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一吨煤多少钱

不安的雪碧
踏实的小熊猫
2022-12-22 11:15:35

一吨煤多少钱?

最佳答案
稳重的季节
疯狂的狗
2025-09-09 06:14:53

北京长城煤炭 挺出名的,我帮你问了,现在煤炭价格600-1000,夏季比较低一些,具体的你问他们吧

自2002年起,北京长城煤炭公司销售业绩已连续十年实现稳定增长,2012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500万吨,被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应该没有问题,而且煤炭可以化验,签合同

最新回答
大方的皮带
丰富的唇膏
2025-09-09 06:14:53

在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基本暴涨,其中煤炭价格更是相较之前涨幅高达70%,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也同时带动着原煤大省GDP的狂飙突进,在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榜单中,山西以119316.2亿吨的原煤产量,排名榜单首位,并为全国16个省市提供煤炭,可谓是全国第一产煤大省,相较去年108023.8亿吨的原煤产量,同比上涨了10.5%排在榜单第二位的是2021年累计产出103896.1亿吨的内蒙古,相较2020年101181.8亿吨的产量同比上涨了2.7%2021年原煤产量达69993.8亿吨的陕西排在榜单第三位,相较去年同期同比上涨了2.7%。

排在榜单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新疆、贵州、安徽、河南、山东、宁夏和黑龙江,排在榜单前十位的省份在2021年累计原煤产量达382847.4亿吨,上榜的24个省份全年产量达407136亿吨,排名前十的原煤产量占原煤总产量的94.03%。

2021年全国各省区原煤产量排行榜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地区)

序号 地区 2021年累计 去年同期累计 同比增减% 2021年12月当月 去年同期当月 同比增减%

全国 407136.0 388793.0 4.7 38466.8 35881.7 7.2

1 陕西 119316.2 108023.8 10.5 10309.0 9806.6 5.1

2 内蒙古 103896.1 101181.8 2.7 10688.1 10023.1 6.6

3 陕西 69993.8 68178.8 2.7 6516.1 6254.5 4.2

4 新疆 31991.9 27048.4 18.3 3328.6 2512.7 32.5

5 贵州 13120.0 12192.4 7.6 1421.4 1255.3 13.2

6 安徽 11274.1 11084.4 1.7 963.2 953.1 1.1

7 河南 9335.5 10557.7 -11.6 828.6 892.2 -7.1

8 山东 9312.0 11080.2 -16.0 795.9 824.4 -3.5

9 宁夏 8632.9 8151.6 5.9 736.3 706.2 4.3

10 黑龙江 5974.9 5541.1 7.8 537.4 560.5 -4.1

11 云南 5796.0 5341.9 8.5 648.5 573.0 13.2

12 河北 4641.01 4974.7 -6.7 373.8 400.0 -6.6

13 甘肃 4151.1 3860.5 7.5 393.7 324.7 21.3

14 辽宁 3087.7 3125 -1.2 260.8 251.7 3.6

15 四川 1907.2 2123.9 -10.2 202.7 120.8 67.7

16 青海 1109.2 1092.1 1.6 127.2 83.0 53.3

17 江苏 934.3 1021.9 -8.6 72.1 65.4 10.4

18 吉林 875.3 992.9 -11.8 92.5 67.6 36.8

19 湖南 723.4 1052.2 -31.3 73.8 82.0 -10

20 福建 540.7 655.6 -17.5 47.1 60.1 -21.8

21 广西 279.7 266.6 4.9 28.8 23.8 21.2

22 江西 213.4 284.8 -25.1 17.9 25.1 -28.7

23 湖北 29.7 21.3 39.6 3.3 2.8 21.2

24 重庆 0.0 939.4 0.0 0.0 13.0 0.0

受伤的金毛
丰富的帽子
2025-09-09 06:14:53

你好由“易煤网”为您带来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您可以详细看看煤炭的划分标准。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 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直率的画笔
淡淡的星星
2025-09-09 06:14:53

包含增值税的单价,各矿所执行的煤炭价格就是含税单价。综合含税单价就是用每批发运数量乘以所执行含税单价得出的合计金额再除以每批合计发运数量。不含税价是报价中不含税收,对方除了支付报价款外,还需要支付税款。

《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18)是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等专业工程量计算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538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编制的。

扩展资料:

综合单价分析注意事项:

