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研究生到31所能干什么工作?
哈工程能源动力系的专硕生都分配到相关的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流体机械制造企业以及水电行业、航空航天部门、水利部门及与流体工程设计相关的其他单位从事生产、教学、科研、销售、管理等工作。据了解发改委近日下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正式施行。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十二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光热发电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020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0801
力学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工学
0803
光学工程
工学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工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学
0808
电气工程
工学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学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0824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工学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工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二级学科硕士点(93个,含MBA)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020101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经济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经济学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经济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经济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经济学
030107
经济法学
法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法学
030301
社会学
法学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学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教育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育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学
050404
设计艺术学
文学
070104
应用数学
理学
070206
声学
理学
070207
光学
理学
071101
系统理论
理学
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理学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工学
080102
固体力学
工学
080103
流体力学
工学
080104
工程力学
工学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工学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工学
080204
车辆工程
工学
0803
光学工程
工学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工学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工学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工学
080502
材料学
工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工学
080701
工程热物理
工学
080702
热能工程
工学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工学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工学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工学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工学
080801
电机与电器
工学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工学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工学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工学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工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工学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工学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工学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工学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工学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工学
081103
系统工程
工学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工学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工学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工学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工学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工学
081402
结构工程
工学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工学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工学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工学
081701
化学工程
工学
081702
化学工艺
工学
081704
应用化学
工学
081705
工业催化
工学
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工学
082401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工学
082402
轮机工程
工学
082403
水声工程
工学
082501
飞行器设计
工学
08250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工学
0825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工学
082504
人机与环境工程
工学
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工学
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
工学
082702
核燃料环境与材料
工学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工学
082704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工学
083002
环境工程
工学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工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20201
会计学
管理学
120202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120203
旅游管理
管理学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学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管理学
200601
工商管理硕士
专业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哈工大动力工程系,该系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动力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能源学院)。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6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由2个系和8个所(中心)组成,设有3个本科专业,分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下设六个二级学科,即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学院现有教师、教辅人员82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教辅1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27人)、副教授26人。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中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人才。毕业生中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有多人在国家部委、省、市的领导岗位上任职,1人入选五十位中国知名企业家。学院近年来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部委的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已应用于200MW、300MW、600MW电站机组;清洁燃烧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自然能源与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高级物理低温系统;资源一号卫星、风云三号卫星;叶轮机械通流部分三维流场结构控制与优化;航空航天涡喷涡扇发动机;导弹发动机;舰用动力装置;1000MW水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飞机空中加油系统;坦克、自行火炮、导弹牵引车等液力传动系统;大型石化生产装置自适应控制系统等。先后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为了继续拓展科研领域,赶超世界水平,学院一直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诸多发达国家进行长期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下设4个专业方向: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空调与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