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顺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怎么样?
淅川县顺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是2015-12-29在河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淅川县上集镇水田村。
淅川县顺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326MA3X67NW2M,企业法人沈庆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淅川县顺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光伏发电;光伏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新能源技术开发。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淅川县顺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淅川富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是2017-12-18在河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淅川县厚坡镇裴岗村(香九厚工业园)。
淅川富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326MA44PKJR0M,企业法人刘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淅川富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污泥处理;污水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人畜粪便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清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市政亮化工程;土壤修复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环保建材生产、销售;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环保项目投资、建设、咨询、设计、管理。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淅川富乔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2011年(辛卯年)11月28日,中国泰州新能源高层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200多位嘉宾参加。中策资本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友权怀揣着《钒电池在新能源产业的应用》报告在台上做了精彩的演讲。依据规划,该项目占地1800亩,一期工程将在2012年投产,届时可形成25亿元的销售额,2013年全部投产后,有望形成100亿元的产业规模,届时中策资本集团旗下的洋泰能源(泰州)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钒电池生产商。所生产的钒电池将从泰州集成后走向全球。
近日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了辽宁电力(行情 专区)勘测设计院的验收,目前已经全面投入运行。业内人士指出,在上述示范项目的良好带头作用下,如果今后全钒液流电池在核心技术研发、稳定性、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则将有望成为储能行业的“黑马”;再加上我国新能源产业也将步入“钒电池时代”,预计钒矿相关个股如明星电力(行情 股吧 买卖点)、国星光电(行情 股吧 买卖点)、天兴仪表(行情 股吧 买卖点)及海亮股份(行情 股吧 买卖点)将获得资金的青睐。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发展得十分迅猛。截至2012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532.4万千瓦;但是,由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非稳态特性,大规模并网后对电网调峰、调频及电能质量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占电网电力比例的提高,弃风限电现象也频频出现。
有专家指出,如何提高电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减少弃风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今后我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因其使用寿命长、规模大、安全可靠等突出的优势,成为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2012年,美国制定的储能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将全钒液流电池列在首位。据悉,大规模储能电池有三个基本要求:高安全性、生命周期性价比高及生命周期环境友好。
作为当前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安全性高,在常温常压下运行时,电池系统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电解质溶液有效排出,再通过热交换排至系统之外;而且电解质溶液为不燃烧、不爆炸的水溶液,系统运行安全性高。
正因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拥有诸多优势,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未来在储能行业具备无可估量的发展潜力,甚至有可能将改变未来的能源格局。
而此次通过验收的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其背后是大连化物所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长达13年的自主创新研发与合作。分析人士表示,示范项目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这为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并将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万亿储能市场将启动
按照我国《新能源汽车(行情 专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近年来电池行业数据的测算,钒电池所应用的风电储能设备和城市调峰储能设备市场规模将在11000亿元左右,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又给钒电池产业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未来,钒电池将引导世界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潮流。日前,钒电池已经列入国家“863计划”备选项目,中德“波恩项目”新能源汽车项目已于2011年4月份在海南岛奠基,投资上百亿,而钒电池就属于重点之一。
目前关于钒电池,政府层面与产业界以及学术界都有共识,均认为钒电池在中国具备发展前景。首先,中国钒矿资源丰富,拥有核心技术,通过跨国整合,目前中国公司已掌握了世界的钒电池关键技术,钒电池的特点也适合中国电网的需求,如寿命长、可重复放电、可靠性高,完全能满足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需求。
据了解,在日本用于电站调峰和风力储能的钒电池发展迅速,大功率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已投入使用,并全力推进其商业化进程。但在我国,钒电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国内在钒电池领域的萌芽状况,中策资本集团凭借在矿产能源领域的广泛投资,目前在徐州、南阳等地建立了钒电池原材料(行情 专区)生产基地,并在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甘肃玉门建立了风、光、电储一体化的国家级示范基地。此外,该集团通过股权纽带引进了日本、韩国钒电池新技术,再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组建了中日韩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并在全球多个国家申请了专利。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钒储量占全球钒储量的35%,居全球第一位;我国钒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48%,2010年我国钒产量达到6.15万吨,优越的资源禀赋为我国发展钒电池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业内人士表示,钒电池是一种基于金属钒元素的氧化还原电池储能系统,非常适用于大型静态储能,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发电储能设备、电站储能调峰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或成为未来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为了减少风电、光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每台发电装置需配备一款功率相当于其功率10%-50%,且储能需求高于风电装机容量的20%以上的储能蓄电池。有券商分析师估算,2020年中国的钒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其中风电的产值将是主要部分。
涉钒概念股引关注
在全球最大规模的5MW/10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这一示范项目的良好带头作用下,未来钒电池有望成为储能行业的“黑马”;再加上我国新能源产业也将步入“钒电池时代”,预计钒矿相关个股如明星电力、国星光电、天兴仪表及海亮股份将获得资金的青睐。
明星电力(600101):有分析人士指出,钒具有“现代工业的味精”之称。公司持有四川奥深达资源投资开发公司100%的股权,奥深达公司在矿产勘探、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公司已获得四川甘孜和平武、陕西山阳、西藏江达、新疆且末等地的铁、锰、钒、银、铜、铅、锌等各类矿权共7宗。其中,奥深达的核心资产为持股比例75%的陕西山阳县杨洼钒矿项目(已经获得采矿权).
