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矿产品贸易
我国矿产品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超过四成,初级产品进口大幅上升;煤进口步伐进一步加快;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铁矿石进口量12年来首降。
(1)矿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
我国矿产品贸易快速增长,矿产品贸易总额为712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全国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4.7%)。其中,进口额为4828.52亿美元,同比增长43.7%(全国商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8.7%);出口额为2296.42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全国商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1.3%)(图39)。
图 39 我国矿产品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在全国商品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矿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稳步上升,已上升至24.0%;矿产品进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基本保持上升态势,已上升至34.6%;而矿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自2008年开始迅速下降,已降至14.6%(图40)。
图 40 矿产品进出口在全国商品贸易中的地位
(2)能源进口持续增长
石油进口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煤炭自上年度出现净进口以来,由于地域分布差异和运输压力,进口趋势也不会逆转。
我国石油进口量2.76亿吨(其中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5%),同比增长14.8%。石油出口量2991万吨,同比下降0.6%。石油净进口量为2.46亿吨,对外依存度为54.8%,进一步攀升(图41)。石油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消费刚性需求,特别是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消耗了大量原油;二是中国经济逐渐回暖。今年以来国内石化炼厂开工率逐渐回升,中海油惠州炼厂、中石化福建炼厂、天津炼化项目等大型炼化工厂相应投产或即将投产,产能的释放使国内对原油的需求增加。三是国家实施石油储备政策,也是近期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国家两期战略储备基地的启动,中石油、中石化也启动了各自的商业储备。
图 41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变化
我国从5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油,其中前10位来源国进口量之和为1.06亿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44.4%,高于上年的35.0%,进口来源进一步集中。从非洲进口原油7137万吨,占原油进口总量的29.6%(略低于上年)。其中,从安哥拉进口2275万吨,同比增长55.8%;从苏丹进口656万吨,为第六大来源国,占进口总量的2.7%,因此苏丹南北分裂对我国原油进口影响较小。
全年我国煤出口量为1903万吨,同比下降15.0%;焦炭及半焦炭出口量为335万吨,同比增长509.1%。煤进口量为1.85亿吨,同比增长39.1%(图42),净进口1.66亿吨。煤进口集中度比较高,前5位来源国进口量1.55亿吨,占总进口量的84.0%。其中,从印度尼西亚进口7205万吨,从澳大利亚进口3697万吨。
图 42 我国煤进口量变化
2010年,国际国内煤炭价差逐步缩小,国际煤价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使进口受到影响,4月和5月连续两月出现进口量缩水,主要由于动力煤进口量降幅较大。进入二季度,随着工矿企业生产稳定恢复,中国煤炭市场“淡季不淡”,价格持续上涨。
短期内煤进口量难以减少。由于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严重失衡,大量的煤炭需要经过长距离的运输之后才能到达消费地。再加上近年来煤炭生产重心不断西移,短期内铁路运输瓶颈尚不能有效缓解,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只能依靠从海外采购部分煤炭来满足需求。此外,由于近年来煤炭资源整合快速推进,先是山西,之后是河南,而这些地区均是我国主要的炼焦煤生产基地,资源整合导致的煤炭产量下降,国内炼焦煤产量增长受到一定影响。受这些因素影响,未来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的一部分煤炭需求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解决。
此外,与多数主要煤炭出口国产量增长速度相比,国际市场煤炭需求增速更快,尤其是亚太市场煤炭需求旺盛,印度煤炭进口需求继续快速增加,日本、韩国煤炭进口继续恢复性增长。未来国际市场可供进口的煤炭资源有限,中国从美国、南非、哥伦比亚以及印尼的煤炭进口增幅势必会放缓,这将从根本上影响未来中国煤炭进口。
(3)铁矿石进口量略有下降
我国进口铁矿石6.19亿吨,同比下降1.5%,为12年来首次下降,对外依存度为53.6%(图43)。自3月以来,铁矿石进口量呈现出逐渐下降态势,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举措令钢铁行业受到冲击;二是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对企业强行限产或停产,致使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暂时性下降。11月和12月进口量快速回升,主要原因是临近春节,企业加大库存。全年铁矿石进口量下降,主要是因为铁矿石进口基数高,国内矿山盈利好转,产量大幅增加,导致对外矿需求有所下降。
