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变铜棒利润多少
一般的回收利润在15%一20%左右。每吨5万元的铜缆回收利润在八千元上下,这是我们这里(内蒙地区)的利润,不同的地方由于价格不同,利润也有所不同,有高于这个价格的,也有低于这个格的。这就是地域差异造成的结果,不是所有地区的利润都一样,各个地区都有不同都存在着差异性
需要1.5吨废铜。
需要先提炼废铜成为纯铜,提炼1吨纯铜需1.5吨废铜,然后纯铜制成薄片作阴极铜。
阴极铜具有较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性,因此,阴极铜被下游加工成铜线、铜棒、铜板带、铜箔、铜管以及各类合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交通设备、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医学、有机化学等行业。
四川高压的废旧电线电缆回收35左右,这是今天的价格,这时间四川铜价格不稳定,所以废旧电缆价格一直不稳定 电缆铜丝原料在63元一公斤左右,废品和成品差价有3元就好,而且价格也跟废旧程度以及你废旧电缆的多少来定的,具体的价格根据型号和种类而定的。
1.手工剥皮法:该法采用人工进行剥皮,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工人的操作环境较差;
2.焚烧法:焚烧法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使废线缆的塑料皮燃烧,然后回收其中的铜,但产生的烟气污染极为严重,同时 ,在焚烧过程中铜线的表面严重氧化,降低了金属回收率,该法已经被各国政府严格禁止;
3.机械剥皮法:采用线缆剥皮机进行处理,该法仍需要人工操作,属半机械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只适用处理粗径线缆;
4.化学法:化学法处理废线缆技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些国家曾进行研究,我国在“八五”期间也进行过研究。该法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产生的废液无法处理,对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故很少采用;
5.冷冻法:该法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采用液氮做制冷剂,使废线缆在极低的温度下变脆,然后经过破碎和震动,使塑料皮与铜线段分离,我国在“八五”期间也曾经立项研究,但此法的缺点是成本高,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
摘要:
1、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萎缩放缓,然没有走出衰退
2、 中国经济触底反弹,后市面临不确定性回落压力
3、 中国电力消费将继续是铜消费的亮点
4、传统消费淡季即将来临和空调冰箱销售低迷给予后市铜价沉压
5、LME铜库存大幅减少,注销仓单保持高位
6、废铜紧缺有所缓解,精铜替代消费减少
7、国储暂停收储,国内面临消化大量进口铜的压力
8、沪铜伦铜比值下降,进口铜利润锐减
9、全球铜过剩量缩减,欧美日消费依旧疲软
自4 月16日期铜创下09年新高以来,后面连续5个交易日大幅崩溃式回落。4月中上旬伦铜创下4819美元的08年10月20日以来的新高,而沪铜0908合约也在16日也创下08年10月30日以来的新高40740元/吨。期铜4月下旬连续大幅下跌后又在4月底再次展开了一轮反攻浪潮,伦铜连续三天的涨势,补回来大部分的跌幅,再次收在3600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寒暖交织,期铜震荡剧烈。
美元贬值引发的期铜凶猛涨势也在美元强势回升的打压下落下帷幕,市场传闻国储暂停收储,美银行季报引发的对经济继续恶化的担忧、经济数据再爆疲软和未来国内金属消费淡季的来临等因素对期铜下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美元28日再次走软,再度引发流动性过剩担忧,期铜跟随再次发力走高。
欧美日经济萎缩放缓、国内经济工业回升、电网建设和改造,特别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将继续刺激国内铜消费,而伦铜库存继续减少和注销仓单保持高位也支撑铜价不至于回调太深。随着目前铜价反弹至相对高位,国储收储铜或将不再出手,而国内贸易商套利进口铜对后市国内铜供应紧张起到缓解作用,铜矿商和冶炼商也会恢复开工,5月份的国内消费淡季来临也对期铜形成沉重打压。
而后市全球经济可能再次回落,夯实经济底部而寻找新的增长点来走出衰退,形成真正的复苏。期铜目前多空双方将继续交锋,伦铜后市交投估计在4000至4800美元之间,而沪铜估计在3200至40000之间宽幅震荡。
宏观经济:
一、 欧美日经济萎缩放缓但没有走出衰退
