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生物质能 > 正文

生物质能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高挑的黄蜂
潇洒的大白
2022-12-22 10:59:30

生物质能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最佳答案
冷艳的往事
震动的大米
2025-09-05 07:43:39

我只说我觉得和我认知的,也许不对,勿念。

生物质能就是所谓的破枝烂叶秸秆等等植物经过压缩而成的燃料。

优点:可持续性高,因为就是树枝树叶枯草秸秆,这些本来都是要烧荒烧掉的,现在做成燃料。

本来还有一个优点是成本低,但是,现在看来也不是很低。

燃烧可以更充分,简单来说就是产生更少的烟和粉尘。

缺点:燃烧设备比较贵。

含氢氧比重还是略大,简单来说就是燃值不太高,相对煤和油等化石能源来说。如果能把生物质能燃料做成机制炭反而变废为宝,极大的减少烧炭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能大大降低炭的价格,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把制成的炭经过压合变成煤,极大降低煤炭污染问题,当然,成本比较高。

其实,生物质能燃料是折中办法

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质能的广义概念: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

生物质能的狭义概念: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

生物质能的优点可分为以下几点

①生物质能可再生,生物质能根本就是来源于太阳能,而太阳能是无穷无尽的,并且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然后储存在生物体内,因此只要确保植物光合作用顺畅进行,就能生产出源源不断的能量。所以说生物质能是可以再生的。

②环境污染小,通常生物质能中含有对环境有害物质的含量非常低,而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又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温室气体,并且释放氧气,因此,提倡生物质能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自然的碳循环,对自然界就要很大的益处。

③原料丰富。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预计,全球生物质能源潜在可利用量达350EJ/年(约合82.12 亿吨标准油,相当于2009年全球能源消耗量的73%)。

虽然说生物质能的优点如此突出,但是缺点也不是说没有的。

首先,生物质能的生产周期很长,依靠生物自己来获取能源,这个时间本来就不短,而且在后期加工处理中,经常是通过发酵提取等耗时耗力的手段来最终生成能源物质。样的生产效率远远比不上挖掘石油和采集天然气。

其次,生物质能的生产过程复杂,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比如像生产乙醇,使用的是废弃的农作物进行发酵,首先要收购(最好是已经超过了保质期的)农作物,然后再将其放置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在这期间要实时监控发酵罐中的温湿度,发酵出来的原液还需进行多次过滤,提纯,最终才得到目标产物,这样看来,生产过程比单纯的采集天然气等传统的能源生产更加复杂。所以相应的资金投入就会大大增长。

还有,生物质能受地域限制,像一些农业并不太发达的地区,所能利用起来的生物质能就很少,相应的在该地区推广使用生物质能就困难重重,而且又想要在该地区用上生物质能,所需的运输成本也会大大提高。

总的来说,现在大面积推广生物质能还是有很大的困难,但相信在以后 科技 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像生物质能这类清洁能源一定会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并且最大的优势是变废为宝。如果不处理,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污会污染环境,处理好了,可以变成清洁能源以及有机肥。有机肥还田之后实现循环经济。缺点方面就是从经济性角度,如果没有补贴,还不足以实现盈利。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环保意识以及环保处罚力度不足导致的。

最新回答
多情的背包
等待的巨人
2025-09-05 07:43:39

在地球上面,我们之前的“蒸汽时代”,靠的是煤作为燃料。但是,缺点很明显,比如说煤的数量有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且燃烧后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对我们的地球家园影响十分地不好。所以,我们发现出了一种清洁能源,那么它就是生物质能,它有很多优点,当然也有许多缺点,下面我就来列举一下。

优点:

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生物质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它是如何形成地呢?它就是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地形式储存在生物体内的一种能量形式。太阳能,我们都知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上的生物也有很多,所以这种能源是无穷无尽的,它不像煤一样,总有一天会用完。

2、是一种很清洁的能源。

生物质能由于它独特的特性,使用后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而且它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能源,使用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参与到光合作用当中,能够在自然界中循环,不会对自然界产生伤害。生物质能的使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弊,生物质能除了以上优点以外,还有以下缺点。

1、热值低。

与煤炭产生的热量相比,生物质能产生的热值实在是低。燃烧相同质量的煤与生物质,生物质产生的能量或许只有煤的三分之一。

2、建造成本高。

不像燃烧煤炭或其他物质一样,只需要一把火即可。但是要想生物质能投入使用,需要建设很多措施,所以,使用生物质能建设成本很高。

总之,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的,尽管它现在依然有许多缺点,但是,随着技术的提高,我相信这些缺点会被解决。

彩色的心锁
大意的毛巾
2025-09-05 07:43:39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21世纪将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的能源系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中国80%人口生活在农村,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尽管煤炭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1998年农村生活用能总量3.65亿吨标煤,其中秸秆和薪柴为2.07亿吨标煤,占56.7%。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1991年至1998年,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从5.68亿吨标准煤发展到6.72亿吨标准煤,增加了18.3%,年均增长2.4%。而同期农村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电炊的农户由1578万户发展到4937万户,增加了2倍多,年增长达17.7%,增长率是总量增长率的6倍多。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对于优质燃料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生物质能高新转换技术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能源现代化进程,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可在乡镇企业等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由于中国地广人多,常规能源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由于国际上正在制定各种有关环境问题的公约,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对以煤炭为主的我国是很不利的。因此,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研究新型转换技术,开发新型装备既是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细腻的野狼
怡然的电脑
2025-09-05 07:43:39
生物质能源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个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缓解这些矛盾具有积极的作用。

