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利润和成本的一个问题
我来回答下吧
一般煤矿开采都会超过规定产量,比如你的采矿证是30W吨,一般少也能采50万,多则甚至上百万吨。
一般煤炭的生产成本并不高,要看你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是多少了,有的采一吨煤要交50,60的补偿费,我知道一个煤矿只交2元多,这是有差距的。但是一般来讲,采煤成本都不会超过100元。
至于利润,是极难测算的,因为你给我的数据太少。最重要的就是煤炭数据,比如煤层厚度、煤的发热量、采出来的是什么煤等等。如果是低热量的煤,一吨只能卖200多(08年价格),如果是高热量的炼焦煤,价格能达到700,800。这里面差距可就大了。
但是一般来讲,你这个煤矿如果投产,年利润绝对要在5000万以上,如果煤炭质量好,利润达到两三个亿也是正常的。
到内蒙和新疆买煤矿,核定产量为30万吨,自己建设的话,一般需要投资三四千万。内蒙、新疆采煤成本也不高。煤炭行业是暴利,一般不考虑开采成本。
至于销路,这是个大问题,我费点心,给你讲一下。
自从03年以来,煤炭价格暴涨,煤炭供不应求。在98年到01年的时候,4500大卡的烟煤价格还在80—90元每吨,利润稀薄,煤矿是求着人买煤。但是之后煤炭价格一路上扬,从120到160,到07年冬季,煤炭价格涨到200一吨。08年因为奥运会,国家大量关停小煤矿,煤炭价格暴涨到400多一吨。每吨利润高达300元以上,一个年产30万吨的中小型煤矿,年利润也上亿。
但是进入08年冬季,煤炭价格开始下滑。国际能源价格之中,石油是标杆,今年夏季,石油价格暴涨到147美元,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上周石油价格在35美元,下降幅度令人咋舌。如果煤炭也跟着石油走的话,4500卡的煤炭价格很可能要跌落回200元以内,甚至跌落回150。
煤炭反应比较迟钝,中国煤炭反应比国际煤炭反应更加缓慢,现在国内煤价虽然有下落趋势,但是下降幅度不大,估计09年、10年煤价会继续下行。不过,煤炭毕竟是资源,中国发展也十分迅猛,在2011年以后,甚至在更早的时间,煤炭会再度上扬。
总而言之,投资煤矿一定是有利润的,最多也就是从暴利降到一般利润而已。
切记,不可购买小煤矿,年产量不足15万吨的煤矿随时有被关闭的风险,建议买年产30万吨以上的煤矿,起码最近五六年之内不会被强制关停。
(私人建议:如果和政府关系不是极其强硬的话,是不可能弄到煤矿开采权的)
最近的行情处在反弹之中,有望创出年内新高,走出一波牛市行情!
市场要走牛,就要市场有很好的赚钱效应,这样才能激发人气,才能激发持股人的信心和场外资金的追捧。目前对市场具有号召力的板块,主要还是金融板块, 科技 板块。金融板块,特别是证券、保险板块,直接受益于股市,他们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不仅是大资金的偏爱,也是散户的偏爱,它们起涨后往往持续性也较强,易引发跟风盘,所以历来的牛市都是由它们发起的。中小创类 科技 板块具有盘子小、利润空间大、想象空间大、活跃性高,参与的人员众多等特色,无论是短中长期都具有投资价值。它们的上涨容易激发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赚钱效应,也易于引发跟风盘,从而带动市场活跃性上涨。
做为资源类的煤炭,钢铁板块,从来就成不了牛市的风向标。他们的预期比较差,活跃度比较低,上涨持续力不足,缺乏想象力和盘子过大。它们的参与者大多数属于价值投资的机构,很难激发市场的投资热情。它们的上涨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场内做多资金,而且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反而亏损,人们在亏损状态下参与市场的热情度肯定不高,反而容易引发市场的回调和下跌。很多散户持有煤炭,钢铁股,往往是以前被套而持有,甚至有的人被套几年,一旦它继续上涨,就会抛盘涌出,上涨的持续力很差。它的盘子过大,上涨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来看,瞬间大量的增量资金入场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主要还是存量资金的博弈,当这些板块上涨时,反而要担心市场回调的开始。
钢铁、煤炭等资源类股的上涨,反而阻碍了牛市的提前到来。如果它继续上涨,大盘成交量没有明显的放大,你反而要防备一波调整要来了!
