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核电专业学些什么内容

复杂的火龙果
深情的板栗
2022-12-22 08:53:05

核电专业学些什么内容?

最佳答案
糊涂的鸭子
清脆的冷风
2025-08-26 13:32:40

核电专业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与热能动力工程很像,主干课程为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等

最新回答
淡淡的早晨
热心的夕阳
2025-08-26 13:32:40

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穿透生物质能。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视作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按类别可分为:太阳能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 生物柴油 燃料乙醇 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 氢能 垃圾发电 建筑节能 地热能 二甲醚 可燃冰等。 [编辑本段]新能源概况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目前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编辑本段]常见新能源形式概述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分为3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3.太阳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可以人为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核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波浪发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已经用上了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大型波浪发电机组也已问世。我国在也对波浪发电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制成了供航标灯使用的发电装置。将来的世界,每一个海洋里都会有属于我们中国的波能发电厂。波能将会为我国的电业作出很大贡献。

潮汐发电,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已经工作了30多年。中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会枯竭,才重视风能的发展,利用风来做其它的事情。

197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每年发电约50亿千瓦时。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2006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87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2,000多处,年产沼气约90亿立方米,为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生活燃料。

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固定床和流化床气化炉,以秸秆、木屑、稻壳、树枝为原料生产燃气。2006年用于木材和农副产品烘干的有800多台,村镇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近600处,年生产生物质燃气2,000万立方米。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热点,地热田45个,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

海洋渗透能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江河里流动的是淡水,而海洋中存在的是咸水,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浓度差。在江河的入海口,淡水的水压比海水的水压高,如果在入海口放置一个涡轮发电机,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渗透压就可以推动涡轮机来发电。

海洋渗透能是一种十分环保的绿色能源,它既不产生垃圾,也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更不依赖天气的状况,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在盐分浓度更大的水域里,渗透发电厂的发电效能会更好,比如地中海、死海、我国盐城市的大盐湖、美国的大盐湖。当然发电厂附近必须有淡水的供给。据挪威能源集团的负责人巴德·米克尔森估计,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全球范围内年度发电量可以达到16000亿度。

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是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水不仅可以直接被人类利用,它还是能量的载体。太阳能驱动地球上水循环,使之持续进行。地表水的流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落差大、流量大的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随着矿物燃料的日渐减少,水能是非常重要且前景广阔的替代资源。目前世界上水力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河流、潮汐、波浪以及涌浪等水运动均可以用来发电。

可以利用电解水分子和光以及化学分解水分子的方式,来分解到可燃烧的氢气,它可作为新的,多用途的能源来替代现有的矿物质能源。水分子的分解过程简而易行,投资少见效快。这给水能的综合利用带来了广泛的前景,在地球上,水是一种到处可见的液态物质。通过水的分解装置,制备出氢燃料,可用于汽车,航天航空,热力发电等工业和民用方面,在较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人类对矿物质资源的过分依赖。

暴躁的白猫
背后的大侠
2025-08-26 13:32:40
2017年4月8日,位于大连美丽棉花岛港口边的中国一重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非凡的试验,由中国一重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需要通过水压测试的考验,此次测试不仅是一次测试,更是证明实力的一次体现。中国一重集团、中国核电、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国核动力院、福清核电站“华龙一号”的设计制造师们共同见证这一关键时刻,中国工业报记者也有幸来到现场。

在近三个小时增压试验中,压力逐渐达到24.6MPa,并成功保压30分钟。现场测试人员宣布,此次水压试验成功。成功通过试验后,这台由中国完全自主技术生产的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将在几个月后水路运往福清5号核电站现场,这台几百吨的大家伙到时候将不再只是一副钢筋铁骨的样子,它将被包上靓丽的包装,正式加入福清核电站的整体发电系统中。此次测试成功意义重大且深远。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承载核燃料高温高压的大型压力容器,一直是整个核电装备的关键核心部件。经过了近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所制造的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国产化意义尤为重大,这标志着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实现国产化与批量生产,我国核电装备制造技术走出世界的大门进一步打开。