1、 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触底回升,萎缩放缓
各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暗示工业制造业也在触底反弹。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生产和订购活动升温,美国4月份制造业萎缩速度放缓。4月份ISM制造业指数升至40.1,3月份为36.3,市场预估38.3。
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活动继续萎缩,但萎缩幅度为去年10月份以来最低。据Markit Economics周一公布的数据,欧元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6.8,3月份该指数为33.9。德国4月份制造业PMI升至 35.4,强于预期,同时创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法国4月份制造业PMI由3月份的38.1升至6个月高点40.1,高于初步数据即经济学家们预测的终值40.0。
4月份英国制造业连续第十三个月出现萎缩,不过萎缩程度弱于预期,显示出英国制造业滑坡可能已经见底。Markit Economics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在一份声明中公布,英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42.9,3月份制造业PMI经向上修正后为39.5,初步数据为39.1;继2月份触及纪录低位39.5后,制造业开始持续复苏。
2、 欧美日经济还没有走出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指出,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加深,在国际金融体系现有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全球经济不会出现复苏。IMF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下滑。
IMF 预计全球经济2009年将萎缩1.3%,远远低其1月份做出的增长0.5%的预期,也低于3月份做出的下滑0.5%-1%的预期。发达经济体今年将萎缩 3.8%,2010年不会出现增长;欧元区经济今年将下滑4.2%,2010年将下滑0.4%;预计英国经济今年将萎缩4.1%,2010年将萎缩 0.4%;日本今年经济将萎缩6.2%,但2010年有望增长0.5%;新兴经济体总体上有望维持增长,预计2009年整体将增长1.6%,明年增长 4%;但是新兴经济体中陷入衰退的数量正在增加,东欧国家表现最糟糕;中国经济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6.5%和7.5%,但这仍略微低于1月份6.7%和 8.0%的预期。
欧洲、美国和日本最新数据显示,房市低迷、汽车销售疲软、工业订单继续下滑、工业产出下滑和失业人数高企,这都暗示主要发达经济体依旧没有走出衰退。
美国商务部公布3月新房销售年率为35.6万户,较上月下滑0.6%,市场预估为34万户,2月份修正后35.8万户。新房销售再次下滑暗示美国房市以及不乐观,但成房销售和房屋空置率。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新房开工率大降10.8%,折合年率为51万套,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8.4%,低于市场原先预期的54万套,这也是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的第二低点,仅高于1月的48.8万套。同时,房屋建筑许可发放数量下降了9%,折合年率降至51.3万套,低于54.9万套的市场预期,创历史新低。在过去12个月中,美国新房开工率累计下降48%,较三年前的峰值回落了78%。
美日汽车业依旧疲软,通用依旧半死不活,克莱斯勒和菲亚特合并重组,而日本汽车销售数据依旧疲软,汽车工业往往代表经济的整体景气指数。
美国4月份汽车销量比预期更为糟糕,这让汽车市场可能复苏的乐观情绪烟消云散。美国4月份轿车和轻型卡车的总销量为819,540辆,较上年同期下降 34%。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汽车销量折合成年率为932万辆,低于3月份的986万辆。丰田销量下滑了42%,在2008年年初以来的月度调查中首次落后于福特汽车公司,而福特的销量也下降了32%。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的销量则分别下降了33%和48%。本田汽车美国销量下降了25%,日产汽车下降 38%。