1、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各子目的工程量应按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及其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各子目的综合单价应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2、综合单价的计算。各子目综合单价的计算可通过预算定额及其配套的费用定额确定。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具费根据报告编制期人材机的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等因素确定。

3、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应依据预算定额配套的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并依据报告编制期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市场水平等因素确定,同时编制建筑安装工程预算时应同时编制综合单价分析表。

4、可以计量的措施项目费与分部分项工程费的计算方法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税务局个体工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含税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综合单价分析

机灵的星月
勤奋的羽毛
2025-09-09 06:14:53
7.9一方,你一天用一方的话是不是用气烧开水啊,那样很不话来的。我们家一个月一般也就20多块钱,用管道的划算些,还有最好配备好电磁炉等电器灶具,用电其实是比较便宜的,当然如果有食堂吃,当然吃食堂了。

花痴的冰棍
义气的鼠标
2025-09-09 06:14:53
宜昌兴发化工有限公司用煤825.29吨标准煤。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坐落于汉明妃王昭君故里-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境内,是一家以磷化工系列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拥有28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83.37亿元。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41,总股本36548万股。2016年12月11日,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

犹豫的野狼
活力的季节
2025-09-09 06:14:53

以截止到2017年底为例,依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官方网站发布的《2017年底湖北省主要保有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可知,湖北省的矿产资源主要如下:

1、煤炭资源。湖北省全省截止到2017年底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为8.42亿吨。该省份的煤炭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战全国煤炭资源的比重是为0.05%。

2、石油资源。湖北省全省截止到2017年底已探明的石油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为4.36亿吨。该省份的石油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战全国石油资源的比重是为6.68%。

3、铁矿石资源。湖北省全省截止到2017年底已探明的铁矿石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为32.27亿吨。该省份的铁矿石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战全国铁矿石资源的比重是为3.8%。

4、磷矿资源。湖北省全省截止到2017年底已探明的磷矿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为74.87亿吨。该省份的磷矿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战全国磷矿资源的比重是为29.61%。

5、银矿资源。湖北省全省截止到2017年底已探明的矿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为5123.797亿吨。该省份的矿资源保有资源储量约战全国矿资源的比重是为21.62%。

以上内容参考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图表数据:2017年底湖北省主要保有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还单身的书包
结实的哈密瓜
2025-09-09 06:14:53

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

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2021年是我国经济全面复苏的一年,内外需的强劲反弹,带动经济高速向上,取得成果不少。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

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1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后,各地亦陆续发布了去年GDP数据。

从已经公开的信息看,地方经济整体正稳定恢复。尤其广东已一省之力GDP总量可闯入“世界前十”,另有多个省份GDP数据在过去一年里突破重要关口。

湖北增速领跑,11省份跑赢全国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1%。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查阅各地官方公布的信息发现,截至1月22日中午,已有28省份完整或部分公布2021年经济数据。其中,11省市去年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继续“跑步”复苏,全年GDP增速达到12.9%,居全国第一。海南亦跑出两位数增长,以11.2%的增速紧随其后。山西增长9.1%,暂列第三。

截至目前,去年GDP增速跑赢全国的省份还有:江西(8.8%)、江苏(8.6%)、北京(8.5%)、浙江(8.5%)、山东(8.3%)、安徽(8.3%)、重庆(8.3%)、四川(8.2%)。上海、贵州均增长8.1%,与全国水平持平。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截至目前增长最快的前三名是海南(7.3%),山西、贵州(均为6.3%)。湖北两年平均增长3.3%,但逐季提升。

广东总量破12万亿,超部分发达国家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12.4万亿元)、江苏(11.6万亿元)前两名的地位依然稳固。其中,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GDP12万亿大省。

12.4万亿元相当于什么水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广东省去年GDP总量约1.9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放在2020年可以排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前十位,且高于前十名中的意大利(1.89万亿美元)、加拿大(1.64万亿美元)、韩国(1.64万亿美元)等发达国家,堪称“富可敌国”。

广东和江苏是去年全国仅有的两个GDP总量超10万亿元省份。其后,山东(8.3万亿元)、浙江(7.35万亿元)亦自成一档,且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关口。截至目前,已公布数据省份中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大关的还有河南(5.89万亿元)、四川(5.39万亿元)、湖北(5万亿元),四川、湖北均首次进入“5万亿俱乐部”。

2021年,在总量上实现重要突破的还有上海和北京。沪京两地全年GDP总量均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前者更达到4.3万亿元,是中国头两个GDP4万亿之城。