高级别的核电安全浴火中诞生

从能源角度看,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言而喻,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种必须。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核电站,每年需要30吨的低浓铀原料而一座100万千万瓦的火力发电站需要350万吨的标准煤。也就是说,如果在煤炭贫乏的福建进行发电,需要从北方源源不断地运9万多车煤,而核电燃料仅仅1车就够了。重要的是核燃料只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其他污染废弃产生。

核电从一代到三代,其技术发展大多聚焦在对安全方面的升级。第三代核技术即西屋公司第三代非能动先进压水堆AP1000与欧洲先进压水堆EPR。第三代核技术因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就是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巧妙地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这个技术的设计更是基于造成日本核电泄露的主要原因,反应堆断电造成无法冷却所造成的灾难。

实际上,人们对核能安全的疑虑也主要集中在安全的利用上。

特别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泄露以后,对核电安全技术的要求更被各界所关注。

“福岛事件对于全世界核电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各国都开始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华龙一号”副总设计师刘昌文回忆说,2011年正当他们潜心研发成熟的核电技术时核电站建设被全面停止。核电安全方面的所有工作都需要重新进行评估。“当时对我们研发的打击非常大”,在刘昌文记忆中,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核电安全发展的步伐艰难而严酷。

也是在这段时期,中国核电的研究人员们潜心修炼,经过近乎于苛刻再苛刻的核电安全考验后,我国核电技术在进入三代的同时,“华龙一号”的核电技术也全面实现国产化。

那么拥有第三代技术自主技术的“华龙一号”安全级别极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在中国一重华龙一号压力容器的压力试验现场,刘昌文讲述了保障核电技术安全的几个方面。

简单来说核电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能让核燃料泄露出来。这就需要层层防护,每一道防线都万无一失。第一道防线就是包裹核燃料外层的材料,这是首道隔离第二道防线是压力容器第三道防线是内部安全壳第四道防线是外壳。可以说这四道防线,道道都有着严格的把控。目前,我国这四道防护达到了国际先进安全水平。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技术保证了“华龙一号”最高级别的安全,简单来说,如果发生紧急事件出现核电燃料棒掉落,一旦出现失控,整个核电设备将自动停止运转。如果掉落的核电燃料继续释放能量,核电厂自动停止后造成的停电,那么非能动降温设备将启动,注入凉水,对压力容器内的温度进行持续降温同时华龙一号还采用了双重外壳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壳内的核燃料不受任何影响。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实现国产化

从整体上的核电安全环节来看,装核燃料的压力容器可以说是整个核电厂的心脏,更是核电安全的重中之重,是工业领域尖端技术的体现。压力容器设计师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厂最中心的设备,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安全性。确保核电站的安全,最核心就要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如果压力容器安全,核电厂可以说就是安全的。

我国核电多年被国外垄断,其掣肘就在于核电站的主设备———压力容器等制造技术难以实现国产化,特别是对高端材料锻件制造能力的要求十分苛刻。

在“华龙一号”生产制造过程中,中国一重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全流程精品制造。其间,中国一重掌握了顶盖组件、筒体组件整体精加工工艺,解决了马鞍型、J型坡口等复杂三维曲面、大型螺纹孔的批量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方案、提升技术要求、改进焊接流程等手段,攻克了堆芯测量管座等多项新结构的焊接技术难点,确保了“华龙一号”高质量的制造,提前两个月进行水压试验,为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有力的装备制造保障。

作为多年致力于核电大型锻件及核岛主设备制造的中国一重,先后为国内各大制造厂和核电站提供了1000余件核电锻件和40余台核岛一回路主设备。其中二代加、三代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已交付16台,在制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15台。

未来中国核电正在走向海外

现在,中国一重所制造的设备随着中核与广核的“华龙一号”核电项目走向海外。“从责任来说,一重是央企肩负着为国家提供重大装备的责任。前期在研发期间的经济效益比较难以显现,但是随着产品的成熟与批量化,我们的效益将得到体现。”中国一重的设计师告诉记者。

压力容器实现国产化意味着我国三代核电技术的成熟,核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国内核电确定将迎来大规模重启,“一带一路”将使核电“走出去”持续加速,“华龙一号”有望成为国内建设和出口主力,今年1月,英国正式批准设立“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标志着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已经真正落地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英国。

现在,国际上有7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40多个,正在计划发展的有十多个国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我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海外机组

