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我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大学本科,10年毕业,可以考取什么证书(领钱那种)

乐观的狗
笑点低的招牌
2022-12-22 09:51:38

我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空调)专业毕业,大学本科,10年毕业,可以考取什么证书(领钱那种)?

最佳答案
瘦瘦的奇迹
威武的小懒虫
2025-08-28 10:50:00

(一)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附表1,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附表1,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最新回答
花痴的白开水
端庄的短靴
2025-08-28 10:50:00

你好!

司炉证可以考,但是不是优先要考的证。

主要是结合你所在的单位和行业,比如毕业一年了,要赶紧拿下助理工程师的正,接着进行继续教育,几年后拿下工程师的证。同时,考取二级建造师的正,然后升级考取一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证很实惠,挂靠的话一年2万左右的收入。然后就是考注册通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暖通工程师了,这两个难考,但是含金量也更大。

穿插着,可以考其他的证,比如造价师、焊接工艺师等等~

如有疑问,请追问。

高贵的棒球
健壮的季节
2025-08-28 10:50:00
动力与能源学院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动力与能源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发动机专业合并而成,命名为华东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华航内迁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1970年,哈军工航空系迁入我校,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的实力。2003年院系合并,成立动力于能源学院。学院现设有3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为首批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本科专业“自动化”为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硕士点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动力与能源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6人,博士生导师21人。设有航空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控制工程3个系和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拥有“翼型、叶栅空气动力研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学院与世界四家著名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中俄联合适航性研究中心”、“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中英传热与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等研究机构,每年双方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自99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2年突破2000万元;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毕业的硕、博研究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历届硕、博生就业率100%。就业去向有: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国防企事业单位;各航空公司、部队、高等院校、著名外资企业、著名国内大型通讯、石化、电力企业等单位。

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博士点: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流体机械及工程

3、人机与环境工程

硕士点: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流体机械及工程

3、人机与环境工程 4、工程热物理

5、热能工程 6、制冷及低温工程

7、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信号与信息处理

9、环境工程

二、专业介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7人,博导13人。本学科设有国防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教委专业实验室一个。

研究方向:

发动机总体设计;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发动机燃烧与流动;传热、传质与热结构;强度、振动与可靠性;航空推进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测试、热工程信息处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特种发动机技术等。

流体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博士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翼型、叶栅空气动力研究室。现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0人,博导6人。

研究方向:

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流体机械非定常流动理论与实验;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节能与通风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5名。有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一个。涉及三个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泵与风机工程研究中心)和三个研究所(环境工程与新能源利用研究所、空调制冷与太阳能应用研究所、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配备有先进的计算软、硬件设备。该专业以航空、航天、航海等工业领域为应用背景,知识面宽,极具发展前途。

研究方向:

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热科学;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与综合设计;飞行器中的环境问题;航行器舱室声环境预测与控制。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现有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4人。拥有下吹—引射式瞬态传热风洞,回流式传热风洞,叶栅传热风洞,抽气式传热风洞、旋转传热实验台等较大型试验设备。拥有三维热线风速仪、热成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及FLUENT等先进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软件。与英国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牛津大学在气体动力学及传热学领域结为研究合作伙伴。

研究方向:

工程传热传质;高效冷却及热控制技术;热机气动热力学;工程热力学。

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5人。拥有下吹—引射式瞬态传热风洞,回流式传热风洞,叶栅传热风洞,抽气式传热风洞、旋转传热实验台等较大型试验设备。拥有三维热线风速仪、热成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及FLUENT等先进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软件。与英国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牛津大学在气体动力学及传热学领域结为研究合作伙伴。

研究方向:

节能技术和制冷工程;热端部件热分析及寿命增长技术;传热传质及能源利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人,博导2人。现有无氟空调机模拟试验台;吸附材料制作装置;传热风洞;太阳能集热器试验台及全套测试设备。

研究方向:

新型制冷空调系统与太阳能热利用;新型制冷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点挂靠在动力控制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7人,博导2人。拥有300多平方米实验室,建设有国内唯一的专门进行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及多变量控制研究的涡扇发动机试车台、航空发动机动态模拟试验台等大型试验装置。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的硕士研究生30%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它多数分配到外资著名企业、国内骨干通讯公司、航空航天部门研究机构工作。他们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研究方向: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网络化系统控制;非线性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工业自动化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神勇的保温杯
包容的眼睛
2025-08-28 10:50:00
可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允许范围内,你可以考公用设备的动力工程师,前提是你要有四年及以上的设计工作经验(本科学历),不知道现在要求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但是估计也差不多,考基础科目我个人感觉是比专业科目要难得多。如果工作年限不够就没办法了,即便你做得不是设计工作,但是如果你们单位愿意为你证明的话,还是可以的。注册工程师挂靠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但是通过率实在太低,感觉不亚于考研的难度。