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和日本全国轻自行车协会联合会5月1日公布,日本4月包括660CC迷你车在内的整体汽车销售较上年同期下降23%至28.4035万辆,1-4月包括660CC迷你车在内的整体汽车销售同比下降23.6%至151.2422万辆。
受企业大规模清理库存影响,美国3月份工厂订单下降,降幅超过预期,再次显示出经济状况的脆弱。美国商务部5月1日公布,3月份工厂订单下降0.9%,这是美国工厂订单近8个月来第七次下降;2月份的数据经向下修正后为上升0.9%,初步数据为上升1.8%。
二、国内经济触底反弹,后市面临再次回落的压力
5 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4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3.5%,该指数出现连续5个月上升。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处在50上方,此前自去年10月份以来PMI有五个月低于上述水平。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处于总体扩张趋势,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出现萎缩。
前期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发挥作用,成为经济增长点最突出亮点。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农村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
一季度消费也对经济增长有不俗的表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80.4亿元,同比增长15.2%。
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明显回落,进出口贸易继续下滑,尽管降幅缩减,但是后市出口拖累经济的压力依旧很大。
作为反映中国经济的重要指标——发电量4月份继续下滑,暗示经济反弹可能小于预期。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下称“国网调度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发电量2747.6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5%。较3月份发电量有大幅下滑。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09.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02%,其中3月当月用电量2833.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1%。
铜基本面:
三、 中国电力消费将继续是铜消费的亮点
国内自去年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以来,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国内经济出现了触底迹象,很多经济数据出现回暖,这刺激国内铜消费回升。而国内有色金属振兴规划,也加大了产业重组、国家收储和提高出口退税的力度,对过剩的产能有一定的控制和刺激下有加工企业复苏。
国家4万亿刺激计划分配到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上就站整个资金的45%,约合1.8万亿人民币,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9%资金也有很大部分包括电网改造。国内电线电缆和电力设备占铜消费的53%以上,从而国内铜消费今年至少保持5%的增幅。
易贸金属4月底对25家电线电缆企业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发现4月份开工率较3月份保持小幅上升势头,4月电线电缆企业整体开工率为69.1%。其中大型企业开工保持稳定,中性企业开工复苏明显,总体处于缓慢复苏中。一些大型工程有所延后,从而建设周期较长,电线电缆会保持较长稳步回升势头。
在国内另外消费大领域汽车业也缓慢的复苏,特别是汽车回暖很明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汽车产销逐月回暖低速增长,乘用车明显好于商用车,汽车库存下降。一季度汽车产销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3月产销分别完成109.54万辆和110.98 万辆,环比增长35.59%和34.10%,同比分别增长5.55%和5.01%。
四、传统消费淡季即将来临和空调冰箱销售低迷给予后市铜价沉压
