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均光伏装机容量
2022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6444万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同比增长29.2%。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5824万千瓦,同比增加1278万千瓦。
光伏一般指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22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321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43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887万千瓦。到2022年3月底,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18亿千瓦。从新增装机布局看,装机占比较高的区域为华北
二是转换过程简单。光伏发电可以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而风能、核能和水力发电都需要经过机械能转换这一中间过程,会产生能量损失。此外,因为转换原理简单,光伏组件的结构也相对简单,性能可靠,维护方便,寿命长,也能灵活地应用于不同场景,例如户用光伏。
三是发电真正环保。不同于其他发电方式,光伏发电不排放温室气体和废
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透露了几组数据(数据见制图),值得广大光伏人细品:
202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制造端产量提升。
其中,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3.8万吨,同比增长16.1%。
为何增幅这么大?
一是原有企业产量加码;二是市场新进入者增多,包括青海丽豪、新疆晶诺、宝丰银川、江苏润阳等,这些新进入者,为多晶硅的增产添砖加瓦。
上半年,硅片产量105GW,同比增加40.0%,大尺寸硅片在积极推进薄片化,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光伏情报》注意到,多晶硅料的下游是硅片环节,2018全球硅片约90%以上的产量在中国,中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产能占比为61.6%,当时国内供应还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进口多晶硅料14万吨,同期国内多晶硅料产出25.9万吨,进口硅料占比35.02%;但如今,由于国内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再加上市场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我国对于进口多晶硅料的依赖度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产品质量逐渐可以满足N型硅片需求。
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92.4GW,同比增长56.6%,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电池片的转换率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PERC单晶23%以上(领先企业:23.1-23.3%)。
《光伏情报》了解到,2021年7月,通威太阳能利用PERC量产设备,通过电池制程工艺创新,M6大尺寸全面积(Area=274.50cm²)电池转化效率可达23.47%,并经ISO/IEC 17025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2021年7月12日,晶科能源TOPCon高效组件转换效率再刷新纪录,高达23.53%,刷新了公司2021年1月创造的23.01%的组件效率纪录。
该项指标经全球领先的测试机构TUV莱茵实验室独立测试和验证,TUV莱茵以安全和质量标准在国际上著称。
上半年,我国光伏企业组件产量80.2GW,同比增加50.5%,这个增幅十分显著。
组件最高功率进一步提升:从600W提升到了700W。
光伏组件产能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
最近两年,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在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加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及产品在光伏领域加快应用,系统化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产能快速提高。
2021年1-5月,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98.6亿元,同比增长35.6%。
2021年1-5月,光伏组件出口36.9GW,同比增长35.1%,预计上半年出口量可达44-46GW。
月度出口呈相对稳步增长的态势,未出现往年有明显淡旺季的现象,这利于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
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34.4%,其中,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智利)疫情后开始发力,表现颇为抢眼。
传统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包括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不断闪现,像巴基斯坦、希腊这些国家,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光伏需求的大市场。
2021年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
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过5861MW,同比增长208%。
值得注意,2021年上半年,山东、河北、河南户用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三位,合计超过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的80%。
在此,《光伏情报》不得不给这三个省份点一个大大的赞,也为在这三个省份奋斗的光伏兄弟姐妹致敬!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非常给力,补贴规模5亿元,补贴强度0.03元/KWH。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捕捉到一些趋势,当前,光伏赛道正进一步拓宽——全球多数主流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而随着化石能源的进一步吃紧,光伏太阳能将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全球光伏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提供给中国光伏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20•30”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光伏行业正迎来更多更持久的风口。
加油吧,中国光伏人,光明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根据该报告,未来10年间,德国的户用屋顶光伏将新增装机140吉瓦左右,占德国新增发电装机总量的80%以上。
德国电力公司表示,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德国越来越受重视,并逐渐成为德国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未来要满足新增的电力需求,很需要增加大量可再生能源电力。
而在各类可再生能源电源中,光伏将成为德国电力系统的“干将”。《光伏杂志》援引德国行业咨询机构Energy Brainpool的观点指出,目前,户用屋顶光伏是德国最流行、接受度最高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形式,并将在德国未来的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决定德国能源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据测算,德国户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潜在可开发规模能达到上百吉瓦。
德国电力公司同样强调,未来10年,装机规模在100千瓦以下的户用屋顶光伏将是德国新增发电装机的主力,将助力德国实现气候变化目标,同时防止德国出现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
德国联邦能源与水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经高达44%,创下新的 历史 纪录。而按照2019年德国政府发布的能源转型目标,到203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需要达到65%。有批评人士指出,如果德国政府再不进行改革,很可能错失完成这一目标的机会。
在此背景下,今年德国政府动作不断:先是在上半年取消光伏发电上限限制,还允许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建设受阻的光伏项目延期完成;后又在9月初公布新版光伏发展规划,要在2021—2028年间,对总装机规模为18.8吉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每年光伏发电项目招标规模最低为1.9吉瓦,最高为2.8吉瓦。
不过,Energy Brainpool依然认为,目前的规划不足以让德国顺利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据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的数据,2018—2019年,德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分别为3吉瓦和4吉瓦左右;而今年前7个月,德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只有2.8吉瓦左右。对照未来10年德国对清洁电力新增装机的需求,近年来德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的增速远远不够。
Energy Brainpool表示,德国应该上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目标,从目前的每年5吉瓦提升至6—12吉瓦区间;2030年后,这一增量至少需在14吉瓦以上。
为此,Energy Brainpool建议德国政府出台强制性执行政策,要求在所有新建建筑上安装屋顶光伏系统。同时,该机构还呼吁加强智能电表等电力配套设施的更新换代,简化100千瓦以下规模屋顶光伏系统的余电上网销售流程,以及适时推进无补贴屋顶光伏项目的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