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农光互补种什么好

繁荣的河马
优美的手机
2022-12-22 06:38:56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哪些?

最佳答案
长情的老虎
雪白的大象
2025-08-21 14:56:27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

1.农光互补。

农光互补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

2.林光互补。

林光互补就是在光伏板下空地套种红叶石楠苗木,既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帮助贫困户增收,又能够通过苗木种植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光伏发电和苗木种植。

3.渔光互补。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

最新回答
积极的发箍
坚定的悟空
2025-08-21 14:56:27

所谓“农光互补”就是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发展模式。

一、农光互补通过建设棚顶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下将光伏科技与现代物理农业有机结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展和农业生产双赢。

二、模式:棚外光伏发电,棚内种植蔬菜,所发电量除供棚内使用外,余量并入公共电网,享受国家新能源发电政策补贴。

三、几种模式及其带来的收益情况:

冬暖式反季节光伏农业大棚

a.用途:主要种植反季节瓜果类蔬菜菜,要求冬季保温效果好

b.构造:一后墙采用土墙便于保温,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透光玻璃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

c.安装举例:太阳能组件通常会安装在棚顶的后部,竖向安装三排,东西100米长,南北10米宽,种植区域透光率80%以上

d.收益:占地1000平米的棚顶可安装组件75千瓦,角度30度,年发电9万千时。大棚及发电系统总投资约80万元,发电年收入10.8万元,农业纯收入8万元,两项收益年可达18.8万元。

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

a.用途:种植菌类等弱光作物,对光照要求低,保温效果要求高

b.构造: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由于这种模式的大棚不需要透光,太阳能组件通常会全部安装

c.安装举例:大棚东西100米,南北10米宽,占地面积1000平米的棚顶可安装组件800件250W组件,一个大棚整体光伏装机容量为200千瓦,角度30度,年可发电24万千瓦时

d.收益:大棚及发电系统总投资180万元,发电年收入28.8万元,农业纯收入10万元,两项收益年可达38.8万元。

光伏养殖农业大棚

a.用途:畜牧养殖,是一种钢结构连栋温室模式。该模式光伏大棚能够最大限度的用土地资源,棚顶全覆盖太阳能组件,棚下进行畜牧养殖。

b.安装示例:大棚整体由若干个南北宽8米、东西长8米的单元(清洗通道为50厘米宽)组成,大棚阳面可竖向安装三排组件,角度为30度。

感动的银耳汤
冷艳的柚子
2025-08-21 14:56:27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上面装了太阳能板,下面的光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适合种植喜阴的作物;

喜阴的作物有:半日照,适宜种植喜光耐阴蔬菜,洋葱、油麦菜、小油菜、韭菜、丝瓜、香菜、萝卜等.全天几乎没有日照应该种植莴苣、韭菜、芦笋、香椿、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 。

来自光伏发电-华阳绿建技术支持。

激昂的大树
机灵的故事
2025-08-21 14:56:27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有:

1、光伏和农业的简单结合。是在光伏阵列间距中,种植农作物,两者结构上是独立的,在空间布局上相互结合,选择种植低矮的农作物,或者提高光伏组件高度,保证种植的农作物的高度低于光伏阵列,避免影响光伏发电。

2、光伏和农业大棚的附加式结合模式。在常规光伏电站中,光伏阵列之间建设光伏大棚,两者的独立的,在空间布局上有相互结合,互不影响。

3、光伏阵列作为农业大棚、阳光房的一部分。组件安装在向阳坡面,结构上结合为一体,可做联栋或单栋。

“农光互补”模式的优势:

1、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的问题。在众多的新能源中,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极具增长潜力,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的全球背景下,“农光互补”模式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2、节约了建设地面电站的土地,同时可以就地转化电力,就近使用,降低电力传输中损耗,能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

壮观的背包
贪玩的糖豆
2025-08-21 14:56:27
肯定国家最大啊,还有集体。

农光互补:也称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与高科技大棚(包括农业种植大棚和养殖大棚)有机结合,在大棚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此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有光伏农业种植大棚、光伏养殖大棚等几种模式。

冷傲的巨人
缥缈的盼望
2025-08-21 14:56:27
这几年农村的新生“事物”越来越多,它们通过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实现“1+1>2”,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生机。

农光互补,一个新名词在行业人士看来似乎出现的有些晚,因为这样的一个模式已经在国外运用超过10年,它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农业种植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综合经济体。光、电、农,三者本是不是一条线上的“蚱蜢”,绑在了一起,让三者产生关系。实现产业的融合,达到“1+1>2”的理想效果。

从农光互补的范畴来看,它是渔光互补、林光互补,以及农业大棚光伏项目等的统称。从原理来看是把光合作用与光电效应相结合,其中光合作用来源于生物学,光电效应来源于物理学,在以两者为原理的基础上衍生出光伏农业。

农光互补提出好几年,但就现在农村的发展态势来看,似乎有点“高高在上”与老百姓的亲和度并不是那么高。这与农光互补的出现的本意相违,本希能幸运地得到“1+1>2”的结果,但同样存在“1+1<2”,甚至“1+1<1”的可能。

那么农光互补,能实现“1+1>2”,真正为农业带来生机吗?

一、百姓的担忧。

“企业占了我家农田,只建光伏电站,不给种了可咋办?”

农作物作为农民生存之基,生活之本,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当企业大面积的圈地建电站,农民的农田成为企业的“囊中之物”,本就是弱势群体,当地也没有了,这样的担忧也就显得很自然。

企业在从事农光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如选址阶段,要考虑国家对于土地方面的政策:《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明确提出对于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做出标注,用地允许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好补偿协议,用地报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撑,有了合同的协议,老百姓就不必担忧。另外在一些地区农光项目往往与当地扶贫结合,这样来看老百姓可以获得更多政策优惠。

二、重视发电量还是重视农作物?

农作物作为农光项目的重要收入来源,需要根据当地土质条件,光照情况选择恰当的品种,同时要考虑光伏电站运营期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这就要在项目建设前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如气候、土壤、温湿度等,还要农作物的生存条件如光照、灌溉、虫害等,规划光伏组件容量、整体布局、远期规划及其与农业如何优势互补。从长远看还要考虑农场品的销路等。

三、组件遮挡阳光到底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怎么办?

我们了解到一些农光项目,先把电站建设好,在动脑筋想电站下种植什么农作物。这样就会存在后期组件遮挡阳光对底下农作物产量有影响。

所以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在电站建设前要把电站建设和农作物种植规划好,以农业大棚为例先要确定农业大棚面积、农业产品品种、农作物生长期间肥料和水源等来源,最终计算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光照与温度因素,如夏季的高温许多品类的蔬菜是无法正常成长的,而光伏农业大棚如同在农业大棚外添加了一个分光计,可以起到隔绝红处线,阻止过多的热量的作用,而在冬季和黑夜的时候又能阻止大棚内的红处波段的光向外辐射,起到保温效果。

目前虽然农光互补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如前期投资高,回本慢;后期运维有难度;组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衰减;逆变器会出现故障;支架会存在生锈与老化等。这也是农光互补不能在国内大面积普及的重要因素。

但是从理论层面上和实践探索来看,光伏与农业的结合,被视为前景广阔的产业融合,从光伏到农业,从发电量到农产品,跨界结合,资源达到综合利用,其高效性以及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被看好。同时,农光互补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也被看作是光伏产业突出产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从长远来看,农光互补,能实现“1+1>2”的美好愿景,对我国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加快了光伏产业走出困境的步伐。

关注微信公众号:光伏说,和我们一起去发现光伏发电与农村、生活、电力息息相关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