国星光电(002449):2013年1月,公司股东大会同意调整钒业项目的投资实施主体,将以龙宇钒业为主体继续实施该项目。而龙宇钒业自2005年底依赖拥有河南省淅川县打磨沟的钒矿采矿权,并已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该矿区矿石中主要有益元素是五氧化二钒。
天兴仪表(000710):2008年6月,公司完成收购鑫地隆矿业公司70%的股权,目前该公司已取得了耀岭河钒矿的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为3年,自2010年12月28日至2013年12月28日。该项目勘查面积为6.46平方公里,目前鑫地隆所拥有的耀岭河钒矿内蕴矿石储量2382万吨,该项目工程建设(行情 专区)需投入资金6000万元左右,公司尚需筹措资金才能进行投资建设。
海亮股份(002203):公司持有恒昊矿业股份5000万股的股权,占恒昊矿业增发后总股本的12.89%。据悉,恒昊矿业拥有四座镍矿山、一座钒矿山、两座锰矿山和两座铜钼矿山,钒金属储量达42.03万吨。 一、电堆作为发生反应的场所与存放电解液的储罐分开,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电池的自放电现象。功率只取决于电堆大小,容量只取决于电解液储量和浓度,设计非常灵活;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加储能容量,只需要增大电解液储罐容积或提高电解液体积或浓度即可,而不需改变电堆大小;可通过更换或添加充电状态的电解液实现“瞬间充电”的目的。可用于建造千瓦级到百兆瓦级储能电站,适应性很强。
二、充、放电性能好,可以进行大功率的充电和放电,也可以允许浮充和深度放电。对铅酸蓄电池来说,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寿命越短;放电深度越深,电池的寿命也越短。而钒电池放电深度即使达到100%,也不会对电池造成影响。而且钒电池不易发生短路, 这就避免了因短路而引起的爆炸等安全问题。
三、可充放电次数极大,理论上寿命是无数次。充放电时间比为1:1,而铅酸电池是4:1。而且钒电池充、放切换响应速度快,小于20毫秒,非常有利于均衡供电。
四、能量效率高,直流对直流能量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而铅酸电池只有60%左右。钒电池组中的各个单位电池状态基本一致,维护简单方便。
五、选址自由度大,占地少,系统可全自动封闭运行,不会产生酸雾,没有酸腐蚀。电解液可反复利用,无排放,维护简单,操作成本低。是一种绿色环保储能技术。因此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钒电池是铅酸电池理想的替代品。 与其它化学电源相比,钒电池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优点如下:
1.功率大:通过增加单片电池的数量和电极面积,即可增加钒电池的功率,美国商业化示范运行的钒电池的功率已达6兆瓦。
2.容量大:通过任意增加电解液的体积,即可任意增加钒电池的电量,可达吉瓦时以上;通过提高电解液的浓度,即可成倍增加钒电池的电量。
3.效率高:由于钒电池的电极催化活性高,且正、负极活性物质分别存储在正、负极电解液储槽中,避免了正、负极活性物质的自放电消耗,钒电池的充放电能量转换效率高达75%以上,远高于铅酸电池的45%。
4.寿命长:由于钒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只分别存在于正、负极电解液中,充放电时无其它电池常有的物相变化,可深度放电而不损伤电池,电池使用寿命长。加拿大VRBPowerSystems商业化示范运行时间最长的钒电池模块已正常运行超过9年,充放循环寿命超过18000次,远远高于固定型铅酸电池的1000次。
5.响应速度快:钒电池堆里充满电解液可在瞬间启动,在运行过程中充放电状态切换只需要0.02秒,响应速度1毫秒。
6.可瞬间充电:通过更换电解液可实现钒电池瞬间充电。
7.安全性高:钒电池无潜在的爆炸或着火危险,即使将正、负极电解液混合也无危险,只是电解液温度略有升高。
8.成本低:除离子膜外,钒电池部件多为廉价的碳材料、工程塑料,材料来源丰富,易回收,不需要贵金属作电极催化剂,成本低。
9.钒电池选址自由度大,可全自动封闭运行,无污染。 钒电池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钒电池正极液中的五价钒在静置或温度高于45摄氏度的情况下易析出五氧化二钒沉淀,析出的沉淀堵塞流道,包覆碳毡纤维,恶化电堆性能,直至电堆报废,而电堆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电解液温度很容易超过45摄氏度。第二,石墨极板要被正极液刻蚀,如果用户操作得当,石墨板能使用两年,如果用户操作不当,一次充电就能让石墨板完全刻蚀,电堆只能报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隔两个月就要由专业人士进行一次维护,这种高频次的维护费钱、费力。
另外,钒电池成本过高。以一个五千瓦电池为例,电解液(一立方,1.8mol/L)17万、控制系统10万、隔膜7万、板框4万、石墨板1.5万、泵0.7万、碳毡0.4万,总共40.6万,这只是主要材料成本,没计入次要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因此,一个五千瓦钒电池的成本在四十万以上,高出相同规格铅酸电池的成本数倍。
从环保的角度来说,钒电池压根就不环保,配制电解液用到的原料、正极沉淀以及泄漏的正极液经风干后形成的薄层都有一样相同东西,那就是五氧化二钒,它是一种剧毒化学品。
因此,钒电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让人无法乐观的是,钒电池在国内被研究十多年来还没有哪家科研机构取得了突破。 钒电池(VRB)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存储装置,经过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应用验证,与市场中的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相比,具有大功率、长寿命、支持频繁大电流充放电、绿色无污染等明显技术优势,主要应用于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城市电网储能、远程供电、UPS系统、海岛应用等领域。
早在60年代,就有铁—铬体系的氧化还原电池问世,但是钒系的氧化还原电池是在1985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ria Kacos提出,经过十多年的研发,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在日本,用于电站调峰和风力储能的固定型(相对于电动车用而言)钒电池发展迅速,大功率的钒电池储能系统已投入实用,并全力推进其商业化进程。 前期工作:我单位从1995年率先在国内开始钒电池的研制。先后研制成功了20W、100W、500W的钒电池样机,在钒电池的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开发了四价钒溶液制备、导电塑料成型及批量生产、中型电池组装配和调试等技术。1998年,500w的钒电池样机用于电瓶车的驱动。现已研制出800W的产品样机。
