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光伏发电
1、设备成本。目前光伏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一般在每瓦8-10块钱左右。光伏组件大约占总投资的49%,逆变器及其它电气设备大约占10%,电缆和支架各占大约10%,这几个分项所占比例较高。
2、装机容量。主要看两点:每月用电量与可安装面积。根据当前实际的用电量情况来判断需要安装多少千瓦的光伏电站,这样比较经济。
也可以建设稍大功率的电站,这样用不完的电可以并网卖给国家。计算方法:每千瓦光伏发电系统每天可以约发四度电,需要10平方安装面积。只要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大于家里的用电量,那么就可以带动家里所有的电器。比如家里每个月要用360度电,屋顶可安装面积50平方。根据计算方法,家里可以装3KW光伏发电系统就可以满足每月的所有用电,安装面积30平方。如果想将家里的屋顶全部利用起来,那么最多可装5KW光伏发电系统,既可以满足家里的用电,还可以有多余的电上传到国家电网,卖电赚钱。
3、太阳能发电站收益。家用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收益包括三部分:1、补贴赚钱:国家补贴0.42元/度+省级补贴+市县补贴(各地略有不同),不论是自己用了还是卖了,只要发的电都有补贴。2、节省电费:发电自己用,不用交电费,等于赚钱了。3、卖电赚钱: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卖电价格按照当地燃煤脱硫机组标杆电价执行,各地电价略有不同。
家用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模式有两种可选择:1)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优先自己用,多余卖给国家)2) 全额上网(所发电量全部卖给国家)现在大多数家庭会选择全额上网的模式,因为以目前的补贴标准,全额上网的卖电收入综合下来高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但随着补贴和电价标准不断下调,未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将更加合算。
需要六百万元的投资。10平方米可安装1000瓦,也就是8000元左右,所以光伏每平方米造价800元。7000平米造价5600000元,可以再预算多一点,以免有误差导致投资的资金不够。
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无需通过热过程直接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
拓展资料:
太阳能光伏效应,简称光伏(PV),又称为光生伏特效应(Photovoltaic),是指光照时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光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
光伏技术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没有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而且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自1958年起,太阳能光伏效应以太阳能电池的形式在空间卫星的供能领域首次得到应用。时至今日,小至自动停车计费器的供能、屋顶太阳能板,大至面积广阔的太阳能发电中心,其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已经遍及全球。
太阳能是一种快速增长的能源形式,太阳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据资料,按年均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太阳能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7.4%,从2003年的598MW增长至2007年的2826MW。预测到2012年,年均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进一步增至9917MW,而整个太阳能行业的销售额可能从2007年的172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95亿美元。这种增长势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全球快速增加的市场需求、日益提高的上网电价和各种政府鼓励措施。
在世界的一些主要国家中,尤其是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和韩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纷纷以退税、税收抵免和其他激励措施的形式向太阳能产品的最终用户、经销商、系统集成商和制造商提供补贴和经济鼓励,以促进太阳能在并网应用中的使用,降低对其他能源的依赖。然而拥有巨大政治游说能力的传统公共电力企业也可能试图改变所在市场的相关立法,这也可能对太阳能的发展和商业应用造成相对不利的影响。
但总体来说,由于全球许多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地区政治和经济局势的不稳定性,多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减少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太阳能提供了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发电方案,而且不会对国外能源形成严重的依赖性。除此之外,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和与矿物燃料发电相关的气候变化风险形成政治动因,促使政府实施旨在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排放量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有助于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
世界各国政府实施了多种激励政策,以促进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许多欧洲国家、一些亚洲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多个州省以及一些拉美国家都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政策。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务激励措施包括资本成本退税、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和税收抵免。资本成本退税政策提供一笔资金,用于冲抵消费者在太阳能系统中的前期投资。强制光伏上网电价政策要求,公用电力公司依据产生的千瓦时数向用户支付他们通过太阳能系统产生的电力,而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是有保障的。这些都鼓励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而在我国,长期困扰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即产业链结构中原材料和市场均在海外的问题也得到了政策扶助。上半年由于欧洲各国,尤其是西班牙在太阳能领域的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引起全球光伏市场急剧萎缩,进而导致全球光伏企业一季度的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为了扭转这种境地,我国下决心上马一大批光伏发电项目,解决了“销售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光伏产业的内需,理性的产量预期逐渐形成。前段时间财政部也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意见》对太阳能产业形成了两大积极信息,一是产业政策的扶持,不仅仅中央财政安排专门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补助,以部分弥补光电应用的初始投入。而且出台相关财税扶持政策的地区将优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二是“太阳能屋顶计划”对于下游需求的刺激等或将形成相对乐观的预期,即拓展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空间,下游需求必将有所改善。
大约50千瓦一亩,50亩可以装2500千瓦。一亩地是666平方,一块330瓦的光伏板尺寸是1.6平方,折算差下来再出去安装需要的其他部分,差不多就是50千瓦。光伏建设成本大概3元/w,需要投资24436922乘以3等于73310766元。
光伏发电50亩地如果不计运行成本,3到4年收回成本,当然运行成本是不可能忽略不计,实际上差不多10年才能收回成本。
【文| 黑鹰光伏 王亮 刘洋】
从2020年至今,光伏行业公布的扩张项目总量超过130个,总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那么,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设备、辅材等不同环节的项目建设成本是多少?