图 43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变化
铁矿石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矿石供给增长速度将超过需求的增速,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增加,钢铁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我国宏观经济的优化调整,已对钢铁业产生了影响,处在调控状态下的房地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将是收缩的。我国提出的“坚决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政策目标,也会抑制对钢铁需求盲目乐观的预期。再加上钢企盈利水平不高、淘汰落后产能已在按时间表执行等因素,对铁矿石的“刚性需求”势必有所影响。我国矿石自给及变相自给比例的上升,也在改变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
全球铁矿石供应快速增加。全球矿石市场“最紧”的时段看来已经过去。在过去的10年内,进口矿石的吨价高点曾超过200美元,在经历了严重的供不应求和阶段性的供不应求之后,全球矿石市场将由“紧平衡”逐渐走向宽松。多年的矿石暴利,已使全球相当一部分资本流向铁矿石开发领域,“增量”供给的释放必将平抑过高的矿价。到2012年,全球新增铁矿石产能至少3亿吨。
(4)矿产品进口成本大幅上扬
我国进口的重要矿产品中进口价格快速上涨。铁矿石进口价格增长幅度最大,为61.1%;铜精矿次之,为54.1%;精炼铜进口价涨幅居第三,为46.8%;其后依次为精炼铝、氧化铝、原油和煤,进口价格增幅分别为41.7%、36.9%、29.5%和19.7%(表5)。
表 5 重要矿产品进口年均价格表
2021民用取暖煤价格一般在1110元左右一吨,具体因品种、市场、产地的不同,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近期数据,表示无烟煤(洗中块)价格是1682元一吨,普通混煤(4500大卡)价格是905.2元一吨,山西大混(5000大卡)价格是1054.4元一吨,山西优混(5500大卡)价格是1116元一吨,大同混煤(5800大卡)价格是1137.8元一吨,焦煤(主焦煤)价格是3980元一吨,焦炭(二级冶金焦)价格是3950元一吨。
对于普通煤炭各地市场价格也不一,比如在湖南湘潭市湘乡市煤炭市场价是3250元一吨,在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神木市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煤炭价格开启了疯长之路,作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保障,煤炭价格较年初的500~600元每吨上涨高点近2000元每吨,尤其是九月以来,全国煤炭尤其是东三省电力短缺,各地进行“拉闸限电”,甚至部分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各大工业园区,都有停工限产的行政令,虽然其中有“能耗双控”的作用,但是与煤炭阶段性短缺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煤炭涨价,两倍、三倍的翻倍涨,导致电厂亏损,生产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用电短缺,目前,在煤炭高涨的带动之下,江苏、山东工业用电涨幅几乎到20%的顶格,都在19%多,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加工企业两班倒改成一般制,以减少损耗。
由秦皇岛煤炭价格走势可得,2007年至今,每年3—4月份煤炭的需求淡季时,国内煤炭价格均有回调,而进入夏季后,煤炭价格均保持上涨趋势。但今年煤炭价格的春季回调不明显,截至4月18日,山西优混煤和大同优混煤价格分别为790元/吨和840元/吨,同比上涨14.5%和14.3%。同时,国家发改委在4月初下发《关于切实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电煤供应,稳定电煤价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煤炭供应的趋紧。另外,近年来煤炭产量持续增长,运输瓶颈将逐渐凸显,汽油价格等的上涨,也增加了国内煤炭的运输成本。总之,在国内通胀高企,以及煤炭供应趋紧的背景下,夏季动力煤上涨将为大势所趋,而动力煤的上涨,必将推动更稀缺的焦煤的价格上涨,由此而推动焦炭的生产成本上升。
钢铁需求稳步增长,使得焦炭需求保持乐观
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占据焦炭需求的80%以上,由此,钢铁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决定了焦炭的需求状况,今年3月,国内粗钢产量为5941万吨,同比增长8.98%,焦炭产量为3488万吨,同比增长12.59%。粗钢和焦炭的产量同比呈高度的相关性,并且粗钢的产量增速变化要领先于焦炭的产量增速变化。在2009年的4万亿刺激政策下,钢铁产量同比超预期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2010年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压制了2010年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的产量增速。但进入2011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强势增长,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将使得钢铁产量增速逐渐恢复平稳,由此,2011年供过于求的严重状况将会有所缓解,钢铁行业利润的回升也将导致焦炭行业的好转,提升焦炭的价格。
另外,目前焦炭期货的上市,让焦炭的价格市场化,这将利好焦化行业的发展,转变焦化行业在定价权上完全被动的局面,同时,在“十二五”期间,山西焦炭行业的整合将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焦炭行业集中度也将增加焦化行业的定价权。在此双重利好的情况下,如果焦化行业利润率增加3个百分点,意味着目前焦炭的价格将增加约70元。同时,焦炭夏季受成本推动,价格本身看涨,再加上焦炭的仓储成本等,由此J1109合约目前的价格并未偏高。
煤炭涨价的经济学原理:供需矛盾
8元/吨、677。4元/吨、 626。6元/吨、359。7元/吨和1176。0元/吨,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1。84%、15。89%、15。67%、16。45%和35。91%。 从各月煤炭价格走势来看,前3个月煤炭价格均呈明显上涨态势。