苗条的板凳
外向的小松鼠
2025-08-28 10:50:00
1、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人员。

2、你的“热能与动力”专业,已符合要求。

3、你的工作时间已符合要求。

4、你还需要找一家建筑工程类单位,帮你出具“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的书面证明,并盖章。

5、符合以上就可报名。报名地点:你工作地的,县级人事考试中心

6、二级建造师考试科目共3门:《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7、建筑工程相对好考,好挂靠。

高兴的方盒
危机的小笼包
2025-08-28 10:50:00
我是热能与动力今年的硕士毕业生

热能与动力现在的就业趋势非常好

找工作一点也不用愁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分3个方向

热工 热动 水动

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

主要就业方向是电厂.工厂热能车间。钢铁厂。锅炉厂

工资待遇7000以上。。在经济发达地区还要更高一些的。

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

工资较高 但是地处偏僻

上海交通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尤其是制冷与低温是全国最好的热能与动力专业

如果你去了 并且能考上研究生的话

那你就非常非常牛了,以后前途无量~~~

炙热的美女
幸福的小懒猪
2025-08-28 10:50:00
热能与动力工程可分为3个小方向: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内燃机)还有制冷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方向如下:

热能方向:电厂热能(电厂锅炉)——属于电力行业、核能——属于核动力行业、冶金热能(加热炉、热处理炉)——属于冶金行业等,

动力方向:船舶动力(涡轮机)——船舶制造业、电厂动力(汽轮机)——电力行业,汽车、火车动力(内燃机)——机车行业,等,

制冷方向:压缩机、空调——家用、商用电器业等。

机灵的金针菇
淡然的抽屉
2025-08-28 10:50:00
哈,我就是学热能的,但是不是矿大,研究方向是航空发动机。

应该来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率绝对不成问题的,就业率为300%! ^_^

不过是找工作不难,找到好工作却很难,有很多去了研究所,江油的624研究院,彭州的5719工厂,还有沈阳的606所,大四的时候不好好找工作,也没有好好准备考研的,大四下学期找工作时也是饥不择食,西安的430工厂都去了。找的比较好的去了航空公司和汽车公司,还有的去了深圳能源集团(发电厂集团,据说工资也是很High的),但是待遇最好的是去中国石油集团工资了,他们辛苦是辛苦了一点,可是待遇却比我们高了一个等级。

热能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空气调节》、《锅炉》、《节能技术》、《流体力学》、《燃烧原理》、《热交换器原理》等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其实热能应用很广的,不光国防类的军用产品离不开我们,民用也是离不开的,向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空调(制冷技术和新风技术),热交换器(就向我们的暖气管,汽车的散热器等等),高新的技术比如集中供暖,家庭用户的热计量表等等。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收取暖费大家都是家家都是统一的费用,可是有的人用的多,有的人用的少,能否开发就向电表一样的热量表,来计算家庭到底用了多少热能,好去收取取暖费用,这难道不是很高新的科技吗?

我们当年班上有36个学生,5个留级(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们),13个上了考上了研究生(并不是都考得本专业的,有的考了自控,有的考去了航天研究所,还有一个更N的,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其余的都就业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最低的工资也有1800,像在石油工作的,大约是6~7万/年。

所以说,热能并不是什么很冷的专业,相比于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的热度,它是冷落了一点,可是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见它的应用呢,你觉得呢?

如果你们的研究方向是石油勘探的话,那你可就真的爽死了,若你能设计出水蒸气干度测量仪,你这一辈子吃喝玩乐的Money都有了。

香蕉玉米
机智的奇异果
2025-08-28 10:50:00
热能与动力工程其实是很多个专业合并的集合体,分很多方向,笼统地说有没有发展前景这就不好说了。总体来说还是很好就业的专业

按专业分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低温工程及制冷技术三个小专业。但是这个一般在研究生阶段才分得比较细。

按研究方向,电厂、内燃机、工业炉、空调制冷、核工程、热处理、能源造船等方向

具体是学哪个方向要看学校的强项是哪个。

毕业后的去向可以使设计院,电厂,船厂,钢厂、重机、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生产单位或技术部门,具体还要看是什么学校毕业和学历高低

开设学校太多了,我也不是都知道。下边是热能的排名,09年的,现在也差不多。参考一下吧。

1 西安交通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上海交通大学 A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7 东南大学 A

8 天津大学 A

9 华北电力大学 A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重庆大学 A

12 大连理工大学 A

13 上海理工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15 中南大学 A

16 江苏大学 A

17 北京科技大学 A

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9 东北电力大学 A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1 同济大学 A

22 北京理工大学 A

23 内蒙古工业大学 A

24 兰州理工大学 A

25 山东科技大学 A

B 等 (38个):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西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中北大学、邵阳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集美大学

B等 (38个):兰州交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疆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烟台大学、茂名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昌大学、郑州大学、佳木斯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青岛大学、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