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学在大学里学什么课程
光伏学在大学里学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语文、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沐浴经典、红色江西、形势政策。
2、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伏技术概论、电工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器件、太阳电池材料、光伏设备概论。
3、专业技能课:
工程计价与计量、工程制图、AutoCAD。
4、专业必修课:
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供配电系统、光伏建筑工程。
5、专业选修课: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集中实践教学 、太阳能发电技术课程设计、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课程设计、光伏建筑工程课程设计。
扩展资料:
一、主干课程
1、《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光生伏打效应机理、p-n结、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制造工艺、测试和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使学生对太阳电池器件的原理及工艺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2、《太阳能发电技术》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作原理、内容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特性、结构及种类,功率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电路构成及种类、选择方法、相关设备及部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维护检查与测量,熟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法律法规及并网系统技术要求准则。
3、《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
课程简介:主要介绍光伏系统的构成及设计原理和规则,阐述光伏系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光伏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光伏系统的施工步骤,为学生将来独立参与光伏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
光伏工程技术主要研究太阳能发电、新能源发电设备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新能源应用领域的生产、管理、调试维护和营销等。例如: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发电系统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检测与评价,风-光-LED互补系统的研发与推广等。
对比下校园环境、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实操课程等,希望你就读一个好学校,赢得一个好未来!专业的话可以根据兴趣来,男孩子的话喜欢汽车可以选择汽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专业或者计算机平面设计;女孩子的话,城轨等。1.看学校的资质是否正规!设备是否完善!办学规模如何!办学实力及师资力量情况学校社会口碑、教学设施设备投入、教师师资力量、学生就业率等相关方面进行考察。对个人的今后发展更有益.
1.可以学习汽修技术,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汽修行业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可学习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电路,美容装潢,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新能源车检测与维修等课程
2.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考察对比,
资质,有无政府部门审批的办学许可证。
设备,是否齐全,是否真正用来实训。
管理,校园门卫安全管理是否严格,学生文明礼貌,校园环境卫生等。
力量,考察教师数量,学历层次,实战经验,授课水平等。
过程,观察上课秩序,学生听课状态,学生是否在动手操作,操作过程是否规范。
赵富鑫 魏彦章 主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年2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太阳电池的原理、设计、制造、测试以及应用实例;同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新型太阳电池的研究情况。可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事太阳电池研究、设计、制造及实际应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新能源方面的教学参考书。
序言
太阳电池,又称光伏电池,是一种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1954年第一个实用的硅太阳电池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以后,不久即被人造卫星使用。迄今为止,翱翔于太空的成千个飞行器中,大多数都配备了太阳电池发电系统。1973年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太阳电池地面应用的发展。许多由太阳电池供电的航标灯、微波中继站、铁路信号标志、光电水泵等等已在世界各地运行,功率从几瓦到几万瓦不等。使用太阳电池电源供电的电视机、收音机、钟表、照明灯、小型计算器等,在输电困难的山区、牧区、沙漠地区已受到人们的欢迎。1981年世界太阳电池的年产量已高达6兆瓦。
为扩大太阳电池的应用,人们对太阳电池的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除了单晶硅电池以外,已研制成功坤化镓电池、硫化镉电池、多晶硅电池、硅带电池、无定形电池、聚光电池、多结电池、光电化学电池等多种新型太阳电池。二十多年来,随着结构和工艺不断改进,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实际效率已增加三倍多(从6%增至20%),成本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当前,无论从成本或效率来讲,硅太阳电池都已日趋实用化。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硅太阳电池。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太阳电池电源已成功地应用于人造卫星、交通、邮电、农牧业、轻工业、通讯、气象及军事部门,并已远销国外。对于新型的太阳电池,我国也积极地进行了研究探索,在某些方面已可与国际水平相比。
这些年来,国内已出版过一些有关太阳电池的书籍,但还没有一本内容比较完整、能反映现代水平、并结合国内经验的专门书籍。即从国外来看,这方面的专着也不多。为了适应这一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本书编者接受国家科委和电子工业部的委托,结合国内情况编写了这本比较系统的阐述太阳电池的原理、设计、制造及应用方面的书。
本书对太阳电池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较丰富地介绍了制造、测试、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因而比较实用。可供从事太阳电池研制及实际应用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本专业的培训班或大专院校师生作为教学参考书。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太阳辐射能。第二章概述太阳电池的物理基础,从而比较系统地叙述了光生伏打效应的机理以及同质结、异质结、肖特基结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第三章是关于硅太阳电池制造工艺方面的叙述。结合国内实际生产及研究期刊,作了必要的述评。第四章介绍了太阳电池的标定及有关参数的测试。第五章叙述太阳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方阵组合、蓄电池及电子线路。第六章介绍近几年正在研究发展的一些太阳电池,包括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研究情况。第七章专门讨论聚光太阳电池及聚光系统。第八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太阳电池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所取得的经济效果。在后记中,简述了对太阳电池的展望。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赵富鑫教授、天津电源研究所魏彦章副总工程师主编。第一章由西安交通大学秦蕙兰编写;第二章由西安交通大学崔容强编写;第三章由天津电源研究所包诞文编写;第四章由天津电源研究所于培诺编写;第五章由天津电源研究所唐军编写;第六章由天津电源研究所李金其编写;第七章由天津电源研究所胡宏勋、赵海滨编写;第八章由电子工业部电子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所王长贵编写;昆明师范学院陈庭金为本书编写过若干部分。王长贵、张丞源、于培诺、李金其、崔容强还担任了全书编辑及校对工作。为本书提供过材料的同志有:郑彝益、张德群、周跃忠、由志德、赵秀田、李中全、刘生、徐抗、陈文俊等。在此,编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写时间及编者水平,难免有不是错误,敬希读者指正为感。
编 者
目录
符号表·································
太阳辐射能·····················
§1.1 太阳的结构和太阳辐射能的来源
§1.2 大气层外的太阳辐射光谱(AM 0)
§1.3 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光谱(AM1,AM1.5,AM2)
§1.4 日照量的计算和测量
§1.5 太阳能的特点
§1.6 世界和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
太阳电池原理···················
§2.1 太阳电池的分类
§2.2 太阳电池的物理基础
§2.3 太阳电池材料的光学性质
§2.4 同质结太阳电池
§2.5 肖特基结太阳电池
§2.6 异质结太阳电池
硅太阳电池工艺·················
§3.1 硅材料的选择
§3.2 硅片的表面准备
§3.3 制结
§3.4 除去背结
§3.5 制作上下电极
§3.6 腐蚀周边
§3.7 蒸镀减反射膜
太阳电池的标定和测量···········
§4.1 太阳电池的标定
§4.2 复现
§4.3 光谱响应的测量
§4.4 太阳电池伏安曲线及串联电阻的测量
§4.5 基区少子扩散长度和寿命的测量
太阳电池发电系统··············
§5.1 概述
§5.2 太阳电池组件
