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煤炭的新型燃料是什么?
可替代煤炭的燃料种类多,但适用于锅炉燃料的目前有是压块或颗粒生物质、天然气、燃油(柴油重油),另外还有一些醇基燃料,每种燃料特点如下:
1、颗粒生物质,生物质燃料来源广泛,如稻壳、果壳、木屑等都能经过简单加工成型作为锅炉燃料,且在污染物含量上相比燃煤要少很多。
2、天然气,除了天然气能用于锅炉外还有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煤层气等,燃气属清洁能源,热值高,在使用上相比固体燃料都要便捷,成本也相对较少。
3、燃油类,烧油锅炉也很常见,柴油和重油热值高,但要选择性能优良的燃烧器。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煤炭的价值大不如从前,但毕竟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煤炭还是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必不可缺的能量来源之一,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
当然完全可以的。
生物质颗粒燃料被研发出来就是代替高污染煤炭来使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原材料是环保可再生的如木屑,秸秆,花生壳,稻壳等农村资源丰富,废物再利用,利国利民,吧木屑通过机械高温高压成型后为圆柱形颗粒状产品,经过检测低位热值可达4200大卡/公斤,灰分在1-3左右,燃烧时无烟无味,不排放有害气体,环保无硫,同时燃烧的非常充分,都是草木灰,热效率可达90以上,而煤的热效率则很低实际利用率只有60-80%左右。
经过数年的发展生物质颗粒燃料小到一家一户冬季取暖,洗浴,中到工厂生产制造使用蒸汽,大到生物质火电厂发电均在使用环保生物质颗粒燃料。所以请放心使用热值不比煤少,价格还便宜。
生物质颗粒燃料图片:
如有更多关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我们更专业!
电的需求快速上升,因为现在逐渐进入冬季,全国各地有很多地方逐渐进入取暖的时候取暖开始了自然就没有用电取暖的这个需求了,但很多地方现在还没有真正到供暖的时候,所以就要用电去取暖,再加上现在煤炭价格飞速上涨。煤炭供应比较紧张,所以很多人都担心,甚至有国际社会都担心中国会不会重新踏上煤炭发电。
我们官方的回应是不会,就算煤炭价格上涨,就算现在煤炭发电供应比较紧张,我们仍然不会选择大量上煤炭发电探综合的目标仍然能够如期完成,虽然不能煤炭发电了,但其他的方法同样可以呀。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都可以,最近这两年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已经逐渐成熟了,水力发电技术很早之前就有了,只是利用水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这种能量快速带动发电的机组,但是逐渐进入冬季,很多河流进入枯水期,水力发电的发电量就快速下降了,这个是很严重的受到季节的影响的。
风力发电主要广泛的出现在西北地区,风比较大,有很多空旷的地方,因为在城市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物,风就不容易大规模的出现,而且一个风力发电机组所占的地方是很大的,一般都是在红酒以外会有这个东西太阳能发电的技术也在逐渐发展,只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降低成本,把这个成本进一步下降,才有可能真正进行大规模的普及,毕竟现在一组太阳能发电板本身的成本仍然相当不低。
要考成本的下降来吸引大多数消费者,因为太阳能光伏电板成本问题始终没有大规模普及,大家要发电十到二十年才能把发电板的成本赚回来,这个周期太久了。
二次能源是转化过形式的能源。例如:煤如果直接拿来烧,我们就是利用了一次能源。如果先用煤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就是二次能源。
目前主要开发用以替代原有的 气、煤、油 等传统一次能源的新能源有: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 等。
在二次能源的运用上,目前还没有比电更经济,更方便的方式。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
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能或称为水力发电,是运用水的势能和动能转换成电能来发电的方式。以水力发电的工厂称为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又称水电站。水能主要用于水力发电,其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
污染。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水容易受到污染,也容易被地形,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我国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有6.78亿千瓦,年发电量5.92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有美好的开发前景。我国著名的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小浪底水电站。其中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风电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的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极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其他替代能源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油,煤代油具备比较成本优势。生物质能油品具有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特点,中长期将成为重要的交通用能源。醇醚燃料是潜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尤其是二甲醚是替代LPG的最佳选择。当油价高于35美元/桶的时候,煤液化和煤制醇醚燃料具有竞争优势;对煤头和气头醇醚燃料作经济分析的结果是,每立方米1元的天然气价格生产的醇醚燃料成本对应的约是400元/吨的煤炭价格;原油价格跌倒40美元/桶,煤制烯烃仍有竞争优势。甲醇作为燃料和原料,其需求必将大幅增长;而煤液化由于投资大和技术风险,国家对此仍持谨慎的态度;而甲醇制烯烃由于其成本低,是较有前景的煤化工发展方向。
天然气系非再生能源。2)天然气系无色无味的,如果其处于高浓度的状态,并且令到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维持生命的话,系会致人死亡的。3)会对于温室效应产生影响煤缺点:1)煤作为燃料时,发热量比石油低。2)因不能用管道输送,煤的运输时不如石油方便。3)燃烧时污染性大,造成空气污染及固体废。可以用可再生能源代替e.g.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希望可以帮到梨la-)
替代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潮汐发电等等很多能源都有可能替代煤和石油,氦-3是一种已被世界公认的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核聚变发电燃料。核能将替代煤,让发电更环保,并没有能源消失的后患。
石油也不只是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我们用的塑料大都来自石油。石油的问题不仅仅是能源问题。核聚变将替代核裂变,使核电成为高效、清洁、安全、廉价的能源,个人飞行器将替代汽车,让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飞行。
扩展资料
1、天然气:如天然气汽车,天然气化工,优点是可以基本替代石油的功能,且储量和使用年限比石油长,石油才50年,天然气要200年,是最佳的能源。
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密度小,要通过电采用转换,可用来替代燃油汽车。
3、煤:煤化工也可作为原油的化工替代,但污染严重,需要开发清洁煤技术。
4、核能:主要是发电,替代柴油发电和供热等。
现炼钢均为高压炭棒中频炼钢。可燃冰最直接用途用耒烧火锅非常高级。其它用途需开发贮存、运输、应用、开采多方面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推广应用。
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随着技术的成熟应用而降低,假设化石燃料的价格上涨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摆脱依赖于补贴的局面,并推动新兴技术进入主流。在本期预测中,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和海浪能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除外)的增长速度为7.2%,超过任何其它能源的全球年均增长速度。电力行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占大部分的增长。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1%增长到2030年的4%。尽管水电产量增加,但其电力的份额下降两个百分点至14%。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详见前瞻《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热能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2008年,为加快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促进风电产业发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2009年,“太阳能屋顶计划”实施,中央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补助,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同年,《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该工程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以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
在税收方面,2008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企业自2008年1月1日起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中所列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目录》内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当年收入总额。同年12月,《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出台,规定对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即征即退50%的政策。对销售自产的综合利用生物柴油,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参考链接:
新能源(能源资源学术语)_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3645/9110165.htm#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