国内电线电缆消费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冲击不大,消费大幅下滑主要是冰箱、空调销售低迷和铜材等下游订单萎缩。从铜材的产量可以看出,国内铜材在一季度依旧低迷。3月份铜材产量同比增长21.4%至81.52万吨,而2月份铜材产量为67.17万吨,同比增长45.5%,3月份的增幅明显下滑。1-3月份铜材产量同比下降1%至180.5万吨,1-2月份铜材产量同比下滑0.8%至109.38万吨,较1-2月降幅增大。
从冰箱、空调和发电设备的产量看,3月份增幅比2月份增幅明显回落,空调和发电设备甚至再次出现大幅下滑。3月家用电冰箱产量为595..53万台,同比增长15.3%;然而3月空调产量为955.97万台,同比增长下滑28.6%;3月份发电设备同比下滑22.8%至861.75万千瓦。
而从销售看,尽管“家电下乡”消耗了前期的库存,销量明显增长,但是却出现“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而出口更是不景气。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前两个月家用空调实现内销351.96万台,同比下降11.14%;实现出口518万台,同比下降了22.84%。
五、LME铜库存大幅减少,注销仓单保持高位
从库存看,自4月9日以来伦铜库存减少至50万吨以下后连续10个交易日库存都在持续减少,截至4月24日库存更是降至43万吨左右,短短10个交易日库存降幅达14%以上。在5月1日LME铜库存再次减少7075吨,库存是1月19日以来首次降至40万吨以下。不过库存水平依旧处于高位,在07年3月17日至08年9月5日以前伦敦铜库存一直处于20万吨以下。
而伦铜库存注销仓单自4月6日增至总库存的10%以上后再也没有降至10%以下,由此可见伦铜大多流入国内市场。5月1日伦铜库存注销仓单达到83100吨,占整个库存的20%以上。
流入国内市场的铜不管是进入国储的仓库还是捏在贸易商手上,这也体现了国内表观消费额大增,这对国际铜价的刺激力度都是有大的。
而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在4月24日更是创下08年1月14日以来的新低15051吨,较17日当周库存减少7654吨。随后传闻国储暂停收储铜,市场铜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4月30日上海交易所库存增加4013吨至19064吨。
六、 废铜紧缺有所缓解,精铜替代消费减少
中国3月份进口铜强劲依旧,由于废铜紧缺和国内消费复苏。进口自去年9月份铜价大跌以来急剧下滑,进口亏损严重导致废铜贸易商损失惨重,废铜进口和回收陷于停滞,从而废铜供应紧张,精铜替代废铜消费局面显现。
去年同期废铜3月份进口53.9733万吨,而今年3月份环比增长50%至32.9266万吨,同比下滑38.99万吨。
然而随着铜价回升,国内废铜进口贸易商重新步入市场,进口废铜将逐步增加。从现货商了解情况,4月底进口废铜也大量到港。
而精铜废铜的比价看,精铜替代废铜消费局面缓解,再生铜冶炼有利可图。根据易贸资讯对下游铜板带箔企业调研的结果,企业精铜与废杂铜使用比例已经由去年11月24:1的高点回落到目前的3.17:1。
七、 国储暂停收储,国内面临消化大量进口铜的压力
随着铜价目前重上4600美元,远高于国储的目标价位3000美元,国储暂停收储铜自然而然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25日的“2009上海铜铝峰会”上表示,国储希望达到的效果已经达到,收储已经没有多少余量了,国储应适可而止。
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3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374957吨,较2月的329311吨上升14%,再创月度纪录新高。第一季度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较去年同期增长32.9至93.0734万吨。而进口铜中精炼铜份额最大,其中精炼铜3月进口29.684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37.63%,环比增长9.55%。
国内进口铜强劲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时国际市场过剩的压力,伦铜库存连续半个月的减少都暗示这点。而精铜大量进口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废铜的缺口,国内冶炼商的复工和开工回升,这都将加大国内的供应量。
国内精铜矿进口大增,也暗示国内产能开始复苏。3月份精铜矿进口同比增长10.92%至46.1026万吨,2月份进口则同比增长仅0.21%至 44.4832万吨,3月份不管是同比和环比都在增长。一季度国内精铜矿进口同比增长3.24%至141.1325万吨,1-2月则同比下滑0.2%。
八、 沪铜伦铜比值下降,进口铜利润锐减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铜走势一直强于伦铜,而2月份后国内铜加工企业逐渐复苏,对铜消费也逐步增加,再加上国内铜冶炼商减产力度较大,使得国内精铜供应紧张。
