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精准扶贫有哪些县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5部委印发的《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号)列出的光伏扶贫工程重点实施范围包括16省471县,具体是:
甘肃省(41):榆中县、会宁县、武山县、古浪县、静宁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夏河县、迭部县、皋兰县、景泰县、靖远县、临夏市、灵台县、碌曲县、玛曲县、庆城县、永登县、正宁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崆峒区
海南省(2):五指山市、白沙黎族自治县
河北省(45):行唐县、灵寿县、赞皇县、平山县、大名县、魏县、临城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顺平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赤城县、崇礼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阜城县、承德县、涞水县、曲阳县、望都县、宣化县、易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河南省(1):台前县
黑龙江省(20):延寿县、泰来县、甘南县、拜泉县、绥滨县、饶河县、林甸县、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抚远县、同江市、兰西县、海伦市、富裕县、克东县、龙江县、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
吉林省(8):靖宇县、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内蒙古自治区(31):武川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宁城县、敖汉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奈曼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苏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镶白旗
宁夏回族自治区(8):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海原县
青海省(42):大柴旦行委、冷湖行委、茫崖行委、湟中县、平安县、乐都县、泽库县、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杂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班玛县、称多县、德令哈市、都兰县、刚察县、格尔木市、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海晏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湟源县、尖扎县、久治县、玛沁县、祁连县、天峻县、同德县、同仁县、乌兰县、兴海县、玉树县、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山西省(35):娄烦县、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右玉县、左权县、和顺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吉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汾西县、兴县、临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大同县
陕西省(18):印台区、宜君县、永寿县、旬邑县、合阳县、澄城县、白水县、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横山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四川省(31):乡城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甘孜县、德格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喜德县、阿坝县、巴塘县、白玉县、丹巴县、道孚县、稻城县、得荣县、红原县、金川县、九龙县、康定县、炉霍县、马尔康县、若尔盖县、新龙县、雅江县
西藏自治区(74):曲松县、仁布县、日喀则市、日土县、萨嘎县、萨迦县、桑日县、申扎县、索县、谢通门县、亚东县、扎囊县、札达县、仲巴县、左贡县、双湖县、安多县、昂仁县、八宿县、巴青县、白朗县、班戈县、比如县、边坝县、波密县、察雅县、察隅县、昌都县、城关区、措美县、措勤县、错那县、达孜县、当雄县、丁青县、定结县、定日县、堆龙德庆县、噶尔县、改则县、岗巴县、革吉县、工布江达县、贡嘎县、贡觉县、吉隆县、加查县、嘉黎县、江达县、江孜县、康马县、拉孜县、朗县、浪卡子县、类乌齐县、林芝县、林周县、隆子县、洛隆县、洛扎县、芒康县、米林县、墨脱县、墨竹工卡县、那曲县、乃东县、南木林县、尼玛县、尼木县、聂拉木县、聂荣县、普兰县、琼结县、曲水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2):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乌什县、柯坪县、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莎车县、叶城县、岳普湖县、伽师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尼勒克县、托里县、青河县、吉木乃县、巴楚县、和田市、麦盖提县、泽普县、喀什市
云南省(63):潞西市(芒市)、祥云县、东川区、会泽县、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巧家县、永胜县、临翔区、凤庆县、云县、永德县、镇康县、双柏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武定县、泸西县、红河县、绿春县、文山市、丘北县、勐腊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梁河县、香格里拉县、德钦县、陇川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隆阳区、勐海县、牟定县、石屏县、盈江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宾川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
安徽省(20):阜南县、利辛县、霍邱县、寿县、临泉县、颍上县、岳西县、金寨县、潜山县、太湖县、望江县、宿松县、萧县、泗县、灵璧县、砀山县、裕安区、颍东区、舒城县、石台县
赫章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属于国家扶贫项目。赫章县工信局依托县内光资源优势,积极与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洽谈,并组织企业到乡镇实地踏勘选址,达成与相关集团公司签订了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开发协议,共涉及项目4个,总装机容量达110万千瓦,总投资约40亿元,项目选址占地约29000亩,土地流转费20年一次性付清,可为当地农户带来2320余万元收入,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将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2、其次取得用地审批手续或预审文件。
3、最后向项目管理部门申请即可。
关于发放2022年1-2月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补助资金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户用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发放的通知》(岳扶办〔2019〕3号)文件要求,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补助收益通过县财政局(财政结转机构账户)发放。2022年1-2月全县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补助收益共计2901183.36元。其中,户用光伏电站发电补助收益1290773.28元,由县财政局(乡村股)组织发放到户。村集体光伏电站发电补助收益1610410.08元,由县财政局(农业股)分别转至各乡镇乡财中心。请各乡镇督促各村做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工作。
“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
同时根据省《关于实施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从2016年起,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实施光伏扶贫的同时,将根据各县(市、区)光伏扶贫的实施效果继续确定若干个重点实施县,给予重点支持。
