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圣地西藏阿里地区每平方公里仅0.23人,为何还要投资74亿元建设电网?
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为正常值的40%……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地区就是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环境恶劣,截至2018年底,唯独阿里地区电网没有并入国家大电网,还是孤网运行,电网规模小、安全水平低、供电质量不高,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9月17日,随着世界海拔最高输变电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开工,这一切即将成为历史。
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的建设将有效解决和改善沿线近38万人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使西藏主电网覆盖全区74个县,解决西藏97%人口的用电问题。此次建设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有助于提高阿里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为顺利实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维护边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该工程还可以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目前西藏电网已形成“一大一小”的电网格局,即藏中电网、阿里电网,西藏骨干网架全境没有贯通。西藏是国家重要水电基地,中部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的资源条件。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阿里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实现更大范围配置清洁能源。
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呢?
藏中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的输变电工程,完成这项超级工程既要突破生命禁区、挑战超高海拔极限,更要保护好这片净土,让大美藏区不变样。
从昌都芒康县沿着318国道向林芝方向一路行进,高原、森林、河流、湖泊接连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惠及藏区百姓用电的藏中联网工程翻越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5座,穿越藏东南原始林区和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藏中联网工程的第18标段,全长35.1公里的线路全部建设在高海拔的原始森林之间。为了避免和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施工者架设起了高空索道进行材料运输。
施工要给环保“让路”,为了绕开林木茂密区,索道架设长度增加了17公里,减少了林木砍伐7000多株。材料通过索道运输到山上,施工的工人们需要爬山才能到达施工位置。在原始森林之中有了人员活动,防山火也就成了施工中的一件大事儿。作业人员每次进山都要经过专业的防火检查,不允许携带火种及相关物品上山,山上的生活区取暖、做饭全部使用电器,禁止使用明火。所有生产生活垃圾都由索道运输到山下,再运输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在整个工程结束后,国家电网公司将统一对施工中无法避免的被损毁植被进行修复,确保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长距离交流输电不经济,在青藏直流建成之后,就结束了藏中电网全国最后一块孤网运行的历史。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下,高压大功率的换流设备的损耗很低,具备商业运行的条件。
另外,高压直流输电在中国从1988年葛南工程第一个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至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十几个省份都有,最北至黑龙江中俄联网,最南广州,最东上海,最西西藏和银川,相信你稍微去网上了解一下会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