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测试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一、永磁同步电机检测
1、检测项目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整机系统可检测电机交流耐压、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热敏阻值、反电动势,可选配匝间耐压、空载性能,其中空载性能可分别检测驱动器输入端和驱动器输出端数据。
2、检测过程
将永磁同步电机与检测设备连接好,按动启动按钮即可一站式检测所有设定参数。
3、检测结果
此种测试可所有项目一键测试,减少测试工序和人员,降低企业成本,且所有测试数据均自动存储,对接MES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共享。
二、交流异步电机检测
1、检测项目
可检测交流异步电机整机,检测项目与永磁同步电机相同。
除此之外,交流异步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均可一站式检测电机常规性能及可靠性能,主要测试项目为堵转性能、温升试验、短时过压试验、短时过流试验、短时过转试验、超速试验、输入电参测量、输出机械参数测量及效率等,统一称这种检测仪器为测功机。
2、检测过程
将电机放置于测功机机头,按动启动键即可检测。
测功机适用于实验室电机研发、生产、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航空航天、科研院校及电机生产厂家,为用户自主研发提供硬件测试保障,协助用户完善设计方案,验证产品质量。
三、汽车动力总成检测
1、检测项目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汽车动力总成测试主要测试项目有:交流耐压、直流耐压、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
2、检测过程
将电机与检测设备连接,即可检测。
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为电池,电机和电力系统,主要的维护项目也是围绕着这三大件进行的。其次是制动系统、底盘检查丶灯光检查丶轮胎检查等项目的维护。首要任务是需要经常维护的部件当然就是动力电池组了,动力电池组对新能源车辆的至关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新能源车辆的汽车车主朋友需要定期维护动力电池组的状况,以防动力电池组出现亏电的状况,还需要注意排除安全隐患。
再者就是电机了,电机是驱动新能源车辆驾驶的关键部件。和传统燃油车相同,新能源车辆的电机同样是需要定期实行冷却液的更换的;然后才是电路检测。对比于燃油车的电路,新能源车辆的电路要复杂得多,与此同时电压也必须高得多。出于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定期维护接头有无松动,线路有无老化等等。最后,除了对新能源车辆的三电系统实行检测之外,我们也是要对新能源车辆的刹车片,轮胎以及雨刮器等常用易损件实行检测。比如说检测轮胎胎压是不是正常,刹车片是不是出现了老化等等,千万一定不要疏忽大意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常用检测设备有空气滤清器试验台、软管脉冲疲劳试验台、离合器综合试验台、转动带疲劳试验台、刮水器系统综合性能试验机、暖风性能试验台、玻璃升降器试验台、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等产品。
一、新能源检测设备首先应该是力学方面的检测:
1.拉力试验机:用于测试汽车线材线缆类拉断破坏性能测试。(推荐海达HD-B604系列及HD-B615系列)
2.插拔力试验机:用于测试充电枪和充电桩的插拔寿命测试,以及端子插拔力测试(推荐海达HD-K801系列)
二、新能源检测设备再就是模拟环境的可靠性测试模拟环境试验箱除了高低温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淋雨试验箱,老化试验箱以为,还有整车的高低温试验房。因为新能源汽车相比以前的汽车而言,电气安全性是需要更多考量的。整车必须在模拟的气候条件下的一些老化性能检测。
三、另外的一些辅助方面的检测设备装检测设备,信赖性检测设备跟普通的检测设备基本上差不多。还有些客户是需要三综合设备,振动台等。
四、此外还涉及一些汽车性能相关检测仪器空气滤清器试验台、软管脉冲疲劳试验台、离合器综合试验台、转动带疲劳试验台、刮水器系统综合性能试验机、暖风性能试验台、玻璃升降器试验台、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等产品。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绝缘电阻测试标准:原理
绝缘监测的工作原理主要有电流传感法、对称电压测量法、电桥电阻法、低频信号注入法等。其中,低频信号注入法应用最为广泛。在其中产生一个正负对称的方波信号,绝缘阻抗监测仪的接线端子与DC高压系统和底盘之间的绝缘电阻RF构成测量电路。通过收集采样电阻上的分压来计算RF值。DMG2670数字兆欧表由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该表输出功率大,短路电流值高,输出电压等级多(共有四个电压等级)。其工作原理是,机器中的电池通过DC/DC转换产生的DC高压通过被测产品从E极到L极,然后产生一个从E极到L极的电流。经过I/V转换后,测得的绝缘电阻值通过分压器直接显示在LCD上。
新能源汽车绝缘电阻测试标准:功能
利用电动汽车绝缘测试仪对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电气绝缘性能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车辆在绝缘状态下运行,对于保障乘客人身安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车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朋友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绝缘电阻测试标准了。车辆里很多东西都是电的,很多东西都是铁的。朋友们都知道铁可以导电,人一不小心就会被电到,所以绝缘监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小伙伴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绝缘电阻测试标准,在车子上非常多东西全都是有电的,非常多东西全都是铁的。小伙伴们也全都知道,铁可是会导电的,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电着,所以绝缘监测还是很必用的!
