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U能于长春亮相据说续航超过500公里
由中能东道集团与四川野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制造,续航超过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野马U能”本月29日在长春亮相。据悉,这款纯电动汽车由中国自主研发,适合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使用。当天,这款纯电动车还举行了路演。路演从长春出发,经过伊通、辽源、梅河口、磐石、惠南、靖宇等地,最后驱车返回长春。全程509公里,最高时速120公里,终点剩余电量16%。据了解,这款纯电动车2017年产量有望达到30万辆。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已被列为吉林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有。在长春市购买新能源出租车能够享受该市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补贴,例如。
1、新能源汽车的车牌会不禁止出行,能够在任何时间行驶。
2、每年会对新能源汽车养护发放2000元的电力消耗补贴。
3、该市各条大路上会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免费提供充电。
根据市发改委的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底,长春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4255辆。预计到2025年,长春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6万辆,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9%。到2035年,长春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1.5万辆,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5.0%。
长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了长春市充电桩的使用情况。长春已建成2个充电站、2个电站、18个公交充电站,已建成各类充电桩1577个。
长春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电动汽车建设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电动汽车推广难。电动车在低温下续航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严重降低, 大众 不愿意购买电动车。我市新能源汽车占机动车总量的比例为0.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6%。
二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市仅建成公共充电桩373个,与电动汽车的比例为1:11.4。已建成2座公共电站,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严重不足。
三是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支撑,导致选址困难、不合理,建设时序无法与土地开发同步,进一步增加了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第四,施工空之间的资源不整合。目前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尚未与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加油站等城市基础设施有机结合,部分专用充换电设施无法对外开放,导致已建成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五是配套政策体系不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相关政策尚未形成体系,缺乏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措施、收费服务收费标准等配套政策。
根据《征求意见稿》,电动公交车按照桩车比不低于1:3配备充电桩;出租车100辆电动汽车均配备换电潜能;公务用车和私人乘用车按桩车比1:1配备专用充电桩。
预计到2025年,长春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6万辆,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1.9%。建设各类充电桩1.5万个,电车站点200个,其中公交充电桩1400个,小型汽车公共充电桩1671个。到2035年,我市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1.5万辆,约占机动车总量的5.0%。建设各类充电桩8.9万个,更换有轨电车站点300个,其中公交车充电桩3500个,小型汽车公共充电桩10665个。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务用车、网约车等公共服务领域电能替代充换电需求基本满足,中心城区2.5公里公共充换电设施覆盖率100%,住宅用地100%预留充换电设施,基本实现公共充换电区域智能化。
远期2035年,基本实现满足私人小汽车、物流车等全领域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实现中心城区公共充换电设施1.5公里覆盖率100%,小型车专用充电设施实现桩车比1: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