此外,山西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甘肃则首次登上万亿台阶。但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四地GDP总量仍低于1万亿元。

应对冲击,各地经济显韧性

多地GDP突破重要关口背后,显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在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省,该省统计局局长朱慧介绍,2021年,湖北41个工业行业中3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全年施工项目个数增长30.6%,新开工项目增长5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00万户……一系列指标充分表明湖北省经济韧性较强,在疫后重振中取得决定性成果,总量排位回归第七,发展重回“主赛道”。

广东GDP总量已连续30年余年全国领跑。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说,尽管2020年和2021年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东充分发挥产业体系较为齐全优势,产业链彰显韧性,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其中有广东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改革开放创新成分高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优势。

“我们看到了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经济增长的逻辑,最重要的是广东经济的韧性形成的稳定性。”杨新洪说。

疫后重振,量变背后有新路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疫后重振不只是量变,更走出了新路。

例如,海南经济增速全国名列前茅,就离不开自贸港建设红利。在此背景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等“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2.5%,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消费潜力也得到持续释放。首届消博会成功举办,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600亿元,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即使剔除离岛免税这个政策性消费热点,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达到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加快领跑,则让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如浙江省统计局介绍,2021年,预计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9%,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1.0%。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并远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显著拉抬工业生产增速。

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2

因为2022年春节较早,所以2021年度的各省市GDP战绩的发布要比往年更早,所以截止目前已有过半省区市的成绩已经揭晓,我们就先睹为快吧,来看看已经出炉的这些地区的年度成绩如何。

2021年是经济全面复苏的一年,内外需的强劲反弹,带动经济高速向上,取得成果不少。全国GDP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在全球经济总量上的比重再次提升。各地区的.话整体复苏明显,但因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不同,在上升趋势上还是有差异的。

煤炭生产省GDP飙升

首先比较瞩目的是几个能源生产省的高速飙升,这和2021年产能扩张太快相关,煤炭等能源紧缺,导致价格暴涨。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在为全国各省抓紧生产、贡献能源的同时,在经济总量上也为自身拉升了许多。

山西省的年度GDP名义增幅竟然能高达28%,如果和实际增速9.1%比较就能发现平减指数超高呀,这就是价格带动的表征。同样内蒙古也是如此,同比名义增幅也有18%以上,两省的总值都突破了2万亿元。

沿海各大省重现高增长

其次就是2021年对于沿海地区的各经济大省来说也是充满了机遇,外贸、内需的强劲复苏,让它们的产能扩张速度加快。从增长率比较来看,2021年是沿海各经济大省整体增幅不逊于中西部地区的一年,这是多年未见的现象了。

虽然广东省增长稍慢于全国,但以它庞大的体量有12.3%的增幅也可以接受了,增量超过了1.3万亿元。而苏鲁浙三省都要在13%以上,四大省整体的话是要快于全国的,可能还能稍快于中西部的整体增长率。

四大省体量庞大,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也带动了全国经济不少。

中西部地区整体放缓

相比往年,在2021年中西部各省明显有些放缓了,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悲观。

首先是因为沿海各大省的超常发挥拉高了全国整体增速;其次中西部诸省市在疫情期间受到冲击较小,2020年的GDP受损偏小,所以基数原因导致2021年的增速就走低一些。

但中西部内部互相比较的话,差异还是不小的。首先是河南省因为灾情、疫情的连续影响,其年度名义增长仅只有7.1%,GDP总值近5.9万亿元,不但被浙江省甩开了,而且还被四川省迫近了一千多亿元。

其次西南诸省市明显有所减速,四川、重庆都不算太快,像贵州等前几年都是高歌猛进,在2021年的名义增幅还不到10%。所以它的总值被山西、内蒙古反超了,排名下滑到第22位。

但也有发挥非常出色的,除了山西省飙升之外,江西也表现非常优秀。在2021年接近了3万亿元,名义增长15.3,成功甩开了重庆市的追逐。江西省在近些年来的经济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阿卡林省总算是迎来了春天。

截止目前,只剩下几个省市尚未公布数据了,可能还要等一周左右才能全部出炉了,但剩下的悬念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应该是难超湖北省了,后者在2021年强势反弹,已经突破了5万亿元,应该能够回归全国第七。

