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 中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江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上海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上海电力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东北电力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西华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邵阳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贵州大学 燕山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中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扬州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集美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烟台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天津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 广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青岛大学
湘潭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中原工学院 长安大学 茂名学院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山东交通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佳木斯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平顶山工学院 德州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
江西蓝天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算是比较好的专业了,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一、河南科技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动力工程
3、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农学、动物医学
4、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5、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6、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03 清华大学 A+
2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A+
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4 10335 浙江大学 A
5 10056 天津大学 A-
6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A-
7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9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10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11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B+
1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13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4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B+
15 10286 东南大学 B+
16 10299 江苏大学 B+
17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B+
18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19 10247 同济大学 B
20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21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22 10422 山东大学 B
23 10611 重庆大学 B
24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B
25 90038 海军工程大学 B
26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B-
27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B-
28 10145 东北大学 B-
29 10183 吉林大学 B-
30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B-
31 10486 武汉大学 B-
32 10533 中南大学 B-
33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B-
34 10256 上海电力大学 C+
35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3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37 10426 青岛科技大学 C+
38 10459 郑州大学 C+
39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C+
40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C+
41 10610 四川大学 C+
42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C+
43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C
44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45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46 1014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C
47 10220 东北石油大学 C
4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C
49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C
50 10623 西华大学 C
51 10069 天津商业大学 C-
52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53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C-
54 10148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55 10149 沈阳化工大学 C-
56 10294 河海大学 C-
57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C-
58 10490 武汉工程大学 C-
59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介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该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1清华大学
2西安交通大学
3上海交通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中科技大学
6天津大学
7哈尔滨工业大学
8东南大学
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华东理工大学
11华北电力大学
12江苏大学
13北京理工大学
14北京科技大学
15大连理工大学
16上海理工大学
17海军工程大学
18吉林大学
19哈尔滨工程大学
20同济大学
21南京工业大学
22山东大学
23重庆大学
24西北工业大学
25中国石油大学
26东北电力大学
27浙江工业大学
28武汉大学
29兰州理工大学
30北京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其考研学校排名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该专业是否有考研的必要性呢,如果你读研毕业还想去电厂,工作环境和本科差不多,而且现在研究生进电厂也得倒班,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工作。考研的优势就是你可以多一种选择,可以坚持本专业,也可以跨专业学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能动研究生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几个大方向,电厂、钢厂、车企、设计院、热力公司、空调公司、能源审计,可以选择的也很多,师兄师姐有进华为的,有进微软和软银的,还有航天院,就业主要看个人能力、研究课题以及导师关系,但是学校水平往往是敲门砖,考研择校建议考虑城市和专业,学校带给你的是一个平台。
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地区
创建时间 学校类型 学科类型 隶属单位
1956年 公立 综合 河南省人民政府
那么郑州大学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些,下面高三网[www.gaosan.com]小编就给出郑州大学最好专业排行榜:
1临床医学专业
共有672人认为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下面是临床医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临床医学类 ¥6384
薪酬超过42%的专业 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9%-女51%
专业介绍: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将不存在.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共有655人认为郑州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下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计算机类 ¥6839
薪酬超过56%的专业 北京市
20%在北京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73%-女2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就业要求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大学生应该储备的知识。
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共有653人认为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材料类 ¥6875
薪酬超过57%的专业 上海市
16%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74%-女26%
专业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就业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多进入各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等企业。就业范围广泛。一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方向多进入钢企和相关研究院,高分子及非金属方向多进入陶瓷、玻璃、涂料、家电等行业,多属大型国企、军工、民企和科研院校。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偏应用的材料加工和其他一些研究方向,相对找工作容易一些。
4金融学专业
共有487人认为郑州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下面是金融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金融学类 ¥6634
薪酬超过50%的专业 上海市
13%在上海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0%-女6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5土木工程专业
共有422人认为郑州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下面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土木类 ¥7342
薪酬超过71%的专业 北京市
10%在北京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85%-女15%
专业介绍:一般的土木工作项目包括: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过去曾经将一切非军事用途的民用工程项目,归类入本类,但随着工程科学日益广阔,不少原来属于土木工程范围的内容都已经独立成科。
就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建筑材料、工程和大地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构造与设计。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建筑工程甲方管理、监及房地产管理等。
6化学专业
共有312人认为郑州大学的化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化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化学类 ¥5859
薪酬超过26%的专业 上海市
12%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51%-女49%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化学专业就业岗位如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研发工程师、销售经理、高中化学教师、初中化学教师、工艺工程师、实验员、质检员、化学分析员、销售助理等。
7法学专业
共有284人认为郑州大学的法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下面是法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法学类 ¥5660
薪酬超过21%的专业 北京市
15%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0%-女60%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知识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同学比较偏爱法学专业。很多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希望毕业后做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其实,这种工作对同学们的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共有220人认为郑州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5[满分5.0]。下面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电气类 ¥6842
薪酬超过56%的专业 上海市
14%在上海市工作 男生较多
男83%-女17%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最好的是电业局。然后是设计院。最艰苦的是工程局。
9经济学专业
共有146人认为郑州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下面是经济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工作地点 男女比例
经济学类 ¥6352
薪酬超过40%的专业 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1%-女59%
专业介绍: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就业方向: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适合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则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另外,名校经济学专业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出国深造率。
