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广东地区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有哪些,有详细资料更好

粗心的跳跳糖
整齐的白羊
2022-12-22 06:04:40

广东地区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有哪些,有详细资料更好

最佳答案
稳重的饼干
大气的小丸子
2025-08-18 07:13:1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规模

(兆瓦)

项目业主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610

1

广州从化明珠工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广州市从化明珠工业园

38

广州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

2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10

联合光伏(深圳)有限公司

3

佛山三水工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佛山三水工业园

48

佛山市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

4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增城工厂17MW光伏发电项目

广州市增城区沙埔路11号

17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5

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10MW光伏电站项目

广州市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镇)工业大道17号

10

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

6

中船龙穴造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

12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7

中广核深圳机场10MW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机场物流园区

10

中广核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

8

深圳市裕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项目

深圳宝安区石岩镇石龙仔水田村裕同工业园

19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9

深圳市10.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龙岗区爱联嶂背

10.5

深圳先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10

深圳市1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

16

深圳先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11

珠海市斗门区格力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格力斗门龙山工业园区

4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2

珠海市斗门区玉柴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玉柴船舶动力厂区

2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3

珠海市斗门区白兔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白兔陶瓷厂区

1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4

珠海市斗门区旭日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南门工业村旭日陶瓷厂区

1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5

珠海市斗门区汉胜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新青工业园汉胜电缆厂屋顶

2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6

广东德豪润达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唐家湾镇金凤路1号

14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7

珠海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珠海市唐家湾水厂、拱北、平沙、新青镇

10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8

珠海慧生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珠海市金湾区机场西路

10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9

珠海保税区光伏示范项目

珠海保税区厂房

10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20

一汽大众有限公司佛山工厂10MW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虹岭路1号

10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21

南网能源美的制冷40MW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40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22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智能电器产业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塱沙路南侧

10

佛山科力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23

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

韶关市武江区沐溪工业园宏大齿轮公司内

10.5

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

南网能源天高矿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河源紫金天鸥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

15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25

广东鸿源机电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梅州市鸿源机电园

14

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6

龙溪电镀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博罗县龙溪镇龙华路电镀基地

13

广东能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27

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大亚湾区西区龙山一路66号敏华工业城

12

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28

南玻光伏发电项目

东莞麻涌镇绿色产业园

50

南玻集团

29

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二期15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东莞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华为公司厂房

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0

清溪米德兰10MW光伏发电项目

东莞市清溪大埔工业区米德兰园区厂房

10

中广核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

31

海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区

10

光为新能源公司

32

凌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江海区江睦路

10

光为新能源公司

33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台山市陈宜禧路北一号

25.6

珠海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34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

清远佛冈县径头镇金岭工业园

20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35

计星物流广场光伏发电项目

茂名市茂南区站前路计星物流广场

10

茂名市中坳风电有限公司

二、光伏电站项目

80

1

惠州中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马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横河村

20

惠州中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

阳江新圩镇湴陂村日科南药光伏电站项目

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湴陂村

20

阳江市日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3

中电投湛江无人岛光伏发电项目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岭头村

20

中电投南方分公司粤西能源项目代表处

4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特色光伏生态综合开发项目

清远连南县三排镇连水村

20

英利光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回答
开放的小懒猪
动人的寒风
2025-08-18 07:13:10

在我的认识里,评价一个君主到底是暴君还是明君,要看他做的什么事来判断,亦或者是功大于过亦或者是过大于功来看待。

嬴政生活的年代是战国的末期,当时战国七雄之间彼此攻伐无度,最受苦的就是列国之中的百姓。周朝建立八百年的时间里,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攻打,由起初的几百个诸侯国,发展到最后变成七个诸侯国之间彼此攻打。

天下的百姓为此遭受了几百年的苦难,迫切的需要统一与安定,在这个历史的关键点上,嬴政站了出来,结束了战乱的局面,建立了天下一统的大秦帝国。

这一项功绩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单纯就这项功绩来看,足以震古烁今。在后期国家的治理方面,嬴政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车轮,统一了度量衡,确立了郡县制。这些成就哪怕是现在我们仍在受益。华夏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虽然方言不同,但文字却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文化的沟通与传承,在这一方面来看,嬴政是有万世之功勋的。