“通了!通了!”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村村委大院的房顶,一群围观的村民看着仪表界面跳动的数据0.1、0.2、0.3……发出惊喜的叫声。原来,这是农行枣庄薛城支行为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放光伏扶贫贷款,建设的光伏发电设备并网发电成功,不断变化的数字正是光伏板累积的发电量。牛山村支书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该村总装机功率28KW的光伏发电站为例,按照每天日照5个小时来测算,可发电140度,电网以1.08元/度的政策价收购,每天可收入151.2元。扣除费用后,贫困户每家每年能有2500元左右的纯收入。
2016年5月份,农行山东省分行研发推出了光伏扶贫贷款产品,先后与枣庄、滨州等地方政府签订光伏扶贫贷款业务合作协议,由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按照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进展,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得到了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贫困户的一致好评,有效提高金融扶贫能力。截至2月末,山东分行为光伏扶贫工程项目审批贷款13.8亿元,已投放贷款5.37亿元累计发放光伏扶贫农户贷款2.8亿元。两项合计,共惠及贫困人口12万人。
沂水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9万人,该县是纯山区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年均日照时数为2403小时,平均每天6.5个小时以上,光照资源丰富。目前,农行沂水县支行支持该县光伏扶贫工程(一期)项目的首笔贷款2亿元已投放到位,使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阳光收入”。农行贷款已经用于沂水县富官庄镇等11个乡镇、44个贫困村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总建设规模75.967MW。该项目已于去年正式并网发电,项目收益除去相关税、费后,可保障贫困户年度可支配收入不低于3000元、持续收益20年,惠及44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79户、14646人。
沂水县圈里乡扶贫办任永锋介绍:“多亏了农行的贷款支持,全乡利用空闲场地建设了336KW的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5处,预计年可收益40万元,全乡10个重点贫困村都能受益。”
初春时节,走进山东省安丘市大汶河常家庄村郝务刚家,两排光伏电池板在阳光的直射下显得格外耀眼。“自从家里安装了光伏电站后,看到电表一圈一圈地转,仿佛就看到一张张钞票钻进口袋一样,别提多带劲了!”郝务刚高兴地说。去年10月,安丘市大汶河常家庄村郝务刚从农行申请到了3万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贷款,在自家房顶安上了100多平米的电池板,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收购的电价是一块零八分,我一年就能挣8000多块钱。”在郝务刚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每天的发电数。
谈及光伏发电的好处,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村镇规划办副主任尹兆升说:“我们辖内的贫困村荒山面积大、光照时间长,区政府将光伏产业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当地农业银行适时推出了光伏贷款,积极与我们对接了解农户需求,真正帮助群众搭上光伏发电的致富快车。”
3月5日,天气晴好,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宝一村村民王志如看着屋顶“遮光棚”模样的光伏电站喜上眉梢。宝一村共计248户农民,其中95%的村民安装了光伏发电项目,每日用电量、发电量、每日挣了多少钱一目了然,剩下电并入电网销售,1000瓦年纯收入1200元,真正开启了农民向天要钱的新举措。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办工作人员说:“特别感谢农行,光伏扶贫贷款大大支持了我们区的扶贫工作,光伏贷款的高效办理和光伏设备的高品质安装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
泗水县中册镇王家岭村的王得方,第一个在县农行8万元贷款支持下建起了光伏发电,他高兴地说,“农行帮了我大忙,我每年发电15000度,每月有1062元的收入。光伏发电为我打开了致富路,不少父老乡前来向我学经验”。如今,光伏发电项目已从泗水县最初的2个乡镇,发展到全县13个乡镇,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在农行的扶持下,拓宽了致富的路子。
精准扶贫的简短事例:
1、扶贫小额信贷
2014年底,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人民 银行、银监会和保监会印发《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量身定制一款信贷产品。这种扶贫小额信贷的特点是“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 基准利率放贷、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 偿金”,探索出有效解决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的新途径。
到2016年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2833亿元,贫困户获贷率由2014年的2%提高到2016年底的26.7%。全国共有740万贫困户受益。以宁夏盐池县为例,2016年贷款总额5.4 亿元,贫困户获贷率达86%,共支持8181户贫困户发展滩羊养殖、黄花菜种植等扶贫产业,户均增收1.2万元。
2、电商扶贫
陇南市是甘肃省乃至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 一。这里有丰富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但因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难以转化为群众收入。2015年初,陇南市经批准成为全国电商扶贫首个试点市。两年来,该市加大行政推动力度,通过网店带动、电商产业带动、电商创业带动、电商就业带动和电商入股带动,促进电商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到2016年底,全市共发展网店超万家,两年网络 销售农产品64亿元,718万人实现就业。其中,750个电商扶贫试点贫困村开办网店980家,带动15万贫困人口增收。
3、光伏扶贫
2015年起,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共探索出光伏发电扶贫的四种类型。 2016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村级光伏电站确定为光伏扶贫的主推方式。
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是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土地,投资100-200万元,建设100—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取得的发电收益由村集体讨论使用,可用于设立村内公益岗位,为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可用于村内小型公益事 业;也可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收入来源的贫困人口进行补助。
甘肃省渭源县是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在去年5月投资240万元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300千瓦光伏电站,并于当年6月16日并网发电。截至2016年12月底,该电站运行198天,发电收益为21.2万元,当年已分配给村集体11万元。
4、旅游扶贫
河北省涞水县拥有世界地质 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几年来,该县发挥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许多群众脱贫致富。但景区周边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并没有分享到旅游发展带来的好处。
为带动这些群众脱贫,2016年涞水县采取了专门办法。
一是精准分类。将野三坡景区33个贫困 村按区位分成三类:景区核心村1 个,景区周边村18个,景区辐射 村14个。33个村的贫困人口分为三种类型:没有劳动能力的(1328人)、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 就业技能的(835人)、有就业技能且有意回乡创业的。