黑鹰光伏统计了超过50个光伏重大项目的关键投资数据, 基本涵盖光伏各核心产业链,主要统计信息为项目名称、投资预算、建设期限、施工地点及建设成本等,相信能帮助读者对各产业链建设成本有更为直观、详细的了解。
特别注: 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招股说明书、投资公告、募集资金说明书等公开数据,建设成本主要为工程费用、设备费用等建设投资支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面各产业链中,看似投资的是相同的光伏产品,但可能由于技术类型的差异等,导致最终企业间投资成本出现重大差异,这也在情理之中,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建设规模越大,投资成本越低。比如京运通“乌海10GW高效单晶硅棒项目”每GW建设成本为21341万元,这较上机数控“2GW单晶硅棒项目”建设成本低了45.85%。
如下表所示,根据各自企业公开数据,仅从建造成本角度来看,颗粒硅的建设成本确实要低于多晶硅。
根据特变电工公司公告,其“年产10万都高纯多晶硅项目”建设投资合计为82.80亿元,每吨建设成本为8.28亿元。
而保利协鑫能源与上市数控公布的“30万吨颗粒硅项目”总投资约为180亿元,每吨建造成本约为6亿元,较前者约降低了27.54%,而其披露的总投资里面可能还涵盖流动资金,若是如此,其建设成本可能更低。
笔者统计数据发现,目前单晶硅片领域两个最大单体在建项目是高景太阳能、中环股份的 “50GW单晶硅片项目”,不过,建设成本却有巨大差异。
据黑鹰光伏统计,高景太阳能单晶硅片项目每GW建设成本约为34000万元,中环股份的每GW建设成本约为24000万元,后者较前者低了29.41%。(注:高景太阳能、中环股份披露的建设总投资中可能涵盖流动资金)
黑鹰统计数据显示,电池片领域的建设成本更是千差万别。
如下表所示,建设成本最高的项目为隆基股份“西安泾渭新城年产5GW单晶电池项目”,每GW建设成本为42852万元;最低的项目为通威股份“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成本为29333万元。
即便是同规模的项目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5GW单晶电池项目,隆基股份、聆达股份、弘业新能源三者每GW建设成本分别为42852万元、33682万元和32560万元。
如下表所示,叠瓦组件的建设成本要远高于其他组件项目。一般市场主流高效组件产品每GW建设成本基本在14000万元一下,而叠瓦组件的建设成本则在30000万元以上。(注:中环叠瓦项目建设投资中可能涵盖流动资金)
目前可查到的光伏背板项目有三个,分别来自于福莱特、明冠新材和赛伍技术,三者投资成本也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项目的来自福莱特“年产 4200 万平方光伏背板玻璃项目”,每万平方米建设成本为12.09万元;其次是,赛伍技术“年产太阳能背板 3300 万平方米项目”,每万平方米建设成本为3.76万元;最后是明冠新材的“年产 3000 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背板扩建项目”,建设成本为5.22万元/万平方米。
从黑鹰光伏统计数据看,光伏胶膜每亿平方米建设成本已经降至30000万元以下,从福斯特和赛伍技术的投资数据看,后者对投资成本更具掌控力。
比如福斯特“滁州年产 5 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建设成本为29069万元/亿平方米,而赛伍技术“年产2.55亿平方米太阳能封装胶膜项目”建设成本为27490万元/亿平方米,后者建设规模更小,建设成本反而更低?
