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7日电解铜的价格
电解铜价格下调的可能性增大。首先,2006年电解铜供需将由略有不足转为略有过剩。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铜矿产量将增长5.1%,至1574万吨;世界精铜产量预计将增长8.1%,至1765万吨;世界精铜消费量增长有望趋缓,预计增长5.5%,至1736万吨。2006年世界精铜供给将由2005年的短缺12万吨转为过剩30万吨左右。其次,电解铜价格水平已经远远高于其生产成本。据测算,全球铜的平均生产成本在1500美元左右,目前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成本。从资源的稀缺性分析,铜与石油不同,并不是严格的不可再生资源,铜废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其价格难以长期高于生产的平均成本。另外,从市场炒作角度分析,目前铜价涨势已经很高,基金获利回吐的可能性逐渐增强。
参考资料:http://218.3.60.2/zcfg/zsfx0603021.htm
国内现货市场铜价格统计 单位:元/吨
日期 上交所期货价 长江现货价 华通现货价 广东现货价
07月05日 65400 65490 65300 65500
07月04日 65200 65400 65400 65500
07月03日 65260 64250 64600 65100
07月02日 63160 62750 63100 63000
06月29日 63150 62640 62800 63000
06月28日 61610 61150 61400 61700
06月27日 60450 60530 60200 60400
06月26日 62280 62350 62300 62500
06月25日 62980 63280 64000 63500
06月22日 63400 63160 63100 63500
06月21日 63940 63820 64000 64000
06月20日 63870 63880 64000 63900
06月19日 63420 63380 63800 63600
06月18日 63970 63680 63800 63900
06月15日 62440 62890 62700 62700
06月14日 62120 62200 62400 62400
06月13日 61670 61750 61800 62000
06月12日 62710 63080 62900 63100
06月11日 62130 61880 62500 62000
06月08日 63490 63590 63400 63600
06月07日 64590 64700 64600 64700
(注:上交所期货价为当月合约结算价,华通、长江、广东均取最高价)
昨天,一向紧跟伦敦金交所交易价格走势的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继续狂涨,各主要合约收盘价全线大幅上涨,涨幅在2210-3300元/吨间,其中主力0607合约收报73300元/吨,全日成交4.8万手。
历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空调、冰箱等行业进入全面休整期,精铜消费进入淡季,需求量锐减,导致铜价承压。然而,今年国内外铜价均出现反季节性行情,前三个月国内铜价相比伦铜明显滞涨,LME和SHFE两地价差拉大,特别是内外现货市场分明“冰火两重天”。
今年6月初开始,国际铜价不断走高,LME现货铜价从6月初的3202美元一路飙升,8月中旬到达最高点每吨3851.5美元,两个半月涨幅达到20.28%。而国内铜价在7月20日前的一个月和7月底至8月10日的近半个月时间涨幅并不明显,甚至出现震荡下跌行情。上海地区现货均价从6月初的33980元/吨到8月中旬35297元/吨,涨幅仅为3.88%,与国际铜价20.28%的涨幅相差十分悬殊。
基金推高铜价
从原因看,首先是需求不减、罢工潮等加剧了国际市场供应紧张局势,是国际铜价连续上涨的重要支撑因素。国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7月中国精铜净进口量分别达到142443吨和109559吨,正因为中国大量的进口需求刺激了国际铜价上涨。此外,今年7月份,智利、美国、赞比亚的铜矿罢工浪潮高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对供求局势的忧虑,并推动了铜价上涨。伦铜现货升水一路攀升,最高扩大到280—290美元/吨。
其次,基金利用基本面逼空,加之LME提高交易保证金及中国人民币升值加速国际市场反向套利盘撤退,在铜价上涨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今年7月21日和27日,分别是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和LME提高交易保证金,对在LME市场处于亏损的反套空头资金更加不利,加速空头止损回补,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际铜价上涨。另外国际投机基金利用现货高升水,特别是目前紧缺的供求局势对空头实施逼仓的心理也加速了铜价上涨步伐。