特别是3月20日以来,沪铜伦铜比值一直8.2以上,这样就导致进口铜利润丰厚,3月30日的比价计算,进口一吨铜利润达6000元,而平均利润也在4000元/吨。在4月24日利润降至600元/吨左右。
而尽管5月1日后,比值再次上升,但随着5月中旬过后国内下游企业备货结束,比值将再次回落。因国内买盘逐渐退出市场,缺乏下游企业订货,进口贸易商就算惜售也难以改变铜价回落的命运,隐形库存将使得进口也大幅减少。
九、 全球铜过剩量缩减,欧美日消费依旧疲软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28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5.5万吨,而2008年1月则为缺口2.2万吨;1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152.5万吨,消费量降至137万吨,去年同期为151.4万吨,去年12月为138.8万吨。
而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3月23日称,去年全球铜市供应过剩为36.3万吨,2007年则为28.6万吨。从中可以看出,1月份过剩量较08年全年过剩量缩减了20.8万吨。其中中国消费的复苏功不可没,预计一季度国内实际需求增长5%左右,而表观消费则更高在50%以上。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4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铜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过剩状态,供给较消费高出11.2万吨,而去年同期全球铜市场还有10.9万吨的缺口。1-2月全球铜矿产量同比增长4%至250.7万吨;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至307万吨,而同期消费量为295.5万吨,同比下降 3%。而3月19日WBMS报告显示1月全球铜市供应过剩15.1万吨,去年同期为供应短缺0.44万吨。
从以下两大国际知名组织统计的过剩量可以看出,过剩量在缩减,而其中中国消费复苏功不可没。
最新数据来看日本铜消费继续疲软,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日本3月阴极铜库存较上月增加9.3%至49507吨。 3月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27.3%。日本3月铜产量较上月增加13.3%,但同比下降12.5%至117838吨。3月精炼铜出口装船较上月下降 6.3%,同比下降13.1%至74706吨。
后市展望
4月份期铜演绎了过上车式的走势,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这其中美元一度成为期铜走势的风向标。近期一轮上涨和一轮的回调都是有美元下挫或回升引起的,而国储举动和进出口贸易的变动对铜价的影响很大,国储收储铜或暂停出手收储引起了铜价的暴涨暴跌,而进口铜盈利状况引发了沪伦两市的套利举动。
随着国内消费淡季的来临,国内下游消费厂商备货基本上在5月中下旬结束,缺乏中国买盘的介入,国际铜价难以维持目前的高位。而国储对目前的铜价比较满意,远高于国储的目标价4000美元,从而在铜市上暂停收储,这将导致国内现货供应盈余压力大增,勉励天量进口铜消化的压力。
当前支撑铜价的主要因素有,流动性、伦敦铜库存减少和经济复苏心理预期,但在5月份以后,起码有两个因素支撑力度小散。随着国内下游厂商订单下降,铜消费也将进入淡季,国内贸易商就算惜售也面临很高的仓储成本压力,何况前期进口铜大大增加了隐形库存,加工商和贸易商手上库存不少,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从而进口铜的增幅将大幅回落,伦敦铜库存减少局面缓解,欧美的铜消费基本上无望增长。
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在三季度也面临再次回落到的压力,因实体经济并没有真正好转,失业问题、信贷再次收缩、工业制造业订单下滑等都拖累三季度的经济。而在过去十几个衰退的时期,都有一个季度出现扩张大特征。总之,支撑铜价继续强势上涨的经济基础和基本面基础并不牢固,后市宽幅震荡的可能性很大,关注沪铜 32000至40000的震荡区间,伦铜也关注4800至5000的压力区间能否突破。
通讯电缆回收、通讯电缆废铜回收价格多少钱一吨,这就要分您那通讯电缆是不是充气的或者充油的电缆,这个价格区分很大的。还有里面那聚乙线是点几或者多少对的,这样就能准去估价了。
好吧,这就是一个网络段子,不讨论老外买房卖房的麻烦之处,从逻辑上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房价翻着跟头上涨,最终涨幅轻松弥补了做生意的亏损额度,现实告诉我们投资或者投机很多时候比勤勤恳恳工作许多年还有更高的回报。有的人投资建厂没赚到钱,结果厂房卖掉大赚一笔。有的人几千万元买下濒临破产的老厂,结果几个亿就把地皮卖掉了。