也就是河北省和北京市哪个会更高了,河北是公布的实际增速并不快,就看是否能够通过PPI拉升一些平减指数,提高名义增速了。

28省份2021年GDP数据公布3

广东省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124369.67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1%。截至目前,广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GDP超12万亿元的省份,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折合美元测算,2021年,广东省GDP约为1.92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或超过韩国、加拿大,与意大利仅有一步之遥。

继2021年全国经济成绩单公布之后,各省份也陆续亮出年度答卷。不少省份都有惊艳表现,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背景下,中国经济彰显实力和韧性。

广东超韩国、加拿大

1月20日,广东省宣布,2021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折合美元测算,2021年,广东省GDP约为1.92万亿美元,超过韩国、加拿大,与意大利仅有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根据韩国政府此前发布的《2022年经济政策方向》,预计2021年该国GDP增速为4%,将达到1.7万亿美元。另有权威机构预测,加拿大2021年经济增速预期5.4%,或将达到1.73万亿美元。意大利工业协会预测,意大利2021年GDP可能增长6.4%。全年GDP总量约为2.01万亿美元。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进出口延续两位数增长。2021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5.05万亿元,增长16.2%;进口3.22万亿元,增长17.4%。

当天出炉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处在内外循环交汇点,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较强的创新实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拥有1500多万市场主体、7000万劳动者、1.27亿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场红利,拥有“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利好,这是广东奋进新征程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广东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需要持续攻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需加大力度解决,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广东省提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31省份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这些省份也有新突破

作为第二经济大省的江苏,也在不断缩小跟广东的差距。2021年,江苏GDP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达到11.63万亿元,增长8.6%,增速快于广东。

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GDP和广东的差距为8000亿左右,2021年差距缩小为7700亿左右。外贸增速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江苏2021年外贸进出口值首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上海、北京GDP也双双突破4万亿。日前,北京宣布,北京2021年GDP达到40269.6亿元,增长8.5%。上海也宣布,2021年GDP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2万亿元,增长8.1%。其中,北京GDP在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分别用6年和5年时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而突破4万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北京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加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北京成为全国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区。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首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湖北也迎来强势复苏。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GDP下降5.0%。数据显示,2021年湖北GDP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元台阶,达到50012.94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排名重回全国第7位。其中,武 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跨越3万亿,达到3.01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域城市圈前列。湖北2022年设定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并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完美的万宝路
精明的雪糕
2025-09-09 06:14:53

2006年湖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国务院两个28号文件的有关精神,有力地规范和加强了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

2006年,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取得以下进展: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一定进展,新发现矿产地6处;②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关系,连续 8 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③2006 年末全省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 025 838.73 公顷,比国家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面积多16 738.73 公顷;④圆满完成“移土培肥”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取土及覆土培肥量219万平方米,取土面积906公顷,总投资1.58亿元;⑤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积极申报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7个,经审查正式确定6个;⑥完成《湖北省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并报省政府审批;⑦初步完成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图件及数据制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等工作;⑧初步完成全省500 个示范村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任务;⑨创新土地利用计划台账管理办法,将计划管理台账与用地审批批文挂钩,加强对计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⑩完成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石油、省高速公路和国家、省重点工程等国有大、中型改制企业的土地登记发证工作;⑪启动了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并配套编制《湖北省鄂西宁乡式铁矿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湖北省岩盐、卤水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湖北省水泥用灰岩、石膏矿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等3 个优势矿产资源专项规划;⑫完成《湖北省地质勘查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国土资源部初审;⑬完成《2006~2015 年湖北省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规划》和全省磷矿资源整合方案编制工作;⑭矿产资源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整顿规范第一阶段工作通过国家9 部委检查验收;⑮开展15 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和重点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项目经费共计300 万元;⑯成功预报21 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916 人,避免财产损失2 653 万元;⑰开展三峡库区3 期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项目80 个,概算投资5.498 亿元;⑱三峡库区3 期搬迁避让137 处9 738 人,库岸15 处1 070 人,另外,经各县(区)申报,新增搬迁避让应急项目12 个。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湖北省主要地类情况见表1。与2005年相比,耕地净减少9798.14公顷;园地净增加268.90公顷;林地净增加2648.60公顷;牧草地净减少73.70公顷;其他农用地净增加4844.96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净增加7584.20 公顷;交通用地净增加2752.1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净增加391.61公顷;未利用地净减少7086.32公顷,其他土地净减少1536.17公顷。各地类构成见图1。

