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snec展会什么意思

含糊的戒指
内向的人生
2022-12-22 06:31:17

2019上海SNEC 光伏盛典 爱旭科技顺“大”势

最佳答案
糊涂的镜子
激昂的薯片
2025-08-21 09:35:27

2019年6月4日至6月5日,一年一度的上海SNEC展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办,在此次活动中,爱旭 科技 携系列高效电池产品参与此次展会,受到了全球组件厂商的广泛关注。

展会期间即6月5日晚,爱旭 科技 在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举办了“2019大势所趋,爱旭之夜答谢晚宴”。此次宴会共有300余人共同参与到此次活动中。

晚会开场,爱旭 科技 董事长在致辞中提及了爱旭近十年来运作的核心,除了产品不断的创新,现在和未来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供应商伙伴是爱旭得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同时,陈董还在致辞中表示:“技术、品质、成本、服务、及时交货”是客户的基本要求,随着天津基地投产,爱旭 科技 产能将达到9.2GW。同时,爱旭将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协助客户打造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聚焦在“效率、品质、成本”等重要环节,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度电成本更低、能持续为客户带来有价值的产品。

爱旭运营副总何达能先生在晚宴现场分享了未来产业链发展趋势, 随后2019年爱旭最新产品——166mm*166mm大尺寸P型高效PERC电池也在晚宴现场发布,此款产品将加速光伏4.0时代的步伐,助力组件功率达到450W及以上。搭配爱旭首创“双面电池双面测试”技术,爱旭的所有产品均可满足“正面效率最大化,背面效率一致化”的要求。

近期天合,晶科,晶澳,阿特斯,韩华,隆基,尚德等一线组件企业相继发布400W+组件,在166大尺寸电池的助力下,以技术为驱动,光伏将以更快速度进入4.5时代。预计年底爱旭产线量产平均效率将达到22.8%,叠加166大尺寸电池与最新的组件封装技术,可以使组件功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使组件功率轻松达到450W以上。

今年也是爱旭进入光伏行业的第十个年头,爱旭目前已实现超吉瓦级供应效率22.5%高效电池全产线电池进行双面测试电池可叠加半片,MBB技术。并且取得2018年全球PERC电池出货第一,2019Q1电池出口量第一的亮眼成绩。未来爱旭将继续协助客户创建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的电池是爱旭存在的唯一理由。

更多光伏行业资讯请访问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索比光伏网

最新回答
怕孤独的花卷
发嗲的冥王星
2025-08-21 09:35:27

当然知道啊,“2016全球光伏电站20强排行榜发布会”在上海浦东隆重举行。这是SNEC(2016)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的一大重头戏。SNEC是全球太阳能光伏行业最知名、规模最大的盛会。通过现场公布的中榜名单显示,得益于国内光伏发电应用的迅猛发展,中国光伏巨头占了七大类的前二十强中的半壁江山。允能科技的好像就很棒的。

苹果凉面
优秀的方盒
2025-08-21 09:35:27

文|储能100人 郑宗斌

2020年这个夏天,比亚迪回来了。

在8月底举行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比亚迪储能业务总经理尹韶文做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演讲,演讲的核心内容是比亚迪将携全新的产品积极参与国内市场开发,同时将储能业务平台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开放和共享。

比亚迪储能业务总经理尹韶文

这表明,在国内储能业务经历数年沉寂后,比亚迪再次将国内市场放在了与国际市场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位昔日的储能产业拓荒者,正打算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与此同时,在比亚迪内部,一场围绕体制机制的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比亚迪计划分拆电池业务单独上市,和动力电池密切相关的储能业务亦被整合,将原本属于第十四事业部的储能板块划转至电池事业群。整合之后,动力电池和储能板块之间有望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

众所周知,在过去十二年里,主打铁锂电池的比亚迪不仅在电动 汽车 领域成功登顶,也是国内首先将铁锂应用于储能,并在海外进行大规模推广的企业。截至2019年年底,比亚迪全球锂电储能装机量超过 750MWh ,如此规模,在国内无出其右者。

但与辉煌的国外战绩相比,近几年来,比亚迪在国内的储能业务确实没有什么存在感,众多的储能项目招投标中也鲜见比亚迪的身影。此番归来,再度引发了业界诸多猜测。

如今,中国储能产业正处于剧变前夜,“十四五”时期储能即将进入大规模应用的新阶段。作为国内储能产业的奠基人,在遭遇国内储能市场的冰与火之后,比亚迪该如何重新定位自己?在接下来的商业化征途中,比亚迪能否如愿将储能板块打造成继动力电池、新能源 汽车 之后的又一增长极?