最近一年金刚线新建设项目信息较为有限,但我们从美畅股份和三超新材公布的金刚线项目建设中对其投资成本仍能有一定了解。
美畅股份“年产 1500 万公里高效金刚石线项目”建设总投资约为55400万元,建设成本为36.93万元/万平方公里;而三超新材“年产 1000 万公里超细金刚石线锯生产项目一期”建设成本为27.30万元。
下面图表涵盖逆变器、光伏制造设备、光伏支架、银浆、储能等其他核心光伏产业链,由于目前不同企业公布的投资项目类别与数据单位存在差异,很难进一步做准确对比、分析,所以下面仅做简单数据展示,供读者参详。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光伏投资成本稳步下降:
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2009 年至 2019 年十年间,光伏度电成本降幅约为 89%,2019年平均度电成本已降至 40 美分/kWh,光伏电力已经是各类电源中成本最低的电源之一。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2020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地面电站初始投资已经下降到低于4元/W,相比2016年的7.3元/W下降了45%。此外,当前我国光伏已经基本完成全产业链国产化,且多晶硅、组件产量连续 多年位列全球首位,全球前沿完备的光伏产业链已见其形,这将会带动户用光伏电站投资进一步下降。
在硅料硅片、玻璃、组件环节、逆变器等环节降本增效的前景下,光伏电站成本下降才刚刚开始。
硅料硅片环节:2021年国内多晶硅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扩产浪潮,进口替代以及国内落后产能的替代将持续演绎。而随着及单硅片产能的大幅扩张,后续硅片供需渐趋宽松,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组件环节:未来头部企业的市占份额将持续较快提升,头部企业有望形成品牌和成本优势,随着光伏玻璃不受产能置换限制的政策下发,光伏组件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收益稳定、收益看得见
户用光伏电站一经并网,地方相关部门会按时打款。对于老百姓来说,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安全可靠、25年持续享受“睡后收入”,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特别适合农村及城镇家庭安装建设。
光伏发电安装在自家屋顶,就是一个稳定“阳光打款机”,如果家中用电量较大,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往后都不用再花钱交电费。
光伏电站是一种优质的投资渠道
光伏发电之所以能受到全国老百姓的热切欢迎,就是因为它能带来不错的年收益率(8%-12%),而且长达25年的售电和补贴收入,源源不断,非常适合当作农村及城镇居民的养老理财手段。特别是随着户用光伏电站的大力普及,安装光伏电站会被认为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一来为国家低碳环保经济做了贡献,二来切切实实享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三来就是钱包慢慢变鼓了。
总的来说,光伏值得投资,哪怕没有光伏补贴,户用光伏电站依旧有很大的投资空间。
计算方式:以目前光伏组件发电能力计算。每平方米面积可装机220瓦左右。考虑维护通道及前后排距离以免遮光的情况,容积率按70%计量则1万平方米可装机10000*70%*220瓦=1540000瓦,按现在3.5~4元/瓦投资计算,约投资6160万元。年可发电量约1540000*4.2(有效日照时)*80%(系统效率)*350天(预计晴天比较多)/1000=1811万度电。如为工业用电,全部自发自用,按每度电0.75元计算,年发电收益为1811*0.75=1358万元。成本回收期6160/1358=4.5年回收成本(这是假设回收期间发电量未衰减,实际明年衰减约千分之三左右。)实际回收期约近5年左右
现在市场上的光伏发电分三种也是光伏发电的核心部件)非晶硅光伏组件、多晶硅光伏组件、单晶硅光伏组件 非晶硅光伏组件每平方只有最大只有78W,最小只有50W左右。特性:占地面积大、比较易碎、转换效率低、运输不安全、衰减多快、但是弱光较好多晶硅光伏组件>每平米功率现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250W、255W、260W、265W。特性:衰减慢、使用寿命长相对比单晶硅光伏组件价格要有优势,也是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一种。单晶硅光伏组件" 单晶硅光伏组件市场上常见的功率在260W、265W、270W、275W面积是1.63平方米左右。 特性:相对比多晶硅同等面积转换效率稍高一点,造价也当然比多晶硅光伏组件的造价要高些,使用寿命和多晶硅光伏组件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