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风电、水电、火电、核电你看好哪个?
核电,个人观点,谢谢!
对水电比较了解,发表下水电的个人看法。个人对水电行业不太看好。原因有二:
一、存量资源太少,发展空间有限。
目前我国水电除西部边远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地区外,其他地区已经基本开发完成,目前西部边远地区受交通条件、地质条件及生态环境条件影响,审批开发困难。
二、水电输送困难,限制企业盈利能力提升。
目前水电存量资源丰富的西部边缘地区,如澜沧江、金沙江水电基地,受输电能力影响,出现大量弃水,云南省电价全国最低。
当然,水电企业生存并保持一定盈利能力没有问题,毕竟投资完成,占领资源后,更多的只需要躺赚。小小水电正被清理,除外。
水电,核电
我是一名能源从业者,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
光伏:不计晶体硅和光伏板生产环节,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零碳排放,成本高,占地大,有效发电时数低,我国光照资源较好;
风电:基本与光伏发电相当,风电场对植被和禽类对影响,我国内陆风资源稳定性差,但浅海和深海风资源好,对电网要求高;
水电:无污染,零碳排放,可以快速启停或并网,但建设水电站对河流地质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我国水资源基本开发殆尽;
火电:技术成熟,发电效益高,成本低,是电网主要基荷,但污染严重,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硝硫化物排放导致恶化,我国煤碳储量大;
核电:技术比较成熟,经济性与脱硫脱硝煤电相当,低碳能源,适合规模发展,电网主要基荷。发展核电可支持装备业发展,但辐射问题尚无法彻底解决。目前是核裂变技术,期待可控核聚变技术;
至于哪种能源前景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觉得应该是洁净煤发电和清洁能源+储能的组合,分布式发展,未来应该是无污染的可控核聚变发电。
当然是核电了,不能因为技术不成熟就畏缩不前,只有做的人多了,变成一个普遍现象,才会有更多人投入研发,使其成熟。
火电是夕阳产业,水电会饱和,风电靠天吃饭,光伏看天眼色。
我认为将来的一切都是变这几个,都会被淘汰。因该是数字能量。无尽能源之数字学,无尽在后。假如在太空。在海里。以百年为期限。
首先我先来说说这几个领域发电,光伏、风电、水电、核电都属于新能源发电。
光伏发电前期投资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发展,地广人稀、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大规模发展,小到每家每户的楼顶也可以装光伏发电的,但是现在光伏发电的转换率太低了,只有百分之十几,效益不是很高,成本回收周期长。
风电这块前期投资成本高,成本回收周期在十年左右,西北那边风况较好,装了大量的风电机组,南方这边有一些高山风场和沿海的风电,高山风电装机容量不是很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大,上网电价和补贴高于陆上风电,风电这块维护比较麻烦,一年中有半年维护和全面维护,本人就是从事高山风电这块的,自己深有体会,不过风电的转换效率比光伏高,发电量还是可以的,风电主要是在晚上发电量高,白天低,光伏跟风电都是靠天吃饭的,发电不是很稳定!
水电是一次投资大,水电的回报周期快,水电一般丰水期发电量高,枯水期发电量少,比较稳定!水电站还有蓄水防洪的功能!
核电投资成本是这几个里面最高的,主要是在沿海发展,内地还没有核电站,一般建在有水的地方,运行维护人员也较多,发电量也是可以随时调节的,但是核电站有辐射,对安全防护的要求是最高的!
我觉得现在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调节能源结构比重,我个人还是觉得核电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还是比较看好核电未来的发展前景的!
我只能说都看好!因为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光伏:小型化设备配合储能器件可以满足家庭使用。对于偏远地区及山区等电网不容易达到的地区更为适合。
风电和水电都有地域限制,处理好输电问题就好。
火电是当前的主流,最为稳定。但是污染严重,发达国家正逐渐拆除。
核能主要是安全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可以推广,也是和平时期应该大力发展的。但是目前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为核能的进一步推广造成了阴影。
如果核聚变电站包涵在核电范畴内,我看好核电为了人类的未来,必须实现核聚变发电。它比任何 科技 都重要,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我认为核电、水电有前途。一定时期内,火电也将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风电和光伏出力不稳定,若在地表电力系统中占比达到一定百分比,将导致系统崩溃,同时发电成本也偏高,所以发展空间有限。
电厂,风电和光伏的寿命,一般是20年到25年。
比如风电,主机设计 寿命是25年,但是,配套的组件厂家,几乎所有的都是按照20年设计寿命来做的。
所以,光伏和风电的电厂寿命,只有20年。
火电时间长一倍,但是火电要被逐渐消灭。现在新建的核电厂寿命长达60年。
1、光伏,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是通过太阳能板转换成电能。
2、光热,是通过太阳能光加热水,通过水蒸气带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3、水电,一般水电站都建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河流上游,通过高势能的水下降过程,来冲击水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4、火电,一般指常规的燃煤发电,是通过燃烧煤化石燃料,从而加热水,水蒸气带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转换成电能。
5、核电,也就是通过核能源,通过裂变释放的热量加热水,水蒸气带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把核能转化成电能。
6、垃圾发电,一般会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垃圾发电厂。将城市居民日常产生的垃圾肥料,集中送到垃圾发电厂,通过发酵4-5天,然后放进焚烧炉,从而然后垃圾,加热水,水蒸气带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转换成电能。
太阳能发电现在有两种方式,即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二者运行原理和使用范围都有较大的差别。
光热发电:
也叫做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它是通过各种物理方式把太阳能直射光聚集起来并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来发电的。依据集热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太阳能槽式热发电、太阳能塔式热发电和太阳能碟式热发电三种。是热转电的方式。
光伏发电:
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基本的部件太阳能电池板,是光转电的方式。其中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3。光伏发电的应用使得边远以及特殊地区的用电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太阳能资源。
4。 光伏发电能够与建筑物相结合,形成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拓展资料:光热发电的优点
1、电能质量优良,可直接无障碍并网。太阳能光热发电与常规化石能源在热力发电上原理相同,都是通过Rankine 循环、Brayton循环或Stirling 循环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直接输出交流电,不必像光伏或风电一样还需要逆变器转换,电量传输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稳定性高,因此更方便与目前国内的电网对接,且电力品质好。
2、可储能,可调峰,实现连续发电。
电网的负荷曲线形状在白天与太阳能发电自然曲线相似,上午负荷随时间上升,下午随时间下降,因此太阳能发电是天然的电网调峰负荷,可根据电网白天和晚上的最大负荷差确定负荷比例,一般可占10-20%的比例;
受益于热能的易储存性,所有太阳能光热发电电站都有一定程度的调峰、调度能力,即通过热的转换实现发电的缓冲和平滑,并可应对太阳能短暂的不稳定状况;
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实践证明储热的效率和经济性显著优于储电和抽水蓄能。配备专门蓄热装置的太阳能光热发电 电站,不仅在启动时和少云到多云状态时可以补充能量,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甚至可以实现日落后24 小时不间断发电,同时可根据负载、电网需求进行电力调峰、调度。
3、规模效应下成本优势突出。
因热电转换环节与火电相同,太阳能光热发电也与火电同样具备显著的规模效应,优于风电和光伏等。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扩大,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成本将很快接近甚至低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
4、清洁无污染,助力碳减排。
光伏尽管是清洁发电,但硅片生产环节却高耗能高污染,而太阳能光热发电 不需要提炼重金属、稀有金属和硅,生产与发电环节均无污染,是真正的清洁能源。
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至14%。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
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通讯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三是并网发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我国并网发电正在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