1

在深圳坪山厂区内,有两栋其貌不扬的别墅,被比亚迪人称为“未来村”。2009年比亚迪在这里打造了一个由 风电 、 光伏 、 电池储能 组成的能源试验田。

之所以叫“未来村”,是因为它超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理念。这两栋别墅的24小时用电需求,是经储能电站进行能量储存和转化,全部来自绿色能源,从而实现零碳排放。

“未来村”里,最值得关注的是 1MW/4MWh 的储能电站,这是国内首套兆瓦级锂电储能电站,它开启了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的尝试。

比亚迪“未来村”里的两栋零碳别墅

把铁锂电池应用到储能,比亚迪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2010年到2013年,比亚迪完成了所有储能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积累,并且通过一系列示范工程验证了锂电储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国内储能产业的莽荒时代,比亚迪作为行业的急先锋在国内创造了多个第一。2010年,比亚迪参与的南网宝清电站是国内首个电网侧项目,签约仪式上邀请了股神巴菲特前来助阵;2011年,国网张北风光储战役打响,在这个总投资100亿的项目中,比亚迪揽获储能最大标包 6MW/36MWh 。

这也是比亚迪在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比亚迪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海外市场,其国内储能业务长期陷入停滞状态。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其实是一个被动的选择,与繁花似锦的海外市场相比,国内的储能一直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尤其是2017年底五部委联合发布的首个储能行业指导意见以来,储能赛道日益拥挤,在下游应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无休止的低价竞争让所有企业都疲于应对。

次年8月的储能西部论坛上,比亚迪干脆放出了一条震惊储能圈的消息:不再参加国内招标项目,专注做储能设备供应商。

比亚迪时任储能负责人张子峰直言,在国内去独立竞标项目,比亚迪需要和政府、各省电网公司,上上下下去打交道,会在产品和技术以外的东西上牵扯太多的精力。

与其在国内和苦哈哈的同行们血拼,不如集中资源去搞利润更高的国际市场。早在2011年便接了美国雪佛龙4MWh的储能业务,向海外出口了第一个集装箱,由此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近年来美国、英国的储能调频市场相继爆发,比亚迪在海外市场进入收割季。仅2015年这一年,比亚迪总共向美国储能市场出口了100个集装箱,共132MW的储能电池产品。价格也十分诱人,比亚迪出口到美国市场的磷酸铁锂电池价格相当于4.7元/Wh(2015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为6.23),这个价格几乎是当时国内价格的2倍(国内2.5元/Wh)。

从全球累计装机来看,比亚迪是名副其实的巨头。截至2019年年底,比亚迪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750MWh,和LG、三星、特斯拉、KOKAM处在同一阵营。产品从小的家庭储能系统,到中间级别的工商业储能产品,再到大的公用级别的集装箱系统,全方位地覆盖了目前的市场需求。

2

现阶段的储能产业,像极了几年前的光伏产业,国外市场先行起步,而后逐渐转向国内。

2020年被业界誉为拐点之年,经历数次跌宕和风吹雨打的中国储能产业,再次有了复苏的迹象。

这背后,是新能源与储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国家层面关于储能的政策接二连三地发布,尤其近期两部委出台的“两个一体化”征求意见稿,将储能提到了一个更加显著的位置。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的政策导向下,电源侧风光储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下一步电网可能会加强电能质量和新能源接入考核,储能将会成为新能源侧的标配。

今年7月16日,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杰翔在西宁与比亚迪集团公司副总裁何龙进行了座谈,就投资发展储能发电项目进行对接交流。比亚迪表达了在青海进行储能方面的投资意愿。

半个月后,一则 比亚迪 与风电巨头 金风 科技 战略合作的新闻刷遍了朋友圈,双方将在电源侧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储能”方面共同打造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窥一斑而知全貌”,最终的答案在SNEC展会上揭晓。比亚迪在展会推出了面向全球的 “伙伴计划” ,向国内外企业抛出橄榄枝,拟与 EMS 、 PCS 、 高校 、 设计院 、 电网 等上下游企业一起合作,共同打造储能生态平台。

今年8月比亚迪在SNEC展会上公布了面向未来的“伙伴计划”

文字里表达的意思不言自明,曾经号称不参与国内竞标退出中国市场的比亚迪,正积极重返国内市场。

一直以来,比亚迪在储能领域都是以 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商” 的面目示人,从电芯到PCS、BMS等核心部件均为自主研发生产,除了向电网等个别客户提供电池外,比亚迪并不对外销售其电芯和模组,只提供集成化的储能系统。