1.可改善现有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

目前,我国的能源形势十分严峻,资源短缺,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二,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我国将进口石油2.5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能源安全令人担忧。因此,必须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降低石油进口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生物质能源原料供应充足,成本低廉且相对稳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从能源当量上看,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存量丰富且可再生。在所有新能源中,生物质能与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化生活有很大的兼容性,对常规能源有很强的替代能力。

2.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6.7%均来自燃煤。生物质能源,不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大量产生二氧化碳,而且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还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可明显降低空气污染和减少酸雨现象的发生。发展生物质能源,以生物质燃料替代煤炭,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生物燃油替代石化燃油,可减少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的污染,将对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作出巨大的贡献。

3.充分利用边际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很大,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我国有不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种植能源植物的土地约1亿公顷,可人工造林土地有311万公顷。这些土地多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当地农民缺少致富途径,依靠种植粮食作物收入很低。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地区的盐碱地、荒地和冬闲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种植甘蔗、甜高粱、薯类、油菜等能源作物,可以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一条途径。

发展生物质能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

1.导致国际粮食贸易下滑,影响我国粮食供给

近年来,随着美国等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主要以玉米为原材料),造成玉米等粮食国际贸易出口量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短期内对我国粮食安全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从长远分析,由于我国耕地潜力非常有限,而人口增加压力较大,粮食供给存在一定的缺口。随着我国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对国际粮食的需求将继续增大,由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引起的国际粮食贸易下滑,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

2.引起世界粮价较大波动及价格联动,影响我国粮食市场

随着国际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市场对基于玉米的乙醇需求强劲增长,玉米价格大涨。预计今后几年,玉米价格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农产品将进入高价位时期。近期世界农产品价格上涨,既与一些暂时性因素有关,如小麦产区天气干旱、世界粮食库存位于多年低点,也与农产品市场正在出现结构性变化有关,如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粮食比例提高。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联动越来越明显,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已传导到国内,并与国内因素交织,加剧了我国粮食与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

3.“与粮争地”可能性增大,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压力

尽管提倡利用盐碱地、荒地和冬闲田等未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土地资源来种植能源作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植生物燃料等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食用作物,极易出现农民利用耕地种植能源作物,造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的状况。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资料,假如在2015年前将生物燃料占全球燃料总需求的比重提高到5%。那么,世界耕地面积就必须比目前扩大15%。一旦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作物挤压粮食面积,就会危害粮食安全。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土地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质能源作物种植同农业生产一样,也会引起生态环境破坏,人工引种是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在林地、湿地、草地、山地以及滩涂、荒漠地区,过度开发、垦殖生物质能源作物,将使大量原生地植被遭到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导致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2.植保过程易污染环境,破坏生物链

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与种植其他农作物一样,需要做好植物保护等管理工作。施用各种杀虫剂和除莠剂等农药,将对昆虫、水体中的鱼类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影响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产量下降或绝收。

世界范围内粮食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让人们开始重新权衡发展生物燃料究竟是利是弊。粮食价格的持续攀升或许存在多重原因,但生燃料肯定难逃其咎。由于种植燃料作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食用作物,不少本应用作食用作物的耕地成为燃料作物的温床。由此带来食物短缺的问题,不仅人类受扰,连家畜也跟着挨饿,因为原本属于它们的食物都被制成燃料。

就在今年2月,欧盟能源部长设立了一项指标,要求交通运行系统中生物燃料的使用比例在2020年提升到10%。实际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企图使用生物燃料缓解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每年,全球有上亿美元的资金流向生物燃料的开发和应用。

对生物燃料一片叫好的声音已经开始分化,经合组织最近在巴黎召开讨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圆桌会议,会议报告指出,现在已是时候全面审核生物燃料的利弊了,人们有必要重新定位对生物燃料的期待值,并且适时适当地对生物燃料的发展政策进行调整。

经合组织发言人强调,生物燃料的利弊还处于讨论阶段,下最终论断尚为时过早。不过,经合组织的这份报告对生物燃料作出了更为理性的评述,正确合理的应用生物燃料应当综合考虑其经济上的收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并不能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就全盘认可。

一方面,生物燃料的原料安全,污染较少,并且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渠道。另一方面,食品价格上涨与生物燃料的发展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同时也成为国际能源价格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生物燃料意味着环保的定义并非无可挑剔,尽管无毒无害,但是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无疑会加重全球温室效应。

经合组织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7月发表在另一份报告《2007—2016世界农业展望》中预测,以目前生物燃料的发展速度推算,国际粮价居高不下、持续上涨的局面在接下来十年都不会改观。并且,一味发展生物燃料缓解能源危机,而不顾随之而来食物短缺的威胁并不是明智之举。

事实上,在第一代生物燃料投入应用时,已经有人就其成本及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不同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说,生物燃料生产成本昂贵,对环境的污染也极有可能超过石油等矿物燃料。然而,技术的创新总能给与人们强大的信心,据称尚处研究开发阶段的第二代乙醇燃料更侧重于对废弃物的利用。由于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研究尚未完全结束,生物燃料的未来变得悬而未决。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710060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