10会计学专业
1、郑州大学最好的10大专业(推荐人数从高到低排名)
以下是郑州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且就业和口碑都不错。
1、 临床医学推荐指数:4.5(686人推荐)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5(672人推荐)
3、 材料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4.6(662人推荐)
4、 金融学推荐指数:4.4(504人推荐)
5、 土木工程推荐指数:4.5(429人推荐)
6、 化学推荐指数:4.6(322人推荐)
7、 法学推荐指数:4.3(309人推荐)
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5(232人推荐)
9、 经济学推荐指数:4.4(152人推荐)
10、 会计学推荐指数:4.8(139人推荐)
2、郑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3、郑州大学最好的学科专业名单
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一级代码 学科门类 级别
1
应用经济学
0202
经济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
法学
0301
法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法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
体育学
0403
教育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5
中国语言文学
0501
文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6
外国语言文学
0502
文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7
新闻传播学
0503
文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8
考古学
0601
历史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9
中国史
0602
历史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0
世界史
0603
历史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1
数学
0701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2
物理学
0702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3
化学
0703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4
生物学
0710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5
生态学
0713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6
统计学
0714
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7
力学
0801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8
机械工程
0802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19
光学工程
0803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0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7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2
电气工程
0808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4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5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7
建筑学
0813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8
土木工程
0814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29
水利工程
0815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0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1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2
核科学与技术
0827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3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4
城乡规划学
0833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5
软件工程
0835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6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
工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7
基础医学
1001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8
临床医学
1002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39
口腔医学
1003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1
药学
1007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2
护理学
1011
医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3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4
公共管理学
1204
管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205
管理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6
音乐与舞蹈学
1302
艺术学
省一级重点学科
47
基础心理学
040201
教育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
48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81603
工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
49
皮革化学与工程
082204
工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
50
作物遗传育种
090102
农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
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历提升。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存在问题,学生毕业后可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
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1. 西安交通大学 A++
2.清华大学A++
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5.华中科技大学A++
6. 东南大学 A++
7.天津大学A++
8. 北京科技大学 A+
9.重庆大学A+
10. 山东大学 A+
11. 华北电力大学 (保定)A+
12.华东理工大学A+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4. 江苏大学 A+
15.兰州理工大学A+
16.上海理工大学A+
17. 大连理工大学 A+
18. 南京工业大学 A+
19.哈尔滨工程大学A+
20.青岛科技大学A+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校前二十: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拓展资料
2012年将'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和“能源与资源工程”(部分),合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能源,- 是动力。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动力则是研究如何将各种能源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力量。
动力技术包括很多,如锅炉、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技术等。简单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地转换能源,并且应用它们来产生动力供人们使用。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在专业名称未调整之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处于90%-95%区间(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工程管理、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与动力工程
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
河南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化学工程
校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化学工程
校级特色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系级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二、河南城建学院简介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也是全国仅有的以“城建”命名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平顶山市新城区,南临白龟湖,北倚大香山,这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学习生活环境宜人。
河南城建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历经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平顶山工学院等历史时期,2008年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城建学科特色鲜明,开办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法、艺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留学生招生资格,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05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64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173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9万多平方米,设有两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亿多元,教学实验室(中心)96个,纸质藏书173万册,电子图书136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5个,各类运动场和体育馆面积近11万平方米。建设有功能齐全的学术报告厅、体育馆、高标准运动场、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建有河南城建博物馆、李诫建筑文化研究院。在职教职工1376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873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59人,市、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56名。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学团队3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精品课程8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实验室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其他创新平台3个。近三年来,承担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183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7项;出版著作、教材192部;发表论文被SCI、EI、ISTP、CSSCI收录221篇;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368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科研奖励共计458项。近年来,先后通过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住建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四个专业评估,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本科专业为一本招生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学校开展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与郑州大学、兰州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东华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三年来,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级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700多项奖励。设有中科创业学院,校大学生“菜鸟创客众创空间”为省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城建类分市场”设在我校,为学校乃至全省城建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被MyCOS网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20位,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非“211”院校排名进入前20位的高校。2017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百千万工程”项目试点单位。
学校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战略,建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百城建设技术研究院,搭建了坝道工程医院河南城建学院分院、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分数据平顶山分中心,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监测中心、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尼龙产业技术学院、BIM技术研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心、豫信工业信息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同政府、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积极发挥服务社会职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不断扩展深化对外交流,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2011年以来,先后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生1126人。
学校秉承“厚德唯实、博学慎思”的校训,弘扬“明德尚学,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改革创新,推动转型提升,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河南省智慧校园试点高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