“伙伴计划”的推出是否预示着比亚迪战略的调整?对此,比亚迪内部人士则表示,比亚迪的储能战略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安排。“早期的市场环境不成熟,没有产业链配套,亦没有相关标准。为保证产品的及时交付和安全运行,早期由自身来做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是更负责任的做法。”

现在,比亚迪不仅提供储能集成系统,也在酝酿一盘更大的棋,将其积累数年的储能技术和业务变得 “共享” 和 “开放” 。

2019年以来,比亚迪先后成立5家以“弗迪”命名的全新独立子品牌,标志着其进一步加快新能源 汽车 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储能亦不例外,将原属于比亚迪第十四事业部的储能板块,被正式划转至比亚迪集团第二事业部,被外界看作是比亚迪加强内部统筹的信号。

从垂直一体化到对外开放,这昭示着比亚迪的大转身。在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的储能业务在集团层面将会被重新梳理, “比亚迪”品牌 将来可能会专注于 新能源 汽车 制造 和 储能系统集成 , “弗迪”品牌 将对外销售 动力及储能电池 。

3

随着储能行业门槛提高,产品定位和细分市场分析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整个储能产品开发过程是一次非常高昂的投资,后期做出的产品如果对不上市场需求,前期投资很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情况。

当产业真正发生变革时,产业的领导者,一定是技术的整合者。在国内储能市场需求日渐增长的背景下,比亚迪发起了新一轮的产品攻势。

2020年8月8日,比亚迪首次将的电网级储能产品 BYD Cube 公布于众,BYD Cube从立项到下线历时一年,经过数次的研发打磨,对整机和重要的部件进行了288项产品验证。产品形态一改过去的集装箱式,更加模块化和标准化;温控系统首次采用液冷系统代替风冷;单侧开门无过道设计,体积能量比大幅提升......

许多业内人士称其为一款革命性的产品。认为比亚迪把造动力电池的创新,应用在了储能系统上,把在车规级电池上为了空间死磕的精神,投射在了集装箱体积的储能产品上,这是高维打低维的思路,将引领储能产品向更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比亚迪储能新产品BYD Cube T28

比亚迪内部人士介绍,在BYD Cube 产品推出后,目前在手订单超过 800MWh ,仅此一款产品的订单量超过了过去12年装机量的总和。

这可能只是小试牛刀,比亚迪的杀手锏还在后面。刀片电池除了应用于 汽车 ,不久之后也将用于储能。除了无可比拟的安全性,数据显示,“刀片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密度可达到 180Wh/kg ,在同等体积下能量密度比传统铁电池提升约 50% ,空间利用率可达 60% 以上。

按照计划,2021年,比亚迪将在后续的BYD Cube系列产品搭载刀片电池,等效 40尺集装箱 面积的电池容量可以超过 6MWh 。这意味着储能电站的占地面积是缩小到不到现有的一半,所有项目的土地、施工、线缆费用都会跟着显著下降,从而推动整个项目成本全周期的下降。

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的明星产品“刀片电池”

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规模化是最可靠的降成本方式。比亚迪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8条刀片电池产线,实现 20GWh 以上的年产能目标,另外正在广东汕尾陆河工业园筹建年产 10GWh 自动化储能装配产线,建成后电池储能产能将增加10倍, 每个小时将下线一套产品 。

刀片电池的问世无疑让比亚迪的扩张更有底气,也会给比亚迪的储能业务带来巨大转机。根据中信证券的测算,若比亚迪电池包平均成本为 0.85元/Wh ,替换成刀片电池后,成本还有望进一步下降,至 0.6元/Wh 。

4

比亚迪从电池起家,因电动 汽车 而闻名中外。实际上,比亚迪的雄心从来不止于此。

作为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曾一次次在不同场合谈及他在新能源上的三大梦想。他想打造的是一个围绕 太阳能 、 储能 、 电动 汽车 的新能源帝国,多年来比亚迪一直致力于将这三大板块的串联整合。

新能源 汽车 只是比亚迪新能源战略的一环

这是一个围绕能源获取、储存、使用的全产业链,比亚迪曾于2003年-2008年间先后以高成本方式进入这三个陌生的行业,孤注一掷地构建新能源闭环。放眼望去,如今与比亚迪同处一个战场的,只有特斯拉。

之所以进军电池储能产业,王传福看得很通透:

