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武汉纺织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踏实的宝贝
英勇的发带
2022-12-22 10:24:36

武汉纺织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最佳答案
文静的白羊
殷勤的诺言
2025-09-02 08:49:24

不是

武汉纺织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该校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湖北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序号    学校    双一流建设学科  

1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4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6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  

最新回答
美丽的夕阳
时尚的石头
2025-09-02 08:49:24

一、武汉纺织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特色专业: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级品牌专业:艺术设计、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会计学

湖北重点建设学科

优势重点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一级培育重点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级重点学科: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机械设计及理论、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环境工程

二、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 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原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 武汉纺织大学 。

学校秉承“崇真尚美”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实行开放办学,主动服务纺织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经六十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2000多亩,拥有四个校区。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设有21个教学院部,现有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拥有1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同时拥有金融、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会计和艺术等6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获批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文化”2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学校实施人才高地汇聚工程。坚持引育并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00余人,博士5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外籍院士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人选12人,“楚天学者计划”人选105人,以及一批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阳光学者”。

学校实施培养模式创新工程。以“本科教学工程”为抓手,以“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为切入点,大力推行学分制,实行个性化管理,着力培养“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整体进入一本招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近几年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学校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不断提高,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

学校实施科技实力攀登工程。注重技术创新,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还有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100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近几年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以及“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学校拥有湖北省第一个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武汉纺织大学 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近200所大学签署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长期承办由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获批多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各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

务实的水壶
健忘的硬币
2025-09-02 08:49:24

1、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名称:哈尔滨工程大学

办学层次:公办本科

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占地面积:3500亩

校园坐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

哈尔滨工程大学王牌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

船舶与海洋工程 A+ 控制科学与工程 A- 核科学与技术 B+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B+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管理科学与工程 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力学 B 光学工程 B 软件工程 B  材料科学与工程 B 机械工程 B  马克思主义理论 B  仪器科学与技术 B- 化学工程与技术 B- 

女生宿舍四人间 上床下桌有独卫 每层有公共洗衣房 洗衣服烘干吹头发熨衣服什么都很便宜。

男生宿舍老生八人间 空间很拥挤 新生四人间 上床下桌 住宿条件升级。

宿舍不含浴室,因此需要去公共浴池。老校舍没有独卫,一般都是男生住。女生们可以放心。

校区内有澡堂,体育馆,三个食堂,三个露天体育场️,平时取快递地点很多也比较方便。

新楼 宿舍特别好 标准四人间 有️衣帽间 阳台 独立洗漱台 鞋柜 盆柜 空调 校园网 电梯 每层有热水净化器和浴室。

食堂菜品丰富,四个食堂,分别称为“小美”“大美”“天美”“杏园”。

“杏园”餐厅,主要向教师开放。

“小美”有四层 早点 豆脑,油条,包子,馒头,饼,面条等伙食相当不错 应有尽有,种类繁多。中午的下午是一样的 价格不贵 ,物美价廉

“大美”早上经常在大美和天美吃饭,但是大美三楼是真的没什么人,不好吃。

“天美”天美是他人眼中“别人家的餐厅”,支持支付宝付款。价格略微高一点。三楼就跟外面的饭店没两样了。价格比外面的便宜一些。

2、陕西师范大学

校区分为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雁塔校区的食堂是西安高校出名的,雁塔校区主要是古风式(老校区嘛)建筑。长安校区超大,建筑现代化一些!本科生大部分学院大一或者大二会搬校区(从老校区到新校区),有的学院四年都在老校区(比如外语学院),有的四年都在新校区(比如体院,美院,音乐学院等学院)

住宿条件不错,最起码宿舍和教学楼空调是标配(建议一入学就办理装空调,划算些)!老校区本科生宿舍大部分都是六人间,上下铺(基本住一年,多的两年,因为要搬校区),也有四人间,看运气了。新校区大多数以四人间为标配,上床下桌(就普通的上床下桌哈),基本都带个独卫。师大老师都非常耐心和可爱。

3、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学校坚持依靠教师办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

糊涂的小海豚
可爱的帅哥
2025-09-02 08:49:24

武汉纺织大学王牌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纺织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金融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会计学等。