“煤飞色舞”行情并不一定代表牛市要来了,而且现在的情况与2007年也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具体来分析下。
首先,2007年煤炭有色轮番表演是因为那时股改的推荐导致的,煤炭股和有色股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国家为了尽快推进资产证券化推动了股改,有点类似现在的混改的意思。
而本轮煤炭有色轮番表演主要是四个原因:
1、全球大放水超发货币,必然导致资产的价格的上升,尤其是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
2、随着疫苗的研发进度加快,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必然导致上游材料端价格上涨。
3、目前已经进入到冬季,北半球取暖对煤炭的需求大增,导致煤炭价格大涨。
4、市场风格的高低切换,目前煤炭和有色板块处于 历史 估值相对低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其次,是否是牛市,还是看大盘能否持续放量,任何行情的都是资金推动的结果,而目前是临近年底阶段,这个时候央行通常都不会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所以市场资金面能否持续入场还有待观察一段时间。
最后, 历史 虽然总会惊人的相似,但是每次的 历史 都不会相同,以前的牛市基本都是“全面牛”、“疯牛”,而目前随着资本注册制的推进,市场大概率要走结构性牛市,不太可能出现以前的那种疯狂模式。
所以,我们要对市场一直有敬畏之心,避免追涨杀跌,真要是牛市形成了,再追进去也不晚。
07年基本上是全民炒股,抄基金,经济基本面形势一片大好,铁公鸡拉动经济起飞,眉飞色舞需求旺盛。
现在的情况表面上看,又开始了眉飞色舞行情,但是,无论是资金面,还是基本面,与当时的情况都不可同日而语。资金上,主要还是存量资金调仓换股,基本面上,经济经历疫情打击刚刚开始复苏。借着rcep利好消息,主力转战传统行业。
但是,前期热炒的 科技 ,等待估值回落以后,仍然还有机会。不排除主力杀个回马枪的可能,到那时,眉飞色舞行情,有可能戛然而止。
以上观点,纯属虚构。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老股民对2006,2007年的大行情印象深刻。
1. 2006年启动的行情,首先是借着股改的东风;
2. 其次,从本质上讲是加入了WTO后,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具体表现为贸易量猛增,拉动上游需求;
3. 时间来到了2020年,会不会重演2006年的启动行情呢?
1)RCEP加速贸易流转
2020年11月15日加入了RCEP,这可是件大事,因为绝大多数贸易产品在东盟,东北亚,澳,新,之间关税会趋近于零,只要关税降低,必然导致贸易量大增,何况这是关税在设定时间内要趋近于零,这必然极大加速贸易产品流转。只要供应量增大,必然导致上游供货紧张;
2)中国是世界工厂,RCEP是加速引擎
中国是世界工厂,其组织性,纪律性,规模性,在疫情中再次被证明;中国规模化工厂的产能必然得到极大的释放,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提前做好准备的规模化工厂,特别是在化工,上游资源方面提前做好产量扩容的规模化工厂,更是领先一步;
3)欧美的货币放水并未结束
目前,无论是美国,欧洲,放水还在继续。根据新闻报道,放水预计持续到2021年底。这必然推升大宗商品的价格;
4)高盛关于大宗商品的报告推波助澜