8月份之后,尽管LME库存连续增加,近日翻番达到65150吨,但相比去年同期10万吨水平仍然偏低,库存对铜价的利空作用短期内并不显著。而且消费旺季到来之后,库存是否持续增加还有待验证,这也淡化了库存增加所带来的利空效应。
国内消费受抑制
相比之下,国内市场趋于理性化,特别是高铜价对消费的抑制效应逐渐显现,现货价格疲软,与国际铜价形成背离。国内现货价格疲软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兴趣减弱。今年夏季电力供应短缺,江浙、广东、上海等主要铜材加工基地的用铜企业无法正常开工,产能闲置,需求不旺。此外,今年国内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上涨,但消费者物价指数并没有如期增长,滞后时间延长,国内物价指数传导机制不畅,加之国内信贷紧缩,降低精铜加工企业资金周转率。而且铜价高企导致铜棒铜线生产成本提高,空调、电视等终端下游产品价格未能跟随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精铜消费兴趣减弱。
其次,宏观调控效果显现,消费受到抑制。今年国家宏观调控对整个金属市场带来相当的影响,除电解铝、水泥、钢材之外,精铜消费同样受到间接冲击。国家统计局最近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幅相比6月份有所下滑,钢铁、房地产等过热行业明显降温。这也是国内精铜消费增速下降的直接原因。
国内供应改善
TC/RC费用自去年以来持续高涨大大刺激了冶炼商的生产积极性。去年四季度时中国冶炼商同国外贸易商签订的加工费上扬到135美元/13.5美分,创下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到今年4、5月间加工费更是狂飙至200美元/22美分。一般而言,从铜精矿产量的增长转变到精铜产量的增长需要3-4个月的时间,照此推算,7-9月份正好是精铜产量大幅增长的时期。最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铜产量同比增加18.2%至138万吨。国内供应改善对铜价形成压制。
中国进口铜到货量增加。今年4月份国LME和SHFE期铜比价放大到10.3,精铜进口浮动盈利高达2000元以上,刺激国内精铜进口兴趣。前期大量订货在7、8月份集中到港,高出正常月份进口量约3万~5万吨,大大改善了国内的供应环境。中国海关数据显示,7月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22.78万吨,1-7月进口高达125.3万吨,同比增长54.2%。
8月中旬以来,国内消费市场至今没有出现回暖的迹象,说明国内消费淡季较往年延长,今年9月份国内市场仍将处在消费的“冬季”。而国内铜价持续疲软很可能引领国际铜价步入调整甚至带入大熊市。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期间,伦敦金属交易所(简称伦敦金交所)铜价不顾人们此前“铜价将下跌并调整”的预测,继续高歌猛进,最终在5月5日达到7785美元/吨的历史高点,收于7700美元/吨,全周上涨585美元/吨,连续第八周上涨。
昨日,一向跟随伦敦黄金交易所走势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继续飙升,主要合约收盘价全线大幅上涨,涨幅在2210-3300元/吨,其中主力0607合约收于7.33万元/吨,全天成交4.8万手。
6月中旬至8月中旬,空调、冰箱等行业进入全面休整期,精铜消费进入淡季,需求大幅下降,导致铜价承压。然而,今年以来,国内外铜价都经历了反季节行情。前三个月,国内铜价较伦铜明显停滞,LME与SHFE价差拉大,尤其是国内外现货市场。
自今年6月初以来,国际铜价持续上涨。LME现货铜价从6月初的3202美元一路飙升至8月中旬的最高点每吨3851.5美元,两个半月涨幅20.28%。而7月20日前一个月以及7月底至8月10日的近半个月内,国内铜价涨幅并不明显,甚至震荡下跌。上海现货均价从6月初的33980元/吨上涨至8月中旬的35297元/吨,涨幅仅为3.88%,与国际铜价20.28%的涨幅相差甚远。
资金推高铜价
从原因来看,一是需求不减,罢工潮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应紧张,是国际铜价持续上涨的重要支撑因素。国内海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和7月中国精炼铜净进口量分别达到142443吨和109559吨,仅仅是因为中国大量的进口需求刺激了国际铜价的上涨。此外,今年7月,智利、美国、赞比亚铜矿罢工浪潮汹涌,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对供需形势的担忧,推高了铜价。铜现货价格一路上涨至280-290美元/吨。
