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最高是哪年
煤炭价格最高是2016年。
2016年,煤价疯长的3个阶段。受到国家276去产能政策、汽车超载超限政策、降雨季节以及煤矿安全检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经历了三次狂飙式上涨,分别是在2016年5月、9月、12月。最高突破600元/吨。
简介
春节前夕,为了保障春节过后煤矿正式生产之前的正常运行,许多下游用户大量补充库存,这使得煤炭价格一直处在高位水平。2017年3月份,“两会”召开,所有煤矿迎来新一轮的检查,神木地区炮采煤矿全部停产,部分国有大矿也实行自检自查,停止生产。
一时间,煤炭产能骤减,又出现了煤矿关闭、煤场没煤,拿着钱买不到煤的情形。煤价又经历了新一轮的涨潮,两周之内累计上涨61元/吨。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煤炭价格继续维持下跌态势。原本传统的用煤高峰季也未出现煤价大幅反弹。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截至12月23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为372元/吨,而去年同期为525元/吨,降幅达29%。
根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这意味着近半煤炭企业将淘汰出局。
据中国煤炭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11月份,国内煤炭业有49起并购,较2014年的31起多出58%。
11月份国内主产矿区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矿井个数来看分别达到91%和 95%。而煤炭行业前5家、前10家以及前5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为27%、40%和73%,集中度相对较低。
煤炭行业产能淘汰、兼并重组正在进行中,但远远不足以抵消行业的下滑趋势,重组转型措施仍需加码。兼并重组将成为2016年煤炭行业的趋势所向。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
2009年12月17日神木煤炭价格
产品名称货品所在地单价(不含运费)起批量煤炭原煤河南新乡市3980.00/台1台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沫煤陕西西安市1.00/吨2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混煤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煤炭河南沁阳市490.00/吨1吨
优质3-8煤内蒙古包头市490.00/吨1吨
优质中煤内蒙古包头市410.00/吨1吨 12月14日陕西神木煤炭价格行情神木块煤S<0.5q>6500V>30A6坑口不含税价630-720元/吨;神木大块煤(大炭)S<0.5q>6500V>30A6坑口不含税价550-600元/吨;块煤(38块)S<1q7400-7500v18a10出矿不含税价700-710元/吨;面煤S0.3-0.5Q>6000V33A<10坑口不含税390元/吨。
由“易煤网”为您整理的最新国际煤价走势和国际煤价相关资料详细如下:
今年,北半球气温偏高于往年,使本就难以销售的煤炭“雪上加霜”,中国和印度等煤炭需求大国增加了国内煤炭消耗比重,对进口煤的需求减少。冬季全球性需求的不振,从根本上打击了煤炭市场,进入12月份,国际煤价全面下跌,跌破40美元关口之后,基于成本因素,跌幅逐渐收窄,呈现底部阶段性震荡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18日当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动力煤价格报收51.88美元/吨,环比下跌0.46美元/吨,跌幅为0.88%;南非理查德港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49.29美元/吨,环比下跌1.13美元/吨,跌幅为2.29%;欧洲ARA三港市场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47.49美元/吨,环比上涨0.87美元/吨,涨幅为1.8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际三大煤炭港口煤炭价格互有涨跌,涨跌幅均较前期收缩,国际煤价整体仍然趋降。12月17日,美联储在2015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0.25%~0.5%的目标区间,这是美联储近10年来首次加息。美联储加息会使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数货币都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但是,贬值程度不一,对全球各个地区煤价的影响也将有强弱之分。
从中国来看,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的影响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中国澳洲进口煤关税从6%降至4%,并逐步降低,对沿海采购方来看,关税的降低可以为企业减少大笔成本,目前,已有电力燃料公司成功申报动力煤进口,2016年1月份澳洲煤进口或将出现明显增量。
下图是2014年9月份到2015年底的澳BJ动力煤现货价可供参考:
煤价暴跌,煤老板从赚两亿到赔五亿都经历了什么?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2021年最终一期神华外购价钱再次下跌,据煤炭江湖统计分析,12月神华5500卡巴图塔站台外购价钱总计下跌336元/吨,比11月下跌65元/吨;5000卡累计下跌305元,比11月下跌66元/吨。从10月20日起,5500卡和5000卡动力煤外购价钱各自下跌1089元/吨和1023元/吨。
现阶段主产地销售市场整体运作乏力,最近安全监管幅度增加,生产制造主动性弱,矿山运送监管严苛,运送难度系数增加。在其中,陕西肺炎疫情监管更新,造成煤炭运输不畅,中下游购置要求乏力,榆林煤矿整体交货不畅,好几个煤矿业存煤;鄂尔多斯煤炭供应比较稳定,该地域煤矿业产销率仍维持在73.4%,生产制造煤矿业整体市场销售不佳。因为期货价格不断走低,销售市场购置心态仍以犹豫为主导。
最近,动力煤海港价钱也不断下跌。据人们统计分析,截止到12月9日,渤海内蒙古5500卡动力煤价格行情为832元/吨,比11月底下降364元/吨,5000卡价钱为719元/吨,比11月底下降319元/吨。现阶段,海港期货价格乏力。因为动力煤供货和库存量相对性充裕,价钱工作压力再次下降。
12月,因为寒潮天气的危害,全国各地温度碰触年之内低点,电厂日交易平稳提升。截止到12月28日,沿海地区8个省区的电厂日消耗量提升到229.2万吨级,比上星期提升了18万吨级,可以用时间也降低到14.8天。但因为商业用电增长速度下降,冬季奥运会前减产将对用电量要求造成一定限定。并且现在许多地区的温度都比同期相比高,电厂的日交易增长速度也比以往低。因而,冬天要求低无法挽救,煤价整体乏力发展趋势没有更改。