表1 2006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图1 2006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年初,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25838.73公顷(其中耕地3929015.98公顷),年内实际减少365.37公顷(全部为建设占用),年内实际补划441.20公顷(其他农用地调整158.86公顷,整理复垦开发增加57.3公顷),年末面积4025914.56公顷(其中耕地3929089.15公顷)。

据200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省耕地总量6998.05万亩,继续呈递减态势,较年初7012.75万亩净减少14.70万亩。

全年减少耕地28.81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1.30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3.70万亩;生态退耕4.91万亩,比2005年减少了14.29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1.53万亩,比2005年减少了33.78万亩;灾毁耕地0.18万亩,比2005年减少了7.25万亩。2006年全省共增加耕地14.11万亩,其中开发未利用土地7.15万亩,复垦废弃地1.12万亩,土地整理增加耕地4.00万亩,农业结构调整转为耕地0.45万亩,其他地类变为耕地1.02万亩。2006年全省耕地净减少14.70万亩(图2)。

2006年全省继续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占用耕地11.30万亩,但全省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12.27万亩,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后盈余0.97万亩。

图2 2000~2006年全省耕地增减变化

2.建设用地审批

2006年全年审批建设用地15657.46公顷(其中农用地13287.42公顷,耕地 8833.50 公顷),较上年增加了5298.28公顷。其中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4706.91公顷,其中农用地3868.90公顷,耕地2185.42公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 10950.55 公顷,其中,农用地9418.79公顷,耕地6648.08公顷。按建设用地用途构成,分批次建设用地10406.69公顷(其中,商服用地124.04公顷,工矿仓储用地 5358.92 公顷,公用设施用地232.94公顷,公共建筑用地490.47公顷,住宅用地 4151.96 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5250.76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2872.95公顷,水利设施用地75.41公顷)。

2006年全省经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11915.47公顷,其中耕地8024.82公顷,征地总费用477557.38万元,安置农业人口255647人。征用农用地较多的市有武汉、宜昌,征用面积分别为2011.47公顷、1060.16公顷。

3.土地开发整理

2006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1228个,其中土地整理项目321个(国家级3个、省级48个、市级144个、县级126个),土地复垦项目245个(省级27个、市级153个、县级65个),土地开发项目662个(国家级1个、省级61个、市级352个、县级248个),共增加土地面积14975.30公顷(其中,增加农用地9364.07公顷,耕地 9082.83 公顷,建设用地242.57公顷),总投资额46838.11万元(表2)。与2005年相比,2006年湖北省农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土地复垦方面。

表2 2005~2006年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全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种类较齐全,资源禀赋居全国中游,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丰富,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但矿床规模偏小,能源等支柱性矿产短缺,共、伴生矿床多,贫矿难采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截至2006年,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中,具有资源优势、开发条件好、市场前景广阔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磷、盐、石膏、芒硝、铜矿、水泥用灰岩、铁矿、玻璃用硅质原料矿产。此外,金、银、钒、锰、石墨、饰面石材、冶金辅助原料类矿产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表3)。高磷赤铁矿虽然探明资源储量巨大,但由于其脱磷技术尚不够成熟,开发成本较高,无法进行规模化开采,因此,目前除几个大型矿山企业在进行脱磷试验和个别小矿山进行零星开采用作水泥配料外,其他的均未进行开发利用。

表3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储量

续表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全省地质勘查共投入地勘费5694.92万元(中央财政拨款1200万元),其中,煤矿1271.92万元,地热180万元,金矿334.06万元,铜矿429万元,铁矿441.4万元,铅锌矿644万元,锰矿25万元,钒矿120万元,岩盐560万元,磷矿660万元,溶剂用石灰岩110万元,水泥用灰岩40万元,其他矿种364万元。地质勘查工作有所加强,商业性勘查趋向活跃,地勘企事业投入3684.92万元,占全年勘查投入的64.71%。

(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情况

根据矿山年报数据统计,2006年湖北省各类矿山企业4949家,比2005年的5088家减少了139家;工业总产值1147067.05万元,比2005年的933185.43万元增加了22.92%;矿产品销售收入1005927.04万元,比2005年的868828.15万元增加了15.78%;利润总额132369.23万元,较2005年的83318.12万元增加了58.87%,增长幅度较大;从事矿业活动人数为194458人,较2005年的222577人减少了28119人。

