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枣庄新安矿在什么地方

甜蜜的百合
烂漫的泥猴桃
2022-12-22 11:32:37

新安煤矿在新安县的什么地方

最佳答案
自然的铃铛
忧郁的夕阳
2025-09-10 02:51:20

新安煤矿是义煤集团的下属一个矿,现归大有能源公司。在新安县北面,从新安县高速路口出来向右拐,也就是向北一直走,过了盘山公路,到石寺镇后,公路边右边(东面)有新安矿的门楼。拐进去就是了。

最新回答
着急的裙子
坚强的哈密瓜
2025-09-10 02:51:20

新安铝土矿田分布在新安县北部石寺镇、北冶、仓头、西沃等乡范围内,包括竹园—狂口、张窑院、贾沟、石寺、马行沟5个矿床。该矿田探明总储量超过1亿吨,为河南省最大铝土矿田。该矿田矿床类型均属中石炭统本溪组沉积矿床,矿石为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各矿床主要矿体长1000—3500米,宽150—2000米,厚0.70—3.4米。铝硅比4.16—9.38,属Ⅱ—Ⅳ级品,少数属Ⅵ级品。

对新安铝土矿田的最早记载是1955年地质院校实习师生的调查报告。该年中南地质局组织各地质院校师生70余人在新安、渑池一带实习,对这一带广泛分布的铝土矿作了概略叙述。

1958年,巩县地质队完成了巩县铝土矿的勘查。1959年转移到新安,改名豫○二队,对竹园—狂口一带铁矿、铝土矿进行勘探,1960年提交勘探报告。经储委审查认为,资料不足,不能作勘探报告,合计探明铝土矿远景储量3185万吨,铝硅比4.16。竹园—狂口铝土矿勘探,虽然储量级别低,铝硅比低,可是规模达到了大型,拉开了在新安勘查铝土矿的序幕。

豫○二队,在对竹园—狂口铝土矿勘探时,还对贾沟一带山西式铁矿作过普查。初步了解贾沟一带有较优良的铝土矿。1960年,洛阳专署地质处一分队在对张窑院一带山西式铁矿进行普查时,对其上部的铝土矿也顺便进行了一些工作,1960年底提交了报告,计算铁矿储量7万吨,铝土矿储量209万吨,初步证实张窑院矿区铝土矿质量优良。1961年,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六○一队为给洛阳耐火材料厂寻找高铝粘土矿资源,经对张窑院、贾沟等资料分析后,选择了成矿条件更好的张窑院矿区进行勘探,1963年末提交勘探报告。探明高铝粘土627万吨,铝土矿369万吨,硬质粘土175万吨。勘探证明,张窑院作为高铝粘土矿区或铝土矿区都是质量甚佳的矿区。

1963年,郑州铝厂提出在新安一带寻找富铝土矿原料基地的要求。为此,六○一队在张窑院矿区基本结束时,至贾沟矿区进行铝土矿普查,并于1965年初转入勘探。此时已了解到贾沟矿区为富铝土矿,铝硅比7左右,而张窑院矿区则更好,铝硅比可达9以上。为满足郑州铝厂对富铝士矿的需求,有关部门决定将张窑院高铝粘土矿区也改为铝土矿矿区,做为郑州铝厂在该区的首选基地。1965年春,六○一队、沈阳铝镁设计院、郑州铝厂共同合作编制了《新安铝土矿张窑院矿区矿石储量补充说明书》,重新计算结果,合计探明平均铝硅比达9.38的优质铝土矿近1000万吨。其中,工业储量占78%。这是迄今为止河南省质量最好的铝土矿床。另外,探明高铝粘土和硬质粘土储量285万吨。张窑院铝土矿和耐火粘土矿均达到中型规模。在勘查过程中首次在河南发现溶斗状矿体,厚度大、质量好,为以后铝土矿勘查和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张窑院矿区1965年提交铝土矿储量补充说明书,后立即筹建矿山,命名为郑州铝厂洛阳铝矿,该矿1966年投产,设计规模40万吨/年。贾沟铝土矿于1965年9月也勘探完成,探明储量超过2000万吨,达到大型规模,铝硅比为7.23,工业储量占83%。同时,还获耐火粘土储量300余万吨。

1965年9月,贾沟勘探完成后,六○一队转赴石寺和马行沟一带普查。初步肯定了两矿区远景后,于1967年选择较好的石寺矿区进行勘探,年底提交报告。矿床规模达到大型,但工业储量只占43%,没做矿石加工性能试验样,水文地质工作也达不到要求。1979—1980年,河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六队鉴于601队提交石寺勘探报告工作程度偏低,进入该矿区补作工作,施工钻孔73个。后因任务变更,工作未结束,中途撤离。