其中,1月份煤炭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扩大,动力煤、炼焦煤、化肥用煤、水泥用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8。17%、4。35%、4。87%、4。66%和7。23%。2月份,除了动力煤、焦炭价格,环比涨幅分别回落2。
47、2。15个百分点外,其它三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继续扩大。3月份,除了焦炭价格比上月上涨8。59%,涨幅比上月扩大3。51个百分点外,其它四种煤炭价格环比涨幅均明显缩小。 此外,主要煤炭中转港秦皇岛港煤炭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煤炭平仓价为488。
3元/吨,环比上涨13。72%,同比上涨16。37%。其中,动力煤、炼焦用洗精煤、化肥用煤和水泥用煤平仓价分别为535。2元/吨、441。4元/吨、485。4元/吨和518。6元/吨。 二季度涨势将趋缓 从当前煤炭市场形势来看,影响后期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 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
目前,国有煤矿企业由春节期间超负荷生产向正常生产水平回归。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等近期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这对乡镇煤矿企业产能释放形成抑制作用。 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今年1月中旬以来,受冬季生活用煤需求增加、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一些电厂、钢厂、化肥厂等企业煤炭库存急剧下降,市场供应严重短缺,甚至出现抢购焦煤、肥煤的现象。
进入3月份,随着各地天气逐渐转暖,生活用煤数量明显减少,加之铁路运输压力有所缓解,水力发电逐渐恢复,火电机组陆续开始停机检修,煤炭市场需求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不过,受南方灾后重建、工业生产恢复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不会大幅下降。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去年以来,国家开展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向煤炭生产企业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及提高焦煤资源税,对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构成较大压力。
今年以来,受燃油成本上升、煤炭运输量增加等因素影响,中海海盛、宁波海运等企业先后大幅度上调了2008年度煤炭运输价格,对未来煤炭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上涨。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发生洪水灾害及港口拥挤导致出口下降,南非电力供应出现中断,以及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主要出口国均下调2008年煤炭出口数量,导致全球煤炭市场供应趋紧和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外煤价差距扩大,进而影响国内煤价上涨。
综合当前国内外煤炭市场形势来看,进入二季度,煤炭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淡季,煤炭需求增速有所回落,但受煤炭产量增长可能放缓、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二季度煤炭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但涨势趋缓,涨幅可能有所回落。
多地燃煤取暖价格上涨生长的正常,毕竟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价格都在涨,一点都不涨就不正常了。但这个上涨的幅度确实很厉害,好多地方煤炭的取暖煤炭价格都已经突破了2000块钱。
煤炭的价格从今年的3月份4月份到现在,可以说翻倍式的上涨,三四月份的时候价格是在600块钱到800块钱一吨,然后现在海港的煤炭进口价格就已经到了1200块钱到1500块钱。真正到取暖端的时候,就是到那些供暖企业的时候价格有的已经到了1800,甚至更贵的已经突破2000块钱,没看价格上涨略微上涨正常,但是上涨到这样一个幅度不正常,不正常自然就要调控,要去解决问题。
所以国家发改委新研发推出了相应的政策,保证煤炭价格稳定稳中有降,避免出现非自然情况上涨。要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际煤炭紧缺,供应紧缺,导致价格略微上涨,甚至说上涨50%,这倒也正常,但原来冬天的时候取暖的煤炭一吨800块钱,现在一吨突破2000块钱,价格几乎翻了三倍,这样的幅度上涨不正常了,价格涨了这么多,取暖的价格当然也得涨啊,取暖价格原来25一平米,现在60块钱一平米,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合适了。
因为25~30一平米折合下来一冬天的生产费用应该是在3000块钱左右,大多数人还能接受。但如果说供暖这4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取暖的费用,就得到6000块钱,那不合适了,自家装个空调,装个电暖器,一冬天的电费用得了6000块钱吗?如果大多数人都不用这个煤炭去暖了,那供暖企业会有更大的压力,这就会造成一种恶性的经济循环。
2.22日价格如下:
4500大卡:550-560
5000大卡:620-630
5500大卡:720-730
5800大卡:760-770
秦皇岛煤炭网:http://www.cqcoal.com/Trade/
