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准备工作
下载想要投稿的杂志相关的最新的文献几篇,看看人家怎么写的,照葫芦画瓢,引用文献时,注意不能照抄原文,要将别人的话换种说法转成自己的话。
2、写文章
文章一般包括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几部分组成。摘要部分语言要简明扼要,一般包括目的,内容手段,结论三部分。引言也要重视,一般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前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不足之类;研究创新点,比如可以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前人研究的比较浅,你在人家研究基础之上更深入进行研究。 正文是你要表达的内容,语句通顺结论部分,要简洁高度概括。
3、投稿
搜索准备投稿杂志的网站,网站上一般会有格式内容要求,有的还会有论文格式WORD模板,上传稿件时网站上一般有投稿指南,推荐审稿人选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里的作者专家,要是了解这个领域的专家。
扩展资料:
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
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被它收录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先进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心期刊
核工程专业也叫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核电工程、核技术开发、核动力工程、核供热研究、辐射防护、运行管理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能在核技术、反应堆、核电站、辐射防护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教学、管理等的专门人才。
核工程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工程热物理、核工程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等。
这个专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技术、核电站工程的专门理论,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验技能,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包括工程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等。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要求了解本专业各个方向的理论前沿、研究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能够适应核技术、核工程、辐射防护等学科的发展和科学与技术发展。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3、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受到核工程、核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养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核技术与核工程等基础知识3、获得核技术、核工程方面的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4、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由于核能源将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的绿色支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1. 清华大学 A++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3. 北京大学 B+
4. 西安交通大学 B
5.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6. 上海交通大学 B
7. 四川大学 B
8. 兰州大学 C+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工程与核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高新技术专业,它包括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及应用两大分支。
学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核燃料体积小,1000克的铀相当于1000吨的标准煤。核电产生过程中没有温室气体产生,环境负荷极小。我国核电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发展迅猛,但在整个电力供应中所占比例仍然较低。
主要课程: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工程、 汽轮机原理、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电厂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控制和仪表、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运行等。
学习门槛:较好的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具有敏捷的逻辑思维;屈光不正(近视或远视)、任何一眼 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 度者不宜报考等。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华北电力大学贯彻落实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特色办学体系而成立的年轻学院。学院下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基础上设置,于2008年被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孕育于华北电力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通过引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实验快堆工程副总工程师陆道纲博士等一批核科学与工程领域高级专业人才,并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大学、大唐电力集团等多家单位签署核电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核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共为国家核电技术领域培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00多名,使华北电力大学成为继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国内第五家培养核工程人才的重点大学。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核领域的科学研究,现已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核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项目,并与国内主要的核电企业及研究设计单位等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所有这些成绩为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将采取超常规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融合核工程、动力、电气三位于一体,走研究型、国际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国品牌核学科。同时,学院将面向核电企业生产技术一线培养大批实用型专业人才,面向核电技术自主创新前沿精心培养拔尖人才。学院配备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学术队伍,由樊明武院士任名誉院长,周永茂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陆道纲教授任院长,并与有关院系密切合作,组建了由一批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术骨干组成的学术队伍,专职教师博士比例为100%,其中40%具有国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学习工作经历。教师专业方向齐全,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国际化、工程化优势。
核电是清洁而安全的能源。本专业根据我国核电事业广阔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而设置,下设两个方向:核反应堆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核反应堆工程:
培养具备现代动力工程师基本素质,掌握核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具有核反应堆设计、运行和实验研究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工程、汽轮机原理、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反应堆热工分析、核电厂辐射测量与防护、核反应堆控制和仪表、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电厂系统与运行等。
就业去向:核电厂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及技术支持工作;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核工程设计院、研究院以及相关院校的设计、科研及教学工作;核电工程公司的技术咨询与管理工作;国家相关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等工作。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培养具备扎实的核电厂辐射防护、退役核设施处置以及环境监测与保护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辐射监测与防护、环境影响评价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热工基础、计算机应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热工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电力工程、核物理、核实验方法、辐射防护与剂量学、核反应堆物理分析、核电子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环境学、核安全法规、核设施退役技术等。
就业去向:核电厂辐射防护和核环境治理;核工程设计院、研究院及相关院校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国家相关环保及核安全部门的辐射监测、核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工作;医院放疗部门、核仪器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事业等单位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2005年~2010年核电就业非常好,供不应求,一般都是在大三下学期即基本确定工作单位。
这两年,在我所知的范围内,就业压力不小。一是因为就业好的时候学校都在扩招,并且还有一些学校凑热闹新开了核工程专业;二是因为受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各家单位都减缓了扩长的速度。目前行业正在处于蛰伏期,亟待复苏。你现在入学,四年之后的结业形势我估计比现在要好得多,但很难恢复到福岛之前那么火热。
答:你现在是准大一,那就是刚结束高考?这时候尚无必要关心核工程领域的专著。进了学校,自然有教学大纲。高考之后的这两个月是生命中很特殊的一段岁月,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吧,先不用着急研读专著。
答:核工程的本科阶段,重点在“工程”两个字上。也就是说,核工程仅是“工科”里面的一个方向而已,工科的基础知识(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就是核工程的预备知识。以我母校为例,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核工程专业的课程就是机械与能源学院的通用课程,只有到了大三大四,才开始接触核工程的专业课。
答:我没有听到过核工程本科毕业后直接应聘国外核电企业的例子。可能有,但应该非常少。
在国内的核电相关科研、设计单位工作,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多。
答:我知道AREVA在北京有办事处,但是不清楚他们办事处的规模有多大。
不清楚AREVA在中国有没有分部、分公司。
我知道AREVA在中国有合资公司,但不清楚是否控股。
志愿填报小提示:报考核专业,要注意拟填报专业的培养方向具体是核能还是核技术。都搞核,但我觉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国内目前有核工程专业的,主要是清华、上交、西交、哈工程,及其他。
就业方向上是在核工程和核技术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热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理论,接受核工程与核技术实践培训,具备从事核工程实验研究、设计与施工、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核技术。
再者从事与现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和部门。包括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农业、核电工程、核电、核供热等科研设计单位(站、厂、所、所)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常规火电厂、工矿企业、大专院校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建设、核电站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其次从事核动力工程与核能利用、核技术与应用等。除研究核物理和核反应堆物理与工程外,还研究辐射探测与核电子学、核材料学、核医学、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工程、粒子加速器物理和同步辐射光子科学等。进入大学,很多物理知识要从零开始学习,更加深入。电磁学、力学、热学和量子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结束后,还将学习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反应堆物理等核心专业课程。
要知道的是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医疗卫生产品的高效消毒和灭菌。然而,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的恐慌阴影仍笼罩在人们的脑海中。由于核能技术的特殊性,我国各高校开设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涵盖知识面广、知识密集、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所以对于专业的要求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