同样的道理,同样的逻辑,2000万元投资办电缆厂,结果7年后工厂倒闭,加工剩下的废铜卖了3600万。
2011年铜价处于高位,并不具备房价翻着跟头上涨的条件。按照现在的铜价来看,只需有800吨左右的废铜线就可以卖出3600万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就跟很多人做生意没赚到钱但是赚到了库存一样,最后处理完库存才能知道自己真正赚到钱没有。
知道已经还完了债,因此3600万元扣除最初投入的2000万元,还能有1600万元的净收益,经核算年收益率达到7.39%,稳稳跑赢了理财收益,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我们现在都知道房价持续上涨了这么多年,但是在2011年的时候一定不敢说房价会涨到今天的地步。那么如果当时2000万元全部投资房产,到今天变成5000万元也很正常。如果是选择了做房地产开发商,今天的资产也许已经过亿。
方向很重要,运气也很重要。开厂七年虽然以倒闭告终,但是最后算下来依然赚到了钱,这已经是万幸了,向选择做实业而没去炒房的朋友致敬。
想起前不久听到的一件小事,同事的邻居,把在北京西单的一套房子卖了2千多万,然后给周围要好的邻居,每家送了一个iPhone 8。
我们很是艳羡: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邻居。真正想说的是,为什么父母们没有在北京西单有房子。
房子涨价,让很多人富了起来。而那时买房的决定也许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只是一个无心插柳的决定。
同样,因为房价上涨,以前有很多老工厂,依靠卖地卖厂房就能赚得很好,根本不用再管经营的事。
便是乐视,在债务危机时,不也有很多房子可以卖么。
投资亦或是公司经营,还真是有可能会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楼主的问题若是换个时间点,在2009年投资成立电缆厂,在2010年或者2011年卖废铜,真很有可能能赚回来那3600万。
铜价 从2009年的4千多,涨到了后来最高1万多,将近250%的涨幅 。
投资2000万办厂,假设5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40%左右的存货占比,卖到3600万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如果是在以后的年度,那就不太可能了,从2012年到现在,铜期货是下跌趋势中,再低买高卖也赚不到那么高收益。
同样还有很多公司,在主营业务上也许困难重重, 偏偏有不错的契机,有可以再卖个好价钱的东西。
比如被360借壳的江南捷达,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绝对是卖得很好。
再比如卖专利的锤子 科技 ,同样的还有诺基亚,在手机业务失利后,诺基亚仍还有不菲的专利收入。
或者,投资也是吧,不需要太刻意和功利,一些你喜欢的东西,也许未来也会有机会。
比如十年前的玉或者翡翠,比如几十年前齐白石的画。
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宝库。
2011年某人投资2000万设立了电缆厂,2018年倒闭,亏得血本无归。将厂里遗留下的废铜线卖了3600万。
首先说一下废铜线的价格,阿里巴巴上价格大约在45,000到48,000元一吨。
目前,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上铜的价格也是48000元左右一吨。
实际上2018年是我们铜价格最贵的时期,价格维持在52,000元到56,000元之间。
按照铜的密度8.96吨一立方米,差不多有80~90方纯铜,占用空间的话可能达到150~200方。这么大的一批废品储备,能被无视了,真的让人难以相信。
如果是真的这种操作,这个企业不倒闭真的是不应该的。电缆企业的生产利润就不高,竞争非常激烈。应当要科学管理,综合考虑利润。废铜线的回收和管理是重中之重,网传电缆的废品率最高能达到10%。
如此一块重大的财富,就一直视若无睹,而且占的地方还非常大。就这样让企业倒闭的话,那也是活该了。
其实这3600万,也应当是企业的利润之一。7年时间,用2000万,挣得了3600万利润,相当于每年510万到520万元,净利率25%。这可是远远超过很多实体企业了。
实际上,这里面还没有所提到的土地、房子。一些工厂在城区迟迟不肯搬迁,其实就是坐等土地升值。即使是小型电缆厂占地三四十亩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我们连这些利润点都看不到,这个企业的经营者,还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利润。这样的企业还是早点倒闭的好,否则风险更大。
2011年,当时的比特币是1美元一个,1000万人民币折算成美元,大概约为150万美元,也就是说能购买150万枚比特币,现在比特币的价格如下:
那么他现在拥有的资产将达到惊人的(约为)88.4亿美元之多,办厂、炒股、买房其实都是投资的一种形式,血本无归也好、赚得盆满钵满也罢,其实都是运气,都是些意外之喜。