今年的煤炭市场又经过了一年大幅的下挫,无论是炼焦煤还是喷吹煤、以及动力煤等品种,都在这波市场行情中创下了新低。11月18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375元/吨,继续刷新发布以来的最低记录。自9月中旬开始,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已经连续十周下跌。但时至2015年末,支撑煤炭市场的积极因素正在悄然形成,煤炭价格阶段性略显稳定。
一是低温雨雪天气,煤炭用量增加。进入11月中旬东北、华北等地出现大幅降温,雨雪天气冲击北方大部分地区,个别地区接近了同期历史低值。低温状态下,居民取暖、集中供热等因素,带动动力煤需求量明显提升。山西煤炭运价最近出现了10—20元/吨的上调。这也导致运输到河北、山东等地的运输成本上升,对目前低迷的市场带来丝丝热度。
二是安全因素,使煤炭产量略显下降。12月份各煤矿生产任务也接近尾声,煤矿生产向来都是每年的十二月份为安全生产月,煤炭产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截止2015年10月全国煤炭产量30.45亿吨,同比下降3.6%,一般情况分月度看,11、12月产量环比呈现下降的情况,产量减少也会给市场增加稳定的因素。
三是铁路检修增多,运量提升难度较大。从11月份开始,铁路部门开始对运输线路进行例行检修,时段从1个月到1.5个月不等。各铁路局之间因为运输任务完成的差距较大,有的路局不愿多接车、有的路局不愿多发车,也造成发运不稳定。最近山西发往山东市场、河北发往南方市场的煤炭明显受阻,甚至在河北南部出现了煤炭在车站滞留长达1个多月的极端情况。加上发往北方的煤炭易发生冻车,影响卸车速度。预计12月份煤炭运量提高的难度较大。
四是港口作业也受到低温的影响,装船速度减缓。11月上旬环渤海港口因大风大雾天气进行长时间封航,造成港口船舶积压。也使得环渤海动力煤价下跌动能进一步收缩。客观上也导致了煤炭运量受阻。
从以上因素看,年末煤炭市场稳定的因素增多,煤炭价格有望短期内得到支撑。但易煤网以为,煤炭供过于求的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寒冬天气只是能够一时缓解市场下行的速率,在世界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共同影响下,煤炭市场包括整个能源市场仍处于下降通道,明年春季煤炭价格或再现疲弱。
五问“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近期,针对市场煤价过快上涨、局部供应偏紧,国家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度微调政策,稳定煤炭价格和供应。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就此话题,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局有关负责人。
一问:当前为什么会出现煤炭价格上涨、局部供应偏紧的情况?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1~8月份,全国退出煤炭产能1.52亿吨,减量化生产控制产能约6亿吨,治理违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超能力生产、劣质煤生产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10.2%,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观。这既是去产能的初衷,也是去产能的必然结果。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明显增加,水电出力大幅减少,火电生产大幅增加。7月、8月和9月前20天,火电同比分别增长4.8%、7.3%和12.9%,电煤同比分别增长2.7%、6.7%和14%,致使煤炭供需在较短时间内从基本平衡转向部分地区供应偏紧。市场煤价出现加快上涨的势头。6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上涨10元/吨,7月份上涨30元/吨,8月份上涨65元/吨,9月份以来又上涨70元/吨,目前为565元/吨,比年初增加195元/吨。个别地区电厂、钢厂等企业用煤供应出现偏紧。
二问:怎么看待当前的煤价上涨和局部供应偏紧?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第一,必须高度重视。煤炭供需关系出现改善,是去产能的初衷和必然结果,煤炭价格的适度回升,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必须避免出现价格非理性上涨和煤炭供应紧张。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助长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一些停工停产小煤矿有可能趁机复产,冲击正常的生产秩序。二是加大对下游用户的压力,不利于上下游行业和谐发展。如果煤价持续上涨,势必触发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三是给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统筹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带来困难,干扰去产能工作大局。
需要指出的是,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供应决不能出问题。煤炭连接着下游电力生产、煤气供应和居民取暖等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特别是当前已进入备冬储煤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临近冬季供暖期,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容不得半点闪失。各有关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目前煤炭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在扎实做好去产能各项工作的同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符合条件的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促进市场稳定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为顺利推进去产能营造良好环境。