根据矿山年报数据分析,2006年全省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矿产品价格的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矿业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本省的主导矿产,如磷矿、煤、铁、金、铜等矿产品的销售价格继续上扬,尤其是磷矿、煤矿、铁矿价格增长幅度较大,另外,由于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部分产能低下、生产设备差、技术条件落后矿山逐步关闭,新上矿山设备和技术比较先进、与之配套的采选冶加工技术提高了矿产品附加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利润随之增大。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土地市场规范化建设和土地市场制度建设:①为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盘活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施行;②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规范土地市场建设,加强建设用地供地管理,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考核试点工作;③严格执行《湖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把控制指标与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结合起来,使现有的管理指标在建设项目预审和供地审批环节逐步落实;④会同省公安厅、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加强协调配合的暂行规定》;制定了《执法监察动态巡查》、《重大违法案件专项报告挂牌督办》、《执法监察过错责任追究》等四项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办案质量评查活动,对各地国土资源办案行为进行了规范;⑤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限制和禁止供地目录,调控土地供应结构;⑥做好企业改制中的土地资产处置工作,为14家中央在鄂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改制提供土地资产处置和土地估价备案服务。

2.土地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9634.06公顷,其中,依法出让供地7830.92公顷,占供地总量的81.28%;协议出让供地5398.28公顷,占出让供地总量的56.03%。全年土地成交价额271.74亿元,纯收益96.26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供地面积 2432.64 公顷,成交价款179.74亿元,纯收益65.84亿元。按招拍挂出让的土地用途构成,住房用地占招拍挂出让总量的66.51%,商服用地占26.27%,工矿仓储用地占6.00%。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土地转让宗数13645宗,转让面积6707.70公顷,转让金额40.39亿元;土地出租宗数7794宗,出租面积197.33公顷,出租金额2832.40万元;土地抵押宗数7329宗,抵押面积8336.45公顷,抵押价款481.91亿元,贷款金额260.56亿元。

与2005年度相比,土地转让、出租和抵押宗数,转让、抵押金额,以及抵押面积有所增加,土地转让面积和抵押贷款大幅增加,但出租面积和金额有所减少。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详见表4。

表4 2005~2006年湖北省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

2006年,全省土地转让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的为工矿仓储用地,面积5790.94公顷(占86.33%),其次为住宅用地,面积611.99公顷(占9.12%);转让金所占比例较大的为工矿仓储用地,转让金额160527.75万元(占39.74%),其次为住宅用地,转让金额152759.94(占37.82%)。土地转让的用途构成情况详见表5。

表5 2006年湖北省土地转让用途构成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2006年是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第二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进一步好转,省厅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矿业权管理:①研究起草了《关于规范矿业权审批权限的通知》、《关于规范矿业权申报审批登记程序的暂行规定》、《关于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调整了矿业权审批权限,统一了申报审批程序,规范了矿业权出让方式;②制定并下发了《湖北省矿业权规划审查细则》,严格矿业权规划准入,从源头把关,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③组织编制了全省磷矿资源整合方案和全省煤矿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指导有关市、县编制市、县两级磷矿资源整合方案;④国家三部委关于矿业权价款收益分配办法出台后,在省内配套实施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暂缓了所有矿业权有偿出让和有偿化处置工作,以维护国家政策的严肃性。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6年探矿权出让36宗,合同金额5184.95万元。其中,煤矿15宗,1877.88万元;硫铁矿3宗,214.31万元;磷矿2宗,771.59万元。

2006年采矿权共出让1865宗,出让金额14987.37万元。其中,拍卖出让13宗,出让金额63.00万元;挂牌出让101宗,出让金额955.75万元。招、拍、挂的宗数、金额分别占总数的6.11%和6.80%。主要涉及矿种为煤(21宗)、方解石(35宗)、水泥用灰岩(20宗)、建筑石料用灰岩(781宗)、制灰用灰岩(24宗)、建筑用白云岩(23宗)、建筑用砂(68宗)、砖瓦用粘土(437宗)、花岗岩(66宗)、建筑用花岗岩(87宗)、建筑用大理石(32宗)等。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6年探矿权转让共24宗,价款26788.37万元。其中,铜矿8宗,1052.83万元;铁矿6宗,281.17万元;磷矿3宗,23596.62万元;金矿3宗,534.00万元;岩盐2宗,543.75万元;水泥用灰岩 1宗,680.00万元;高岭土1宗,100.00万元。