是,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市。
南阳的基础设施: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东西,许平南襄、沪陕高速公路两个“十字”形重要通道为市域城镇与产业发展轴,以邓州和桐柏、西峡、淅川县城为四极,以小城镇为依托,拓展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现代立体交通支撑体系,形成“一体两翼、两圈两轴四极”向心发展、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调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南阳机场是全省三大航空港之一,国家东西、南北通讯光缆干线在南阳交汇。宁西铁路客运通车,被交通部确定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南阳飞机场是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可直飞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桂林。初步形成了以铁路、航空、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网络的立体交通运输格局。
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宁西铁路二线建成通车,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建设进度居全线前列,高铁片区规划同步启动,南阳火车站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宁西高铁进入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列入部省工作计划;新开通厦门、兰州航班,南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周南高速、栾西高速、中心城区东环路开工建设;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完成投资32亿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内乡煤电运一体化、南召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能源项目加快建设,镇平玉都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用,风电、光伏发电累计并网发电规模达到39.5万千瓦。唐河复航工程、罗汉山大型水库列入国家“十三五”专项规划。
2016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0.87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13公里。全年客运量比上年下降0.2%;货运量比上年增长0.3%;旅客周转量比上年增长3.9%,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6.9%;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6.8%,机场货邮吞吐量下降14.3%。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77.5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43亿元,增长49.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34.8%;电信业务128.2亿元,增长51.5%。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12.5万门,同比增长3.8%;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4.4万户,同比下降45.5%;移动电话用户812.3万户,同比增长4.6%。电话普及率为93.1部/百人,其中,城市116.1部/百人,乡村55.4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133.3万户,增长31.2%。
2014年,南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47.1亿元,同比增长8.6%,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一、二、三季度分别提高1.1、0.3、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不断向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382.8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184.5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79.8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与三季度增速持平,高于同期GDP和第二产业增速1.0和0.3个百分点。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为16.3:50.5:33.2。 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全省第二的农业大市。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棉基地。
南阳黄牛”居全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南阳黑猪”在全省享有盛名,南阳柞蚕居全省首位。林、果、药和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有松、杉、泡桐等用材林木30多种,苹果、猕猴桃、柑桔、大枣、板栗、油桐、生漆、银杏等经济林20多种,中药材有山茱萸、辛荑、杜仲、桔梗、丹参、半夏、全蝎、血琥珀八大名产。西峡的猕猴桃、山茱萸、南召的辛夷、桐柏的木瓜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卧龙区的月季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月季之乡”,桐柏的板栗被命名为“河南省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市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个。