第二,问题可以解决,而且可以很快解决。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需求角度看,不是刚性需求增长带来的,前8个月煤炭消费仍下降3.1%;从供给角度看,不是没有供给能力,是主动调控了产能。对于通过减量化生产和治理违法违规建设控制的10亿吨左右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条件有序地进行释放。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并且迅速针对供应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煤炭供需形势的基本平稳。
第三,问题必须解决,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来解决。有些企业认为,现在煤炭价格上涨,政府不应加以干预,应当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说明两点:其一,价格上涨的背后,反映的是供求关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调整,是供给出现硬缺口的大问题;其二,如果不是去产能、控产量政策措施的实施,供需面就不会得到这么快的改善,煤价也很难在短期内出现回升。
三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办法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有条件有序释放部分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适当增加产能投放。
第一,释放主体具体包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规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2015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的安全高效煤矿。其中不包括煤与瓦斯“双突”、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安全风险大、安全无把握的煤矿;考虑到煤种的实际需要和特定用户运输距离的限制,以上主体难以有效承担产能调节任务的,部分产煤省(区、市)可从2015年度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中再择优确定少数煤矿,经备案后,纳入产能调节的企业范围。
符合上述条件的煤矿,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没有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要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
第二,释放期限。为有效保障今冬明春供暖、供气和发电生产用煤需要,产能释放期限暂定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执行中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确定释放实施和停止日期。有关地区可根据本地煤炭供需形势,对上述日期进行具体安排。
第三,调控层级。实行分级实施,有序组织产能释放。采取中央和地方两级调控。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根据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要求,继续委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进一步做好先进产能的释放工作,重点平衡跨区域的煤炭供需。
地方层面,有关产煤省(区、市)根据本地平衡市场的需要,抓紧制定产能释放方案,明确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名称和调控产能、产量的数量,于9月30日前启动实施,并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另外,通过抓紧推进增减挂钩,引导建成煤矿依法依规有序投产。有关地区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推动建设煤矿抓紧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签订增减挂钩协议。对在规定时间内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的新建煤矿(含未批先建煤矿补办手续),适度放宽退出煤矿的关闭时间要求,新建煤矿可以在产能置换煤矿关闭前投入生产。
四问:这样的调整能否管用?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针对前阶段煤价持续上涨的局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矿安监局及煤炭工业协会已于8月份研究制订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9月上旬,结合市场形势变化,启动了预案二级响应,每天释放大约30万吨的产能。9月下旬,又加大力度启动一级响应,每天可释放50万吨产能。从实施效果看,目前电厂和港口存煤已出现回升。截至9月底,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0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30万吨,增长10.4%,可用17天。秦皇岛港存煤317万吨,比上月末增加55万吨,增长21%。
考虑到目前处于煤炭消费淡季,“十一”假期重点用煤行业用煤下降,以及产能释放增加等因素,下一步,煤炭供需关系将趋于缓和,价格有望趋稳或小幅回落。
五问:为什么要坚持276个工作日不动摇?
运行局有关负责人:目前我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一方面,需求负增长。2014年以来,煤炭需求持续下降,2014年、2015年分别下降3.4%、4.9%,今年前8个月下降3.1%。今后一个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预期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另一方面,既有和潜在产能规模庞大。在建煤矿的8亿吨产能,还将陆续刚性释放。违法违规煤矿补办手续后,还将有6亿吨的产能可以释放。而“十三五”时期完成去产能8亿吨的任务,需要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因此,276个工作日制度作为《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明确的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和产能蓄水池,还要严格执行,不能出现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