2006,2007年的大宗商品暴涨,高盛就是主要的推手。高盛登高一呼的能力,在业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5)除了RCEP还有CPTPP
中国刚刚加入了RCEP,还要马上加入CPTPP。加入CPTPP是全局性战略,按照中国的组织性,纪律性,在两年内加入,完全值得期待,CPTPP,除了RCEP的成员国,还有加,墨,智利,秘鲁;
6)除了RCEP,CPTPP,还有中欧贸易协定
中国加入了RCEP后,欧盟催着中国加速中欧贸易谈判……
7)RCEP的效果远大于一带一路,何况还有随后而来的CPTPP,中欧贸易协定
千万不要小看了RCEP,关税减免的放大效应远大于一带一路单方面过剩产能突围,何况还有CPTPP,中欧贸易协定;
8)遵守碳排放约定,倡导清洁能源
碳排放指标可以交易,利好清洁能源,从根本上利好水电,光能,风能,也从另一方面压缩高耗能产品,通过清洁能源方式去产能;
9)2007年的行情会不会一蹴而就
2007年的行情,真的不会马上就直接翻倍,再翻倍,当主力的筹码还没有收集足呢,怎么可能马上拉升呢?主力恐吓性砸盘还来不及呢
加入RCEP,CPTPP,中欧贸易协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新引擎,爆发力远远大于WTO,远大于一带一路。这点我们要牢记在心。
改革牛,已经到来了。事实上7月初已经奠定了牛市基础,只不过市场反应太过激烈,大妈们蜂蛹而进,市场连连暴涨,管理层不得不强烈打压洗盘4个月之久,好多追高的不是亏损20%割肉就是被折磨成惊弓之鸟,一涨就跑路,根本拿不住票。
基本面上,中国在抗击疫情上有最丰富的经验,未来的复苏路上,中国必定是领头羊。recp必须有中国参与,形势上中国比任何国家都占优势。
煤飞色舞,蓝筹启动。改革牛第二波是蓝筹行情,金融有色煤炭基建的行情,把握机会吧!不要赚两个铜板就跑,丢了金山。
煤炭有色轮番表演,跟2007年似曾相识,是不是牛市来了?
炒股最忌讳的是想当然和自以为是,要尊重市场大环境和理顺煤炭有色轮番表演背后的逻辑。
1:成交量方面,今天呈现价涨量增的良好态势。两市成交了9539亿,比昨天大幅增量2030亿,沪指涨36点,收报3414点,离7月前高3458仅44点,北向也净流入100.5亿。
明天大盘会加速吗?从今天2点后的盘面看,短线资金在前高附近有获利了结的迹象,要想再往上走,必须有更大的成交量配合,承接获利盘。不然,就要在3400点附近震荡消化获利盘和换手,然后再向上拓展空间,从趋势上看,大盘选择了向上,至于空间有多大,取决于成交放量的持续性和强度。如果大盘要涨10%的空间,成交量要保持在万亿半个月以上。
2:涨跌幅榜方面,涨幅居前的板块是:煤炭5%、有色3%、白酒2.9%、券商2.3%和银行1.7%。
个人观察,煤炭在周期股里有补涨性质,从股价弹性来看没有有色强,短线持续性走强可疑,11月至今有色涨23%,煤炭涨16%。
大金融的银行和券商今天表现强势,券商作为牛市旗手,今天增量355亿至615亿,银行增量104亿至253亿。从成交量看,券商的弹性更好。
3:牛市来了?早来了,但不是2007年的全面牛市,现在4000多只股票,只是1000家左右股票的牛市,是局部牛市,结构性牛市,拉长时间来看是慢牛,剩下3000家股票没有牛市甚至是熊市,所以转变思维很重要,不要用以前的思维和经验来看待现在的股市,现在和未来不会再有普涨普跌的股市了。
4:未来看好和值得配置的行业是半导体和新能源 汽车 及其产业链。
是的,你这次遇上了
是不是牛市,要看你买了什么股票。白酒到现在为止,已经走了几年牛市了。
一般来说,如果你问是不是牛市,受到的嘲笑多过认真回答,可以看作牛市初期,如果多数人认为已经是牛市了,那么就已经到了牛市后半段了。
近几个月一直在牛市中,现在沪指只是在试盘而己!
