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啊

小巧的胡萝卜
花痴的保温杯
2022-12-22 10:42:19

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啊?学什么的?就业前景如何?转业情况如何啊?

最佳答案
纯真的流沙
高大的路灯
2025-09-03 02:19:57

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综合评分中比较拔尖的。

1、主要学:

主要学习飞机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原理、飞机与发动机系统控制、结构强度和使用保障技术等,培养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军官基本素质,从事航空机械装备维修、指挥与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指挥技术人才。

2、主要课程:

力学、热力学、机械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飞机飞行动力学、飞机流体传动与控制、航空发动机原理与控制、飞机与发动机强度、飞机与发动机构造、航空装备维修操作技能训练和保障指挥等。

3、就业方向:

航空航天类企业: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机械类企业: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生产、运维。

4、转专业情况:

一般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转专业的特殊情况也有。一种是学校方面对该专业培养进行了调整,另一种就是你的专业可能有一些细分方向。

5、考研方向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6、其他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都西安,简称“空工大”。

是在中央军委、空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和对外开放院校,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受空军和教育部双重领导,正军级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最新回答
虚拟的毛衣
欢喜的饼干
2025-09-03 02:19:57

截至2015年5月,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在5个一级学科和1个二级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9个博士点,在5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和9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取得硕士学位授权、有48个

硕士点,可在工学、管理学、军事学和理学4个学科门类授予学位和培养研究生;此外,学院拥有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北京市重点学

科3个。

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名单不全):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军用材料工程、仿真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军用控制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1个):导航~制导与控制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3个):数学、军队指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领域(9个):材料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兵器工程、军事硕士

可靠的犀牛
动听的飞机
2025-09-03 02:19:5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都西安,简称“空工大”,是在中央军委、空军党委领导下的高等军事院校,是一所融工、文、管、理、法、军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专业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导航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适航技术

武器系统与工程

武器发射工程

运筹与任务规划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空天防御指挥与控制工程

航空管制与领航工程

军事设施工程

场站管理工程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航空装备工程

雷达工程

导弹工程

无人装备工程

空军工程大学重点专业

所在城市:陕西省西安市

院校注解:1999年,由原空军工程学院、空军导弹学院、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优势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军事训练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结实的楼房
霸气的小天鹅
2025-09-03 02:19:57

截止2014年,学校下设5个学院(理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勤务学院),7个系部(兵器工程系、舰船工程系、核能科学与工程系、信息安全系、管理工程系、装备经济管理系、训练部)。有20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 类别学院专业合训专业军队指挥类舰艇通信潜艇陆战非合训专业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雷达工程导航工程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军用光电工程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军用水声工程动力工程学院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舰船工程系舰船与海洋工程舰船消磁工程勤务学院战勤指挥军需勤务信息安全系信息安全训练部外国语言文学

截止2014年,学校拥有教授、副教授500多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马伟明教授,有军队杰出专业人才奖获得者朱石坚、何琳教授,还有35岁破格晋升教授、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得者王东、帅长庚等一大批年轻优秀骨干,有4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次进入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6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38人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人获得军队育才金奖。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马伟明

两弹一星功臣(1人):姚树人

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王源升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名师(1人):康颖

全军重大专业技术贡献奖获得者(1人):刘德志

质量工程 截止2014年,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3门、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

特色专业:电子对抗指挥与工程、舰船动力工程、核动力工程、军用水声工程、舰船消磁工程等

国家精品课程(3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4门):大学物理(康颖)、内燃机(欧阳光耀)、舰船物理场(林春生)、舰船动力装置原理(曾凡明)

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第二届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1个):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马伟明、2005年) 教学成果 截止2008年,学校获得全国和全军教育成果奖近100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1项、全军一等奖9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立由理论教学、社会实践、业余生活三大课堂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体系”

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先进单位,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 学生获奖 截止2008年,海工大学员连续12年获得30个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4个全国二等奖;2000年以来我校学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6个特等奖、27个一等奖,并捧回全国大学生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08年学校将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67人次获中国航海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奖学金。