站在21世纪初那个时间点上,王传福的新能源产业梦,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存在。在当时光伏度电成本超过 2元 、电化学储能度电次成本超过 3元 的情况下,仅一套新能源电力设备造价,相当于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至少上百年的用电费用。

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谁也没想到,伴随着光伏与动力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能源革命与交通革命走向深度融合,比亚迪当初的预料正逐渐成为现实。

在王传福的构想中,“光伏+电动车+储能”三个产业最终将构成一盘棋局。目前虽然储能业务在公司整个营收中贡献很少,但始终是比亚迪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这也是比亚迪为何在数年前,会在一个尚不清晰的产业砸下重注的原因所在。

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为 社会 解决问题而生。很多事情,都不是刻意去追求一个商业上的结果,但很多年后回首,枝繁叶茂,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江奔流。

“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光伏组件企业出现在中国,最有竞争力的逆变器公司出现在中国,我们相信未来最有竞争力的储能公司一定也在中国。”尹韶文在8月初的储能大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言下之意,未来储能的主流玩家会少得了比亚迪吗?

积极的超短裙
大胆的小天鹅
2025-08-21 09:35:27
上海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展览会 SNEC

SNEC PV POWER EXPO展会规模: 200000 平方米 展商数量: 2200 家

推荐理由: 已经成为在中国、在亚州、在全球最具影响力...

举办时间:2022-05-24~05-26

距离开展:47天

活力的书包
执着的钢笔
2025-08-21 09:35:27
SNEC 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光伏行业的风向标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展会,SNEC今年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应用产品和组件,以及光伏工程及系统、储能、移动能源等,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禾望电气以"风光储领导品牌"为主题,聚焦能源技术创新,携业界领先的大电流逆变器,组串式储能系统及首创的电网友好型场站生态系统亮相展会,全面展示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新场景、新生态。

据悉,禾望电气在此次展会发布的新产品大电流逆变器,最大支路电流高达20A,完美兼容210和182大电流组件,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同时丰富了公司逆变器的产品型谱。作为国内首推集散式光伏逆变方案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之一,禾望电气以技术平台为基础,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实现了产品创新,显著提高电能质量和转换器效率,产品优异的性能得到客户的认可。

全面平价上网时代,储能成为新能源高比例应用的关键支撑技术。有专家建议,光伏发电本身不够稳定,除了强化并网环节外,应重点采用多种类型储能技术,对“储能+新能源”系统进行多种方案配置,提升储能系统平滑功率曲线的作用,解决光伏发电的波动性。

此次展会,禾望电气展示的组串式储能系统在成本、需求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经济性是影响终端运营商采购的重要因素,储能项目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与电池有关,禾望电气的组串式储能系统采用独立电池簇控制,延长电池寿命,有效降低度电成本;同时,公司储能系统的电池簇、储能变流器均模块化设计,可以对系统功率、容量灵活调整,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对于该系统的多元化需求。此外,禾望电气的组串式储能系统内置并网削峰填谷和离网输出等功能,可有效规避线路峰值,满足电网的正常运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禾望电气此次为业界展示了公司首创的电网友好型场站生态系统。据了解,该系统把风电、光伏、储能看似独立的产品进行互融,并通过电网友好的关键技术,让新能源发电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电网的可靠运行。

此系统具有四大核心亮点,一是产品齐全,涵盖电站整套电控系统解决方案及电控产品;二是电网友好,具有高、低电压穿越,一次、二次调频、无功调压、谐波抑制等特点;三是提升效益,具有能提高发电量、平滑发电功率、跟踪计划、辅助调频、削峰填谷等特点;四是智能运维,可实现一云多端、集中监控、远程运维等,从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更好的为客户进行赋能。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完成双碳目标,禾望电气践行“世界一流的电能变换及控制的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通过组串式储能系统、实现行业的降本增效;通过电网友好型场站生态系统,降低技术互通壁垒,携手产业和生态伙伴构建繁荣生态。

想人陪的钢铁侠
生动的彩虹
2025-08-21 09:35:27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批准,15家国际协会及组织联合主办的“SNEC第五届(2011)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于2011年2月24日胜利降下帷幕。

本届国际光伏“两会”吸引了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荷兰、瑞士、比利时、西班牙、新加坡、台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光伏企业参与,参展企业达1838家、展览面积达15万平方米、超过18万人次专业观众,再次创造了全球光伏展会历史之最。

作为世界发展龙头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以及前沿科技最发达、市场指向意义最明显的特大中心城市,上海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光伏界聚集、交流、扩散的最佳枢纽地点。“两会”期间,业内专家、学者、业界领袖、企业精英汇聚一堂,就光伏产业未来市场趋势和合作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前沿技术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可以说,各级政府的支持、优越的地理区位、光伏企业的市场敏感度,构成了支撑上海国际光伏“两会”规模迅速扩展、声势日益壮大的三个有力支柱。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SNEC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后,决定于2012年5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隆重举行“SNEC第六届(2012)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

让我们以最优质的展品、最精彩的陈设、最热烈的情感、最温馨的服务、迎接太阳能的新时代!