2014年,南阳市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达到102.4亿斤,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畜产品总量实现“五连增”。“中线渠首”有机农产品进入北京市场。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580亿元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合作社2953家、家庭农场603家、土地流转面积42万亩。 2014年,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33.98亿元,同比增长11.2%。从全年走势来看,2014年南阳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增速呈现低速开局,稳步攀升的态势。从当月增速看,2月份以4.4%的低速开局,与全省当月增速的差距达10.5个百分点,3月份也只是实现了9.3%的增长速度。从4月份开始,当月生产回升至两位数增速,9月份达到2014年最高增速13.3%,与全省当月增速的差距缩减到0.4个百分点。
南阳市已形成新能源、光电、电力、油碱化工、先进制造、超硬材料、纺织等优势产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百余家。南阳工业门类达39个,产品3000余种,其中燃料乙醇、天然碱、防爆电机、感光材料、洁霉素、炼钢连铸结晶器以及保护材料等产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4家企业入选“全国创新能力行业十强”,10家企业荣获全省百家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全市已获得5个中国名牌、26个河南名牌和30个河南优质产品称号。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以光电、生物、光伏、超硬材料、新型电力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成为南阳工业新亮点。南阳市先后被批准建设国家新能源技术产业基地、省光电产业园(基地)和省生物产业基地。 金融业
南阳现拥有全国型商业银行11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的南阳分行。筹备中的商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南阳分行。地区性商业银行9家:中原银行、河南省农村信用社、郑州银行,洛阳银行,南阳村镇银行、平顶山银行,河南方城凤裕村镇银行、新野建信村镇银行,西峡农商银行。政策性银行1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南阳分行。保险公司10家: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中国财产保险、太平洋保险、康泰人寿、天安保险等 截至2013年末,南阳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广播电台1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46%;电视台1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6.38%。
文化场馆: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卧龙岗(国家二级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南阳市图书馆、南阳市群众艺术馆、南阳大剧院。(建设中)
市属媒体:南阳日报社、南阳电台、南阳电视台。
灿烂的南阳文化
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早在四、五十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期的“南召猿人”就生活在南阳盆地,他们用打制石器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早期都城设于淅川境内的丹阳,丹阳成为中国楚文化的摇篮。秦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南阳郡居其一。汉代的南阳文化以发达的科技、医学和手工业为代表,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画像石刻和画像砖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唐代以后,南阳的经济文化地位仍十分为世人瞩目,从唐代大诗人李白、散文家韩愈,到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范仲淹和金代的元好问等,写下许多赞颂南阳的名篇佳作。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亲笔为新华社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新闻稿,更使南阳名扬四海。
南阳是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楚文化、汉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楚汉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楚汉文化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最集中的地区。《史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姜子牙吕氏封国之地(吕国)。公元前821年,西周军事家、政治家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西汉时期,南阳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陪都,是中国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中心,“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就是对南阳繁华的真实写照。东汉时,南阳城的面积比京都洛阳还要大,人口也比洛阳城的多,商业繁华程度也超过洛阳,皇亲国戚大多是南阳人。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南阳培育出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南阳五圣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爱国诗人屈原,大秦名相百里奚亦是南阳历史名人的杰出代表。据《二十四史》记载,南阳籍历史名人有800多位(不包括近现代名人),是中国地级市中名人最多的地区,南阳的名人灿若群星,名人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南阳灿烂丰富多样的文化:南阳楚文化、南阳汉文化、南阳药文化、南阳水文化、南阳佛文化、南阳商文化、南阳民歌、南阳玉文化、南阳书院文化等。