2013年5月12日,海军工程大学代表中国海军参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6届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一举夺得总分第一和4个单项比赛中的2项冠军。 这项国际赛事由土耳其海军学院于1998年创办,共设帆船、船艺、游泳和救生4个比赛项目,每年4至5月举行。中国海军此次参赛的6名选手均为海军工程大学本科学员,其中4人为首次参赛。

毕业的研究生先后有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3人获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获全军、海军优秀毕业研究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总数在全军综合大学排名第二),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3篇。张达伍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海防事业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截止2014年,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专业领域、8个海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2个省级优势学科、2个省级特色学科、3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工程领域面向全国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兵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

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等

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电气工程、军事后勤学、兵器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军事训练学等

工程硕士专业(12个):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兵器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等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2个):轮机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军队“2110工程”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舰船动力工程

省级优势学科(2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

省级特色学科(2个):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 截止2014年,学校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等15个重点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个,海军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新能源研发中心(1个):国家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 截止2014年,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5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军队一等奖35项;申请专利600多项。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先后在舰船动力系统、武备系统、信息系统等领域共申请国家专利5项,国防专利9项。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舰船新型供电系统(马伟明)、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李决龙、姜海波)等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两热源正反向理论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和优化(陈林根) 校训 严谨求实、拼搏创新 校歌 《海军工程大学校歌》

我们沐浴着党的阳光,肩负着人民的期望

年轻的战友集合在一起

誓把青春献给海防

大海的波涛呼唤着我们

要像海燕搏击风浪

啊!海工

你是革命的熔炉

啊!海工

你永远充满着力量

海军一代代优秀人才

从你这里奔向万里海疆 校徽 学校实施大德育工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确保办校治学的正确方向;积极构建大文化体系,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解放军首个龙狮基地正式在学校挂牌,学校龙狮队多次参加全国龙狮大赛获奖,07年8月代表国家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华人龙狮邀请赛,获特别荣誉奖。新生入伍教育演讲、红安野营拉练、校园放歌篝火晚会、博士论坛等品牌传统活动效果很好。衡阳抢险英雄群体三次赢得胡主席亲笔批示,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同时也涌现出了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云南救火三英烈等大批先进群体,学校被评为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

自信的黑猫
欢喜的鸡
2025-09-03 02:19:57

报考武器类专业即可。本专业培养具备进攻与防御信息战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能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信息产业及其使用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信息对抗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对抗策略、电子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技术、网络对抗技术、微波工程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对抗技术、C 4I原理及其对抗技术、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信息战战区虚拟现实技术等。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信息对抗武器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与安全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作战运用、安全防护和操作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和综合集成、工程设计与军事应用、攻防策略与监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武器类专业

拼搏的小甜瓜
美满的太阳
2025-09-03 02:19:57
军校里90%以上都是指挥类,指挥系是军校最普遍的学科,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指挥,中高级指挥属于轮训进修范畴,地方考生考生和部队士兵考生报考的都是初级指挥类较多。国防科技大学专业:飞行器系统与工程空间工程应用化学导弹工程应用物理学应用数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仿真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军用光电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兵指挥步兵合训

忧心的蜜粉
秀丽的鸡
2025-09-03 02:19:57

军校专业如下: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等系列基础课程以及反应堆原理、核武器物理与效应、核辐射探测技术等专业课程,掌握核武器、核动力等基本原理和核辐射与探测、核装置维护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国防尖端科学研究、生产试验、装备使用、维护以及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武器系统与工程:

主要学习武器系统总体、武器装备运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武器系统发射、飞行弹道、战斗部结构、终点效应及仿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备从事装备试验鉴定、作战任务规划保障、武器装备管理与应用、维护、训练组织及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物理学:

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学和理论物理等系列课程,通过认识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应用力、热、光、电、磁等知识指导设计、试验、评估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教学、装备试验设计、仪器检测评估、使用维护以及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量子信息科学:

主要学习数学、量子物理、信息论、量子信息学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认识量子体系及信息技术的基本规律,掌握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感知与探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量子信息技术需求分析、应用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发、量子信息装备使用维护及培训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应用统计学:

主要学习分析、代数等系列基础数学理论知识和统计、优化决策等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数学建模、数据统计处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从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决策以及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数学类:

主要学习分析、代数、几何优化等系列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掌握数学建模、高效仿真和计算、数据分析处理、运筹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教学、任务规划、计算分析、数据处理、密码编码、部队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生物技术:

