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煤电联动?
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年底。当时国家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第一次煤电联动在2005年5月,当时电价上调了0.0252元。而随后2005年11月份虽然再次满足了联动条件,但却并未有所动作。时隔一年之后,第二轮煤电价格联动终于在5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国家发改委5月1日公布的煤电价格联动实施方案,全国销售电价从5月1日起平均每度提高2.52分钱,旨在解决2004年6月以来煤炭价格上涨、部分电厂经营亏损以及取消超发电价等对电价的影响,这也超出了此前业界预测的每度涨1分或者1.6分的提价幅度。
煤电“三改联动”指的是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
根据去年印发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十四五”时期,煤电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
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煤电是最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灵活调节资源,在提升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对于煤电一体化而言,就是指煤炭企业沿产业链进行煤炭产品的采掘、洗选加工,供给下游的发电企业;而发电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维持资源供给等目的,在实质上与煤炭生产企业形成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依托的纵向一体化关系。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是前向一体化战略,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是后向一体化战略。
煤电一体化广义上是指煤与电的一般性联系,如:煤、电企业的各种采购合同、相互参股、战略合作、资产一体化等;狭义上是指煤、电企业资产一体化,将煤电企业的资产纳入统一的管理和运营中,使之成为实质性上的一体化企业。
煤电放在一起是指煤企和电企。
煤电一体化是指在电煤价格并轨后将来煤企和电企的发展方向。
具体的就是电企有自已的煤矿或煤企有自已的电厂,不需要再采购外煤或可以自给自足。
这样就可以避免煤企和电企之间的矛盾。
就像神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