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的内涵是什么,纪检监察机关为什么要推进“三转”?
“三转”的内涵:主要是指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三转”的内涵是丰富的,也是清晰的,
推进“三转”,也是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存在着定位不准、工作面过宽、职能泛化和主责淡化等问题,
现在,要把张开的十指收拢、攥紧,形成拳头,把更多力量调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业上来,这样才能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1、转职能,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章、党内法规,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要求,明确职能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工作,突出主业,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职。
2、转方式,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顺应十八大以来新形势和新要求,探索把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创新理念思路,改进方式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履行职能、担当责任。
3、转作风,就是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不懈地纠正“四风”,以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为标准来推进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
建设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队伍。这“三转”中,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障。
1、三转是政治学术语:纪检监察专用语。内容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转职能,明确定位,突出职责主业,理清责任。转方式,抓住关键,创新工作方法。转作风,自我监督,摆正位置,廉洁自律。
2、涵义
例子:王岐山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从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判断、提出的工作要求出发,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3、历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2014年5月19日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扩展资料
“三转”要聚焦中心任务 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明确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
王岐山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章和党内法规要求,从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判断、提出的工作要求出发,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党章赋予的,要明确定位,聚焦中心任务,不断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增强党的观念,严肃组织纪律,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王岐山强调,转职能需要转方式来配合,靠优良作风作保障。转职能、转方式难,转作风更难。职责越明确越聚焦,工作就越具体越深入。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制度,改进方式方法。“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转变作风尤为重要,要带头纠正“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三转
百度百科-纪委书记
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目的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制度,改进方式方法。
三转内容为“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转职能,明确定位,突出职责主业,理清责任;转方式,抓住关键,创新工作方法;转作风,自我监督,摆正位置,廉洁自律。
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制度,改进方式方法。“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转变作风尤为重要,要带头纠正“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扩展资料:
三转的相关要求规定:
1、要更加精准把握运用各种形态,把握政策界限,区分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置,做到宽严相济、精准得当,不断强化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
2、要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真正让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思想上有触动、行为上有改变。
3、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四种形态”的基本原理也要应用到监察工作之中,不断丰富完善,使之越用越活、越用越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转
1、转职能。
转只能的目的是为了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法规和行政监察法规定,进一步明确纪检监察职责定位,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
转职能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准定位、厘清职责、攥紧拳头,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三大主业,清理规范纪检监察部门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管的交还给主责部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调整规范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集中精力抓好主业,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2、转方式。
转方式的目的是深刻把握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规律,创新思想理念,摒弃惯性思维,改进方式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执纪监督职责。
转方式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改革中发现的各种突出问题,督促部门单位进行制度纠偏,堵塞漏洞。要改进查办案件方式、执纪监督方式和防治腐败模式,要推进纪检监察业务公开,加强涉腐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打造“阳光纪委”。
3、转作风。
转作风的目的是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队伍。
“三转”能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关键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关键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群众路线,执纪为民、忠诚履职,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加强能力建设,开展教育培训,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基础工作。要强化作风转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带头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以优良作风彰显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转变作风尤为重要,要带头纠正“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扩展资料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纪委、中央纪委或中纪委)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检查监督机关,担负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实行书记负责制。
1993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1993年起,地方各级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委合署办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转
三转是政治学术语:纪检监察专用语。内容是“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
转职能,明确定位,突出职责主业,理清责任;转方式,抓住关键,创新工作方法;转作风,自我监督,摆正位置,廉洁自律。
相关信息:
转职能需要转方式来配合,靠优良作风作保障。转职能、转方式难,转作风更难。职责越明确越聚焦,工作就越具体越深入。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制度,改进方式方法。“三转”就是要往监督执纪问责上转。
监督、执纪、问责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是监督执纪,转变作风尤为重要,要带头纠正“四风”,形成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
纪委要三转的原因:
1、破解好“谁都怕纪检”和“看到纪检都绕道走,不太愿意或不太敢和他们交朋友”的问题。“很多部门的人看到纪检都绕道走,不太愿意或不太敢和他们交朋友”,这样的话,纪委查办案件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就容易唱独角戏。
2、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认可,人民群众才能和你交朋友,才能与人民群众“一家亲”,才有群众基础。
虽然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的反腐高压态势,发挥了强大的震慑威力,仍然需要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规律。
扩展资料:
纪委要三转,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着力弘扬新风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
要牢记党的宗旨,做一个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变群众“上访”为纪检监察干部“下访”,坚持执纪为民。
其次,要敢做敢担,要善于监督,敢于碰硬,严惩违纪违法行为。
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党章赋予的“三项主要任务”、“五项经常性工作”,以及《行政监察法》赋予的法定职责,耕作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田”。
要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要强化监督,要敢于“拍蝇”“打虎”,善于与违纪违法分子斗智斗勇,查处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
第三,要严于律己,做廉洁自律的模范。
纪检监察干部要带头增强自律意识,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要守得住清贫,挺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被金钱美色击倒,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讲操守,重品行,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纪委要结合“三转”破解“谁都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