省地质局地质三队于1978—1979年对三门峡—新安一带铝土矿进行规划,将马行沟列为一级预测区,编有《北冶铝土矿》小结,概算马行沟储量可达约1700万吨,值得进一步工作。

1986年,中州铝厂建设提上了日程,促使地质队伍加紧勘查马行沟和石寺两矿区。1986年,省地质矿产局地质二队进入马行沟矿区开展详查,1987年交详查报告及补充说明书,探明马行沟铝土矿为大型矿床。其中,工业储量占65%,矿区铝硅比4.20。同时,获耐火粘土储量400多万吨。1987—1989年,河南有色地质勘探公司一队(即原河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地质一队)再次进入石寺矿区,1989年完成勘探。储量约1300万吨,由大型降为中型,铝硅比4.6。勘探工作作得详细可靠,储量级别大大提高,工业储量占75%,其他方面也都作了补充,满足了矿山设计要求。同时,还探明耐火粘土储量800余万吨。

新安铝土矿自1966年建成洛阳铝矿后,一直开采张窑院矿区。后因生产发展,于1983年又建成贾沟矿山。设计年产矿石60万吨,仍由洛阳铝矿经营。现石寺矿区,近期可以利用,马行沟矿区可供进一步勘探。

害羞的康乃馨
跳跃的眼神
2025-09-10 02:51:20
【煤矿企业】

山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 兖矿集团 | 兖矿集团济二煤矿 | 兖矿集团济三煤矿 | 兖矿集团南屯煤矿 | 兖矿集团鲍店煤矿 | 兖矿集团东滩煤矿 | 兖矿集团北宿煤矿 | 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 | 兖矿集团杨村煤矿 |

山东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枣矿集团 | 枣矿集团田陈煤矿 | 枣矿集团柴里煤矿 | 枣矿集团蒋庄煤矿 | 枣矿集团滨湖煤矿 | 枣矿集团新安煤矿 | 枣矿集团高庄煤矿 | 枣矿集团八一煤矿 | 枣矿集团井亭煤矿 | 枣矿集团甘霖煤矿 | 枣矿集团山家井煤矿 | 枣矿集团陶庄煤矿 | 枣矿集团新源煤矿 | 枣矿集团付村煤矿 |

山东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新矿集团 | 新矿集团良庄矿 | 新矿集团盛泉矿业 | 新矿集团万祥矿业 | 新矿集团孙村矿 | 新矿集团华泰矿业 | 新矿集团鄂庄矿 | 新矿集团龙固矿井 | 新矿集团华丰矿 | 新矿集团翟镇矿 | 新矿集团华恒矿业 |

山东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淄矿集团 | 淄矿集团葛亭矿 | 淄矿集团岱庄矿 | 淄矿集团济北矿 | 淄矿集团埠村煤矿 | 淄矿集团岭子煤矿 | 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 | 淄矿集团亭南煤业公司 | 淄矿集团石谷煤矿 | 淄矿集团西河煤矿 | 淄矿集团许厂煤矿 |

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肥城矿业集团 | 白庄煤矿 | 曹庄煤矿 | 查庄煤矿 | 陶阳煤矿 | 大封煤矿 | 杨庄煤矿 | 梁宝寺煤矿 |

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龙矿集团 | 梁家煤矿 | 洼里煤矿 | 北皂煤矿 |

山东临沂矿务局 : 临沂矿业集团 | 临矿集团古城煤矿 | 临矿集团田庄煤矿 | 临矿集团新驿煤矿 | 临矿集团邱集煤矿 | 临矿集团马坊煤矿 | 临矿集团株柏煤矿 | 临矿集团王楼煤矿 |

山东省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济宁矿业集团 | 运河煤矿 | 落陵煤矿 | 菜园煤矿 | 太平煤矿 | 金桥煤矿 |

山东省宏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宏河矿业集团 | 横河煤矿 |

山东省丰源煤电股份公司 : 丰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 赵坡煤矿 | 北徐楼煤矿 |

山东省裕隆矿业集团公司 : 裕隆矿业集团 | 单家村煤矿 | 唐阳煤矿 | 鄂尔多斯裕隆富祥煤矿 | 义能煤矿 |

山东省王晁煤电集团有限公司 : 王晁煤电集团 | 新宏煤业有限公司 |

【冶金企业】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新城金矿 | 焦家金矿 | 金洲矿业 | 玲珑金矿 | 三山岛金矿 | 沂南金矿 | 平度黄金公司鑫汇金矿 | 金仓矿业 |

山东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招金矿业金翅岭金矿 | 招金矿业河东金矿 | 招金矿业夏甸金矿 | 招金矿业大尹格庄金矿 |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 东道口金矿 | 福禄金矿 | 腊子沟金矿 | 上朱车金矿 | 哈沟山金矿 | 辽上金矿 | 黑牛台金矿 |

【石油企业】

石油企业 : 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胜利油田

详情到山东矿山网看下:|http://www.sdmining.com.cn/qiye/

有魅力的水池
傻傻的外套
2025-09-10 02:51:20
金矿太少拉...

