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吗
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利用、循环再生的一种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地热能
含义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7000℃,而在80至100公英里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650至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
可持续性
岩浆/火山的地热活动的典型寿命从最低5000年到100万年以上。这么长的寿命使地热源成为一种再生能源。此外,地热库的天然补充率从几兆瓦到1000兆瓦(热)以上。
人类第一次用地热水发电是在1904年意大利的拖斯卡纳。1958年新西兰的北岛开始用地热源发电(2013年为212兆瓦)美国加州的喷泉热田,从1960年就开始发电,输出功率为1300兆瓦。显然,地热资源能够可靠、安全和可持续性地运行。
地热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可从存在于热库岩石(含热量85%~95%)中的热源判断。在美国加州的喷泉热田,热含量保守估计至少相当于燃烧280亿桶石油或62亿短顿(1短顿=907公斤)煤所得的能量。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
发电方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等。
发电是指利用动力发电装置将水能、石化燃料(煤、油、天然气)的热能、核能等等的原始能源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
发电用以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与人民生活之需。
现在发电依然使用化石燃料为主要的发电形式,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开始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能源来发电。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能量的总量多很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它不但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而且如果热量提取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那么热能是可再生的。
地热发电是利用液压或爆破碎裂法把水注入到岩层,产生高温蒸汽,然后将其抽出地面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发出电能。在这过程中,将一部分没有利用到的或者废气,经过冷凝器处理还原为水送回地下,这样循环往复。1990年安装的发电能力达到6000MW,直接利用地热资源的总量相当于4.1Mt油当量。
①
火力发电,利用燃烧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燃料产生的热能,使锅炉水管中的水受热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并推动汽轮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②
水力发电,通过筑坝将位于高处的水向低处流动时的位能转换为动能,此时装设在水道低处的水轮机受到水流的推动而转动,将水轮机和发电机相连接,带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③
核能发电,如利用核能将反应堆中的水加热产生蒸汽,在蒸汽的推动下,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
④
风力发电,利用风力推动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
⑤
太阳能热发电,利用聚热装置将太阳热能聚集并加热水管中的水产生蒸汽,进而带动涡轮发电机发电;⑥
太阳能光发电,将具有光电效应的硅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板,通过接受太阳光能的照射将光能转变成电能。此外,还有磁流体发电、潮汐发电、海洋温差发电、波浪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大规模的发电方式主要还是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它有很多很多的用途,用途真的是非常的广泛,例如,我们现在的照明问题,就是需要电,还有我们吃饭的问题,例如:很多做饭的工具都需要点,电磁炉、电冰箱、电饭煲等等都离不开的电,那该如何发电呢?你们知道有多少种方法吗?它们都分别有什么特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如何发电?有何优缺点?
首先,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可能是我们大家比较常见的发电方式,在一些山坡上、地势较高的地方,那就能看到许许多多的白色的,像大风车一样的东西,让风带动他们旋转,他们就可以发出电能,这种发电方式非常的便捷,不需要占用许多的土地而且没有什么污染。
其次,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也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发电方法,日常生活中可能见到就是一些路边的路灯采用太阳能板,储存电然后到晚上就会一发出亮光,有些入口的红绿灯也是采用的太阳能发电。这种发电方法便捷又清洁。
最后,潮汐能发电。潮汐能发电是比较新型的发电方法,这种发电方法成本较高,对于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不是很简单就可以做到的,但这种发电方法效率非常的高,也是清洁无污染,可以释放很多的电能,是现在大力研究了一种发电方法。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为大家列举的几种发电方法及其特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具有权威性,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俗话说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们要带着自己的思考来看待这些问题,如果大家有什么其他的观点与想法,记得在评论区留言哦!