除此之外,他派蒙恬率军队驱逐北部匈奴,匈奴因此不敢南下牧马,然后修建万里长城,给中原地区相当于修建了一个依托,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国家的安宁。虽然后世在诟病嬴政用民无度,但现实是他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上天留给他的时间又太少了。

南征百越,即便是中原有难,百越大军不得回防,这才让刘邦项羽等人有了丝丝的机会,一群骊山囚徒就能把他们打成那样,如果大秦锐士出击,项羽等人的杂牌军早就没有了一丝丝机会。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秦始皇的功劳绝对大过他的过错,在我看来,修皇陵确实奢侈了一些,但正因为如此,还给我们留下了足以震慑世人的秦兵马俑。

总之我认为,秦始皇算是个明君。

安静的雨
端庄的秀发
2025-08-18 07:13:10

溥仪没有子女。

血缘最近的后代,也就是他的亲兄弟们的后代咯,溥仪有两个弟弟,,溥杰,,溥任。

溥杰和日本贵族女子嵯峨浩结婚,有两个女儿,长女慧生于1957年因恋爱问题在日本自杀。

溥任有三子,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最后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与李淑贤结婚。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尿毒症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清朝末代皇帝)

会撒娇的诺言
耍酷的画笔
2025-08-18 07:13:10
"阳历是跟着太阳走 , 阴历是跟着月亮的 "这说法不准确,无论是什么历法都脱离不了太阳,阳历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黄赤交界角的运动规律推得的,地球也随着黄赤交界角变化而季节变更;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也叫农历,与传统的农业社会息息相关,古时编制日历用太阳最大直射角和月相准确计算得到,两者都与太阳有关,但农历的误差稍大于阳历,如二十四节气的到来一般以阳历测量校准。阴历最大特色是潮汐与月亮的引力有较大关联(与节气变化有关)、十五的月亮就要圆···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日晕三更雨”白天太阳炽热无比,但仍然产生日晕,说明水汽已相当湿润,到来晚上(三更气温最低),就必然会产生雨水;

“月晕午时风”与日晕相反,晚上气温相对较低,虽然有月晕,但水汽未必充分,到了中午前,就会受热膨胀,形成凉爽的风。

楼主这些谚语很受用

自信的咖啡豆
美丽的战斗机
2025-08-18 07:13:10
前言

戏曲和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两种艺术表现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艺术有很深的渊源,并且存在戏曲舞蹈共同发展的历史时期,在元朝才开始出现分化,两者开始了独立的发展与存在形态。因此戏曲和舞蹈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是舞蹈汲取了一些戏曲元素,对舞蹈的发展以及内容丰富和表现形式多样化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于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理论研究比较丰富,主要谈及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如支佳艺在《戏曲舞蹈对于中国古典舞风格特性的影响及其美学意义研究》中详细地论述戏曲的起源以及戏曲的舞蹈美学特征,对戏曲所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写意与写实的艺术特点进行论述,并对戏曲在中国舞蹈中产生的影响做了详细的探讨,以案例的形式解读戏曲与对舞蹈的影响和作用。王群在《浅谈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文章中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探讨戏曲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以及戏曲的演出风格,并就戏剧对中国古典舞的影响从动作、道具、音乐等方面分析。在姬常虹的《浅谈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中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关系,的研究必要性论述后,指出中国古典舞与戏曲之间,在身段和技法上的联系比较紧密,水袖、剑等等方面的运用有相通的地方;在意境方面有相似之处;在虚实表现、点与线、情感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汤欣超在《戏曲舞蹈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和作用》中对戏曲与舞蹈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戏曲对题材选择影响以及动作选题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戏曲对舞蹈的的影响,并辅以案例进行论证。在任楠的《浅谈戏曲舞蹈对民族舞蹈的影响》文化间,从舞蹈与戏曲的渊源说起,指出戏曲舞蹈是对传统舞蹈的一种继承,继承了舞蹈中形体动作,并对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涛在《浅谈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文章中指出戏曲对舞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舞蹈选题题材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二是对舞蹈创作中的动作、表现手法以及叙事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来,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研究还是比较广泛。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结合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在研究中对中国戏曲与舞蹈之间关系有进一步的理解。理论上可以丰富戏曲与舞蹈发展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上,笔者可以通过主题的研究,对戏曲方面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也有更深入的把握。理解一些舞蹈动作以及表现形式的渊源,并拓展自身的艺术想象空间以及创作思维。

