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老师你好,我是学新能源汽车的,请问较好的关于这类的书,能推荐几本

优秀的康乃馨
怕黑的唇膏
2022-12-22 05:20:50

老师你好,我是学新能源汽车的,请问较好的关于这类的书,能推荐几本

最佳答案
傲娇的老虎
凶狠的鞋子
2025-08-15 20:55:35

你好,新能源汽车分为几个板块,例如:车身设计、底盘设计、低压设计、高压设计、系统电控设计及总布置等相关专业,你是偏重于那一块?我自己本身是学电气设计的,给你推荐几本我自己看的书吧:1、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王庆年、曾小华 化学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2、汽车工程手册(10):新能源车辆设计篇 日本自动车技术会 (编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 (译者)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注:此书为丛书系列,如果你是学底盘设计的话,可以购买第5册,不过价格比较贵);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谭晓军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上,仅供参考!

最新回答
阔达的往事
跳跃的蛋挞
2025-08-15 20:55:35

热能与动力工程其实是很多个专业合并的集合体,分很多方向,按专业分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低温工程及制冷技术三个小专业。但是这个一般在研究生阶段才分得比较细。按研究方向,电厂、内燃机、工业炉、空调制冷、核工程、热处理、能源造船等方向。

毕业后的去向可以使设计院,电厂,船厂,钢厂、重机、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生产单位或技术部门,具体还要看是什么学校毕业和学历高低。

知性的糖豆
俭朴的砖头
2025-08-15 20:55:35
我就是学这个专业的!!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分类比较多:

1.学习锅炉,蒸汽轮机的:电厂。

2.冶金炉、冶金方面的:钢铁厂、冶金炉设计院等。

3.内燃机、燃汽轮机方面的:汽车厂、飞机制造场。

4.建筑采暖,暖通方面的:建筑业。

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成问题,现在能源问题突出,以后人才肯定抢手。

高挑的小蝴蝶
结实的鲜花
2025-08-15 20:55:35
还可以。

该专业培养具有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及能源的利用与转换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主要有汽车厂、摩托车厂、内燃机厂、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及高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公共基础课,机械类基础课(如制图、力学、金属材料等),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类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软件基础、CAD等),热工基础课(如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工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和选修课有:热交换原理与技术,热工系统优化设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动力系统与装置、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技术、动力机械、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太阳能工程、干燥原理与技术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前景 本专业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力发动机和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液压技术、液力传动、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试验、发动机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等。 所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能源与动力设备的行政管理、内燃机及新型动力设备的开发研制、内燃机排放控制、新能源利用、汽车工业、兵器工业、环保工业、交通运输业、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业等方面的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前景:主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的安装、开发、营销等工作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过时的汉堡
笑点低的面包
2025-08-15 20:55:35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前景 本专业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力发动机和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液压技术、液力传动、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试验、发动机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等。所授学位 工学学士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能源与动力设备的行政管理、内燃机及新型动力设备的开发研制、内燃机排放控制、新能源利用、汽车工业、兵器工业、环保工业、交通运输业、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业等方面的工作。热能与动力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前景:主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的安装、开发、营销等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燕山大学、华北工学院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省】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鞍山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江苏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工业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省】集美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平顶山工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贵州省】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

明理的发带
狂野的雪碧
2025-08-15 20:55:35
石油炼制工程

化工热力学 *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关系不大。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人才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流体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 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博士

主要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流体力学实验 等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

根据专业方向不同,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内容转自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交流论坛——微动力社区

合适的铅笔
舒服的鸭子
2025-08-15 20:55:35
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电厂与热科学基础理论、系统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胜任能源动力工程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管理、营销和教学等各项工作,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方向结合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根据热能工程领域对人才要求的实际情况,着力于燃料洁净燃烧技术、高效换热技术、节能与环保、制冷与空调、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和综合训练,使学生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备从事热电设备制造、运行和管理的能力,并以能源高效利用和生产过程污染治理为特色,培养高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换热器设计、汽轮机原理、环保技术与设备、洁净煤技术和热力过程自动控制、热力发电厂、空气调节、制冷原理与装置、新能源与节能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CAE基础等。

深造机会:本专业方向所依托的主要学科在我校设有热能工程、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等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成绩优秀者可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就业情况及趋势:毕业生可以在电力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能源、环保相关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在全国人才需求量排行榜上一直稳居前列,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