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野生药用植物品种转化为家种的数量
2010年起,野生中药材驯化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近些年,一些野生品种驯化成功,解决了相应中药材原料资源枯竭加速、无法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难题。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野生变家种药材的盲目推广,无序扩大生产也给投资者和产地带来很大损失,白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品种。
01 白及价格因盲目扩产迎来断崖式跳水
图1:1990.01-2022.09白及市场价格变化
从价格变化看,高价过后的低迷行情仍在持续。1990-2022年,白及行情分为3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90-2009年):白及需求快速增长,推动行情不断走高,价格从1990年的2.8元(公斤价,下同)上涨至2009年的75元,上涨25.79倍,复合增长率17.87%。这一时期,野生白及因社会用途扩大,需求增长明显,导致资源量消耗加剧,行情稳步走高。
第二阶段(2010-2016年):白及资源紧缺,供求矛盾凸显,价格从2010年的78元上涨至2016年900元,上涨10.54倍,复合增长率41.82%。由于各产区滥采滥挖现象严重,野生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白及行情不断创造新高。同时,白及的高经济效益成为野生品快速驯化的最强推动力,参与群体不断壮大,20%-25%的野生白及原料被用于家种驯化,仅有75%-80%的野生白及原料用于流通,造成社会需求空前紧张。
第三阶段(2017-2022年):白及产能激增明显,行情呈断崖式下跌。2017年,随着第一批家种白及上市,供给紧张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缓解。白及价格从2017年的800元回落至2022年的95元,跌幅88.13%。
02 高价刺激生产基地快速发展
图2:1987-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长情况
从基地建设看,2010年之后,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迎来快速发展期。1990-2009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有108家,其中,2007年增加36家,为这一时期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
2010-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累计1105家,2017年增加174家,为这一时期增长数量最多的年份。2010年之后与2010年之前相比,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长了9.23倍。
通过图1和图2分析可见,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的增长与白及价格变化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从基地分布看,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中、华北地区。我国的白及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湖南、江西、陕西、湖北等。2010年后,白及种植和生产开始外延到山东、河南、浙江、安徽等省。同时,在高经济效益的刺激下,各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出现了少见的全国性种植情况。
03 生产基地快速建设并未带来持续高效益
图3:2010-2015年和2016-2022年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各省增长情况
从各省增长看,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的快速增加集中在西南、华中、华北地区。2010-2022年,我国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累计1105家,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分别以360家、226家和103家的数量位居前三,合计占比62.35%。
2016年以后,白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数量增加507家,云南、内蒙古和贵州分别增加162家、88家和69家, 合计占比62.92%。
白及的全国性种植以及生产基地及合作社的快速增长,是造成2017年后白及产能严重过剩的直接原因。
图4:2018-2022年白及亩产净收益
从亩产净收益看,种植收益快速下滑,并持续在低位徘徊。白及亩产净收益从2018年的15,2350元下滑至2021年最低时的3700元,降幅97.57%。由于市场价格不断下挫,而
江水代表什么动物
1、江水代表动物是龙。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
江楼春望【唐】于武陵
1、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2、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江行二首【唐】殷尧藩
1、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2、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
唐·李白
【释义】: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因为被楚江冲开,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的青山隔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像从日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回:回旋
出:突出
日边:天边
【背景】:
《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鉴赏】:
《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
扩展资料:
《望天门山》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使用动态的画面写出了天门山雄伟壮观的景色。随着诗人行舟的方向,我们依次看到: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从日边驶来。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