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组件的功率计算
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计算方法:
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光伏板组件
570w。光伏电池板标注的标准是500w,理论实际发电量是这样计算的,一天的有效光照时间6小时,光伏转化效率19%,这样光伏500瓦实际上的最大理论功率为500x6x0.19=570w。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全部以半导体物料(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转换效率只是一个衡量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转换效率越高,同样大的模组其输出的电量就越多, 也就是说发电量越大。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是用来衡量太阳能电池片的最大功率的。
知道这些只能非常粗略的算出组件发电量。其实你的Excel表格里面已经给出发电量了,第一列的组件功率就相当于组件发电量的。如果要自己计算就按照以下所说的方法来:
按第一行来算最大功率为:46.1V*5.79A=266.919W
但是实际输出的功率肯定小于这个,这面有个填充因子的,设填充因子为0.8(不知道实际填充因子为多少),
则实际输出功率为266.919W*0.8=213.535W, 这就是自己计算出来的组件功率。 你Excell表格里的组件功率就是按照这种方法来计算的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下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
1.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入功率应为100W/90%=111W;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
2.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555Wh/6h/70%=130W。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率。
3-5KW家庭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足够了,用于边远无电地区如高原、海岛、牧区、边防哨所等军民生活用电,如照明、电视、收录机等。
每天日照时间按5个小时计算,每天产生15度得电。一般家庭用电平均每天5度就够了,按照日照5个小时计算,需要lkw的发电装置,大概需要30个平方。
考虑因素:
太阳能光伏发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资料后,才能确定电池板的安装方式、最低功率、规格(太阳能电池板每天的有效发电量必须大于负载的用电量)及蓄电池的容量、性能及控制方式。
使产品达到最佳性价比。如果对相关因素的估算失误,就会直接影响到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和造价。
(1)现场的地理位置。
包括:地点、纬度、经度、海拔等。
(2)安装地点的气象条件。
包括:逐月太阳能总辐射量,直接辐射量(或日照百分比),年平均气温,最长连续阴雨天数,最大风速及冰雹、降雪等特殊气象情况。
(3)最大负载量。
包括:负载每天工作时间及平均耗电量,连续阴雨天需工作的时间。
(4)负载用电特性
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的电流是直流,如果负载是交流的话,需要经过逆变器的转换,才能正常工作,这样太阳能最终供给负载的能量损耗就增大,从而所需太阳能电池就会增大,导致太阳能供电系统造价增大。
(5)交流负载对电源的要求
交流负载除了需要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外,对逆变器的要求也会因负载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纯电阻性质的负载例如电热丝,对逆变器要求不高,可用普通的修正波逆变器。
而电视、电动机对电源要求相对要高,需要的逆变器功率及输出特性都要高,需用大功率的正弦波的逆变器,才能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不受干扰。负载要求不同,造价也不同。
(6)使用限制
由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对蓄电池有特定的环保要求,特别是镍镉电池在欧美国家受到严格限制,还有铅酸电池在运输方面也会受到限制,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太阳能光电产品的造价增大。
扩展资料:
光电产品要求
(1)防水、防雹、防风。
一般太阳能电池板采用钢化玻璃封装,外框用铝合金封装,能有效抵御冰雹袭击,安装用金属支架固定,能抵御10级以上大风。
(2)防晒、防冻。
一般都有通风、散热窗子,以利于蓄电池散热。对于冬季特别寒冷地区,蓄电池采用防凝固的胶体电池。
(3)控制保护
为了最大限度延长电池板及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有防反充、过充、过放保护电路控制,避免损坏电池板及蓄电池过早的老化。
(4)零件选择
由于太阳能光电产品使用环境不同,温度相差较大,因此要求零件的工作温度范围要宽。
(5)维护
太阳电池发电系统没有活动部件,不容易损坏,其维护也非常简便。不过也需做定期维护,否则可能影响正常使用,甚至缩短使用寿命。
一般来说,太阳电池板方阵倾角应超过30度,所有灰尘可由雨水冲刷而自行清洁,在风沙较大地区,应当经常清除灰尘,保持方阵表面的干净,以免影响发电量。清洁时可拭去灰尘,有条件时可用清水清洗,再用干净抹布擦干。
切勿用腐蚀性溶剂或硬物冲洗擦拭。定期检查所有安装部件的紧固程度。遇到冰雹、狂风、暴雨等异常天气,应及时采用保护措施。经常检查蓄电池的充放电情况,随时观察电极或接线是否有腐蚀或接触不良之处。
在一些简单的系统中应根据蓄能情况,控制用电量,防止蓄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当立即检查、维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光伏板的规格是不一样的:以韩华270w得板子为例尺寸为1650x991x36每瓦4元左右。
涉及光伏发电的两个决定因素:
第一,光伏电池板的发电功率。
第二,光伏电池板的安装地区。
同一个地区,光伏电池板的发电功率越高,发1度电所用的时间越短,一天之内发电量也就越高。
我们通俗讲的1度电,换算成术语就是1千瓦时(1KWH),就是1000瓦时(1000WH)。即,1度电=1千瓦时(1KWH)=1000瓦时(1000WH)。
以能环宝旗下腾耀电站选用的隆基乐叶光伏电池板LR6-60-285M来说,它的标称功率为285W。那么,它发1度电所需时间为1000WH÷285W≈3.5H。
发1度电需要3.5小时,那么一年的发电量不就是365×24÷3.5吗?要是这样算,可就要笑掉大牙了。
输出功率=输出电压
X
输出电流。
实际计算那是没办法算的,因为不同的时间点,光照情况不一样,输出功率都不一样,跟光照情况直接相关。辐射强度是一个变量,我们拿到的也只是一个总的均值,所以实际发电也只能是一个均值。
当然,如果你通过相关设备把所有的的发电数据(电压、电流、辐照等)全部记录下来,那就可以得到实际的数据了。
另外,对于专业弄太阳能这块的来说,那个电压、电流也不需要计算,都知道大概范围。
公式:转换效率*面积=功率。
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功率和面积大小决定的。同输出功率的,面积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样面积的,输出功率越高,转换效率越高。这三者之间满足简单的换算关系。
提供两种换算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方法如下:
1、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带负载测得的电压*电流)/当时测量的条件下的辐照强度值。
(非晶一般为6%,单晶一般为14%,多晶一般为13%)
2、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