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储热介质用什么好

成就的香烟
要减肥的自行车
2022-12-22 11:43:38

什么储热材料最理想?

最佳答案
土豪的钻石
糟糕的星星
2025-09-10 13:40:31

不知道楼主问的是哪个领域的\x0d\x0a1,高温金属/陶瓷储热材料等工业节能领域中应用\x0d\x0a2, 铝基合金储热材料等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中的应用\x0d\x0a3,高温混凝土储热材料等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x0d\x0a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就不一一列举了\x0d\x0a楼主可以查查你想知道的那个领域的主要储热材料

最新回答
和谐的盼望
美丽的彩虹
2025-09-10 13:40:31

1、显热蓄热材料

2、相变蓄热材料

3、热化学蓄热材料

4、吸附蓄热材料

蓄热介质大概就有这四大类,其中第一个大类下面的固体蓄热本人感觉不错,占用空间比较小,成本低,储存热量多,寿命长。有一个朋友家用的就是梅捷固体蓄热电锅炉,感觉还不错,还响应了国家政策。

清爽的香菇
朴素的帆布鞋
2025-09-10 13:40:31
高温固体储热材料比较适合储热式电暖器,如:氧化镁、氧化铁镁这两种材料被广泛使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储热电暖器都采用这两种材料,技术和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当然还有一些人在研究相变储热材料,如石蜡、无机水合盐、铝基合金等相变储热材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技术复杂,无法实现产业化,所以,至今还没有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电暖器。但相变储热材料用于太阳能储热,还是有优势的。

平淡的鸭子
孝顺的店员
2025-09-10 13:40:31
可能和温度有关;

一定温度范围内,可能水是较理想材料

溶解热:80卡,克。

热容:1卡、克、度。

汽化潜热:2257.2kJ/kg

仅供参考

留胡子的发带
含糊的大碗
2025-09-10 13:40:31
一、大型储热水箱跨季节储热

与其他几种储热技术相比,热水蓄热具有单位体积热容量大、流动性好,存取热量较为快捷的特点,因此,水箱储热在很多大规模季节储热示范项目中实现了应用,在跨季节太阳能储热系统中,热水蓄热装置一般为圆柱形,这种结构有助于减小形体系数,以减小热损失,水箱的温度分层和外层保温材料是水箱储热研究的重点。

二、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

含水层主要包含地下水的地下沙土、砾石、石灰岩层等,上下两层为不透水层。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系统造价较低,但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是跨季节储热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含水层蓄热装置中,需要安装冷水井和热水井各一口。在夏季太阳能充足的时候,将获取的太阳热能储存在热水井中。在冬季,通过抽取热水井中的热水给建筑物供暖和生活热水用热,然后将提取完热量后的水灌入冷水井中。

三、地埋管跨季节储热

埋管储热一般利用地下土壤储存热量,地埋管蓄热装置是在打入地面以下30-100m的竖井内设置单U形管或双U形管,在蓄热过程中,将太阳热能通过水等介质储存在土壤和岩石中,到冬季供暖时,再通过水等介质将竖井旁边土壤和岩石中的热量交换出来。

由于土壤储热密度较低,地埋管储热系统土壤体积约为水箱储热系统的3~5倍。地埋管储热对地质要求较高,岩石和饱和水土壤地质类型较为适宜。

四、岩石类跨季节储热

岩石类储热的保温与水箱保温类似,需要在储热区域顶部和四周加装保温材料。在岩石类储热中常用的介质有鹅卵石、砾石、砂石、砖石等,岩石床与换热流体(水或空气)交换热量实现热量的储存和释放。由于能量密度低,岩石类储热系统体积约为水箱储热系统的3倍。

五、人工含水层跨季节储热

砾石-水蓄热也称为人工含水层蓄热,蓄热介质由砾石和水组成。在储存太阳热能时,集热装置中的热量通过预埋在砾石中的热交换管与砾石-水蓄热装置中的水和砾石进行换热。因该蓄热装置不需要建设承重结构,造价相对于热水蓄热装置要低。

六、相变材料跨季节储热

相变储热利用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实现热能存储,对于跨季节大规模储热方式,可利用换热流体将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储存于相变储热系统中。在国内外研究中,科研人员已经尝试将跨季节相变储热系统应用于农业温室和热泵系统中。

七、热化学跨季节储热

热化学储热具有较高的储热密度,并且能够实现在接近环境温度下长期无热损储热,而其中热化学吸附和吸收反应温区与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温区相一致,尤其适用于建筑采暖、结构紧凑的跨季节储热,与相变材料跨季节储热类似,热化学跨季节储热主要处于研究阶段,目前针对吸附/吸收热化学跨季节储热系统,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无心的绿茶
含糊的大地
2025-09-10 13:40:31
优势有:熔盐与空气、水、导热油、钠和铝等相比,因具有广泛的使用温度范围,低蒸汽压,低粘度,良好的稳定性,低成本等诸多特性已成为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中颇具有潜力的储热介质,是目前应用较多,较为成熟的储热介质。

