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网频率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中国大陆的电网频率是50Hz。
工频一般指市电的频率,在我国是50Hz,其他国家也有60Hz的。
不同的频率对电网供电的各方面影响是不一样的。通常一个国家的电网频率是固定的,所有为这个国家和地区供应用电设备的厂家必须按照这个频率制作设备才能正常使用。具体频率定的多少由各个国家自己按照国际习惯定义或者自己定义。
我国电力工业部1996年发布施行的《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频率的允许误差为:
①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及以上的为±0.2HZ
②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以下的为±0.5HZ。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供电频率允许误差不应超过±1.0HZ 。
各国电网频率表
地区或国名工频
中国台湾 Taiwan 60Hz
中国大陆 China50Hz
中国香港 Hong Kong 50Hz
日本 Japan60Hz
南韩 South Korea 60Hz
新加坡 Singapore 50Hz
印度 India50Hz
印尼 Indonesia50Hz
泰国 Thailand50Hz
马来西亚 Malaysia50Hz
越南 Vietnam50Hz
俄罗斯 Russia 50Hz
英国 U.K. 50Hz
法国 France 50Hz
德国 Germany50Hz
爱尔兰 Ireland50Hz
意大利 Italy 50Hz
瑞士 Switzerland 50Hz
荷兰 Netherlands50Hz
丹麦 Danmark 50Hz
波兰 Poland50Hz
美国 America 60Hz
加拿大 Canada 60Hz
巴西 Brazil 60Hz
哥伦比亚 Colombia 60Hz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频率的允许偏差规定为:电网装机容量在300 万kW 以上的,为±0.2Hz电网装机容量在300 万kW 以下的,为±0.5Hz。
中国最早的交流电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是局部的小型电网,设备由各发达工业国提供,规格五花八门。
中国基本统一后,选定了公制为中国的度量衡标准,故电网的建设开始全面转向公制基础。1949年以后,中国的工业化全面转向苏联模式,电网建设也遵照苏联标准,而苏联采用的也是欧洲标准,于是220V/50Hz最终定为中国的电网标准。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东北地区及上海市有部分原租界地区,用的是110V电压标准,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才统一使用220V电压。
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频率偏差值可以放宽到±0.5HZ。
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为50Hz或60Hz,中国大陆(包括港、澳地区)及欧洲地区采用50Hz,北美及台湾地区多采用60Hz,日本则有50Hz和60Hz两种。频率对电力系统负荷的正常工作有广泛的影响;系统某些负荷以及发电厂厂用电负荷对频率的要求非常严格。
扩展资料: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频率是电力系统保持一致的运行参数。电网的频率是由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决定的,当发电功率与用电负荷大小相等时,电网频率稳定;发电功率大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升高;发电功率小于用电负荷时,电网频率降低。
要想保持频率不变,就要保持发电机的转速不变;要想维持发电机的转速不变,就要保持稳定的负荷。通过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可保持系统功率的供需平衡,使频率维持在一个变化较小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Chen Snapdragon
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437505/answer/26197809
来源:知乎
电压和频率是电网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指标,是正弦波的两个衡量量,就像你衡量一个东西好坏的两个标准,二者应该说是并列平行的关系。不过,我想说二者最大的联系应该是在电网稳定性上。下面,来分析分析电压和频率。电压和频率分别用来衡量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是否满足负荷要求的标准。首先说说频率,频率关系到整个系统是否有功功率平衡,单机系统可以用功角稳定概念来解释,多机系统可以用相对功角来解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观察系统的频率是否偏差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即小扰动回归到原有的频率和相角,大扰动建立新的稳定点,但是频率仍保持50Hz,发电机的相对相角可以改变。总之,频率的稳定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关键是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解释还没有更为先进的理论。再说说电压,电压是整个系统最为飘忽的量,我们通常说电压与系统无功功率有关,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更为准确的说法是系统稳定运行时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有关。电压的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电压的稳定还与负荷的功率接受有关,负荷可以用感应电机模型代替,其P-U曲线是一个“”曲线,即功率P在电压不断下降的过程中是一个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负荷吸收的功率在P增长的范围内电压都是可以稳定的,但是负荷吸收功率大于那个Pm从而导致在P下降的范围时,系统的电压就开始失去稳定,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比频率失去稳定更为严重,不仅造成全网电压偏低甚至全网断电,同时频率也在下降过程中无法稳定。说到这里,应该明白了频率实际上比较好控制,而电压却不怎么好控制,它可以说是关系到整个电网生死存亡的量。一言以蔽之,电压稳定是频率稳定的前提。
电频率一般指电流频率。电流的频率是指电场的频率,由于电场磁场的相互转换,在高频时就形成了电磁场.也就是说交流电1秒钟内的变换次数。
在电磁学里,电磁场(electromagnetic field)是一种由带电物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电磁场与带电物体 (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兹力定律来描述。
随时间变化着的电磁场( electromagneticfield)。时变电磁场与静态的电场和磁场有显著的差别,出现一些由于时变而产生的效应。这些效应有重要的应用,并推动了电工技术的发展。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然而,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转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
它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和电力系统中的有功负荷有关系。当发电设备的出力小于负荷时,系统频率就会下降。反之系统频率上升。
电力调度会预先估计用电负荷,给每个电厂分配发电任务,然后根据日负荷曲线进行及时调整,比如晚上5、6点左右,大家都开始做饭,是用电高峰,那么就会要求电厂增加出力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
频率反映周期量变化的快慢。
常说的交流电是指周期变化的、正负交替的电量。而频率就是其变化周期的倒数。例如,电网的交流电每20mS变化一次,其频率为20mS的倒数,50Hz。
字面意义看,直流电变化的周期为无穷大,其频率为零。
广义上讲,直流电一般指极性不改变的电量。
极性不改变不意味着信号不变化,比如说,常见的直流脉动信号,极性不变,但是每隔一定时间出现一个脉动,数学意义上,信号也是周期信号,也有频率。其频率的计算方法,与交流电相同。
要了解这些之前,咱们弄清什么叫频率?
电源是有正负极性之分的,有些电源的正负极性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比如像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等等,正极就是正极,负极也永远是负极,你就是存放一年,它的极性也不会变化,这类电源就是我们所说的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没有频率这个概念,因为他的极性不会变化。
那我们再说说交流电源,正极和负极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咱们用的市电,正极和负极每分钟变换一百次,也就是五十个循环(把正极变成负极,之后再把负极变成正极,这样叫一个循环)。这样的变化频率就是我们所说的50HZ(50赫兹)。
交流发电机切割磁力线的角度是随着轴的转动来变化的,所以发电机转速高的时候和转速低的时候,发出来的交流电频率就当然不一样了。
不知道这样说你能否明白?