§5.3 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材料
§5.4 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工艺过程
§5.5 蓄电池
§5.6 太阳电池发电系统的设计
§5.7 太阳电池方阵/蓄电池电源系统的测量
其它太阳电池···················
§6.1 硫化镉薄膜太阳电池
§6.2 多晶硅太阳电池
§6.3 带(片)状硅和薄膜硅太阳电池
§6.4 多结太阳电池
§6.5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太阳电池
§6.6 无定形硅太阳电池
§6.7 光电化学电池
聚光太阳电池和聚光系统··········
§7.1 聚光硅太阳电池
§7.2 各种聚光太阳电池
§7.3 太阳聚光器
§7.4 太阳跟踪装置
太阳电池的实际应用············
§8.1 卫星电源和空间电站
§8.2 航标灯电源
§8.3 铁路信号灯电源
§8.4 农牧业设备电源
§8.5 广播、电视、通信设备电源
§8.6 太阳电池的其它应用
§8.7 使用、维护和保养
附录································
附录1 太阳辐射能量光谱分布数据····
附录2 一些重要太阳电池材料的特性······
附录3 硅掺杂浓度和电阻率的关系········
附录4 太阳电池的分类及其主要参数·······
后记··································
2.开路电压比例系数法
3.短路电流比例系数法
4.曲线拟合法
5.查表法
6.扰动观察法
7.电导增量法。
8.寄生虫法
9.智能控制法
等等,根据你的要求,我推荐你用开路电压比例系数法,也就是恒电压控制法的改进方法。
原理相对简单。适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易于测试理解。
南京巨森自动化有这样的实验箱。20套以上还可以提供原始代码。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790-6764666,该校联系地址为江西省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渝东大道818号、邮编为338004、联系邮箱为SolarEdu@163.com。
二、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简介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省新余市,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59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
学校现有8个学院(部):光伏材料学院、光伏发电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伏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政教学部、实训教学部。现有国家统招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
学校现开设专业33个,已经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各门类专业为特色优势,以经济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一系列专业群并重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其中以光伏材料工程、光伏发电技术、风电工程为主导的专业11个,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为主导的专业6个,以建筑工程、工业设计为主导的专业5个,以财经、电商、工商企业管理为主导的专业11个。其中“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被江西教育厅授予“省级特色专业“称号,“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2个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人文理念,引进培养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人才队伍,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合格、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技能精湛、治教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35人,其中专任教师254人,教师中有教授18人,副教授57人,有博士9人,硕士9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4%有2名省级教学名师,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团队”、“光伏材料制备技术教学团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团队”、“建筑室内设计教学团队”。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团队:顾吉仁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方向)、胡金群大师工作室(建筑设计方向)、张学焕大师工作室(新能源风光互补方向)、杨永新大师工作室(数控加工技术)。
1、上海电力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1985年1月,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李鹏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
上海电力学院不仅有一位光伏行业最知名的教授之一的杨金焕,更与上海久能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成立的专门从事绿色能源研发应用的实验研究中心--上海电力学院-电气久能太阳能研究所,研究所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的开发应用等。
2、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
3、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北理工”,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4、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国家电网公司等七家特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组成的校理事会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能源电力领域的最高学府,有“电力黄埔”之称。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的以电力为学科特色的大学,2010年开始增设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始终关注国际电力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和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太阳电池设计与制造,光伏系统设计与搭建,光伏电站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以及太阳能发电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5、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现为国家“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同时也是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和广东省重点建设的广东省“211工程”高校。
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正式成立于2004年,位于中山大学东校区(广州大学城),教学和实验场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研究所于2005年获得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助,同时也是中山大学二期985工程项目“太阳能系统科技创新平台”的承建单位,成立“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与顺德区政府共建顺德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
6、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
四川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冯良恒教授也是国内光伏行业领先学者之一,主攻碲化镉太阳能电池。
7、南开大学,学校开设有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该专业是依据教育部关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独立办学、紧密合作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两校光电子技术科学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基地及相关资源,优势互补,于2003年共同创办的专业。该专业以两校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为学科依托,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学科覆盖博士点4个、硕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是国家“211工程”和“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南开大学的光电子所是国家863计划之一,他们研究的电池专门供给中国的卫星做空间电池。
8、南昌大学简称“昌大”,坐落于江西省会南昌市,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卓越计划”高校,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属于国内一流大学,是江西省综合实力第一的高等学府。
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在大学设立的太阳能光伏学院,具有国家批准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材料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单位。
9、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院校,同时也是111计划成员,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的其中四个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复合能源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传动技术,挂靠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