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和能源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要给你区分一下概念。能源指看得见摸得到,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而能量是我们无法控制,只能限制;看不到更摸不到的东西。能源是物质所含的一种存在方式,而能量是能源的体现。能源可以重复循环利用,而能量必须守恒,即不凭空消失,不凭空出现。科学家所谓的无限,是指能源的无限利用性,即以一种形式出现,过一段不定时间,又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但是本质没有发生改变
区别一、释义不同:
能量:
1、表示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可分为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等。一种能量形式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单位是焦耳。简称能。
2、比喻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
能源:指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需要的能量的来源。现在,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水能、风能等是主要能源。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的利用已发展。对潮汐、地热的利用已开始。
区别二、用法不同:
能量:能量能被储存在能源中,能量是虚拟物。
能源:能源是储存有能量的介质(物质),能释放出能量。
扩展资料
一、能量的近义词:力量 [ lì liàng ]
解释:力气。
引证:杨朔 《我的改造》:“力量是从群众当中来的,离开群众,我是多么渺小,多么的孤单啊!”
二、能源的近义词:动力 [ dòng lì ]
解释:使机械做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畜力等。
引证: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能量与能源是不同的概念。所谓能量,是指物体做功的能力。能量的形式很多,如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重力位能等。能源物质中储存着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为人类提供各种形式的能量(见下表)。如煤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能,通过燃烧释放出热能,即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如果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等机械,可以将热能进一步转变为机械能或电能,就可以做功。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
1、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
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
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扩展资料
我国节能对策:
1、努力改善能源结构。为了解决我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结构,减轻能源对环境的压力,必须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包括优先发展优质、洁净能源,如水能和天然气;在经济发达而又缺能的地区,适当建设核电厂;进口一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气等。
2、提高能源利用率,厉行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厉行节约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措施如下:
(1)、对一次能源生产,应降低自身能源。对一次能源使用,应合理加工、综合利用,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2)、开发和推广节能的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如连续铸钢、平板玻璃浮选法生产、化纤高潮湿法纺织、连续蒸煮造纸等。
(3)、发展煤矿、油田、气田、炼油厂、电站的节能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利用。
(4)、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如限期淘汰低效率、高能耗的设备;更新工业锅炉、风机、水泵、电动机、燃机等量大面广的机电产品;改造工业炉窑和中、低压发电机组;改造城市道路、减少车辆耗油。
(5)、调整高耗能工业的产品结构。
(6)、制定并实施鼓励和促进节能的经济政策,包括能源价格、节能信贷、税收优惠及节能奖罚等。
3、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由于煤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因此,除了发展煤坑口发电,以输送电力来代替煤的运输外,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
4、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改造石油加工和调整油品结构。石油和天然气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而且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因此,应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禁止直接燃烧原油并逐步压缩商品燃料油的生产。
5、加快电力发展速度。发展经济,电力必须先行。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电源结构,提高水电的比重。加强区域电网,增加电网容量,扩大电网之间的互联和大电网和优化调度。
6、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应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以补充常规能源的不足。在农村和牧区,应逐步因地制宜地建立新能源示范区。
7、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扭转农村严重缺能局面。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风力提水、地热采暖、地热养殖、种植快速生长树木等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的主要措施。
8、改善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煤气是今后城市生活能源的主要形式、供暖、供热水也将是城市居民的普遍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的煤气、实施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是城市能源的发展方向。
9、重视能源和环境保护。防止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将是能源利用中长期的,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约能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能源指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资源和能源的区别如下: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能源指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资源”比“能源”的涵盖范围大。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如按使用状况分类,有常规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包括核燃料、地热能、太阳能等);如按能源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像煤、天然气、水能、风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煤气、原油加工品、火药、电能、沼气等;有些能源,如火山能、地震能、雷电能、宇宙射线能等还未能被人们所利用开发,期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能源可以根据其成因、性质和使用状况进行分类。
参考资料: 江苏海国节能审计事务有限公司
“能源”这一术语,过去人们谈论得很少,正是两次石油危机使它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那么,究竟什么是“能源”呢?关于能源的定义,目前约有20种。例如:《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日本大百科全书》说:“在各种生产活动中,我们利用热能、机械能、光能、电能等来作功,可利用来作为这些能量源泉的自然界中的各种载体,称为能源”;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可见,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
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准确说,能源是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
人们通常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世界能源委员会推荐的能源类型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核能、海洋能和地热能。其中,前三个类型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源。已被人类认识的上述能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为人们所需的某种形式的能量。比如薪柴和煤炭,把它们加热到一定温度,它们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并放出大量的热能。我们可以用热来取暖、做饭或制冷,也可以用热来产生蒸汽,用蒸汽推动汽轮机,使热能变成机械能;也可以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变成电能;如果把电送到工厂、企业、机关、农牧林区和住户,它又可以转换成机械能、光能或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