舒心的棒球
拼搏的豌豆
2025-08-21 09:35:27
在光伏行业,剩者为王已是一个惯例。

据“草根光伏”在《2021中国逆变器市场分析报告》中所作统计,目前A股市场上逆变器上市公司有8家,分别是阳光电源(300274)、锦浪 科技 (300763)、上能电气(300827)、固德威(688390)、科华数据(002335)、科士达(002518)等。

此外,上市公司特变电工(600089)和正泰电器(601877)均有逆变器业务。易事特(300376)、英威腾(002334)、海得控制(002184)虽也有逆变器业务,但不是纯以逆变器为主营。

非上市公司方面,华为智能光伏仍是全球逆变器出货的NO1,另外古瑞瓦特、禾迈股份、首航新能源、三晶电气这些非上市公司也存在一定竞争力。其中,专做微逆的禾迈股份正计划登陆科创板。

至于曾涉逆变器业务的茂硕电源(002660)控股权已易主,且已淡出逆变器市场。据业内统计,目前国内活跃在市场上的逆变器品牌有20-30家左右。

大浪淘沙。这些剩下来的逆变器品牌都是行业中的王者。

据了解,国内的逆变器产业洗牌比较剧烈,一般是2年一小洗,3-5年一大洗。在历轮洗牌中,别说茂硕电源、欧姆尼克这些国内品牌被淘汰出局,就连通用电气、ABB这些知名国际品牌经不住“洗洗更 健康 ”的考验。

具体来说,在打价格战过程中,西门子转让了太阳能业务、赛康 科技 倒闭、卡拉罗几近消失;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的艾默生则将逆变器业务转让给上能电气,世界领先的技术及服务供应商博世集团宣布彻底退出光伏产业。

此后,位居2018世界500强第480位的施耐德表示退出集中式光伏逆变器业务,只做分布式逆变器;2019年7月9日,曾经的光伏逆变器巨头——瑞士ABB,在其官网正式宣布:退出光伏逆变器业务领域;而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GE),逆变器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其身影。

同时,在2012-2021近10年时间,一些国内逆变器品牌也在淘汰赛中被洗出局。南京冠亚、颐和新能源等逐渐淡出大众视野。2018年5.31光伏新政颁发后,欧姆尼克、茂硕电源、深圳晶福源、上海兆能等再次掉队。

2020年12月3日上午,茂硕电源,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与茂硕电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并购签约仪式,协议约定产发集团出资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在此前数日,欧姆尼克因资不抵债而破产。第一次洗牌:2008-2011年之间,国内企业“蜂拥而入”,国外部分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国内金太阳工程成就了如阳光电源等一批大机企业。并且,经过这一轮洗牌,国内本一度很红火的兆伏&爱索引来了德国品牌SMA的关注,并在2012年被SMA直接收购。

第二次洗牌:2012—2013年之间,国内企业价格战,大机寡头胜出。不变的是,此次的洗牌仍旧是以价格战为主。在大机制造方面拥有技术和制造实力的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企业引领了此次行业洗牌。在此期间,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电气等小机企业主要以国外市场为重。

第三次洗牌:2014年-2016年,华为的强势入场、国外市场的萎缩变化、国内领跑者计划的实施促使了逆变器市场的第三次洗牌。此次洗牌后,阳光电源、华为、上能三家企业占据了地面电站80%以上的市场份额。特别是2015年后,国外光伏市场发生转变,国内分布式、扶贫逐渐兴起,锦浪、英威腾、古瑞瓦特、固德威、三晶电气等企业开始逐步回归国内。

2012年的SNEC展会上,有业内人士曾做过统计,共有439家逆变器参展商。到了2013年则只剩下286家,而2013年4月至今,还出现在国内光伏逆变器采购招标的企业已仅有40家左右,而活跃在50%以上的国内招标项目的企业则已屈指可数。2018年SNEC展会,或许是5.31新政前最后一次光伏盛宴,大概80家逆变器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