南阳楚文化
《诗经》描绘过这里的楚地风雅,李白吟咏过这里的汉时繁华,“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邀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这一切,无不彰显出作为楚汉文化的发祥地。
《史记.楚世家》载:楚,祝融之后。祝融居新郑,其后裔陆终生六子,“六曰季连,芈 姓,楚其后也”,其后逐渐西迁。商末,季连后裔鬻熊投归周文王,并任“文王之师”,当时楚势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时的歧阳之会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孙“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楚国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南阳淅川一带,淅川丹江水库淹没区是楚国时期的都城丹阳所在地,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秦楚丹阳之战和“屈原扣马谏王”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几千年前,楚人以汉江上游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先后统一了南方50多个小国,全盛时领域北至黄河、东至海滨、西至云南、南至湖南。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灿烂独特,世所罕见。楚人创造了最早的冶铁技术、最早的黄金货币、最早的商品交易场所—“市”、最早记载的天文历法等诸多文明之源。楚境出土保存完好的绣、锦、罗、纱、绢、绦、漆器等图案之美、色彩之新,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工艺之精,超越各国。作为音乐舞蹈之邦和绘画艺术之国,楚国在艺术上成就斐然,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迷雾而辉耀人类。为再现楚国的文化风貌,充分展示南水北调中线源头历史文化经典,丹江苑筹建了楚风楼、丹阳楼及相关文化景点,再现历史名人、文化渊源。使游客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充分感受文化旅游的独特风味与乐趣。
南阳汉文化
河南南阳为中国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登江汉”自古为四方交通要冲,历来是 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和山水名城,自古以来这里就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闻名于世。南阳,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高峰——汉代雄居一方,显赫当时,创造了璀璨的人文遗迹。
南阳汉文化的繁荣不仅从史籍中可以发见,从文物考古资料中也得以实证。《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新辟南方17郡, 其财资和铁器等物品靠南阳和汉中铁官提供和调运。文物考古研究方面发现带有“阳二”铭文的铁工具在东南豫章郡(今江西清江)、右扶风(今陕西永春)均有发现。可见当时南阳不仅自身手工业、商业、农业发达,还为汉王朝开疆拓土,维护王朝统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从人文角度看,法律学家张释之、大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汉王朝重臣左雄、朱穆等学者,也正是南阳汉文化精粹的体现。南阳境内存在众多的汉代城址、水利遗迹,莫不证明了汉文化的繁荣。大量的汉代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汉文化的昌盛。丰富的汉代遗物在南阳境内大量存在。
南阳三国文化
三国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万花纷呈的时代,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时代,是一个文韬武略的智慧时代。南阳可以说是三国文化的源头,是魏蜀吴三分天下的策源地,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人才库,刘秀、刘玄、诸葛亮、许攸、黄忠、魏延、邓艾、文聘、何晏、陈震、邓芝、甘宁、谢景……这些南阳籍或在南阳发迹的人物在魏蜀吴政权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三国历史的发展,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刘玄在绿林军拥戴下在南阳白河之滨称帝史称更始帝;诸葛亮在此躬耕十年,刘备屯兵新野,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提出三分天下之计(草庐对策),火烧博望、火烧新野一举成名;曹操欲占据南阳,与张绣恶战宛城,成为三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三次战役,曹操败失大将典韦);望梅止渴故事发生在南阳博望古镇。
南阳是三国遗迹较多的地区之一。卧龙岗,1800多年的历史,国家二级博物馆,卧龙诸葛亮在此躬耕十年,三顾茅庐、三分天下,名扬千古;武侯祠,在卧龙岗内,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南阳宛城遗址;方城博望坡古战场、梅林铺、夏饷铺;唐河徐庶阁遗址;新店乡黄忠故里,潦河镇曹昂墓、典韦墓、安众城遗址,新野议事台、关宿桑、汉桑城、太子阁、徐庶走马荐诸葛处、桐柏魏延故里等。
南阳水文化