其次,该基金利用基本面迫使市场做空,LME提高交易保证金和人民币升值加速了国际市场反向套利的撤退,推动了铜价的上涨。今年7月21日和27日,中国分别宣布人民币升值和LME提高交易保证金,对正在LME市场亏损的做空资金的反套更加不利,加速了做空止损回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铜价的上涨。此外,国际投机资金利用现货溢价较高,尤其是当前供需紧张的局面强行做空,也加快了铜价上涨的步伐。
8月份之后,虽然LME库存不断增加,近期翻倍至65150吨,但与去年同期10万吨的水平相比仍处于低位,短期内库存对铜价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而且消费旺季到来后,库存是否继续增加还有待考证,这也冲淡了库存增加带来的负面效应。
国内消费受到抑制。
相比之下,国内市场趋于理性,尤其是铜价高企对消费的抑制作用逐渐显现,现货价格疲软,与国际铜价背离。国内现货价格的弱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兴趣减弱。今年夏季电力供应紧张,江浙、广东、上海等主要铜加工基地的铜企业无法正常开工,产能闲置,需求疲软。此外,今年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上涨,但消费者价格指数并未如期上涨,滞后时间延长,国内价格指数传导机制不畅,国内信贷紧缩降低了精铜加工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而且铜价高导致铜棒线材生产成本增加,空调、电视等下游产品价格未能跟随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国内对精铜消费兴趣减弱。
其次,宏观调控效果显现,消费受到抑制。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给整个金属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除电解铝、水泥和钢铁外,精铜消费也受到间接影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速均低于6月,钢铁、房地产等过热行业回落明显。这也是国内精铜消费增速下滑的直接原因。
国内供应改善
TC/RC成本自去年以来持续上涨,极大地刺激了冶炼厂的积极性。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冶炼厂与外国贸易商签订的加工费上涨至135美元/13.5美分,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4月和5月飙升至200美元/22美分。一般来说,从铜精矿产量增加到精铜产量增加需要3-4个月的时间。按此计算,7-9月正好是精铜产量大幅增长的时期。国家统计局近期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铜产量同比增长18.2%,至138万吨。国内供应的改善打压了铜价。
中国铜进口增加。今年4月,国内LME、SHFE铜期货价比放大至10.3,精铜进口浮盈达到2000多元,刺激了国内精铜进口兴趣。7、8月份大量早期订单到港,比正常月度进口量高出约3 ~ 5万吨,大大改善了国内供应环境。中国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22.78万吨,1-7月进口125.3万吨,同比增长54.2%。
自8月中旬以来,国内消费市场并未出现回暖迹象,表明国内消费淡季比往年更长,今年9月国内市场仍将处于消费“寒冬”。国内铜价的持续疲软很可能导致国际铜价进入调整甚至大熊市。
截止2020年,市场上的废铜27元一斤左右,废铜一般分黄铜和紫铜,黄铜13元一斤左右,紫铜20元一斤左右,2019铜最近价格不太稳定,现在各地废旧物资价格都很低废铜回收价格大约15至16元/市斤算好的了,废铜种类很多,火烧线、马达铜、黄杂铜等等,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地区不一样价格也会有所区别。
铜的价格会因它的地区与品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市场上的铜价格大概在十几元,二十多元一斤。目前铜在供需上还是处于较为稳定的状况,沪铜仓目前还是处在国内同期偏高位置。
扩展资料铜的供需库变化
1、从供应端角度来讲,铜矿供应是进入了减产周期,这是供应端长期的利多,这一点可以从国内炼厂和国外矿商达成的长单TC大幅下滑可以验证。铜矿供应宽松,则矿商处于弱势,炼厂处于强势,TC上涨;反之,铜矿供应紧张,则矿商处于强势,炼厂处于弱势,TC下降。
2、除了根据TC的变化验证供应端铜矿偏紧之外,南美智利那边比较混乱,而智利又是全球最大的铜供应国,局势混乱容易造成供应端的担忧,例如铜的开采和运输等,这些都是供应端虚的实的可以炒作的利多因素。
3、从需求端角度来看,在经济下行周期,国家的基建又开始发力了,房地产的问题似乎有含糊不提了,所以铜的需求前景在这种情况下有所改善。
4、除了预期层面上的需求前景改善之外,四季度陆续出来的各项宏观数据基本上都是超预期的利好,过度悲观的预期阶段性被证伪或者被修正。
