器,逆变器,电瓶组合方阵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Photovoltaic,缩写为PV),简称光伏。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伏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实施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又是由光伏电池串并联并封装而成,它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为直流电,我们可以利用,也可以用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为交流电,加以利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即发即用,也可以用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将电能存放起来,根据需要随时释放出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光伏方阵由光伏组件串并联而成)、控制器、蓄电池组、直流交流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光伏组件,而光伏组件又是由光伏电池串、并联并封装而成,它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产生的电为直流电,我们可以利用也可以用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为交流电加以利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即发即用,也可以用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将电能存放起来,根据需要随时释放出来使用。随着分布式光伏新政的颁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备受业界人士瞩目。在实际应用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并网型是将系统发出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入到电网上;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则是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应用灵活。在实际使用中,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随处可见,如太阳能路灯、交通信号灯、农用灭虫灯等,特别是在一些电网覆盖不到的偏远山区,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作用就凸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