一、戏曲与舞蹈的关系分析

从目前戏曲与舞蹈的起源以及表现形式来看,两者都源于古代乐舞,决定了戏曲与舞蹈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就是说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有艺术共通性。同时因为独立发展后各自发展方向以及艺术融合能力不同,也表现出一些差异。

(一)戏曲与舞蹈起源

舞蹈出现在我国古代夏商周时期,从人们的生产劳动以及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演化而来,具有鲜明的祭祀和自娱特征,并称之为乐舞。《乐记·乐象篇》记载“有乐而无舞,似替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启节,谓之中合。”也正是说明了舞蹈自古代以来就和音乐形成伴生关系,这就是载歌载舞的宫廷舞蹈;民间的舞蹈也是以民间音乐或口号实现伴奏,表达欢乐之情,丰收或节日庆典或祭礼,都少不了歌舞表演。乐舞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结束。戏曲是由乐舞演化而来,在宋元时期出现,到今天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戏曲的演化改变了乐舞表演模式,以综合表现手法,通过说唱的方式来表达戏曲的主题思想,舞蹈动作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通过肢体语言配合说唱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解读和诠释。到了元朝,戏曲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戏曲派别。

(二)戏曲与舞蹈的艺术关联与区别

戏曲与舞蹈一样作为交叉学科和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表现出强大的艺术融合特征;同时因为舞台表现形式的不同,戏曲相对比舞蹈显得更有包容性。

1.关联

戏曲与舞蹈的关联非常紧密,戏曲是从乐舞中演化而来,舞蹈同样也是从乐舞演变而来。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囊括了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文学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实现舞台体现,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包容性。因此在内容上表现得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化,人物思想情感以及情绪表现得丰富鲜明。同时戏曲的生活化和戏剧化特点也非常鲜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悬念迭出。明朝姚旅对戏曲有这样的评价: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意思是说戏曲继承了古代乐舞的风格及表现形式,这也证明戏曲与乐舞之间的传承关系。同时也说是说明了舞蹈与戏曲之间共生同原的关系。舞蹈在戏曲中的作用,是遵照戏曲的情境对故事情节、矛盾悬念的发展进行揭示和推进,塑造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舞蹈自身源自于古代的乐舞,具有宫廷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民间舞蹈风格;因此程式化突出,艺术观赏性突出,美学特别鲜明,

创作独特,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舞蹈与戏曲两者之间相融相通,戏曲把舞蹈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和基础,提炼了我国古代乐舞中的动作,以唱、念、做、打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主题呈现。从艺术起源以及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具有美学互补性和艺术互通性,拧、倾、圆、曲的艺术表现形式普遍存在于戏曲和舞蹈中。戏曲与舞蹈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为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舞蹈是戏曲动态美得以实现的依据和前提,与戏曲保持着交叉、融合、统一却有别的关联,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舞台动静结合之下,为观众提供了内容更丰富,表演手法多样化的戏曲舞蹈作品。