5、再看国内仓单变化,沪铜仓单较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大幅的下降,但是依然处于国内同期偏高位置。
以上为期货上沪铜连续的2008年2月到2009年2月铜每月1日,15日铜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只能从期货上来帮你看,仅供参考。
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致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
例如:某铜加工厂于某年2月2日签订了一份100吨铜丝供应合同, 5月26日交货,价格为67000元/吨。经成本核算及生产计划安排,加工周期约为1个月,电铜100吨务必在4月下旬准备好,加工费约为6000元/吨,这样电铜的价格就要求不得高于61000元/吨。由于担心电铜价格上涨,就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买进套期保值,以当日63500元/吨的价格,买进7月份铜期货合约20手。到4月26日时,7月份铜期货合约价涨到了65500元/吨,A铜加工厂就将20手期货铜全部卖出平仓,同时在当地现货市场以63000元/吨买进100吨。
交易情况如表: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2月2日
现货价格61000元/吨
期货价格63500元/吨
建多仓10手
4月26日
现货价格63000元/吨
购入现货100吨
期货价格65500元/吨
平多仓20手
说明:上例中,由于电解铜价上涨,该企业从现货市场以现价购入电解铜成本增加20万元,而又由于期货市场对冲平多仓却获利20万元,从而用期货市场上的盈利完全弥补了现货市场上的亏损,起到保值的功效,锁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利用卖出套期保值规避销售环节的风险。
卖出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当现货价格下跌时以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的方式。
例如:某铜冶炼企业某年5月5日份按照生产计划于6月下旬将销售100吨电解铜,此时的市场价格为62500元/吨, 7月份期货铜合约价格为63000元/吨。由于市场预期,该企业担心一个月后现铜价格下跌,因此,该厂就利用期货市场做卖出套期保值,以63000元/吨的期货价格卖出20手7月份期货铜。6月28日,现铜的销售价格如期下降,为59500元/吨,7月份期货铜价格为60000元/吨。于是该企业将20手期货铜全部买入平仓,同时以现价销售现货。
交易情况如表:
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
5月5日
现货价格62500元/吨
期货价格63000元/吨
建空仓20手
6月28日
现货价格59500元/吨
卖出100吨电解铜
期货价格60000元/吨
平空仓20手
说明:上例中,由于电解铜价下跌的影响,该企业在现货市场以现价销售电解铜的收入减少30万元,而又由于在期货市场上对冲平空仓却获利30万元,从而用期货市场上的盈利完全弥补了现货市场上的亏损,起到了保值的效果,从而稳定了企业的销售利润。
3.提高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由于期货交易是一种保证金交易,因此,可只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控制大批货物,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如第一例中,根据上海交易所黄金期货合约交易规定,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是7%,该企业只需运用63500*20*5%=63500元,最多再加上4%的资金作为期货交易抗风险的资金,其余89%的资金在一个月内可加速周转,不仅降低了仓储费用,而且减少了资金占用成本。
4.有利于现货合同的顺利签订。
如第一例中,某企业若需在2月份签订4月下旬的供货合同,面对铜价上涨的预期,供货方势必不同意按照2月份的现货价格签订4月份供货合同,而是希望能够按照4月份的现货价格签约,如果该企业一味坚持原先的意见,势必会造成谈判的破裂,企业的原材料供应无法保证。如果该企业做了买入套期保值,就会顺利地同意按照供货方的意见成交,因为价格若真的上去了,该企业可以用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的亏损。同理,如第二例中,该企业若做了卖出保值就不会担心铜需求方要求以日后交货时的现货价为成交价。
5.有利于企业融资与扩大生产经营。