想多了,涨一天跌四天,基本就是这个节奏了
股市指数的含义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是比较复杂的,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当中,规模指数是最经常见到的,举例说明,好比我们都懂的“沪深300”指数,它说明的是在沪深市场中交易活跃,且代表性和流动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情况。
再比如,“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几只医药行业股票组成,这也是反映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一个整体的表现究竟如何。
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是用主题指数作为代表的,就好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方面,那么相关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看完前文,不难知道,指数一般是选起了市场中可以起明显作用的股票,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那么市场热度如何我们也能有大概的了解,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十一五”时期的煤炭工业:
1、根据主要耗煤行业规划,并充分考虑《国家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耗煤行业设备工艺调整带来的煤耗下降,预计2010年全国煤炭需求25亿吨,煤炭出口控制在7000万吨以内。
2、要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亿吨级和5000万吨级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高产高效矿井达到300个,煤炭产量占全国的45%。
3、2010年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煤矿资源回收率提高10个百分点,能源节约能力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
2006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形势:
1、2006年煤炭产量、运输量和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体运行平稳。
2、煤炭进出口量预计。2006年全年将出口煤炭8000万吨左右,进口煤炭2500万吨左右。
2007年煤炭市场预测:
1、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增长速度将显著放慢;受需求放慢和产能增加的影响,国际油价和重要原材料的价格明显走低。
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成果开始显现。2006年,央行持续出台新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势头。
3、进出口关税政策产生影响:煤炭出口关税由11-13%补贴开始下调、取消、直至征收5%;进口关税由3-6%降至0-3%。
4、成本因素将支撑煤价,但盈利空间继续被压缩。
5、2007年煤炭市场的需求继续平稳,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
6、煤炭进出口量预计。2007年全年出口煤炭将保持在约8000万吨左右,进口煤炭约6000万吨左右。
2006—2007年炼焦煤市场:
1、钢焦产业发展拉动炼焦煤需求。2006年1-9月,我国GDP增速高达10.7%。
2、2007年煤炭资源整合、安全生产整顿等因素影响炼焦煤供给缓慢增长。
3、2007年铁路运输仍将影响炼焦煤的有效供给。
“十一五”中国煤电地位与市场前景:
1、2005年底煤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75.1%,煤电发电量所占比重约为80%,电力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接近60%。
2、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27亿千瓦,其中煤电22568万千瓦,到2010年末,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8.16亿千瓦,其中煤电5.87亿千瓦。
3、预计2010年全国燃煤机组发电量为2.93万亿千瓦时,按燃煤机组平均发电煤耗率为337克标煤/千瓦时,原煤热值5000大卡/千克计算,2010年全国发电用煤需求将达到13.8亿吨。
一是煤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生产增幅趋缓。今年煤炭行业全面整合,计划关闭小煤矿10000家左右,而上半年实际已经关闭各类煤矿9075家。小煤矿的大量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供应的过快增长。据统计,1-9月份全国煤炭产量167674.1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月环比平均增幅趋缓,8月份增幅较7月份下降4.5%,9月份较8月份仅增1.2%。
二是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以来,经济和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9月份全国火力发电量、水泥产量、钢材产量、化肥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5%、24%和13.8%。这四项耗煤量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的80%以上,其产量快速增长拉动国内煤炭市场需求明显增加。此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四季度煤炭市场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煤炭需求进一步增加,增幅可能有所扩大。
三是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促使煤炭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今年以来,我国在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省区进行包括提高煤炭资源税、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费、设立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可持续发展基金等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将煤炭开采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煤矿转产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计入煤炭现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煤炭企业成本压力,从而对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形成较强支撑。据统计,1-10月,山西省国有重点煤企每吨煤的平均生产成本为185.46元,同比上涨21.5%。
四是铁路运力比较紧张,推动煤炭价格上涨。四季度,铁路运力偏紧制约煤炭供应的基本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改变,尤其是山西、陕西、宁夏等部分省区受到铁路运力紧张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拉涨销区煤炭价格。
五是国际市场煤价上涨的影响。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北半球各国进入冬储煤季节等因素影响, 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煤价上涨动力仍较强劲,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对国内煤价上涨形成支撑。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