整体而言,A股中的煤炭股,是一个走势非常具备周期性的股票种类。在“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社会讨论热点的时候,煤炭股的价格波动,也会引发不少投资者的关注。一般而言,煤炭股的价格走势,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首先,煤炭股的价格走势,往往和商品期货的走势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上一轮的周期股强势行情中,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板块股票的走强,与这一阶段商品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走强的状况密不可分。若国内煤炭主力合约的价格上涨,则煤炭的生产企业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利润增长的预期,会推动市场上的投资者去“追捧”煤炭股,而煤炭股的价格就能顺势走高。在煤炭主力合约价格低迷的阶段,A股中的煤炭股,往往也表现得相对疲弱。因此,A股的煤炭股价格,往往要“看煤炭商品价格的脸色”。
其次,煤炭股价格的走势,也和市场上投资者的预期变化情况相关。在“碳中和”成为精英阶层的主流观点后,煤炭股的走势有一定概率受到长期压制。毕竟,“碳中和”的发展模式,需要全球主要国家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而煤炭等传统的化石能源则会受到新能源的替代。因此,煤炭股的长期走势,存在着一定的悲观因素。不过,煤炭是不少国家现阶段最主要的发电材料。如果社会资金放弃了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投资,那么煤炭的产能、供给也会受到压制。这种情况往往会在新能源的表现不够稳定时,推高煤炭的价格。上一轮煤炭股的走强,就和这种预期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投资者预期的变动,也会影响煤炭股的价格走势。
再次,煤炭股价格的走势,也和天气变化情况有关。在冬季取暖周期中,A股市场上的煤炭股,也会走出间歇性的强势行情。在冷冬天气席卷全球的时候,资本市场往往也会重视“取暖影响”的变化情况。A股市场上的“煤飞色舞”走势,往往也和天气变化情况有着一定关联性。
综上所述,A股中的煤炭股价格,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
“碳中和”叠加后疫情效应 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2021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短期来看,“碳中和”叠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将对煤炭价格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限价区间明确 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2〕303号,以下称303号文)和2022年4号公告,明确于5月1日起实施。对于价格限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哄抬价格行为。
2022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5月1日起,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和现货价格均有了合理区间。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近期阶段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中长期交易价格每吨570-770元(含税)较为合理。重点地区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分别为:山西(5500大卡)370-570元/吨,陕西(5500大卡)320~520元/吨,蒙西(5500大卡)260元-460元/吨,蒙东(5500大卡)200-300元/吨。
其中,秦皇岛港下水煤(5500千卡,下同)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770元、1155元,山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70元、855元,陕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520元、780元,蒙西煤炭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460元、690元,蒙东煤炭(3500大卡)出矿环节中长期、现货价格每吨分别超过300元、450元,如无正当理由,一般可认定为哄抬价格。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方向
另外,乌克兰危机等全球能源危机频发凸显了传统化石能源在基建基础、发电成本和供电稳定性上的优势,将引发各国对过快能源转型的再思考,将深刻影响中国对外煤炭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中国国内能源市场化水平低,面对极端事件冲击,能源安全韧性不足,国际能源安全事件在中国的国内风险被放大。基于欧盟能源政策发生转变,也将间接对中国包括煤炭在内的海外能源合作及能源安全造成影响,中方需要根据欧盟能源政策调整来进行应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求采纳
为做好煤炭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有法可依。《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座谈会指出,煤炭是重要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目前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价格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梳理、排查保供稳价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散播虚假信息、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座谈会还要求,煤炭企业要切实提高站位,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强化法律意识,依法合规经营,严格履行中长期交易合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保障发电供热和民生用煤需求,助力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