参与套期保值,能够使企业回避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从而获得稳定的经营回报。在国外成熟市场,企业是否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是相关金融机构考虑发放贷款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原因是,对于已经进行套期保值,有稳定盈利能力的经营项目,金融机构当然乐意进行融资支持。同时,企业能够准确预计经营项目的收益,就可以适当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在国内,期货市场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将是发展趋势。
看我的Q空间吧:六二七0三二六九一
2008年国内铜市场依旧看好,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局部依旧维持牛市格局。但是由于国内铜价跟随国际市场走势,因此我们认为,国内铜市也将是上半年市场价格走高,下半年震荡回落的形势。
由于铜价近两年来大幅上涨,国内铜厂家利润在近两年提高幅度很大,其主要收入来源为自有铜精矿的开采冶炼以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不过国内铜行业自有精矿率比较低,占整个表观消费量的14-15%左右。自有精矿的缺乏意味着在当前商品期货的大牛市中,国内企业相比于国外矿业巨头,只分到了一小杯羹。
受到06年商品期货市场牛市以及自身基本面的影响,07年国际商品期货整体市场依旧保持牛市的局面。热钱继续不断的涌入到这个市场中来,投机者始终保持着对市场比较高的关注度,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农矿产品交易顾问,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对冲基金)在06年取得巨大收益后,今年继续再接再厉。其中金属铅,镍,大锡,黄金,以及石油价格接连创造历史新高,金属铜,铝价格继续维持历史相对高位。只有金属锌冶炼厂矿山持续投产,新增产能增加,精炼费用不断走高的情况下,价格在07年下半年一路走低。
2008年铜价走势分析:
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只要铜价持续的保持在5000美元/吨以上,就不能认为以金属铜为代表的商品期货市场开始转入熊市。07年铜价基本上复制了06年的整体走势,一季度二季度震荡走强,三季度市场开始震荡下调,四季度价格持续下跌。07年整体平均价格要高于去年同期。而去年铜上涨的几个主要原因比如中国消费因素,罢工消息等等利好依旧频频出现(不排除有些罢工消息是冶炼厂和矿山自导自演的情况)。下图为07年LME铜价的走势(1月2日至截稿日11月19日),其中有六个蓝色(顺序从左至右)标注为市场今年比较重要的时间点。
分析:
1.国内从06年10月铜进口受到消费需求上涨影响,开始逐月递增,07年1月铜进口开始出现盈利,最高时进口每吨铜净挣2500元人民币。很多投机商转为铜现货进口商,精铜不断的流入中国,导致LME(London Metal Exchange,伦敦金属交易所,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库存大减,一时间外盘铜价大涨。
2.国内五一黄金周期间,上海期货交易所停盘,外盘铜价连续推高,迫使国内买家在节后空头回补。
3.次级贷危机初现,期铜价格明显下跌,现货压力骤降,市场升水逐步下跌,冶炼厂抛空逐渐增多。
4.美联储降低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并维持目标联邦基准利率不变,拉开了降息的大幕。受此影响,当日欧美股市大涨,金属价格迅速回升。
5.次级贷危机蔓延,欧美银行三季度损失近一兆美元,很多商品期货对冲基金受此影响,不得不平仓离场,新的一轮下跌又开始了。
6.11月14日,智利发生7级地震,铜价随即上扬,但是第二日市场急转直下,冶炼厂保值抛盘以及投机卖盘导致铜价单日下跌7%,市场弥漫着一片看空的气氛,许多分析师认为至07年底铜价将跌至5500-6000美元/吨。
现在对于08年铜价的预估,不同的机构,矿山和冶炼厂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全球最大的产铜国智利的铜业委员会(Cochilco)将全球08年阴极铜价格预估由原先的2.70美元/磅(约6000美元/吨)上调至3.10美元/磅(约6820美元/吨)。智利矿业部长Karen Poniachik称智利铜业委员会还将07年平均铜价预估由原先的3.20美元/磅(约7040美元/吨)向上修正至3.30美元/磅(约7260美元/吨),其上调的主要原因就是07年该国铜产量预估由原先的567万吨下调至554万吨,08年铜产量预估由原先的590万吨下调至576万吨,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接连不断的罢工因素。