2006年,采矿权转让12宗,价款2082.52万元。其中,煤矿4宗,295.90万元;磷矿6宗,1619.93万元;铁矿2宗,166.69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3146件(历年隐漏785件,2006年发生2361件),涉及土地面积2712.64公顷(耕地1393.68公顷)。2006年立案2965件,结案 2646 件(含部分2005年未结案件),结案率约90%。土地违法案件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14.67%,通过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共收回土地面积188.44公顷,拆除建筑物57749.38万平方米,没收建筑物20930.45平方米,罚款5631.31万元。动态巡查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242件,涉及土地面积1070亩(耕地512亩),挽回经济损失2294.50万元。

2.矿产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矿产违法案件249件。按矿产违法案件主体划分:企事业单位64件,集体违法案件40件,个人违法案件145件(占全年矿产违法案件的58.23%);全年共处理矿产违法案件230件。其中,无证开采181件,占全年矿产违法案件的78.70%,越界开采32件,非法转让采矿权4件,其他13件。

在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全省处理有关违法责任人57人。其中,行政处分19人,党纪处分29人,16人受到刑事处罚。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行政复议共32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共27件,占申请总数的84.38%。其中,省厅收到行政复议共5件(受理4件),占申请总数的15.63%;市(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行政复议共27件(受理23件),占申请总数的84.38%。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共审理行政复议案件39件(含2005年未审结的7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32件,结案率82.05%。其中,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占多数,有20件,维持率为62.50%;申请人撤回申请的有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5.63%;复议机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有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5.63%。此外,2006年受理的32件行政复议案件全部审结。

从2006年的行政复议案件来看,全省行政复议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申请复议的总数和受理的案件较去年大幅减少;②申请行政复议案件中因行政处罚引起的虽然比2005年少3件,但占案件总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③申请复议案件无行政收费和行政强制引起的行政复议,不作为的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为2件;④处理方式多样,仍以维持占主要,撤销和撤回申请的行政行为虽然数量与2005年持平,但所占比例明显增加。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1.管理机构与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与培训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从业人员5403人,其中,大本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 4222 人,比2005年增加了169人,占总数的78.14%,较2005年增长了4个百分点。另外,全省乡级国土资源所1099个,人员9650人,比2005年减少了754人,其中,专职 9300 人,兼职350人。人员知识结构构成总体特点是:随着管理机构级别下降,从业人员学历平均水平同步降低。详见表6。

表6 2006年湖北省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表

2006年,湖北省国土资源系统接受培训及学历教育人数分别为2200人和836人。

2.经费来源与使用情况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基本经费实行属地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日常工作经费由财政根据预算编制人数按规定的预算标准进行核定,不足部分一般由预算外资金弥补;专项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专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专项收入等。其使用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并于每年定期制定下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每月限期制定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其实行监督管理。

七、问题和建议

1.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费不足,体制不顺,职能没有完全到位

部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设置矿政管理科室,相应的管理职能未到位;部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人员编制过紧,预算经费不足,运转困难,特别是国土资源综合统计无法实行专人负责制,极大地影响综合统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建议组织开展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到位情况大检查,促进矿政管理和国土资源综合统计职能到位。

2.国土资源管理存在“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

应大力改革现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尤其是土地监察体制。强化国土资源监督管理和部门间的联合执法,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行大要案交叉查处办案的方法和措施。

3.国土资源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难度较大

由于缺乏统一的、相对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举报渠道单一或不畅通,致使现有的国土资源监督体系,特别是矿政监督体制不能适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后续监督,急需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效果评估机制。

4.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强化

虽然全省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但是,由于各地规划意识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指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特别是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未能延伸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规划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5.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3个方面:①土地出让中协议出让多,招标拍卖少,土地资产显化程度不够;②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用过低,利润大,不能充分体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矿业活动中的违规操作现象比较严重,加之矿业活动监督体系不完善,查处难度较大;③现有《矿产资源法》不能适应矿业市场的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约束力不强,严重阻碍了矿业权市场的有偿有序发展。

建议加大国土资源资产化管理力度,积极促进《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工作,颁布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比较明细的处罚措施,逐步完善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同时,大力培育国土资源市场,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督有偿举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公示举报电话、举报渠道等,确保国土资源有序有偿、合理开发。

活力的荷花
踏实的冰棍
2025-09-09 06:14:53
丹江口市皇强煤场。湖北丹江口市,位于中国中南地区,在丹江口市的丹江口市皇强煤场,煤粉最多,地址位于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十堰,十堰丹江口市环城南路(老虎沟路),我单位主要提供煤制品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