南阳水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城。南水北调,源起南阳。丹江口水库湖面有800多平方公里,号称亚洲第一库,其第一还表现在水质清冽、甘甜可口、因此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水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就位于南阳市淅川县的丹江口水库。以水位中心形成了飞江索桥、沿江走廊、人工瀑布、垂钓园,各种游艇,水上飞机、丹江鱼宴等形成的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的水上世界。
南阳佛文化
中国首家佛教高等院校河南佛教学院就设在南阳邓州。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办,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本科,面向佛教界和社会招生。国家AAAA级景区中原古刹香严寺毗邻丹江水库之滨,位居中原四大名寺之一,上寺尚存,丹江苑将承担起下寺原貌的复原,并修建下寺艺术馆及亚洲第二大的中原盛世观音,正筹建中的观音将分为三大部分:观音主题、观音广场、观音禅院。观音主题部分造型独特,采用现代声光电综合技术,升降自如。开光时,观音像伴随着音乐喷泉冉冉升起,崭新的诠释了神秘的佛家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丹江苑区浓厚的文化氛围。
南阳药文化
南阳具有中华药都之称,南阳的中药资源丰富,曾培训出世界级的历史名人医圣张仲景。南阳淅川丹江湖周边的青山乃八百里伏牛山延伸地带,气候温和,中草药资源丰富,号称天然药库。丹江苑在原来天然草药的基础上开辟了近万亩的中草药基地,种植品种丰富的中草药植物,既可观赏又可药用,既充分发挥了自然资源,又可保护水土植被。中草药基地上还筹建了药王殿、李时珍像等建筑雕塑,以展示历代中医药名人事迹,建成全国少有的中药文化荟萃之地。
南阳商文化
商文化名人:范蠡,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南阳市淅川县)人,一代商圣在楚国位居宰相后,急流勇退,弃官从商,成就一代儒商,富可敌国。其在商业上的创见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可谓市场经济的鼻祖。他提出的“经商十八则”及相关经商哲学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为诸多商家学者所称赞与研究。丹江苑筹建的范蠡阁及相关建筑旨在向游客提供文化观光的同时,传播商圣范蠡的经商风范,使其发扬光大,成就更多商业巨子。
商文化建筑:山陕会馆位于社旗县城中心。过去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南船北马,商人云集,是南北九省过往要道和货物集散地,有街72条。清乾隆年间,曾和朱仙镇、回郭镇、荆紫关镇并列为河南四大名镇。当时,秦晋两省富商大贾,为了叙乡谊,通商情,接官迎仕,祭神求财,积资建造这座会馆。会馆分照壁、悬鉴楼、大拜殿、春秋楼四个主体建筑。“运巨石于楚湘,访名匠于天下”,连烧制的玻璃瓦也是来自秦晋。从乾隆二十年开始,至光绪二十八年建成,历时137载。
“一座山陕会馆,半部商业历史”。山陕两省商人为敬关羽,叙乡谊,通商情而建的山陕会馆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商业文化大书。关羽作为山陕商人崇拜的偶像,他所代表的“忠义”和“诚信”美德,为山陕会馆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使这座商业会馆超越了“义”与“利”的争辩,打出了“诚信为本”、“义中取利”的商业道德宣言,成为商会文化之祖脉,商业规则之源头,商务公开之标本,重义守信之典范。山陕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玉文化
南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享有中国玉都之称。中华玉雕看中原,中原玉雕看南阳。南阳人自古爱玉、尊玉、崇玉、比德于玉,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玉文化。自南阳发现第一件夏代玉铲开始,南阳玉文化以独特的精神气度,闯出品牌,在新时代愈发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南阳市区北8公里的独山,盛产美玉,产量居我国四大名玉之冠。南阳独山玉的生产,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发掘出土的商代和战国时期用独山玉制成的玉铲和玉凿,证明远在4000年以前,南阳人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用玉石制作生产工具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便有记载:“南阳有豫山,山山出碧玉。”清光绪年间记载“予山产玉……北夏之民,多冶玉为生”,说明当时南阳独玉的市场十分繁荣,玉加工已成为一种产业营生。
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就及时地对独山玉矿进行了详查,证实其为我国独有的优质玉矿基地,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宝玉石学会——南阳宝玉石学会,此举标志着我国玉文化产业在南阳率先树起了兴业大旗。之后,全国著名专家、学者齐聚南阳,连续多年举办宝玉石研讨会,南阳师范学院还率先成立了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
南阳书院文化
书院文化是南阳文化的一朵奇葩。书院教育,是南阳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宋至清,南阳境内先后建立过许多书院,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包括卧龙书院在内的“十大书院”。
花洲书院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邓州古城东南隅,系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知邓时创建,并在此写就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书院现存有享堂、景范亭、万卷阁(藏书楼)及泮池、古井等清代建筑。书院另存古碑28通,是研究邓州及书院沿革的实物资料。创建千年来,花洲书院的性质一直未变,1905年被辟为邓州高级小学堂,现为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