暮色森林:铜矿、锡矿、铁矿、金矿

凄凉之地:铜矿、锡矿、银矿、铁矿、秘银、金矿

尘泥沼泽:铜矿、锡矿、铁矿、金矿、秘银

塔纳利斯:铁矿、金矿、秘银、真银、瑟银

菲拉斯:铁矿、金矿、秘银、真银、瑟银

奥特兰克山脉:铜矿、锡矿、铁矿、金矿、秘银

艾萨拉:金矿、秘银、真银、瑟银、富瑟银

费伍德森林:金矿、秘银、真银、瑟银

荆棘谷:锡矿、银矿、铁矿、金矿、秘银、真银

安戈洛环形山:金矿、秘银、真银、瑟银、富瑟银

荒芜之地:银矿、铁矿、金矿、秘银、真银

辛特兰:银矿、铁矿、金矿、秘银、真银、瑟银

诅咒之地:金矿、秘银、真银、瑟银

燃烧平原:金矿、秘银、真银、黑铁、瑟银、富瑟银

西瘟疫之地:金矿、秘银、真银、瑟银、富瑟银

东瘟疫之地:金矿、秘银、真银、瑟银、富瑟银

貌似运气居多,金矿多出现与铁矿N多的地方个人认为每个铁矿刷点都可能在下次刷出金矿来

所以希而布莱德丘陵的无草洞,阿拉西的山洞等等都有不过想量产几乎....荆棘谷

安详的西装
饱满的小刺猬
2025-09-10 02:51:20

一、气象水文

本区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年最大降水量1079.33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1079.33mm(196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0.88mm,降水多集中在7、8、9 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最高气温44℃(1966年6月20日),最低气温-17.1℃(1969年1月31日)。

流经义马新安煤矿的主要河流有畛河,其次为寺河与北治河,属黄河水系。畛河发源于青野地,经上孤灯、渠里、石寺、枝山头、仓头至狂口流入黄河,全长56km,中下游河床宽20~30m。畛河汇水面积348km2,全长56km,历年最大流量4280m3/s(1958年7月17日),多年平均量2.5m3/s,在特旱年的干旱季节曾出现断流现象。

石寺河在石寺村汇入畛河,河床宽20~30m。北治河在马河一带汇入畛河,河床平坦,一般旱季干涸,雨季洪峰量可达368.58m3/s,淹没宽度达150m左右。

二、地形地貌

义马矿区新安煤矿位于新安县石寺乡,东距洛阳33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00″~122°14′00″,北纬34°45′00″~34°54′30″。

新安矿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山脉走向大致由南西向北东延伸。最高处云梦山海拔+635m,最低处眷兹一带海拔+200m左右,相对高差435m。西北部为低山区,由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组成一级分水岭,东部由二叠系坚硬的平顶山砂岩及砂质泥岩组成不对称的单面山地形,为二级分水岭,北部多由二叠系砂岩、泥岩及砂质泥岩构成丘陵地带,地层倾角平缓,岩石抗风化能力差,多形成坡缓顶圆的山丘。冲沟较为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畛河河谷地形平缓开阔,基本为U字型河谷。河谷阶地具明显的不对称性,一般可划分为二级阶地。Ⅰ级阶地为河漫滩以上第一个平台,主要由灰黄色砂粘土或砂沙土组成,一般高出河床10m左右,村庄密布,宽度几十米至上百米,地形平坦;Ⅱ级阶地多沿次一级河谷分布,一般高出河床20~40m,主要由黄土状粒砂土或粘砂土组成,局部见砂卵石直接覆盖于基岩上,其特点为垂直节理发育。

三、地层构造

1.地层

新安矿区属华北型石炭系—二叠系含煤建造,出露有新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煤系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

该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二1煤,煤厚0~18.88m,平均厚4.22m,矿区浅部大体以二1煤层底板+150m等高线为界,深部以二1煤层底板-200m等高线为界。矿区走向长15.5km,倾向宽3.5km,面积53.583km2,可采储量26962×104t。