2.区别

戏曲与舞蹈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戏曲是以歌舞形式,进行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故事叙事、矛盾冲突的体现。舞蹈则是以情绪为引导进行舞台动作的表现来完成人物的形象塑造,抒发情感,完成故事情节的推进。从感官上来讲,戏曲对人物的性格以及情感等方面的表达会更加直接,也更丰富,这也就导致戏曲表演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接受。舞蹈通过动作来完成人物情绪以及心理起伏的体现,相对于戏曲来讲就显得更加晦涩一些,观众如果不事先了解舞蹈的创意,则很难通过舞蹈表演中的片断和情节理解舞蹈的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戏曲作为语言与动作的结合体,通过语言更容易反应人物的内心情绪波动变化,舞蹈相对来讲则没有那么直接和直观,动作与情感的融合不容易为观众准确理解。从学科交叉来看,戏曲与舞蹈都属于多学科和多个文化艺术门类相结合的舞台艺术,但是戏曲的艺术综合表现更加突出一些,主要表现在舞台上,交叉学科或艺术门类的表现更突出,如武术、杂技等在舞台上翻腾过程中表现得相对明显,或独立于其他动作之外自成体系,而又巧妙融合在整个主题中。舞蹈则把这些交叉艺术的特征以及动作技巧融合在舞蹈动作中,以借鉴或消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表现在舞台上。

综合来看,戏曲与舞蹈之间的差异与共性都非常明显,从艺术内涵上来讲,戏曲大于舞蹈,在传统文化艺术表现能力方面更突出,内容更丰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戏曲比舞蹈表现得更加灵活多变。

二、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戏曲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包容性很强的艺术门类,集音乐、舞蹈、美术、武术、诗词,戏剧等文学艺术元素于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戏曲中对舞蹈的运用,更注重于舞蹈在戏剧中逻辑的表达和动作技巧性使用。通过舞蹈对人物生活以及形象进行叙事性体现和解读,戏曲中表现技巧、表现形式、选题思路、动作创新等等都对舞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许多戏曲元素的运用以及表现手法的体现,极大丰富了舞蹈艺术形态。比如中国古典舞、民间舞蹈都吸取了戏曲中的表现手法和人物塑造手段,融合于舞蹈艺术形态中,并成为舞蹈艺术个性体现的重要因素。

(一)表现形式的融合

舞蹈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和内容美的融合统一来体现的,通过形式突出舞台艺术形象,让人们可以感知理解舞蹈深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因此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为形象美服务,通过表现形式创造舞蹈独特的艺术形象,从而为观众多侧面理解舞蹈内涵创造机会,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戏曲对舞蹈表现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造型

人物外部造型涉及到服饰及道具方面的运用。比如在舞剧《粉墨春秋》中,大师兄这个角色作为长靠武生,通过靠身这个戎装来突出他的角色特征,被叉靠旗,使人物显得更加威武庄严;厚底的靴子以及手中的长枪,塑造出武生威风凛凛的形象,突出阳刚之气。大师兄造型,所采用的面料、色彩以及款式,遵从了京剧中的武生装扮,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感,引发观众联想。在鼓子秧歌中,舞蹈设置了各种角色,如炮手、大鼓、探马、丁伞、花角、外角等,这些表现形式借鉴了戏曲中的各种角的设置。丁伞造型有京剧的色彩,带黑白髯口或者化妆,左手持伞,右手持铜铃,在舞蹈中扮演丑角儿的角色,戏剧色彩突出,也极具喜感。

2.舞台表现形式

戏曲的表现形式。在舞剧《粉墨春秋》中抖髯舞片断,就是利用京剧中的髯口进行表演,把绕、抖、搂、推、托、吹、捻、撩、挑、托、捋、甩等动作体现出来,头部不断摇晃中,配合全身的抖和颤,舞台上髯口纷飞,形成了独特舞蹈表现形式把舞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丰富了舞剧《粉墨春秋》的舞蹈表演形式,极具视觉冲击力。戏曲对中国古典舞的表现形式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扇子、剑等道具在古典舞中的运用,遵从了戏曲中这些道具的使用原则,具有打斗的形式美,同时兼具身体的柔美,神形兼备的艺术特征突出。

综合来看,戏曲表现形式在舞蹈中的运用,丰富了舞蹈的人物造型方式以及舞台表现手法。舞蹈创作融合戏曲舞台表现手法或借鉴舞台表现策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舞蹈的形式美。

