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助,热能与动力工程与核工程与核技术区别
热能专业是比较大众化的,凡是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企业都需要,适应性也广泛很多;
核能技术是在热能专业上的一个特别分支,研究核物理技术与应用,目前国内核电站建设达到了一个高潮期,确实不错的方向。
1.核工程与核技术,
2.核反应堆工程,
3.核技术,
4.核辐射与防护工程
5.核化工与燃料工程
6.核动力工程
7.核安全工程
8.(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看学校是不是这个方向)
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核工程、核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开展核工程、核技术相关研究、实验、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
3.了解本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导则,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通过较系统的专业实验和实践训练,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核工程与技术也是照顾专业,也可以调剂到其他08(工科)专业。
不过,这两个专业都是挺专的。扎进去就真的进去了,虽然工作好找,但是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工作。因而报考要慎重,思路要清晰。尤其要考虑个人的性别、志趣、家庭背景是否适合这个专业。
就业方向上是在核工程和核技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培训,具备从事核工程实验研究、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核技术。
再者从事与现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部门。包括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农业、核电工程、核电、核供热等科研设计单位(站、厂、所、所)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常规火电厂、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建设、核电站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其次从事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与应用等。除研究核物理和核反应堆物理与工程外,还研究辐射探测与核电子学、核材料学、核医学、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工程、粒子加速器物理和同步辐射光子科学等。进入大学,很多物理知识要从零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电磁学、力学、热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结束后,还将学习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反应堆物理等核心专业课程。
要知道的是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卫生产品的高效消毒和灭菌。然而,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恐慌阴影仍笼罩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核能技术的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知识面广、知识密集、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专业的要求很强。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
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按照学科代码,能源与资源工程(080110S) 属于 0801 地矿类,同类的专业有:
080101 采矿工程
080102 石油工程
080103 矿物加工工程
080104 勘查技术与工程
080105 资源勘查与开发
080110S 能源与资源工程
目前国内开办的能源动力学类专业有三个:热能与动力工程、 核工程与核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如前)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 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 、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 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 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一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该系是我国培养核工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本科设工程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2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生所学课程与工程物理专业基本相同,只是到专业课学习阶段,核工程方面课程有所加强。该系的一级学科为核科学与技术,下设4个二级学科: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能科学与工程。上述一级学科和4个二级学科都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前身为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制造系,成立于1952年。1975年与部分工程物理系专业合并,调整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动力机械工程系。1994年4月全校院系调整,上述两系正式合并成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现有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包括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2003年增设的能源环境工程、后续能源与能源新技术、航空动力与空间环境工程3个博士备案点,其中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设有核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此外还设有空调通风、供暖、供燃气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2个硕士点。学院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核工程与核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核工程与核技术2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另设有热与流体教学实验中心。
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创办于1958年,为国内大学中同类专业创办最早者。前身是工程热物理系,1992年更名为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本科生学制为4年。硕士专业学位点有:工程热物理、制冷和低温技术。博士专业学位点有:工程热物理。其中,工程热物理为科学院重点学科,设有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
四、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北京大学拥有厚实的理工科科研和教学实力,于2005年在工学院建立了能源与资源工程系,并于2006年开始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强调能源-资源的一体化,其本科专业系统讲授与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工程、政策与经济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的能源-资源-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系设立有能源与资源工程专业本科、能源动力与资源工程硕士和博士点。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原因是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截止到2022年8月,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是看好的。
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
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下面就把该专业全国排名前十的院校推荐给大家。
NO.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设有6个研究所。覆盖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物理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7个二级学科、7个博士点、10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清华大学的传统和优势学科,连续三次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
NO.2西安交通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下设的二级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核专业之一。学院的本科专业为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核能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二,为国家重点学科。
NO.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是国内外唯一同时依托热核聚变实验装置、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及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建立的培养高端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工程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具有本-硕-博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2个本科专业方向。
NO.4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是湖南省的一所省属综合类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系始建于1959年的原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技术物理系。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和核物理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管理专业、国家国防科工局重点建设专业;核技术专业是国防紧缺特色专业。
NO.5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在过去5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前50名。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排名第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NO.6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正式开始招生的"哈军工"原子能专业和核动力装置专业。目前设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2个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在我国核工程类专业中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NO.7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四川大学规模最大和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学院现设有三个系、两个教学中心;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所。学院先后获得国家及部、省、市级科研奖励近30项。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NO.8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核工程与核技术"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两个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于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并被列入2012年国家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首批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
NO.9东华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开设于2001年,2005年成立核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成立后先后开设了包括核工程与核技术在内的7个物理学相关的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还被选为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教育专业。
NO.10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于1937年的重庆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动力科,是全国最早的热科学与工程科研教学研究基地之一。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反应堆工程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2011年,核工程与核技术获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重庆市重点学科。
作为国家一重大科技专项,预计不久的将来,核电站将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这将是迎接我国21世纪核电大发展的战斗命令和前进的号角,而发展核电的光荣与使命,永远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