2.构造

新安矿区位于新安倾伏向斜之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向斜轴向近东西向,北翼倾角平缓,一般为7°~11°,南部倾角不明。向斜向西抬起收敛,向东倾没撒开,核部被新生界覆盖,矿区内地层大致走向为NE56°—NE30°,地层倾角西部较大为9°~11°,东部较小为7°~8°。

矿区内断层稀少,多为斜交正断层,除矿区边界断层F2、F29及矿区边界断层F58落差较大(50~300m)外,其他均小于20m。以下将几条有代表性的断层加以叙述。

(1)F58断层(龙潭或新安平等断层):为斜交正断层,系矿区西南部边界,走向NW,倾向NE,倾角70°,落差由北向南为50~200m。

(2)F2断层(许村断层):为斜交正断层,为矿区东北部边界断层,走向近EW,倾向N—NE,倾角65°~70°,落差150~200m。

(3)F29断层:为斜交正断层,为矿区东部边界,走问N—NW,倾向SW—W,倾角65°~70°,落差25~50m。

(4)岸上断层:对矿区构造形态影响较大的断层为岸上断层,位于矿区外西南部,性质为正断层,落差大于500m;本区位于下降盘,该断层构成义马水文地质分区和新安水文地质分区的分界线;义马矿区以岸上断层为界分义马煤田和新安矿区;义马煤田的开采煤层为中生界下侏罗统煤层,不存在高承压水上采煤,煤层开采与奥灰水无关;本书所研究的是义马新安矿区。

除上述较大的断层外,区内小断层及层间挠曲较多。小断层性质多为正断层,断距0.25~3.6m,最大为9.47m。断层方向有两组,一组走向NW;一组走向NE,构成“X”型。这些断层规模较小,其延伸长度一般在1000m范围之内,对局部地段的喀斯特发育和喀斯特地下水的富集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四、含水层与隔水层

1.含水层

根据岩性及含水性、地下水储存与埋藏条件,在矿区内划分7个含水层,与高承压水上采煤有关、煤层底板以下有两个主要含水层,由下而上为:

(1)奥陶系灰岩喀斯特裂隙承压含水层:由冶里组白云质灰岩与马家沟组灰岩组成,出露面积32km2。据以往勘探钻孔揭露,厚度64.84~119m,地表出露广泛、补给量丰富,以矿区北部灰岩裸露区和浅埋区喀斯特发育,含水性较强,但富水性极不均匀,根据两次抽水试验资料K=0.01~9.02m/d。本层上距二1煤43.77~74.50m,平均53.76m,属间接充水含水层,层间距在北方煤矿区中比较小。根据井下出水资料,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构成煤层底板充水威胁,常造成矿井突水淹井事故。

(2)太原组灰岩喀斯特裂隙承压含水层:太原组主要岩性为灰岩、硅质泥岩、砂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总厚34~55m,平均厚40m,K=0.017~113.40m/d,其中灰岩一般为3~4层,单层厚度0.2~7.5m,灰岩总厚7.04~16.35m,一般10m左右,其中L7和L1-3最为发育,L7灰岩厚1.36~6.55m,平均3.76m,顶距二1煤底板10m左右,属直接充水含水层;L1-3灰岩由3层灰岩组成,总厚8m左右,富水性较强,属间接充水含水层。

2.隔水层

奥陶系灰岩顶面至二1煤底板共有两层隔水层。第一隔水层为本溪组铝土泥岩或铝土岩,厚3~25m,平均厚9.08m左右,据以往钻孔揭露矿区内普遍发育,层位稳定,裂隙不发育,岩性致密,不透水,其隔水性能良好,但其厚度太小,可能阻止不了奥陶系灰岩水与太原组灰岩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第二隔水层为二1煤底板至L7灰岩之间的砂质泥岩、泥岩等,裂隙多为闭合型或具有充填物,透水性极差,厚6.6~15.27m,一般厚10m左右,本矿区普遍发育,厚度较为稳定。但该段一般在采动破裂带内,意义不是太大。

五、地下水运动特征

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出露面积较广,约108km2,地表喀斯特较为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丰富;同时,地表河流在流经灰岩裸露段时,亦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大气降水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喀斯特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受构造及喀斯特发育方向的控制,其喀斯特发育方向为NW和NE两组,喀斯特地下水的运移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排泄于黄河一带。另外有部分喀斯特水以人工方式排出。矿井突水亦是排泄方式之一。