主要学习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系列课程,从分子、细胞、个体、生态系统等多层次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生物交叉技术相关业务要求,具备从事教学、国防尖端科学研究、生物安全防护、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化学: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物质结构、化学反应规律和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面向军事、材料、信息、环境、生命科学应用的重要物质的组成、性质、合成与表征方面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在国防军事领域从事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合成、表征和检测、防护等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以及一定的技术管理、组织指挥的能力。

软件工程:

主要学习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软件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构造、测试、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软件系统的定义、开发、部署、维护、保障、管理、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物联网工程:

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物理对象及其信息化、数据采集与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分析、应用系统集成与优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物联网需求分析、应用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发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信息安全:

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网络通信和密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密码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信息系统与网络安全需求分析、防护体系设计、应用开发以及安全保密管理、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与技术、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开发、维护与管理以及信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主要学习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集成系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集成系统的开发、维护与管理以及电子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网络工程:

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开发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能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军用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具备军用网络设计、开发、管理与安全维护、关键技术研发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

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密码应用与分析、软件安全分析、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安全、应用安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分析、技术开发、工程实现、装备应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主要学习面向大数据获取、处理、挖掘和应用的数学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专门技术,掌握数据建模、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熟悉情报分析、决策指挥等军事领域大数据挖掘与应用的业务要求,具备军事大数据挖掘方法设计、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主要学习面向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智能系统技术,掌握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等智能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智能系统与装备的算法设计和系统构建的业务要求,具备智能算法研究和智能系统设计、开发、运用的初步能力。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主要学习微电子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雷达、通信、电子战、精确制导、导航与测控等领域从事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制、测试、系统集成、使用维护或管理的初步能力。

通信工程:

学习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新体制传输技术、认知与协同网络、软件无线电、抗干扰通信以及新型军事通信装备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训练组织、使用维护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

学习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先进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雷达、电子战、精确制导、导航与测控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试验评估、模拟训练、作战运用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电磁场与微波、电子材料与器件、电磁兼容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试验评估、模拟训练、作战运用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信息工程:

学习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外语、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时空大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处理、信息智能分析、电子信息系统装备研发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制、训练组织、使用维护或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机械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光电探测、光电信息处理、光通信、光存储、光电显示、光电信息应用以及激光技术等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国防军事领域从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维护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组织指挥能力。

纳米材料与技术: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纳米技术、光电信息、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纳米材料制备、纳米结构及性能表征、微纳加工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初步具有从事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型集成电路、集成光电子芯片等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和一定的技术管理、组织指挥能力。

导航工程: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军用导航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军用导航系统集成应用、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无人系统工程: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智能感知、自主控制、信息处理、决策规划、指挥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无人系统分析与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无人系统运用与指挥控制、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无人装备工程: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无人装备设计、武器装备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无人装备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典型无人装备集成应用、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机械工程: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测控、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武器装备机电系统研制与开发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测控电子与计算机、传感与测量、测试计量、智能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装备测控系统、智能仪器的分析、设计及综合应用基本技能,具备从事武器装备测控系统设计、检测与计量、测试与评估、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主要学习指挥控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指挥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优化与集成等技术,掌握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工程、运筹优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指挥信息系统开发关键技术;具备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顶层设计能力,具备信息化作战策划、组织、实施和战场信息综合管理能力,能够开发、建设、维护指挥信息系统。

运筹与任务规划:

主要学习数理与力学、电工电子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军事运筹、任务规划、联合作战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作战运筹、任务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联合任务规划、战术任务规划、武器作战任务规划、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仿真工程:

主要学习仿真系列、控制系列、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系列、数理与力学等系列课程,接受课程实验实践及选修实践环节锻炼,具有对作战仿真系统、武器装备仿真系统和训练仿真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与运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目标工程:

主要学习运筹、系统工程、指挥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系列课程,初步掌握目标数据处理、综合分析、优化选择、毁伤预测和效果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与集成、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大数据工程:

