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现状?
你好,2020年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态势整体非常好,户用光伏补贴在11月底也会全部用完。而在临近年末,各地区都在下发有关于新能源的政策,可以说是为明年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市场信心。
在最近召开的十四五计划会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能源革命”、“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要求,为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光伏发电光技术降本空间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化确定性强,是未来主要发展的低成本节能发电方式之一。
未来,我国很多城市农村家庭房屋、建筑的屋顶都会安装光伏电站,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按照我国2050年近零排放,深度脱碳的愿景目标,“十四五”能源转型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快。大家可以看到,煤电基本要关门了,煤炭提前达峰是大概率的事件。另外,我们要力保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风电和光伏就要担当主力了。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2.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样我们才能为2030年光伏累计不少于8亿千瓦,实现25%的非化石能源打下基础,进而再一步实现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所以我们要坚信并且看见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发电电源。
所谓,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光伏电站
2019年后,中国光伏正式进入了“平价上网时代”,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上网价格已经低于火电,整个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去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48.2GW,占全球三成。与此同时,中国光伏组件的出口目的地十分分散,“卡脖子”的顾虑已然烟消云散。
回溯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以欧美双反、“531新政”以及2019年国家能源局的平价上网通知,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两头在外的时代(2012年之前):上游原材料依赖进口,下游组件绝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内需不足,缺乏核心技术。
2. 产业扶持:(2013年到2018年):发改委等部门陆续推出补贴政策,拉动内需,但是出现了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财政补贴窟窿越来越大,出现骗补现象。
3. 补贴退坡:(2018年到2020年):2018年“531新政”降低了光伏的补贴标准,限制了补贴规模,行业装机量出现间歇性回落,劣质产能被淘汰,加速了平价时代的到来。
4. 平价时代(2021年之后):凭借低成本和规模化创新优势,目前中国光伏发电侧已经接近平价,部分地区已经低于传统电价,竞争力优势不断凸显。
光伏产业的全球争霸赛中,无论是硅料、硅片、电池片还是组件,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实力,中国都是绝对世界第一,无论今后的技术路线再怎么变化,可以确定的是,最后的赢家一定是中国公司。
沙漠、湖泊、屋顶的光伏产业遍布中国,但很少人知道我们的光伏电站的模样。利用 Hightopo 的 HT 产品搭建轻量化的 3D 大型光伏发电站和光热发电站可视化场景,让大家线上游览一下光伏发电站。
根据最新的权威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48.2GW,累计装机量达到253GW,多晶硅产量39.2万吨,光伏组件产量124.6GW,光伏产品出口额197.5亿美元,组件出口量则达到78.8GW,创历史新高。
2020年发展形势
(一)应用市场恢复性增长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了全球第一,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48.2GW,创历史第二新高,同比增长60%,特别是集中式电站同比增长了近83%;截至2020年底,光伏累计并网装机量达253GW,同比增长23.5%;全年光伏发电量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占我国全年总发电量的3.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二)光伏产品出口稳中有增
2020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197.5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硅片出口额17.7亿美元,出口量约27GW;电池片出口额约9.9亿美元,出口量约9GW,硅片和电池片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组件出口额为169.9亿美元,出口量约78.8GW,同比增长18%。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对海外光伏市场需求的预期下降,导致二季度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这是光伏产品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海外工厂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硅片、电池片的出口量下降,但全球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并未受到疫情较大影响,继续拉动组件出口量的上升。多晶硅进口方面,随着国内多晶硅供应大幅提升,以及海外多晶硅产能的逐步退出,2020年,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进口量约为9.9万吨,同比下降29.6%,进口额约为9亿美元。
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透露了几组数据(数据见制图),值得广大光伏人细品:
2021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制造端产量提升。
其中,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3.8万吨,同比增长16.1%。
为何增幅这么大?