(二)内容的丰富

戏曲对舞蹈的影响,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利用戏曲的表演内容丰富舞蹈的内容,这对于戏剧来讲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从内容上来看戏剧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利用舞蹈进行内容体现的过程中,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了融合,同时也为舞蹈提供了更多的内容选择。舞蹈在发展过程中,编创的创新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戏曲,通过戏曲,可以使舞蹈的内容表现更加多样化,增加舞蹈的叙事功能以及可欣赏性,使得舞蹈的表意作用得到加强。比如在大型舞剧《粉墨春秋》中,编导把蒲剧的跷功运用在舞蹈中,成为这个舞剧突出的艺术特征。6位男旦脚着寸跷,身穿水袖长袍,走上舞台,在狭窄的板凳边缘进行表演,走出了跷功退步、碎步、侧步、碾步、龙摆尾等等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尤其是配合水袖表现出来的飞燕、独立等舞蹈动作,更是加强了舞蹈表现的难度。这些都是山西蒲剧中的风格化动作,极大地丰富了《粉墨春秋》舞台表现。舞剧充分发掘和传承地方戏曲的特点,把地方戏曲文化融入到舞剧中,丰富了舞剧的文化内容。

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的开场舞中,呼韩邪单于带着自己的儿子复株累以及匈奴卫队来到汉朝王宫未央正殿,却发现没有任何一人,受到冷落的一行人心怀怨气;在汉元帝携卫疆带领的卫队出场,因为长年征战,双方积怨很深。于是卫疆同复株累各自带领卫队斗舞。两队人马的舞蹈就有突出的戏曲元素的应用,特别是卫疆带来的卫队,翻身、盾牌、弓箭的运用,使得整队人马孔武有力,而卫疆的连续空翻,手握长剑。把汉朝保家卫国的勇士们英姿飒爽的形象逼真地体现在舞台。丰富舞剧内涵和内容,渲染了舞台紧张的氛围,为舞蹈《昭君出塞》交待了历史背景。舞蹈中的道具运用也是传承于戏曲,受到戏曲的影响,盾牌、弓箭、长剑的使用,表明了勇士们戍卫边疆的决心和斗志,借物言志,升华了舞蹈的主题,为王昭君出塞的使命做出更好的铺垫。

戏曲对舞蹈内容创作方面的影响,丰富舞蹈的内在美,使得戏曲内容在舞蹈中得到传承和发扬,不仅使舞蹈形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更使舞蹈具有内容上的层次感,升华舞蹈的主题意蕴。对舞蹈创作来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体现,是对戏曲与舞蹈艺术共通性的把握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随着艺术发展的融合,戏曲与舞蹈这两个共生同源的艺术门类,会有更多的融合发展机会,舞蹈也会更多的借鉴戏曲内容表达方式和方法,利用戏曲突出舞蹈形式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与融合。

(三)动作的创新

戏曲融合舞蹈的动作进行主题的诠释和意境的体现,同时也对舞蹈动作的运用和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戏曲中的动作技巧、绝活、特技等,如翻身、开打等,为舞蹈所吸收,成为舞蹈的个性动作。戏曲唱、念、做、打四大艺术手段中做、打两项对舞蹈动作的影响最为突出。戏曲的动作具有高度程式化,比如生、旦、净、末、丑都有自己的绝活和身段套路,也就是行当。而文舞的持扇、帕、伞、水袖也是戏曲典型的动作。这些动作具有较高的虚拟性和写意功能,因此有静动结合、神行兼备的特点,成为戏曲典型的艺术表征。戏曲的这些动作对舞蹈的动作创新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古典舞中水袖就是是源于戏曲中水袖,表现出长袖善舞的舞台风格。挥动长袖形成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让袖在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舞蹈神韵表达中产生积极作用,比如在古典舞《桃夭》中,无论是向上挥舞长袖,还是长袖回转绕体,无论长袖掩面而笑,还是长袖左右舞动,都能增加舞台的活力,提升了舞蹈的空间感。扬袖、拂袖、抖袖、绕袖,讲究让是手腕、肩、肘等关节的配合,实现发力,通过手臂和手腕以及上小臂配合发力把袖子弹射、挥舞、上提、衔接等水袖表现形态。