卧龙书院,又称“诸葛书院”、“孔明书院”,位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故里南阳武侯祠之东孔庙之后院内,建于1309年春,据史书记载这是当时全国兴建的四所书院之一。卧龙书院是为纪念诸葛亮躬耕南阳,弘扬其“淡泊宁静”、“不求闻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而修建的庙学。从元至清,几经兴衰 ,卧龙书院曾为(封建社会)南阳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人才的培养做出过一定的贡献。卧龙书院文化厚重,传承和保持了我国古代书院的基本建筑格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书院、祠庙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著名武侠小说家卧龙生(南阳镇平县人,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原名牛鹤亭。),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文学,逐以此为笔名。1957年以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一炮打响。
南 阳 曲 艺
南阳历史悠久,民风淳厚,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曲艺之乡”、“民歌之乡”、“民间故事之乡”之称。民间保存了一些独特的习俗,沿袭至今,对于研究历史学、社会学、美学、民间文学等,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南阳曲艺形式多样,素有:“书山曲海”、“曲艺之乡”之称。大调曲子、三弦书、鼓词、槐书、锣鼓曲、善书、故事植根深远;河南坠子、评书广为流传;另有渔鼓、蛤蟆嗡、莲花落以及相声、山东快书、竹板书等形式。各曲种曲(书)目计约3千部篇。 明清时期,南阳市区先后有8所书院,清末至抗日前夕,南阳市区有小学达200多所,中学10余所。南阳拥有八所高等学校、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的科技示范市。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阳师专升格为南阳师范学院(河南文理学院),成为南阳历史上第一所省属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2004年6月,南阳理工学院升本成功,成为南阳市第二所本科院校。2005年河南佛教学院批准成立,成为南阳市第三所本科院校。
2015年年末南阳市拥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个,拥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87所,普通高中71所,初中学校433所,普通小学3716所,特殊教育学校10所。
南阳高等院校
1、南阳师范学院(本科)
南阳师范学院(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是2000年通过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办学层次上实现重大跨越。2012年开始招收生物工程硕士,2015年开始招收物理学硕士(与郑州大学联合培养)。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37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00余人,其中博士229人,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一个,校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5]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管专家、获曾宪梓奖教师等53名,外籍教师10名。有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孙儒泳、张国伟,工程院院士张勇传、杨士莪,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90余人为学院兼职教授。
2、南阳理工学院(本科)
南阳理工(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学校前身是1987年创办的南阳大学;1993年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建校,定名为南阳理工学院;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拥有工、管、文、理、法、医、经济、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截止2014年5月,学校占地176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有大型运动场2个,综合体育馆1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14702万元;学校设19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在校普通本专科生和留学生20000余人。
3、河南佛教学院(本科)
中国佛教发源地河南省,首所现代僧伽教育佛教高等院校成立。学院位于河南省桐柏县龙潭河景区。2005年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开办,学制为全日制四年本科,面向佛教界和社会招生。学院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现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2006年6月-2010年10月历时5年正式挂牌招。2011年2月25日~27日,学院首次招生考试。2012年4月8日,举办学院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法会。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担任院长。首招学僧40余人。4年间将学习戒律、阿含、瑜伽、中印佛教史等佛学专业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英语、计算机、宗教法规等课程。
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南阳。学校创建于1973年,时名五三一机械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中原机械工业学校,200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高等学校,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学院占地841亩,建筑面积53.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440万元,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