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单晶和多晶哪个好
好吧,多晶硅。1.单晶硅多晶硅是一种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原材料。2.硅是地球上极其丰富的元素,几乎无处不在,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硅做太阳能电池,原料不缺。3.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速度一般是单晶硅的两到三倍,电压要稳定。4.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相似,光电转换效率约为12%,略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材料制造简单方便,耗电省,生产总成本低,所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单晶的转换效率高且昂贵;多晶转换效率低且便宜。
国内市场有很多多晶体,或者说都是多晶体。
日本的市场最近很火,但是日本要求很高,都是单晶。人们对日本的观念是做到最好,一次做好,对效率衰减要求非常高,需要我们国内学习。
不是单晶是光伏组件的一种,目前的主流光伏板主要分为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
同时,按照透光度也有双面双玻组件,或者双面单玻组件等等。像下图就是一款单晶双面双玻组件。
光伏板中的单晶硅与多晶硅的区别:
1、转化效率不同
目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7%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15%左右。
2、制造的成本不同
单晶硅的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3、使用寿命的不同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从性能价格比来讲,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还略好。
扩展资料:
单晶硅在太阳能电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高纯的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光伏技术和微小型半导体逆变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硅单晶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光能,实现了迈向绿色能源革命的开始。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特点:
光电转换效率高,可靠性高;
2.先进的扩散技术,保证片内各处转换效率的均匀性;
3.运用先进的PECVD成膜技术,在电池表面镀上深蓝色的氮化硅减反射膜,颜色均匀美观;
4.应用高品质的金属浆料制作背场和电极,确保良好的导电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光伏板组件
虽然单晶硅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要比多晶硅高1%左右,但由于单晶硅电池只能做成正方形(四边都是圆弧状),因此当组成太阳能电池板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面积填不满;而多晶硅是正方形,所以不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晶硅组件:单块组件成功率相对较高。同样占地面积下,装机容量要比薄膜组件高。
但组件厚重易碎,高温性能较差,弱光性差,年度衰减率高。
组件主要是电池片(电池片分为多晶和单晶)、玻璃、背板构成,分为A、B、C类组件。
一般组件功率衰减,单晶、多晶转化率不能低于15.5%和16%,这是国家不允许并网的。多晶组件不能超过11.5%,单晶是16%。我们常说的以后每年不能高于0.7%,是到期型,第一年高,以后每年比较平稳。
光伏组件注意事项
严禁采用提拉接线盒或连接线的方式将组件抬起,安装上部电池板时要注意在搬运过程中电池板边框划伤已经安装好的电池板。
施工现场已开箱电池板需正面朝上平放,底部垫有木制托盘或电池板包装物,严禁立放、斜放或悬空,严禁将组件背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严禁踩踏电池板,以免造成组件损坏或人身伤害;严禁挤压或用尖锐物体敲打、碰撞、刮划光伏组件钢化玻璃。
这个需要在设计之初,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报价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般意义上,屋顶家用单晶组件多,大型电站多晶多一些,也有单晶、多晶并存的。薄膜主要是供应商比较少,因此,薄膜电站的案例还不是太多。
1、A级组件:主要用于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户用系统等,25年以上寿命。
2、B级组件:主要用于路灯、离网系统、电瓶车等,5年寿命。此类组件是A类降级组件或用B级材料生产的。
3、C类组件:主要用于用电不发达地区,寿命不详。
简单区分A、B、C级组件的方法
A级电池片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外观不良:色斑、色差、铝刺、鼓包、断栅、结点、图形偏移、缺角、崩边、缺口等;组件外观封装不良:背板失效、电池片虚焊、过焊、密封不好、背板划伤、边框划伤、玻璃划伤;接线盒封装不良等。
而B、C级组件是在生产过程中外观及电性能达不到A级的组件,或直接生产出来的B类C类组件。直观视觉上不好区分,最好得办法就是专业的检测。
1. 名称:
单晶组件-Mono PV module
多晶组件-Poly PV module
非晶组件-Amorphous PV mudule
2. 组件的典型输出电压
单晶和多晶类似 - 开路电压通常在50V以下,短路电流大于5A(视规格而定)
非晶 - 开路电压多在60V左右,短路电流较小,3~4A的样子(视规格而定)
3. 效率
单晶组件15-16%(视规格)
多晶组件稍低于单晶14.5-15.5%(视规格)
多晶组件11-12%(视规格)
4.外观
非晶颜色最深
单晶次之
多晶最浅
这个粗浅的判断,仅供参考
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厂家的规格书,以规格书为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