而这个人用2000万投资办电缆厂,血本无归后,清仓处理铜却卖出3600万,只能说是个例。存在不可复制性,本身铜就属于贵重金属,而铜的价格又是不断波动的。
如果我们做个假设,假设铜的价格较2011年跌了,那么在他清仓处理的时候很可能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说个东北老家的真实故事:
我们镇子东面有个酱油厂,起初这个老板花了5万多块钱把自家附近的两块宅基地买了,并且拿到政府批文,直接盖了厂房,之后厂房附近的住户陆续搬走了。因为是平房区,房子也值不了几个钱,只要附近有人卖房,他就去买过来当仓库使用,久而久之他在这拥有自己的房产超过5000平,据他回忆大概花了不到200万。
因为网购电商的兴起,他的酱油厂也入不敷出,于是决定关门不干了。可还没等关门倒闭呢,国内房地产兴起,他那边也变成了城市中心,动迁一口价,据说给补偿了近5000万,政府还额外给他批了一块地盖新的厂房。
所以说,创业、投资,运气很重要。
一个电缆行业财务路过。。。。这个不太可能。2011年的铜价是56000以上每吨,现在的铜价是52000每吨。中间有过低谷,但远没有达到翻倍的效果。而企业是要控制库存的,你知道3600万的铜有多少吗?一车铜一般100多万,你确定一个2000万并不大的厂里会放3600万的铜?要知道2000万不光是买铜,还要买设备,电缆设备并不便宜,行车,绕线机,叉车,都是不便宜的。剩余的可买铜的流动资金并不多,企业不可能过多的囤货。资金转的不够快,撑不到8年的。而且这个行业毛利率并不高,想靠囤铜发财的还是凉凉吧!
这个说法是个段子,现实中不可能发生,
2011年投资两千万办厂,到2018年,在这期间铜价并没有大幅上涨,恰恰相反铜价在2011年是最高点,然后连跌几年,在2018年反弹一些,但是反弹高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2011年的高点,因为铜的金属性质,所谓废铜和成品铜价格差异并不大,这个问题可以理解为铜金属投资,按照这个价格走势是赔钱的,再说了一共投资两千万,哪来的资金囤积高达三千六百万的铜?又不是比特币,一开始只需要极少的资金,然后在18年达到高点,
不过这个段子可以改成,投资两千万办厂,投资中包括买地,买房,然后工厂经营没有赚钱,但是因为房子和地大幅升值卖了三千六百万,这还比较有可能性,前提是地段非常好,碰到地铁开工或者其他的有利政策,
这个说法虽然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不过确实反映了中国在2011年到2018年的经济走势,在这期间,中国制造业受制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产能过剩,产业升级缓慢,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确实举步维艰,不过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占经济比例不断上升,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在这个大背景下,做工厂确实不如炒房炒地,辛辛苦苦几百人的工厂还没有一套房赚得多,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因为赚容易的钱而忽视制造业,美国因为产业转移造成产业空洞,大量失业也提出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对于中国应该未雨绸缪,重视制造业,当然制造业本身也得产业升级,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一、这个厂能坚持七年,说明前期还是赚了一些钱的,只是后面几年产品销路不好导致倒闭。因为如果连亏七年一般人是扛不住的,也不会让它这么亏下去。
二、我估计是从2015年铜价低迷时开始走下坡路,销售不畅,库存逐渐积压,至2018年估计积压了800至1000吨铜线,而那时原材料成本也比较低,因此,积压的铜线其成本也相对较低。
三、公司2018年倒闭,能够在未处置积压铜线的情况下还清债务,更加印证我前面的推断,说明这个厂前几年还是有一定的盈利的。
四、公司2018年倒闭后进行清算,积压的铜线仍然应该算作清算资产,偿还全部债务、再减去2000万元资本后作为清算净损益。
五、积压铜线处置后,清算净损益为1600万元(3600万-2000万)。
投资2000万办厂,然后血本无归之后,将废铜卖出获得3600万。这样的事情,相信市场中有很多类似事情。也就是,在做生意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出现“扭亏”的情况。不仅仅是市场中,甚至在股市上市公司如是“扭亏”的情况,也有发生。
那么,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首先,不得不说投资办厂亏损之后,还能“扭亏”反而盈利的情况,真乃“神操作”。不得不说,是幸运的女神再一次的站在了创业者的身边,没有让创业者“受损”。但是,这种创业之后的运气,能一直陪伴在所有创业者身边吗?