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Wuhan Textile University),简称“纺大”,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纺织大学初建于1958年,始称武汉纺织工学院,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所属的行业院校;1998年经中国国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划转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武汉纺织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汉纺织大学

要减肥的老虎
拼搏的衬衫
2025-09-02 08:49:24

武汉纺织大学优势专业排名

国家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连续十一年居全国服装院校综合积分第一名)、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眼睛大的老师
老迟到的大树
2025-09-02 08:49:24
一、武汉纺织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1、国家特色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批次

1 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设计 第二批

2 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工程 第三批

3 武汉纺织大学 轻化工程 第四批

4 武汉纺织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第六批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1 武汉纺织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 武汉纺织大学 轻化工程

3 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工程

4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5 武汉纺织大学 工业设计

6 武汉纺织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7 武汉纺织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 武汉纺织大学 环境工程

3、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17个(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计算机类

2

纺织工程

081601

纺织类

3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设计学类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类

1

金融学

020301K

金融学类

2

英语

050201

外国语言文学类

3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数学类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机械类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80407

材料类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电气类

7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081603T

纺织类

8

轻化工程

081701

轻工类

9

环境工程

082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1

会计学

120203K

工商管理类

12

视觉传达设计

130502

设计学类

13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设计学类

14

数字媒体艺术

130508

设计学类

二、武汉纺织大学专业排名(按推荐人数排名)

以下武汉纺织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

1

纺织工程

4.8 (291人)

2

服装设计与工程

4.8 (251人)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5 (226人)

4

艺术设计

4.7 (202人)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3 (184人)

6

会计学

4.7 (88人)

7

国际经济与贸易

3.9 (86人)

8

金融学

4.5 (51人)

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4 (49人)

10

英语

4.3 (45人)

三、武汉纺织大学简介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原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2000多亩,拥有四个校区,设有21个教学院部,各级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现有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7个;拥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覆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理学、经济学等六大学科门类;获批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优势和特色学科,“现代纺织技术”和“时尚创意文化”2个学科群列入湖北省“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建设,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漂亮的火
虚幻的秋天
2025-09-02 08:49:24

1、2022武汉纺织大学商务英语(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阳光校区)专业收费标准4000元/年,学制4年。

2、2022武汉纺织大学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办学地点南湖校区)专业收费标准4000元/年,学制4年。

3、2022武汉纺织大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阳光校区)专业收费标准4000元/年,学制4年。

4、2022武汉纺织大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办学地点阳光校区)专业收费标准5200元/年,学制4年。

5、2022武汉纺织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阳光校区)专业收费标准5200元/年,学制4年。

不安的人生
微笑的酒窝
2025-09-02 08:49:24
未来发展就业前景光明的几个理工科专业

(网上可以搜一下这方面的文章,)

高考后,偶然在新浪网看到介绍众人不了解或不为人知的小专业,仔细斟酌了一下,从中选出几个,留做探讨和将来实践的考验。另外又添加了几个近年来在招聘市场上,较为稀缺的、朝阳的新兴学科。在这些学科中不完全是985、211等重点大学的专利,在一些一般院校甚至二本、三本院校(下面红色字体)中一些特色鲜明的学校也在其中,这样也有利于各个层次的考生报考时参考。具体院校名称参看下面各专业解析的结尾部分。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有一些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等开设院校众多,学习人数多,因此被众多考生和家长熟知。但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专业,开设院校不过几十所,甚至十余所,与前一类相比“势单力簿”,从名称上判断,既看不懂该专业学什么,也不懂该专业毕业后从事哪类型的工作。这些“单薄的小专业”不为众人所知,只有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才会了解这些专业学什么、做什么。虽然这些专业的知名度只在部分人群中流传,但都有着特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有的甚至是为某些行业和国家机构所涉及的行业量身定做。因此,当毕业季来临的时候,学习该专业的同学就会惊喜地发现广阔的就业空间

1、隐形的防护墙——科技防卫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更加关注安全防卫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用科学技术作安全防卫的新时代。

科技防卫专业是一个捍卫国家及企业安全的专业,与我们比较熟悉的军事类专业不同,科技防卫专业着重的是“软实力”的较量。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科技防卫“混搭”了目前最热门的计算机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同时还增加了法律及犯罪学等学科内容。