一是原有企业产量加码;二是市场新进入者增多,包括青海丽豪、新疆晶诺、宝丰银川、江苏润阳等,这些新进入者,为多晶硅的增产添砖加瓦。
上半年,硅片产量105GW,同比增加40.0%,大尺寸硅片在积极推进薄片化,大尺寸硅片市场占比逐步提升。
《光伏情报》注意到,多晶硅料的下游是硅片环节,2018全球硅片约90%以上的产量在中国,中国多晶硅产能在全球产能占比为61.6%,当时国内供应还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进口多晶硅料14万吨,同期国内多晶硅料产出25.9万吨,进口硅料占比35.02%;但如今,由于国内新增产能不断释放,再加上市场不断有新的进入者,我国对于进口多晶硅料的依赖度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产品质量逐渐可以满足N型硅片需求。
上半年,我国电池片产量92.4GW,同比增长56.6%,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电池片的转换率在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中,PERC单晶23%以上(领先企业:23.1-23.3%)。
《光伏情报》了解到,2021年7月,通威太阳能利用PERC量产设备,通过电池制程工艺创新,M6大尺寸全面积(Area=274.50cm²)电池转化效率可达23.47%,并经ISO/IEC 17025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2021年7月12日,晶科能源TOPCon高效组件转换效率再刷新纪录,高达23.53%,刷新了公司2021年1月创造的23.01%的组件效率纪录。
该项指标经全球领先的测试机构TUV莱茵实验室独立测试和验证,TUV莱茵以安全和质量标准在国际上著称。
上半年,我国光伏企业组件产量80.2GW,同比增加50.5%,这个增幅十分显著。
组件最高功率进一步提升:从600W提升到了700W。
光伏组件产能大幅提升,主要受益于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
最近两年,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在快速提升,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加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无人机等技术及产品在光伏领域加快应用,系统化解决方案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产能快速提高。
2021年1-5月,光伏产品出口额约为98.6亿元,同比增长35.6%。
2021年1-5月,光伏组件出口36.9GW,同比增长35.1%,预计上半年出口量可达44-46GW。
月度出口呈相对稳步增长的态势,未出现往年有明显淡旺季的现象,这利于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
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增长34.4%,其中,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智利)疫情后开始发力,表现颇为抢眼。
传统市场保持旺盛需求,包括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不断闪现,像巴基斯坦、希腊这些国家,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光伏需求的大市场。
2021年上半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再创新高。
1-6月,户用装机容量超过5861MW,同比增长208%。
值得注意,2021年上半年,山东、河北、河南户用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三位,合计超过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的80%。
在此,《光伏情报》不得不给这三个省份点一个大大的赞,也为在这三个省份奋斗的光伏兄弟姐妹致敬!
在政策支持上,政府非常给力,补贴规模5亿元,补贴强度0.03元/KWH。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捕捉到一些趋势,当前,光伏赛道正进一步拓宽——全球多数主流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而随着化石能源的进一步吃紧,光伏太阳能将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全球光伏市场的盘子越来越大,提供给中国光伏企业的空间越来越大,而随着我国“20•30”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光伏行业正迎来更多更持久的风口。
加油吧,中国光伏人,光明的未来一定属于我们!
光伏装机容量的单位是W、MW、GW,但是由于光伏组件的出力受当地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如辐射度,温度,阴影遮挡等,因此很难确定不同时刻的输出功率大小。所以通用Wp来作为光伏组件的标称功率。
一、光伏简介:
1.定义: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
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2.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光伏的优点: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提供照明,并为电网供电。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二、国内光伏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的产量依然达到了23.8GW,我国光伏产量达到了11GW,均依然保持了近40%的年增速~虽然,与2010年140%的年增速相比,已经下降了不少,但是,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光伏产业的抗跌能力。
在2009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10.7GWp中,我国为5.2GWp,占世界产量的48.7,2010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15.8GWp,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更是达到8GWp,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2011年全球太阳电池产量23GW,而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达到11GW,在全球光伏市场低迷、欧债危机和美国“双反”的不利国际环境下,依然占据了近50%的份额,且取得了37%的年增幅。
我国在“碳中和”成为全球命题的背景下,于2021年开启双碳元年。
自21世纪初至今,我国的光伏行业共经历了起步、发展、衰退、回暖四个阶段后,进入了稳步增长期,目前已成为了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