@2019
第二步,设置新能源汽车绝缘安规检测仪的绝缘测试参数
第三步,按“启动”按钮,启动新能源汽车绝缘检测,测试结束后,测试数据自动显示
以上就是新能源汽车绝缘检测方法
当然需要做的,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辆都需要做安全碰撞测试,这样才能测试出车辆的安全性能,以此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在这里举例,其中在最高的25%偏置碰撞中,比亚迪汉利用其车身优势,车身前部分段充分吸能,A、B、C柱,门槛,纵梁等47处关键部位则采用超高强钢及热成型钢材质,用量达到97KG,互相形成充分的支撑,一方面控制碰撞减速度,降低对乘员所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坚固的车身较好的维持了乘员舱的完整性,入侵量得以控制。不得不说这款车在安全碰撞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说明我们国产车在安全上做足了功夫。
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其具体内容大约包括两个方面,正面和侧面碰撞。碰撞测试的内容各个国家标准不同,美国40%ODB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小时,侧面碰撞速度为50公里/小时,我国正面100%刚性壁碰撞速度为50公里/时,40%ODB正面碰撞速度为64公里/时,侧碰速度为50公里每小时。碰撞测试成绩则由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
总的来说,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碰撞测试是必须进行的,因为这关乎到驾驶员和乘客们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在不断的增大,交通事故率每一年都要比每一年高,除了自身的驾驶技术以外,汽车的防碰撞能力必须要有,不然很容易就会造成车内人员出现伤亡的情况,这就足以见得安全碰撞测试对于汽车是多么的重要。
事实上,PHEV版的车在后备箱地板上有一块面积相当大的电池组,不仅可以给电机供电驱动汽车,而且对整车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安装在红旗H7 PHEV车型的发动机舱内,但由于现场没有机会打开,所以无法给大家展示。总的来说,以上就是H7 PHEV车型和普通版的区别:增加了质量,增加了电池、电机和BMS电池管理系统。
那么这些添加的东西会对碰撞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虽然目标速度相同,但质量越大,碰撞时的能量越大,即碰撞会比质量较小的车更激烈。其次,增加的电池会带来很多隐患:电池被撞击侵入乘员舱后会移位,并被压碎、烧毁、爆炸,电池破裂导致电解液泄漏,电池泄漏导致触电。
-碰撞形式
在一般碰撞机构的测试中,主要有100%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25%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等。除了固定的障碍物,还有移动的汽车和柱状物体。不过,这次与红旗H7相撞的PHEV车型是一辆解放J H6 重卡。
-与传统能源汽车共享的测试数据是什么?
碰撞中车门没有打开,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驾乘人员的作用。碰撞后,H7的客舱外观保持相对完整,a柱部分没有明显变形,四个车门可以从外部轻松打开,为实际交通事故中的救援行动节省了时间。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独特的测试数据?
新能源汽车的碰撞数据,除了和常规汽油车一样的内容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验后的电池组是否损坏,碰撞后是否有泄漏的风险。由于红旗H7 PHEV的电池组布置在后备箱的地板上,所以在正面碰撞中100%不会受伤。
编辑摘要:
从本次碰撞结果来看,红旗H7 PHEV在中国品牌首次新能源汽车碰撞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它不仅在传统能源汽车的评价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新能源汽车的独特数据中也得到了合格的评价。当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测试和明年要实施的C-NCAP测试方法不一样,所以没有参考意义,但是和车的碰撞更接近实际路况。无论如何,这次碰撞是对H7 PHEV车型的考验。虽然无法预测它在未来C-NCAP测试中的表现,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2019
为切实解决电动 汽车 在极寒环境充电困难、无法启动等技术瓶颈问题,2017年以来,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由北京理工大学孙逢春院士牵头,整合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北理工、郑州宇通、湖南华强、盟固利等优势研发资源,开展了针对极寒条件下的一系列新能源 汽车 整车关键技术研发。2018、2019年,研发团队就曾携北汽新能源 EX3、EX5及北汽福田欧辉大巴前往黑龙江黑河,进行了早期的极寒测试,验证新能源 汽车 在极寒环境下的电池保温状况与续驶里程衰减情况。
本次极寒测试是2017年以来的第三次,也是针对整体极寒技术群进行的“收官”测试。测试现场,北汽新能源的2辆乘用车、北汽福田的4辆大巴车针对车辆在极寒环境下,动力电池无法进行正常充放电的问题,现场进行了电池温升试验。6辆车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放置超过48小时后,进行了超低温冷启动测试和超低温热泵空调测试。现场通过连接测试车辆的大屏幕,大家观测到了动力电池电芯温度由零下18度,以7℃/min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零度以上,并成功进行了启动。同时,试验车辆搭载的热泵空调也正常平稳运行,现场测试取得圆满成功。
孙逢春院士在采访中表示,本次极寒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全气候电池、低温增焓空调、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新能源 汽车 突破严寒禁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无惧超低温严寒,并且能够保持与常温状态下几乎相同的续驶里程。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采访中表示,此次极寒环境下的技术研发项目,北汽新能源全力攻克了极寒环境下多个纯电动乘用车的关键技术,突破了新能源 汽车 的低温技术瓶颈,为未来新能源 汽车 走入寒区市场做好了技术储备。
福田 汽车 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秦志东表示,这一系列极寒技术的瓶颈突破,切实解决了新能源 汽车 在超低温环境下能不能跑、能不能跑的好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车型提供极寒条件下的技术支持,开拓了整个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市场“疆域”。
据悉,此次北汽新能源针对极寒环境研发的系列技术,包含了驻车保温、远程充电保温、电池速加热、矩阵闪充、低温行车能量自适应、能量智能回收、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等一系列极寒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新能源 汽车 在极寒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提高低温下的整车续航里程和充放电能力。经过这样的技术“加持”,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从容面对极寒低温的环境,突破新能源 汽车 在严冬时的续航里程衰减痛点,为新能源 汽车 的“二次破局”,进行更大范围市场推广奠定基础。
此次孙逢春院士团队带领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团队开展的极寒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技术方面,再次走在世界前列。未来,随着极寒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的各项技术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 汽车 销往东北、内蒙古等高寒地区市场,将不再是梦想,中国的新能源 汽车 将再无禁区。
责编:黎晓珊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