该专业的同学在四年要学习的课程种类非常广泛,像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心理学、安全防卫概论、涉外安全防卫、刑法、经济法、涉外法规、企业安全管理、情报学等。因此不难理解,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科技防卫的同学毕业后,有两条大的出路,部分综合素质较高、通过选拔考核的同学可以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国家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而大部分同学将会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现代安全防卫主管,协助企业的日常运行管理(如人力资源、财务、要害部位、重要文档、重要设施等)的安全防卫工作,以及从事现代企事业防卫体系的建立、维护、使用及管理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安全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一专业也日益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重视。目前,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保证了科技防卫专业的潜力发展。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

2、非一般的霓裳魅影——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对于纸和布,大家都很熟悉,天天都接触到的生活材料。然而对于非织造材料,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了。事实上,这种材料早已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了。所谓的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像老妈用的面膜纸、日常用的湿纸巾,还有一些PU革做的包包,它们使用的都是非织造材料。

了解了非织造材料,我们对于这个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自然是希望大家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等工作。目前,非织造材料在我国的发展远不如纺织类材料,在高端人才上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行业融合、多领域应用的理念和特色,紧紧围绕“非织造材料”这个中心点,开设了非织造学、非织造布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非织造布后整理等必修课程,同时还学习一些高分子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由于该专业是比较强调工业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纺织电子商务也是这个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继承了工科专业课业压力重、学习严谨等特色,想学好学透,真是要费不少苦功。

由于该专业对口的行业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就业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在我国的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区有着不少非织造材料的公司,每一年都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从事材料研发、检验及营销等工作,这些都是渴望大展身手的学子的舞台。另外,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或相关科研院所等也需要该专业人才。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

3、光源与照明(本科)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通常设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般设有“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天津工业大学于2009年申请增设的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该校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专业且专门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的高校。

4、轻化工程(本科)

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和卷烟等的理论及工艺原理等内容,目前,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

5、转基因的安全屏障——生物安全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些产品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危险。为了让人们更安心地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产品,生物安全专业应运而生,培养对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进行检验检疫的人才。

生物安全的狭义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研究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生物安全性,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生物安全属于边缘问题,也是各学科的交叉部分。该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在海关和口岸、动植物检疫、国家安全部门、动物疫病防疫、环境保护、外贸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大体上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安全法、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因院校设置而略有不同。

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

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该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设置,主要依托化学化工学院,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拟培养能掌握新能源材料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了解新能源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具备开发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艺、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基本能力的新能源材料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该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2011年首批获得批准开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14所院校。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

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电能、化石能源等等。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其它开始该专业的院校为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

8、光电子信息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 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沙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等.

9、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适宜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事务管理、海洋新技术、海洋科研部门、环保部门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质、水产、交通部门的化学实验及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海洋沉积、海洋构造和矿产、海岸动力地貌、河口、海岸带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含油盆地地质勘查资料综合解释;河口、海岸带及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气象局、海洋局系统以及交通、军事等部门的海洋调查预报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工作;以及为石油部门海上石油平台设计安装提供有关海洋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港湾、河口、近海、浅海及深海区的生物本质调查、资源及开发利用工作:可从事普通生物学、普通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有关的科技情报工作;可从事海洋农牧化和水产增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可从事盐田、盐湖综合利用和盐田生物学工作;亦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业领域的重点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海洋制药、海洋保健品开发、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能发电、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海洋采矿业,以及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事业等。海洋学是一门牵涉面非常广、就业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需要多学科的人才。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同时,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还可涵盖其他许多行业,诸如大气科学领域、地质勘探领域、气象工作、有关学校的普通生物学教学,电子科技行业等,因为海洋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涵盖面非常宽的学科。

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厦门大学、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海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开设该专业。

10、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较强专业实践技能,有创新思维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意识的增强,环保人才的需求增加,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由2006年的130多所左右迅速增加到200所以上。各层次理工类、综合类院校都有,目前在国内较有代表性的院校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华中科技大学等。

11、珠宝设计与加工

专业特性及就业方向自不再介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不是很多,开设较早、较成熟的院校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延边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