古典舞基本功“翻身”的动作是对戏曲翻身动作的继承和发展。生、旦、净、末、丑各有的“翻身”动作和技巧有所不同。比如在旦角,特别是武旦、刀马旦等经常可以看到踢腿翻身、掖腿翻身等动作。在武生表演中掏腿翻身也是常见动作,也是靠把老生必有的表演动作。京剧的走边、起霸等表现形式中,“翻身”表现各异,利用“翻身”表现出来的不同节奏和速度、连接表现手法来塑造不一样的角色性格,从而形成与各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产生不一样的舞台观感,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中国古典舞对戏曲中“翻身”动作传承和创新,从舞蹈艺术视角加以处理,使之成为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上产生重要的作用。融合了中国戏曲“翻身”动作形成了自己的“翻身”训练体系。在古典舞“翻身”训练过程中需要把握腰与胯作为轴线的重要性,这是“翻身”舞蹈动作的关键所在,然后用手臂作为动力结合舞蹈需要完成连续或单一的“翻身”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拧、倾、圆、曲的艺术特征。充分地利用腰部的柔韧性实现身姿与手臂的连接配合,在收放顿挫中体现了古典舞蹈在空间流动的弧线艺术特点。比如在古典舞剧目《大师哥小师妹》中的开场中小师妹的各种“翻身”动作:点翻身、吸腿翻身、一圈串翻身等等,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突出古典舞刚柔相济的艺术特点,还体现小师妹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以及高兴的情绪。戏曲对民间民族舞蹈的动作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民族舞剧《小刀会》中舞蹈动作毯子功、跌、翻、滚、扑等戏曲动作技巧的运用,营造了舞台紧张的氛围,辅以一些兵器的运用,使得舞蹈气氛更突出,突出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

由此可见戏曲动作对舞蹈动作创新与融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些舞蹈动作借鉴戏曲动作的长处,形成自身的动作体系,比如说古典舞。而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借鉴戏曲的动作,融合舞蹈自身的特点,使得舞蹈更具有韵味。比如山西《鞭杆舞》的打棍动作,就充分的利用戏曲打的技巧,与舞蹈的民间动作结合起来,突显地方舞蹈的特色。可见戏曲对舞蹈动作的创新发展影响深远和广泛,并且这种影响还在持续发展。

(四)选题的多样化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选题广泛,在戏曲界流传着一句话: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三列国。这句话是充分地说明了戏曲选题范围非常之广,上到国家大事,历史事件,下到平民百姓,家长里短,内容丰富,故事题材不受限制。通过戏曲剧目的艺术化处理,实现真善美的弘扬,对一些丑恶现象进行批判和抨击,实现戏曲的社会价值。现代戏曲有很多选题是古为今用,以古代事件对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隐喻批评或者是影射。丰富的戏曲资源也就为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题创作参考。在舞剧、古典舞创作方面,选题更倾向于向戏曲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国第一部舞剧《宝莲灯》就是以同名的戏曲改编而成。戏曲选题方面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直没有中断过。再如在大型舞剧《昭君出塞》就是参考京剧剧目《昭君出塞》进行改编,一改以往历史上对王昭君悲怨命运的刻画,把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与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边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生。王昭君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符号,在今天来看,这个舞剧更有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策略,不仅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和发展,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寓意。而大型舞剧舞剧《粉墨春秋》把中国戏曲发展与伶人们的学习和奋斗的故事,缩小在一个梨园戏班中,通过师傅以及徒弟们之间的故事以及情感刻画了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的江湖恩怨,给观众呈现了戏曲创作以及发展中的艰辛与困难;《粉墨春秋》反映了人生百态、社会冷暖、人情事故,强化了戏曲人为了戏曲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给观众塑造了一批励志人物形象。同时《粉墨春秋》利用戏曲选题,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弘扬。戏曲也为民间舞蹈提供了大量的选题,比民间社火中的一些舞蹈,现在流传的广场舞等等,都有一些戏曲表现形式。比如山西稷山民俗舞蹈《鞭杆舞》其取材就是戏曲《西厢记》的内容,还有打棍这个传统的民间舞蹈就是戏曲的《三国戏》的内容,利用戏曲“打”进行舞蹈舞台体现。

