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水循环形成什么能源

刻苦的吐司
炙热的外套
2022-12-22 09:41:18

水循环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最佳答案
苗条的水壶
玩命的曲奇
2025-08-27 21:30:56

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能和水的重力。

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和水的重力作用,大气则是水循环的关键。阳光照射水域和陆地,使那里一部分水变成蒸气进入大气,植物从土壤或水体中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大气,动物体内的一些水也通过体表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高空变成水珠或冰结晶,以降水形式又回到地面。

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2、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对地表太阳辐射吸收、转化、传输,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于气候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4、造成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5、水循环可以对土壤的优质产生影响。

最新回答
忧心的纸鹤
含蓄的棒球
2025-08-27 21:30:56

太阳辐射.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知性的鸵鸟
愤怒的月饼
2025-08-27 21:30:56
太阳辐射.

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

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闪闪的自行车
阔达的路灯
2025-08-27 21:30:56
(1)太阳能被空气吸收→受热膨胀而流动→风能;

(2)太阳光照射到绿色植物→由于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质能;

(3)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的作用转化为电能→带动家用电器工作→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故答案为:(1)受热膨胀而流动;风;

(2)光合;生物质;

(3)太阳能电池;其他形式.

稳重的热狗
文静的冰棍
2025-08-27 21:30:56
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如陆地的降雨会减少;降雨造成的地表径流会增多、加快,等等.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太阳光的照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光能.

负责的跳跳糖
威武的发卡
2025-08-27 21:30:56
热能--势能

水循环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概述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 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0%。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

水的大循环和小循环

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水循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贮量巨大,是水循环的物质基础。由于地球上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均匀,不同地区的水循环的情况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纬地区多,尤其比高纬地区多。

影响水循环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主要有气象条件(大气环流、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和地理条件(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人为因素对水循环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人类活动的干预

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构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森林的破坏,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

环境中许多物质的交换和运动依靠水循环来实现。陆地上每年有3.6×1013 m3的水流入海洋,这些水把约3.6×109 t的可溶解物质带入海洋。

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并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入水循环能形成酸雨,从而把大气污染转变为地面水和土壤的污染。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可通过降水等过程返回地面。土壤和固体废物受降水的冲洗、淋溶等作用,其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径流、渗透等途径,参加水循环而迁移扩散。人类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受到污染,最终使海洋受到污染。

水在循环过程中,沿途挟带的各种有害物质,可由于水的稀释扩散,降低浓度而无害化,这是水的自净作用。但也可能由于水的流动交换而迁移,造成其他地区或更大范围的污染

野性的铃铛
落寞的电源
2025-08-27 21:30:56

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蒸发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大气并随大气活动而移动。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部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大气中水汽的循环是蒸发-冷凝-降水-蒸发的循环。

海洋上空的水汽可以输送到陆地上空的凝结降水,称为外部水汽降水。陆地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水,称为内部水汽降水。总降水量与外部水汽降水量之比,称为水循环系数。全球大气水交换周期为10天,水汽输送是水循环中最活跃的环节之一。

扩展资料;

一、水循环的主要作用表现:

1、水是一切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与水的循环密不可分。

2、水是物质的良好溶剂,在生态系统能量传递和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3、水是地质变化的原因之一,矿物元素在一个地方的流失和在另一个地方的沉积,往往是通过水循环来完成的。

二、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环对地球表面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2、水循环的本质是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

3、水循环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纽带。

4、水循环是地球系统中各种水体的总和,它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根源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变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循环

无奈的野狼
温婉的钢笔
2025-08-27 21:30:56

1、水循环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

2、水循环的实质就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过程。

3、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4、水循环是地球系统中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的总和,这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根植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变迁之中。

实现了地球系统水量、能量和地球生物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换、构成了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水循环联系着海陆两大系统,塑造着地表形态,制约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

扩展资料

水循环系统是多环节的庞大动态系统,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多种路线实现其循环和相变的。其范围可由地表向上伸展至大气对流层顶以上,地表向下可及的深度平均约1000米。全球性的水循环称为大循环,由海洋、陆地和一系列大小区域的水循环所组成。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又可以分为海洋水循环、陆地水循环(包括内陆水循环)。因此,水循环的尺度大至全球,小至局部地区。从时间上划分,可以是长时期的平均,也可以是短时段的状况。

相应的,研究水循环时,研究的区域可大至全球、某一流域,也可小至某一地域内的土壤或地下含水层内的水循环,时间也可长可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