是不能的。这仅仅是偶然现象。或者说是刚好遇到了金属类、铜价格的上涨,进而呈现了“扭亏”迹象。要是,没有这般情况呢?那么,该亏还是给亏。
其次,投资2000万办厂,“血本亏损”以后,废铜卖出了3600万的价格。说明,这位投资的老板,真的是不会做生意。废铜是废铜的价格,如果制作成别的产品呢?或者说将铜制作成线缆,然后批发出售呢?
这样的方式,能不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呢?面对这些“商机”,可以说将投资的场运营至倒闭、亏损,并不是意外,而是对于生意的经营,存在很大的欠缺。
最后,将废铜全部卖出,获得3600万元的资金。这种“扭亏”的情况,很常见?是不常见的。可以说,更多的生意出现亏损以后,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实现“逆转”,而不是通过出售废铜的现象。再加上,一个工厂已经到了需要出售“家当”的地步,说明这家工厂的“精神”已经全然不在,就算是这时不亏损,未来也一定会亏损,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铜的价格有不同,有些时候高,有些时候低。如果处于低位时“进货”,再到了高位的时候“卖掉”,铜价是存在差价的。这也是这家电缆厂,能实现“扭亏”反而盈利的根本。
做企业,需要正确的方式与方法,不能总想着“卖家底”实现投资回报。
投资企业,运营企业,难不难?确实很难。可是,反过来想,越是困难的事情,只要自己能挺过来,是否也就能更好的站稳脚跟呢?答案:是的。很多创业者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认为越是舒服越是好。
但,企业是越是舒服吗?要学会“折腾”。这个“折腾”不是往坏的一方面去折腾,要想着往好的一方面去折腾。可以理解为“精神”,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精神”,是很难走得更好。
做企业,需要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很多中小型企业,为什么容易倒闭,容易抗不过风险?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合理安排的管理办法,没有各就其职、按部就班。这样的管理,也就容易“乱”,一遇到问题就相互挑毛病,没有将责任进行划分。如果将整体的责任划分清楚以及规划好呢?这样也就不会乱,相比较而言,也就容易发展。
总结:投资办厂最后却卖废铜“家底”回本实现盈利。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做企业,重要的是什么?个人认为就是需要以正确的方式方法管理企业,只有方式方法执行正确了,这家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不是最后的“卖家底”。
运营7年的时间,由于一些企业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比较大。而有些设施材料保值性比较强。如:铜,每年的价值都在增长(变废品处理,与其他的产品和材料相比,保留的价值相对其他产品要高)。有些设备和材料,由于不断的采购扩张,就让他设备折旧后,也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才有可能,投资2000万,7年之后,折旧都能卖3600万。
这种投资就跟房地产差不多。有人投资地皮建工厂,结果工厂没有经营好,但是地皮工厂却升值了。经常听到,十几年前有人房子卖了,去开公司,结果以前卖掉的房子,却比他公司还值钱。10年前的房子80万,10年之后房子值1000多万的例子,也有很多很多。
所以这个工厂,才有可能出现2000万投资办厂,倒闭后,废铜卖了3600万。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戏剧性的转折,却没有深思过当前实体行业的举步维艰,尤其是一些制造业。在当前的产业节能和环保政策,以及产业升级改革的共同压力之下,大部分的实体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基本上都面临着破产的现象,2000万投资办厂血本无归之后却将废铜卖出了3600万,这戏剧性的一幕也曾发生在很多欧美国家。
所以总结性的来讲,不是所谓的垃圾放错了地方而是当前的时代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和我们产业自身的时代定位出现了新的发展。这也是当前为何国家需要大力投资扶持中小型企业转折升级的核心原因,中小型企业为 社会 贡献出了60%以上的职业岗位,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之下除了部分企业产业转移之外,绝大部分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不适应的中小型企业淘汰,大浪淘沙过后剩下的制造业将会与欧美国家去争夺国际市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前也在朝着新时代新方向跑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