因此从创作题材上来讲,戏曲使得舞蹈的创作更加丰富,人物形象也更加多样化,而从目前艺术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来看,戏曲元素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更为广泛。戏曲对舞蹈选题多样化的影响更深入,为舞蹈编创带来了灵感,丰富了创作素材,使得舞蹈具有浓厚的戏曲风格特点。

(五)艺术表现力提升

舞蹈艺术创作的本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国戏曲对舞蹈创作的影响,是丰富舞蹈审美特征,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处理,表现出极大互补性;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有助于人们理解艺术创作主体和作品主题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戏曲可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这也丰富观众审视舞蹈作品的视角,从更多的角度来鉴赏舞蹈的形式美。并进一步理解舞蹈的创作内容。所以戏曲在舞蹈内容上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舞蹈借鉴戏曲的重点,以戏曲多样化的舞台内容处理策略,扩大舞蹈作品内容和内涵,从而升华舞蹈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舞蹈创作在选题和动作方面能有更多的戏曲思维,突出舞蹈人物形象特征,塑造性格鲜明的舞台角色。总之,戏曲对舞蹈的影响,最终会体现在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提升,从而使舞蹈具有更深刻的艺术内涵。

三、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的启示和思考

戏曲在舞蹈创新发展中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和作用,并在舞蹈中表现出很强大的叙事、表意、抒情功能,因此利用好戏曲,可以在舞蹈创作中有更多的创新思维表现。

(一)抓住共性,集思广益

戏曲与舞蹈之间存在着许多艺术共性和相同点,因此从共性出发,借助戏曲完成舞蹈创作,可以实现集思广益,拓展创新思维,把戏曲文化与舞蹈文化融合到一起,以舞蹈的编创思维去解构戏曲文化,会使舞蹈产生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和美感,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底蕴。如《粉墨春秋》这个舞剧对梨园文化以及戏曲人的精神进行解读,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为观众深入理解戏曲以及戏曲人提供了更多的观照。

(二)编创创新,戏舞融合

戏曲作为我国的一种艺术形态,在文化多元化今天,表现得越来越小众。但是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包容性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可以把戏曲作为舞蹈编创创新的宝库,用现代思维去发掘戏曲在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发展、舞台表现形式方面的优势,从而借助戏曲元素进行舞蹈创作,从而突出舞蹈的创造创新能力,比如《粉墨春秋》、《昭君出塞》等大型舞剧对戏曲元素的借鉴和使用,戏舞充分融合。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舞蹈创新发展的尝试,为艺术融合提供更多的机会。

结论

综合以上对中国戏曲对舞蹈发展影响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戏曲对舞蹈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视角的,从舞蹈表现形式、舞蹈内容丰富、主题的选择、动作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充分体现戏曲在舞蹈发展中,对其艺术表现力的提升是多样化的。

2 戏曲与舞蹈都源自古代乐舞,有共同的渊源,这给舞蹈编创的创新提供了更多资源,也为舞蹈编创拓展了创新的空间。抓住共性,集思广益,戏舞融合,可作为舞蹈编创的重要方向。

诚心的跳跳糖
暴躁的豌豆
2025-08-18 07:13:10
没有。

末代皇帝傅仪有没有后代子孙。血缘最近的后代,也就是他的亲兄弟的后代。

溥仪有两个弟弟, 溥杰, 溥任.。溥杰和日本贵族女子嵯峨浩结婚,有两个女儿.长女慧生于1957年因恋爱问题在日本自杀。

溥任有三子.。

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傅仪一生有5个老婆,但在第一个老婆这里提到过因为没有子女是自身问题。

1922年11月30日,婉容嫁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册封为皇后。由于溥仪身体原因,婉容婚后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