主要学习信息科学、数据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统计学、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与应用等技术,具备数据工程师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具有一定的数据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实施能力以及数据科学研究能力。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主要学习领导管理、统计决策、体系工程、建模优化、综合保障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军队建设和管理中的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联合作战保障中的装备管理、人员管理、后勤管理、训练管理和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初步能力。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主要学习信息科学、数据科学、复杂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军队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分析理论方法,熟练掌握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技术,具备大数据建设设计管理、大数据组织运用、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等能力,具有从事联合作战保障中数据保障和军事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建设管理运用的初步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军用材料的组织成分、成型加工、性能和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新材料研发和武器装备用材料设计、论证、成型加工、评测、试验、维护等研究管理的初步能力。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分析、飞行动力学与控制、空天推进技术、试验与评估技术、作战应用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空天飞行器论证、设计、试验、使用与技术维护等方面科学研究与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

导弹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航空宇航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导弹与火箭总体、气动、结构、推进、控制、测控等方面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导弹与火箭论证、总体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初步能力。

飞行器动力工程:

瞄准我国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空天飞行器动力系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科学文化基础、良好身心素质和开阔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主要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形成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空天飞行器动力领域掌握完全自主的核心关键技术。

理论与应用力学: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与数值计算、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气动与结构、动力学与控制、空天飞行器总体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力学建模、计算分析、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力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具备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与力学相关的空天飞行器设计与使用中的相关问题的初步能力。

智能飞行器技术:

主要学习数学、力学、航空宇航、控制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与结构、飞行动力学与控制、人工智能、通信系统与网络、载荷系统与应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在无人飞行器、新概念飞行器、飞行器集群作战等领域从事装备论证、设计、管理、试验和应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主要学习英语、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战略、国际法、涉外事务、军事情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国际战略形势、国家对外政策、世界各国国情军情以及国家、地域间的交往活动,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情报搜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情报意识以及高水平的英语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军事调研、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外国语言文学(俄语、缅甸语、朝鲜语、土耳其语):

主要学习俄语、缅甸语、朝鲜语、土耳其语国家国情军情、外交学、国际关系、军事情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情报意识,熟练运用俄语、缅甸语、朝鲜语、土耳其语进行交流、阅读、翻译、写作,具备从事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外交学:

主要学习英语、外交学、当代中国外交、军事外交、军事情报、国际关系、涉外事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了解国际事务、中国外交和国家对外政策,掌握国际问题研究、战略形势研判、国际军事合作、国际文化交流、对外交际和谈判、对外文化传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情报意识以及高水平的英语应用技能,具备从事军事外交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侦察情报(情报分析整编、图像判读):

主要学习军事情报、军事侦察、航天航空侦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情报搜集处理、情报分析整编、声像情报处理、图像情报处理、战场态势融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和情报意识,具备从事战场图像判读、情报分析整编、军事调研和部队管理的初步能力。

信息对抗技术: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信息对抗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信息对抗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网电指挥与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电指挥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网电指挥与工程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作战指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网电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管理、战法研究、作战指挥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雷达工程: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雷达关键技术分析研究、装备原理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雷达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侦察情报(网电情报分析):

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电情报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网电情报侦察、网电情报处理、网电目标分析整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网电侦察技术研发、装备使用管理、网电情报分析整编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大气科学: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天气分析预报与军事气象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联合作战对军事气象预报保障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气象预报保障、技术研究与管理筹划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气象技术与工程: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电子信息技术、遥感与遥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战场气象环境探测、信息处理、装备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联合作战对军事大气探测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大气探测设备使用维护、技术保障、研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海洋技术: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物理海洋学、海洋技术基础、海洋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海洋观探测技术、海洋声学、海洋遥感、海洋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熟悉海上联合作战对海战场环境保障和水下预警探测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海洋调查、海洋装备技术与保障、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军事海洋学: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物理海洋学、海洋数值预报、海洋环境保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海洋环境要素分析与预报、军事海洋环境效应评估与保障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熟悉联合作战对军事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的业务要求,具备从事军事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海洋信息工程:

主要学习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海洋科学、海洋声学、水下信息融合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海洋声学、海洋电磁、海洋遥感等海洋环境与目标探测信息处理及智能信息融合的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熟悉海上联合作战特别是水下作战中的环境及目标信息保障要求,具备从事水下探测信息保障、海战场信息融合、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