Macquarie Bank分析师Jim Lennon和Adam Rowley也已上调了麦格里银行对2008年铜的价格预测。主要原因也是“铜市原材料极度紧张,并且06-07年对冶炼厂而言是一个困难期,冶炼厂将不得不寻找足够的供应已维持其运营。”由于矿山和冶炼厂地位的特殊性,他们的预测往往高于市场的价格。笔者根据路透社,彭博社和另外的相关资料分析来推测,08年三季度将会成为市场的一个拐点,压力会有所缓解。从基本面来看,自明年6月起,智利Codelco, Escondida以及秘鲁,墨西哥的矿山开始逐渐投产,国内一些中小型的矿山也逐步开始投入到生产当中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铜精矿的不足(在这里,冶炼厂的扩产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现在全球的冶炼厂都存在着精矿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冶炼厂特别是新建冶炼厂出现了有产能但是没有产量的尴尬局面)。因此,据笔者判断6-7月份肯定会成为08年整个市场的高点,随着矿源的丰富,以及最近次级贷危机有扩大化的趋势,明年铜市场会在下半年在震荡中回落。
08年国内铜市场依旧看好,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国内市场的供不应求。麦Macquarie Bank在报告中称,中国2008年国内精炼铜产量约为385万吨,精炼铜表观消费量将比2007年增10%。07年1-9月份,国内精铜产量为241万3千吨,比06年国内同期219万吨上涨了10%,1-9月份进口精铜1,089,000吨,同比06年368,000吨上涨了近200%,进口的迅猛上涨主要是06年”国储铜”事件使得国内铜冶炼厂向LME仓库的反交仓,以及07年1-3月出现的铜价外低内高,进口出现盈利而出现的进口激增造成的。另外,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9000亿元左右,南方电网也将投资3000亿元,用来改造全国城乡电网。这样,我国电网总投资将超过1.2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电网投资5000亿元的2倍多,而铜占到其中电缆以及变压器生产总成本的80-90%。这个用量决定了国内市场依旧保持牛市格局。但是由于国内铜价跟随国际市场走势,因此笔者认为,也是上半年市场价格走高,下半年震荡回落的形势。
另外,07年的铜现货价格整体上涨没有带来很明显的滞销现象。国内现货商普遍的感受是只要价格低于65000元人民币/吨,铜在现货市场就不会出现滞销,周转比较流畅,这个价格远远高于了06年消费商58000-61000元人民币/吨这个基准线。并且从铜消费厂的反馈来看,现在已经适应了高铜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相比于06年出现的中小型用铜企业大面积倒闭的问题,今年并没有发生。
由于铜价近两年来大幅上涨,国内铜厂家利润在近两年提高幅度很大,其主要收入来源为自有铜精矿的开采冶炼以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不过国内铜行业自有精矿率比较低,占整个表观消费量的14-15%左右。国内07年1-9月份铜精矿产量为556,000吨,相比去年同期536,000吨上涨3%。1-9月份进口铜精矿为3,445,000吨,相比去年同期2,748,000吨上涨了近26%。其中,在国内上市企业中,江西铜业自有矿率最好,为35%左右,云南铜业占到25-30%左右,铜陵有色占到10-15%左右。自有精矿的缺乏意味着在当前商品期货的大牛市中,国内企业相比于国外矿业巨头,只分到了一小杯羹。
交易商持续关注的焦点为智利Escondida铜矿的合约谈判进展,以及智利国营铜公司Codelco名下Chuquicamata铜矿岩崩之后的损失情况。智利Escondida铜矿为全球最大的私营铜矿,去年其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智利国营铜矿Codelco的岩崩事件有可能影响其1000吨/天的产能。供给的担忧推高铜价。
昨日,美联储在综述经济状况的褐皮书中称,6月至7月中期美国经济活动整体呈现增长,但有些地区经济出现放缓,并且有些地区出现物价上涨。此报告显示美国经济有所放缓。这降低了投资者对美联储可能再次加息的预期。美国将于本周五公布其第二季度的GDP数据,之前市场的预期值为3.4%。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对市场的影响。
技术上,昨日LME期铜反弹受阻,60日均线的压力仍然存在。铜价继续在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之间振荡。
今日沪铜低开高走,尾盘显示强劲的上涨动能。沪铜开盘价64000元/吨,最高价65000元/吨,最低价63520元/吨,收盘价64980元/吨,上涨1560元/吨,涨幅为2.46%。
近几日沪铜市场的波动性较大,这反映出投资者对期铜价格走势的看法出现分歧,投资者须密切关注投资风险。
操作上,今日沪铜低开高走,中长线多单仍可继续持有。短线投资者观望以等待更为明确的操作方向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