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生物质能 > 正文

铀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香蕉蜡烛
乐观的口红
2022-12-22 05:35:21

铀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最佳答案
激动的薯片
忧郁的饼干
2025-08-16 04:15:31

铀是不可再生资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氚氘碰成更大的原子核要放出巨大的能量,那么把得到的原子核打成小块则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目前人类是没有办法提供这么大的能量把它们打成小块的,既然办不到当然是非可再生资源。

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non-regenerated energy resources)两大类。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非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总有枯竭一天的能源称之为非再生能源。

最新回答
隐形的手套
害羞的芝麻
2025-08-16 04:15:31

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一些矿物质分解提炼得到的,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燃料也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是靠生物生产或提供能源的,生物可以通过种植或生产得到,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

故选:b.

聪明的向日葵
怕黑的微笑
2025-08-16 04:15:31

其他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

(一)核能

核能是指核燃料经过核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铀是目前利用最广的核资源。核能的利用主要是通过铀等放射性元素的裂变来建立核电站。核能已成为地壳中除石油、天然气和煤以外最成熟、最重要的能源。核能最显著的优越性表现为:能量巨大,非常集中;资源丰富;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运转安全可靠,环境清洁等。

核能的能量之大是十分惊人的。据计算,1 kg 235 U在裂变后可以释放出相当于2500 t优质煤或1000 t石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如果把1 kg 235 U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则可发出2.5×106 kW·h的电力。世界核能资源丰富,广泛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世界陆地上的铀矿总资源量,据估计大约在990~2410万吨之间,其中以北美洲最多,其次是非洲。铀矿具有放射性,开采条件要求较高,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已被探明并可以开采的铀资源约有400万吨。人类已利用的铀资源只占铀资源总量极小的一部分。

近二十几年来,世界的核能开发和利用日益深入。由于核电站在技术上成熟、运行上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目前世界上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核电站。除核电站外,核能还广泛用作火箭、航天飞机、潜艇、破冰船等的动力。我国核能利用起步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建成江阴、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

(二)地热能

地热能是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热资源。地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热异常区,称为地热区。地热资源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热水型、蒸汽型和热岩型。有的地热区储有丰富的地下水,它们从周围储热岩体中获取热量,变成热水,这就是热水型的地热能。地下热水是最常见的地热能,也是当前技术条件下最容易利用的地热资源。温泉就是天然出露的地下热水,也就是热水型的地热能。有的地热区岩石中有较大的空隙度,岩石空隙中的水分在高温作用下呈气体状态,蒸汽温度一般在150 ℃以上。这种蒸汽型地热能比较罕见,但利用价值较高,可以直接作为能源,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有的地区地下水贫乏,而岩石温度很高(在100 ℃以上),为热岩型地热能。利用这种地热能,需要凿井注水,使水同灼热岩体接触,形成热水或蒸汽,然后引到地面使用。世界上已经开发的地热资源基本上产自现代和近代火山区及年轻的造山带地区,开采深度小于2~3 km。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又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它的开发利用,对于发展生产、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公害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从世界上第一座地热电厂建成距今已有近一个世纪,但是直到近三四十年来,才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发现和打出地热泉和地热井7300处。地热能的利用领域也在逐步扩大,其中主要有采暖、发电、育种、温室、水产养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与环太平洋地热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

(三)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

生物质能是指用植物或动物的能量作为能源。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就是生物质能,包括燃烧柴草、用牲畜耕地等。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生产、消费的不平衡,至今世界上仍有大约占世界总数1/4以上的人口以生物质能为主要生活能源。对生物质能的利用,一方面必须做到在可再生循环的状态下加以利用,另一方面要尽量做到综合利用,以便使生物质能发挥更大的效益。

水能、风能、潮汐能和太阳能也是重要的能源类型,但它们受到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但是,由于这些能源具有清洁性、可再生性等优点,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它们的利用,有的已经有较悠久的历史和可靠的技术性,有的还处于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人类目前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可燃有机矿产,从长远来看,这些矿产最终将趋于枯竭。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开发利用核能以及可再生的能源。要真正做到广泛地利用核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还需要解决许多经济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聪慧的香氛
玩命的野狼
2025-08-16 04:15:31

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 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太阳光热辐射能) 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 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 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副标题回答:

水能属于来自太阳能源。水能指水的重力势能,也就是水电站的拦水大坝,先将水拦住,使水面升高,积蓄其重力势能,然后在水坝较低的位置开导流通道,引导水流冲击发电机的水轮叶片,这是先将重力势能转化成水流的动能,再推动发电机转变为电能。

水是高山冰雪融水或者地表水经过聚积形成的河流,冰雪和地表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来源于江河湖海的蒸发,而水的蒸发则是由于太阳的辐射热。所以说水能是来自于太阳的能源。

扩展资料:

能源种类繁多,而且经过人类不断的开发与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经开始能够满足人类需求。

来源分类:

①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除直接辐射外,并为风能、水能、生物能和矿物能源等的产生提供基础。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正是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②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如原子核能、地热能等。温泉和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就是地热的表现。

地球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它是一个大热库。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一般厚度为几公里至70公里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它大部分是熔融状的岩浆,厚度为2900公里。火山爆发一般是这部分岩浆喷出。地球内部为地核,地核中心温度为2000度。可见,地球上的地热资源贮量也很大。

③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

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能源

精明的导师
细腻的草莓
2025-08-16 04:15:31

铀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亿年~数十亿年)。此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铀-226~铀-240)。

铀在地壳中的含量不低,比汞、铋、银要多得多,但是铀却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铀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物质,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因此,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的金属铀,它总是以化合状态存在着。而且由于提取铀的难度较大,所以它注定了要比汞这些元素发现的晚得多。尽管铀在地壳中分布广泛,但是只有沥青铀矿和钾钒铀矿两种常见的矿床。

即平均每吨地壳物质中约含2.5克铀,这比钨、汞、金、银等元素的含量还高。铀在各种岩石中的含量很不均匀。例如在花岗岩中的含量就要高些,平均每吨含3.5克铀。一立方千米的花岗岩就会含有约一万吨铀。海水中铀的浓度相当低,每吨海水平均只含3.3毫克铀,但由于海水总量极大,且从水中提取有其方便之处,所以目前不少国家,特别是那些缺少铀矿资源的国家,正在探索海水提铀的方法。

虽然铀元素的分布相当广,但铀矿床的分布却很有限。铀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南非、西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据估计,已探明的工业储量到1972年已超过一百万吨。中国铀矿资源也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