奋斗的魔镜
无辜的镜子
2025-09-10 13:40:31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来看,储存太阳能可以

1是转化成电池的化学能

就是说你需要买客充电电池来储存,然后用电池来供电驱动一些取暖设备

2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

利用大容量的保温桶之类的容器将白天晒热的热水储存起来,晚上可以直接用热水取暖。

饱满的蜜蜂
淡淡的电灯胆
2025-09-10 13:40:31

显热储存是利用储热材料的热容量,通过升高或降低材料的温度而实现热量的储存或释 放的过程。显热储存原理简单,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是研究最早,利用最广泛,技术 最成熟的太阳能热储存方式。 低温范围内,水、土壤、砂石及岩石是最为常见的显热储热材料。德国汉堡生态村的设 计中, 采用了一个容量为 4500 的大储水罐作为储存一年四季中所采集的太阳能的储存设备。 Kreetz 提出了在太阳能烟囱电站集热棚内布置水管作为储能系统的构想。

集热器地面上并排 排列着黑色水管,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水储热装置可以保证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昼夜连续 工作。在太阳能高温储存场合常用的显热储存介质有沙石-石-矿物油、混凝土、导热油、和 液态钠等。从储热能力、成本和安全性考虑,混凝土是比较有前途的储热材料。德国航天航 空研究中心的 Tamme et al 在研究砂石混凝土和玄武岩混凝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耐高温混 凝土和铸造陶瓷等固体储热材料,在阿尔梅里亚太阳能实验基地与槽式系统进行联合试验, 效果良好,现在正准备 MW 级的试验。

目前太阳能显热储存有向地下发展的趋势。太阳能的地下显热储存比较适合于长期储存, 而且成本低,占地少,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储热方式。美国华盛顿地区利用地下土壤 储存太阳能用于供暖和提供生活热水,在夏季结束时,土壤温度可以上升至 80℃,而在供 暖季节结束时,温度降至 40℃。此外,地下岩石储存太阳能和地下含水层储存太阳能都得 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显热储存材料是依靠储热材料温度变化来进行热量的储存,放 热过程不能恒温,储热密度小,使得储热装置体积庞大,而且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造成 热量损失,热量不能长期储存,不适合长时间、大容量储存热量,限制了显热储存技术的进 一步发展。 相变储存是利用储热材料在热作用下发生相变而产生热量储存的过程。相变储存具有储 能密度高,放热过程温度波动范围小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将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温室来储存太阳能始于 80 年代,应用到的相变材料主要有 CaCl?6H2O、NaSO4?10H2O 和聚乙二醇。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中的相变储热材料主要为高 温水蒸气和熔融盐,利用熔融盐作为储热介质具有温度使用范围宽,热容量大,粘度低,化 学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盐类相变材料在高温下对储热装置有较强的腐蚀性。

现有研究表明可 以应用于空间太阳能热动力系统的相变材料主要为金属及合金和氟盐及其共晶混合物等, 目 前研究较多的是氟盐及其共晶混合物,但其液固相变转化时体积收缩较大及热导率低的缺 点,容易导致“热松脱”和“热斑”现象,对储热装置的长期稳定非常不利。

有机物相变材料具有相变温度适应性好、相变潜热大、理化性能稳定等优点,因而在太阳 能储热利用中受到普遍关注,常用材料为一些醇、酸、高级烷烃等。Buddhi and Sahoo 提出 将熔点为 55.1℃,热容 160kJ/kg 的硬脂酸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灶,实验表明这 一措施解决了在部分时间没有阳光时使用太阳能灶的问题。Sharma et al.在 2000 年报道了将 熔点为 82℃,热容为 263kJ/kg 乙酰胺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改良型太阳灶的研究。在建 筑墙体内添加有机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太阳能储存方式。

Feldman et al.对硬脂酸丁酯 (49%) 和丁基棕榈酸酯(48%)的混合酯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酯适合作为建筑物储能材料用于储 存太阳能。此外 Feldman et al 将该混合酯(20~25%)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应用于石膏墙板, 和普通石膏墙板相比,储热能力增加了 11 倍,耐火能力也明显提高,随着添加的混合酯的 质量变化,墙板导热系数在±15%之间变化。Athienitis et al.研究了一个墙面含有硬脂酸丁酯 的被动太阳能房,含有硬脂酸丁酯垂直石膏墙板总面积约为 20 平方米,总共用相变温度为 16~20.8℃的硬脂酸丁酯 47kg。实验在冬季环境下进行,结果表明添加了硬脂酸丁酯的石膏 墙板白天可以使室内温度降低 4℃,避免了室内温度过高,晚上添加相变材料的石膏墙板的 表面温度较普通石膏墙板的温度升高约 3.2℃。Lee et al.等对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墙砖及在墙 砖中注入不同有机物时,墙砖在受到空气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 提出了最 研究表明在太阳能储存中, 应用组合式相变材料代替传统的单一相变材料, 相变 传热速度明显提高,储热放热速率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