淡淡的航空
勤劳的小虾米
2025-08-26 13:32:40
开设核电专业的就那么几个,清华,上海交大,哈工大一定是有的,北航北理工可能有吧,还不太清楚,核电专业在国内属于能源动力类,或者叫热能与动力工程,还没独立出来,只是一个方向,这几个学校的分数你应该有些了解的,在中国也算顶尖高校了,只要你能过他们学校的最低录取线,第一志愿填这个基本就能录取,但你必须能过最低录取线。二本三本的我没太了解,估计基本没有,在中国大陆,你绝对找不出10个大学有核电,因为这属于高技术人才领域,具体要查的话可以在百度上搜热能与动力工程,或是在你们报考志愿的书上那个挨个查。

核电专业对身体无特殊要求,跟多数专业一样,近视没关系,但你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不然将来吃亏的是你自己

俊逸的狗
粗暴的鞋子
2025-08-26 13:32:40
想在核电站工作,不一定要读核相关的专业,与核相关的专业清华、上交、西交、哈工程等在核电站都很吃香。

与核没太大关系的专业比如电气、热动、机械、材料的都可以,其中电气和热动的需求很大,最好选择那些核电站长期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像电气、热动之类的,如果进不了核电站,进常规电站也不错呀

痴情的洋葱
谦让的刺猬
2025-08-26 13:32:40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是电厂锅炉专业,毕业以后如果有关系有人的话可以进电厂工作,火电厂或者热电厂。而核工程就是进核电厂工作。现实的来看,如果你没有人没有关系的话,读核电比较合适,因为这个专业在我国各个大学里都算是比较稀有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希望比较大。一般的话也就是华电上电清华这些学校有这个专业。

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知识,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核工程、核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开展核工程、核技术相关研究、实验、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素养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需求;

3.了解本领域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导则,具备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4.通过较系统的专业实验和实践训练,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静的樱桃
微笑的蜡烛
2025-08-26 13:32:40
可以,核电站不仅招收核专业方面的学生,它也需要诸如热动、机械和电力方面的学生,只是岗位和培养计划有所不同,一般要是想当操纵员的话,进厂之后还需要几年的培养。所以如果想进核电站的话,最好先看一下不同的电站的招人情况,以及对于研究生的要求。

无语的嚓茶
帅气的酒窝
2025-08-26 13:32:40
能源动力类共有以下五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能源服务工程;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1 | 男女比例:84:16

1、专业定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的设计和测试技术等,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和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动力机械和热工设备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机等。例如:天然气用作汽车燃料、风能发电、冬季烧锅炉供暖、空调制冷机设计和测试等。

2、课程体系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专业代码:080502T | 男女比例:71:29

1、专业定义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主要研究能源的转换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一次能源转化为二次能源的过程、人工环境和制冷空调的技术问题、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力求实现能源利用高效、清洁的目的。例如:煤炭燃烧产生蒸汽能推动发电机的过程,社区绿化、供水、供暖的技术问题,风能、核能发电等。

2、课程体系

《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环境化学》、《电站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工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低温工程材料》、《能源动力装置基础》、《低温原理》、《暖通与空调》。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工业类企业:热力工程、煤化工程、火力工程、暖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工程设计、技术支持、设备制造、设备检修、生产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3T | 男女比例:72:28

1、专业定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燃烧供热、农村农林废物发电等。

2、课程体系

《流体力学》、《流体机械》、《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风力发电原理与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流体机械转化原理与技术》。

3、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新能源类企业:电力工程、热能工程、火力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生产管理、新能源管理。

考研方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

四、储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0504T | 男女比例:--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有新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

五、能源服务工程

专业代码:080505T | 男女比例:--

2021年,能源服务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内容源于百度百科)

粗心的樱桃
孤独的月光
2025-08-26 13:32:40

核电站不是说只有核设施的,不可能把放射性物质直接放在那里辐射就变成电的,核电站分为核岛和常规岛两部分,常规岛其实和普通的火力发电厂一样,也需要汽轮机和发电机,核岛辐射加热蒸汽,经过一二次回路,推动汽轮机和发电机做功发电,热动专业基本是在常规岛部分,运行、维护和检修岗位很多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