其基本原理与火力发电类似,也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首先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地热发电实际上就是把地下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然后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或称为地热发电。
太阳能是一种无害环保的辐射能,可以说万能能源。
太阳能在工业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发电能
2.发热能
3.电能能转化成各种机械能
4.热能能转化成电能
5.电能也能转化成热能
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多为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暖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光合作用等。
海潮能属于潮汐能的一种,是从海水面昼夜间的涨落中获得的能量。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无污染的能量。
海潮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发电。
一,潮汐发电
潮汐发电是利用在涨潮或落潮过程中,海水进出水库,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
这类发电又可分为三种形式:
1.单库单向;
2.双库单向;
3.单库双向。
潮汐能是由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能。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能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在生活中,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于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利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11世纪,就有利用潮汐能的水车。吸取总潜能中的一小部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潮汐能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都用于照明和带动小型农用设施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地热能在工业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蒸汽型地热发电和热水型地热发电两大类。
(1) 蒸汽型地热发电
(2) (2)热水型地热发电
二,地热供暖
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地热利用方式。
三,地热务农
地热在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
1.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
2.利用地热建造温室,育秧、种菜和养花
3.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提高沼气的产量 等。四,地热行医
日常生活中地热能通常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及医疗和洗浴等。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1. 风力发电。
我们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通常有三种运行方式。
一是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如柴油机发电)相结合,向一个单位或一个村庄或一个海岛供电。
三是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向大电网提供电力;常常是一处风场安装几十台甚至几百台风力发电机,这是风力发电的主要发展方向。
2. 风帆助航。
风能最早的利用方式是“风帆行舟”。最辉煌的风帆时代是中国的明代,14世纪初叶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风帆船队功不可没。 在机动船舶发展的今天,为节约燃油和提高航速,古老的风帆助航也得到了发展。现在万吨级货船上采用电脑控制的风帆助航,节油率达15%。
3. 风力提水。
现代风力提水机根据用途分为两类:
一类是高扬程小流量的风力提水机,它与活塞泵相配,提取深井地下水,主要用于草原、牧区,为人畜提供饮水;
另一类是低扬程大流量的风力提水机,它与螺旋泵相配,提取河水、湖水或海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水产养殖或制盐。
4. 风力致热。
“风力致热”是将风能转换成热能。
目前有三种转换方法。
一是风力机发电,再将电能通过电阻丝发热,变成热能。
二是由风力机将风能转换成空气压缩能,再转换成热能,即由风力机带动一离心压缩机,对空气进行绝热压缩而放出热能。
三是将风力机直接转换成热能。
风能现在对于日常生活的应用还没有广泛发展,我国的独立电源系统采用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系统来供应电力,现主要应用于通信基站、边防哨所、海岛部队等特殊场合,主要是面向部队的一套后勤保障系统。相信未来会逐渐从军用能源转为民用能源。
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当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时,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
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国火电项目数量出现猛增。近期,中电联发布《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9月底火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幅扩大。
扩展资料
火力发电的缺点:
1、烟气污染
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污染气体不断增长,使中国很多地区酸雨量增加,而全国每年产生大约140万吨。
2、粉尘污染
对电站附近环境造成粉煤灰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及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全国每年产生1500万吨烟尘。
3、资源消耗
发电的汽轮机通常选用水作为冷却介质,一座1000MW火力发电厂每日的耗水量约为 十万吨。全国每年消耗5000万吨标准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力发电
地热能不是新能源,而是天然能源。
地热能(英语:geothermal energy)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因此,地热能并不是新能源,而是天然能源。
地热来源:
地热来自于地球内部,地核散发的热量透过[地幔]的高温岩浆传达至地壳,“地热能”,简称“地热”。可供开发利用之地热一般发生在地壳破裂处,亦即板块构造边缘;台湾便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具有发展地热的良好先天条件。
由于地壳板块推挤或扩张,造成火山活动,以致区域性地温升高,目前的技术只能在部分地质适宜的区域,针对集中在地壳浅部的热能予以开发利用,将来若能更进一步开发较深层的地热时,则热能源源不绝,地热常被称为永不枯竭的资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地热能
(1)干蒸汽发电对于有压力的地热干蒸汽(温度在100℃以上,压力在2~3兆帕以上),且不含严重腐蚀性成分的,由于其热焓高,用于发电最为方便,只要打好一口井,将地下热蒸汽直接引入汽轮机,去驱动发电机发电。该项技术成熟、运行安全可靠,是地热发电的主要形式。对于湿地热蒸汽,由于其中夹杂热水,可使用热水分离器将湿蒸汽分离成干蒸汽和热水。为了提高地热水的利用率,往往要采用减压扩容的方法使它变成中高压蒸汽,再送给汽轮机发电。
(2)全流发电全流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地热流体的全部能量,即将蒸汽、热水、不凝气体等不经分离直接送进全流动力机械中膨胀做功,其后排放或收集到凝汽器中。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尚不成熟。对于略低于100℃的地热水,人们往往采用减压扩容法使不到100℃的地下热水沸腾,变成蒸汽,再去推动汽轮机发电。具体做法就是在汽轮机前设置一个扩容器,在后面设置一个冷凝器和抽气器。先开动抽气器,使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状态即气压小于大气压,再将地下热水引入扩容器。由于系统的负压,不到100℃的地热水会立即沸腾,产生大量的蒸汽去推动汽轮机,尾气则进入冷凝器,冷凝水不断地排出,使系统处于负压之下。如此反复,使汽轮机不停地运转。
(3)双循环发电双循环发电以低沸点有机物为介质,将地下热水引入蒸汽发生器,加热另一侧通过的低沸点有机化合物液体,产生有机质蒸汽,再去推动汽轮机发电。
(4)干热岩发电1970年,美国人莫顿和史密斯提出地下干热岩体发电的设想,就是在地下有高温干热岩体的地方钻上两口深井直至高温岩体,从一口井中灌入凉水,再从另一口井中抽出被高温岩体加热的热水,这时热水温度可高达190℃,热水抽出后即变成高压蒸汽,可推动汽轮机。1972年,他们在新墨西哥州北部完成干热岩体发电试验,功率达2300千瓦。其后,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也进行了干热岩发电研究,但迄今尚无大规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