二是精准施策。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县政府从旅游扶贫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投入景 区建设。旅游公司每年从收入中提取1000万元 作为资产收益,对扶贫对象进行帮扶。
对具备劳 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各村成立旅游合作社,政府 统筹使用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帮助每个村统一规划建设扶贫农业观光园、扶贫生态停车场、 扶贫经营一条街,安排贫困村民就近就业,每人 月收入2000元左右。对回乡创业的贫困人口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其回乡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有 159名贫困人员回乡创业,也带动了其他贫困群 众增收。
5、扶贫车间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地处黄河滩区,全县有贫困村129个,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 下大量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当地群众一直有从事发制品、条柳编、纺线等手工业加工的传统。 前几年,有些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将一些对技 能要求不高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村里,搭起 “小窝棚”招揽群众务工。
2015年起,菏泽市因势利导,对这种“小窝棚”进行改造提升,将其 建成“扶贫车间”。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建成 “扶贫车间” 1803个,有383家企业入驻,直 接安置和带动191341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使 57685名群众脱贫,其中妇女49724人、残疾人 519人、60岁以上老人8653人(含80岁以上 的69人)。
为什么要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全国农村贫困居民8249万人(其中四川为602万人),实际远远不止8000万,这个数据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0万户农村住户调查样本数据推算出来的。
这个数据对于研究贫困居民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不是很科学,但在具体工作中却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
由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精准扶贫的背面是粗放扶贫。长期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
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不可小觑。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换句话说,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扶贫必须要有“精准度”,专项扶贫更要瞄准贫困居民,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高标准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不能实现扶真贫。贫困区域的发展,主要应使用财政综合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
关于发放2022年1到2月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补助资金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及关于规范户用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发放的通知,文件要求,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补助收益通过县财政局发放。
2022年1到2月全县光伏扶贫电站发电补助收益共计2901183点36元,其中,户用光伏电站发电补助收益1290773点28元,由县财政局组织发放到户,村集体光伏电站发电补助收益1610410点08元,由县财政局,分别转至各乡镇乡财中心,请各乡镇督促各村做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工作,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也就是说,农民可以自己使用这些电能,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通过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每户人家都将成为微型太阳能电站。
光伏扶贫主要有光伏地面电站、光伏大棚电站和屋顶电站三种模式。光伏大棚除利用顶部发电外,棚下可开展林下经济,提高复种指数,改变种植模式,如蔬菜种植;也可进行家禽家畜养殖等,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同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采摘、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提高设施附加收入。红枣“光伏大棚”的出现,为扶贫开发注入新的活力。
扩展资料:
光伏精准扶贫主要有4种类型:
一是户用光伏发电扶贫。利用贫困户屋顶或院落空地建设的3至5千瓦的发电系统,产权和收益均归贫困户所有。
二是村级光伏电站扶贫。以村集体为建设主体,利用村集体的土地建设100至300千瓦的小型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收益由村集体、贫困户按比例分配,其中贫困户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
三是光伏大棚扶贫。利用农业大棚等现代农业设施现有支架建设的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和贫困户共有。
四是光伏地面电站扶贫。利用荒山荒坡建设10兆瓦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产权归投资企业所有,之后企业捐赠一部分股权,由当地政府将这部分股权收益分配给贫困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伏扶贫
2014年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一、实施分布式光伏扶贫,支持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贫困县)内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增加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收入。
二、片区县和贫困县因地制宜开展光伏农业扶贫,利用贫困地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或设施农业等建设光伏电站,使贫困人口能直接增加收入。
具体实施步骤:(一)2014年10月,开展首批光伏扶贫项目摸底调查,编制首批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以村为单体、以户为单位完成户用光伏扶贫和光伏电站场址调查,利用两个月时间形成实施方案,12月底下达首批光伏扶贫项目,同时协调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二)2014年10~11月,结合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政策措施。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国家能源局制定关于开展光伏扶贫的指导意见,明确光伏扶贫工程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
(三)2014年11~12月,组织编制全国光伏扶贫规划。组织各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光伏扶贫规划,并在各省规划基础上形成全国光伏扶贫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
(四)2015年1~2月,制订年度扶贫方案。以全国光伏扶贫规划纲要为依据,组织地方编制并上报2015年光伏扶贫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光伏发电规模和国家扶贫资金后组织下达并实施。
(五)技术支撑单位尽快开展相关技术规范工作,年底前完成发布光伏扶贫重要对象统计技术规范、光伏扶贫规划编制大纲、2015年完成光伏扶贫工程建设、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相关技术规范及光伏扶贫技术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