本区为一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新安水文地质单元,以碳酸盐地层为主要含水体。西南部岸上断层为义马水文地质单元与新安水文地质单元的分界线,属阻水边界;西北部碳酸盐岩裸露区为地下水补给区,属补给边界。碳酸盐岩地层向东南倾伏,深部形成滞流带,为阻水边界;地下水向北东方向运移,排泄于黄河。随着国家水力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奥灰喀斯特地下水的排泄区演变为补给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文地质条件由简单型变为极复杂型。

六、矿区水害特征

义马矿区新安煤矿是1988年建成投产的大型矿井,设计年产150×104t,1994年实产56.3×104t,突水前矿井涌水量280~300m3/h。1995年11月5日17时55分,该矿一水平12采区下山12161工作面上巷掘进巷道发生特大突水灾害,最大突水量4257m3/h。虽经全力抢救,终因矿井排水能力不足,于1995年11月7日17时30分主泵房和井下变电所进水被迫放弃,致使矿井被淹,从矿井突水发生到淹井,历时48 h。

突水发生后,共施工注浆孔11个,钻探总进尺4164.95m,共注入石子2412.60m3,水泥4084.70t,速凝剂60t,于1996年4月18日正式完工。1996年4月23日开始排水,到1996年5月28日排水到井底,恢复井下泵房和变电所,矿井—水平涌水量280~290m3/h,恢复到突水前的正常涌水量,说明注浆堵水工作取得成功。1996年8月,矿井东翼恢复生产。

1995年11月5日发生的特大突水事故,其突水点位于12161 上巷,距皮带巷口188m,距前方掘进面7m处,标高+32.46m。煤层下伏主要含水层为L7灰岩含水层,厚0.2~2.2m;L1-3灰岩含水层厚8.4~9.6m,上距二1煤29~35m;中奥陶世灰岩巨厚含水层,上距二1煤45~54m左右。12采区12161工作面上巷在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断层,只在其上部的12141工作面下巷掘进中发现有3条小断层,其落差均小于3m,其中的F3断层在堵水段落差4.4m左右,倾向N,倾角75°~80°,在突水点正前方通过。

该次突水水源为中奥陶世灰岩喀斯特水,其依据是突水发生后,区域中奥陶世灰岩水大面积大幅度下降,其中距突水点2362m的中奥陶世灰岩供水孔,日降幅达2m左右,累积降幅达41.93m;最大突水量达4257m3/h;注浆结束后,区域中奥陶世含水层水位大幅度回升。随着12161工作面上巷的掘进和邻近12141工作面的采动,采动影响造成了底板的破坏,使下伏灰岩水直接导通到采空区造成了突水的发生。由此可见,中奥陶世高承压水和F3断层破碎带是此次突水事故的内因,而采掘活动是诱因。

七、矿井充水条件

1.充水水源通道

对矿井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煤层底板含水层,其中太原组灰岩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根据历次勘探所做的抽水试验结果,一般单位涌水量小于0.1L/s·m,表明含水性较弱。距二1煤底板为6.6~15.27m的砂质泥岩、泥岩隔水层,一般隔水性能良好,但厚度太薄,在扰动破坏带内。遇断层切穿隔水层时,该层地下水可通过断裂直接进入矿井。但从矿井实际生产情况来看,太原组灰岩出水虽然容易,但水量较小,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

中奥陶世灰岩含水层为二1煤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水压高,与上覆含水层之间有一层厚9m左右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二1煤底板至奥灰顶面厚50m左右,中间夹有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两层隔水层,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进入矿井。中奥陶世灰岩含水层顶面至二1煤底板层间距,在北方煤矿区中相比是小的,加之若遇断层造成直接沟通,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1995年11月发生的特大突水事故就是该含水层通过断层导通进入采空区造成淹井。

2.煤层底板突水条件

煤层底板突水的关键,在于综合分析底板奥灰喀斯特水的突水可能性,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查明奥灰富水区、主要径流通道及导水通道的存在,在工作面开采之前,应首先查清下部奥灰喀斯特水的富水条件,划分富水块段,并探测、分析煤层底板中存在的原始导水通道,以及采动影响后可能形成的新的导水通道,至关重要。

煤层底板突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煤层下伏含水层水量、水压值大小;隔水层的厚度及岩性组合;底板构造状况及采动方式等。归纳起来,发生突水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两个,即突水水源和导水通道。只有这两个条件全部满足时,才有可能发生突水。

沿垂直方向往往是在某一段标高范围内喀斯特特别发育,水量丰富。沿水平方向在主要径流带,从汇水口至出水口水量丰富,且主要为动流量,因此位于该部位间的采区易出大水。这就要求对于采区下部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富水带应有请楚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由于喀斯特发育的不均一性,在同一矿区甚至在同一采区内,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