1998 年,美国对氨矾和硝酸铵 二元相变材料体系进行研究, 并将其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 王剑峰等对使用组合相变材料储 能系统的相变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具有 3 层同心环形组合相变材料储能装置的实验, 研究发现这种装置的相变时间比采用单一相变材料缩短 37 %以上。Gong ZhenXiang 等对用 2 种以上相变材料进行组合以提高储能系统可用能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只要选用合适 的相变材料进行组合,储能系统的可用能效率可随相变材料种类的增加而提高。

此外,胶囊封装技术、翅管强化传热和金属填料等均能有效地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率。 M.N.Hawlader et al.用复凝聚法,以阿拉伯树胶和明胶为壁材,石蜡为芯材,制成了直径在 微米量级的相变储能微胶囊, 该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在 145~240J/g 之间, 相变温度在 50~60℃ 之间, 在热力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质和储热能力, 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太阳能 储能材料。Choi 和 Kim 研究了在双翅片管内 CaCl?6H2O 的传热速率特征曲线,其传热速率 系数是光滑管的 3.5 倍。郭茶秀等提出了采用铝片强化太阳能热力发电系统高温相变储能系 统传热性能, 要求储能系统在无日照时能尽快释放出相变热,以产生蒸汽, 并用 fluent 软件模 拟了该系统在释能过程中的瞬态二维传热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铝片能有效强化高温相变 储能系统传热性能。 化学反应储存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形式来进行储热,具有储能密度高,可长期储 存等优点。用于贮热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反应可逆性好,无副反应;反应迅速;反应生成 物易分离且能稳定贮存;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毒、无腐蚀、无可燃性;反应热大,反应物价格 低等条件。

1988 年,美国太阳能研究中心指出,化学反应储热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太阳能高温储热 方式,而且成本又可能降低到相对较低的水平。Brown et al.采用 CaO 与 H2O,进行了小规 模的储热试验研究,指出化学反应储热系统约束条件苛刻,价格偏贵,但认为氢氧化物与氧 化物之间的热化学反应将是化学反应储热的潜在对象。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提出一种储存太阳 能的方式叫做“氨闭合回路热化学过程”,在这个系统里,氨吸热太阳能分解成氢与氮,储存 太阳能,然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放热反应,重新生成氨,同时放出热量。 天然气的太阳能热化学重整是使低链烃 CH4 与 H2O 或 CO2 发生反应, 重整后的产物主要 是 CO 和 H2 的混合物,太阳能通过吸热的化学反应储存为燃料的化学能,反应产物(混合 气)的热值得以提升。以色列摩西?莱维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水和甲烷作为“太阳 能仓库”来储存太阳能。

他们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建了一座高 54 米的高塔,在塔内装上甲烷和 水,当塔内温度加热到 872℃时,塔中的 CH4 和水蒸气开始发生化学反应,变为 CO 和 H2, 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其中所含的能量比 CH4 高出 30%。但是由于太阳能甲烷重整需要 800~1000℃的高温, 对重整器要求很高, 同时需要庞大的定日镜场, 不利于工程应用。

为此, Hui Hong et al.提出了中温太阳能裂解甲醇的动力系统,系统中太阳能化学反应装置是通过 地聚光比的抛物槽式集热器,聚集中温太阳热能与碳氢燃料热解或重整的热化学反应相结 合, 将中低温太阳能提升为高品位的燃料化学能, 从而实现了低品位太阳能的高效能量转换 与储存。 此外,有别于以反应热的形式储存太阳能,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作为储能材料得到了广 泛的研究。紫外光照射下, 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发生双烯环加成反应,转化为它的光异构体, 太阳能以张力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在加热或催化剂或另一种波长的紫外光的照射下,又逆转 为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同时张力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一转化方式有效地实现了太阳 能的储存与转化。

虚幻的小蝴蝶
还单身的大神
2025-09-10 13:40:31

相变液电暖气是一个很好用的供暖设备。相变式蓄热电暖器是使用相变材料为储热介质的电暖器。这种电暖气的壳体表面温度不会超过100℃的,不易造成空气干燥,安全稳定舒适无氧耗。保温性能好,纯储热状态下热量散失低。

相变式蓄热电暖器是以电加热产生热量通过蓄热元件把热量储存起来,每天只用通电6-8小时储存热量,高峰电价阶段蓄热元件再把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给供暖使用,实现全天高峰电价时段取暖,达到了节省取暖费用的目的。

相变液电暖气的优点。

相变液电暖气保温性能好,纯储热状态下热量散失低。采用封装换热,材料稳定,胀缩系数低不存在大温差造成蓄热材料破碎问题,蓄热材料性能稳定寿命一般大于10年。这种暖气高比热容、性能稳定、几乎无衰减的蓄热元件,再用耐高温、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将贮存的热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愿调节输出温度,慢慢地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贮存热量的多少可根据室外温度的高低人为加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